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微量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彭州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6例需要升压治疗的危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监测患者封管前后血压值的变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封管后30 s,1、2、3、5 m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0 s时的初始血压比较,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封管后30 s,1、2、3、5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8.01±14.88)、(106.03±10.09)、(97.95±8.05)、(90.38±7.54)、(81.44±7.52)mm Hg,明显高于封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时封管会导致患者血压骤升,封管时应格外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交替使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在分布性休克患者中对有创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收住我院ICU诊断为"分布性休克"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二组患者均使用同一型号微量泵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对照组在微量泵内药液即将结束时常规进行更换,观察组在微量泵内药液即将结束时再开启另一个微量泵,3分钟内同时使用,再停止原先微量泵,二者交替使用。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更换方式下,更换前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数值是否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更换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使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能够有效减少分布性休克患者的血压波动,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降低并发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降低气道压力的效果。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并发气道压力增高的72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呼吸机治疗,实验组用微量注射泵在气管插管内持续泵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观察实验组呼吸机辅助呼吸30min时及泵入肾上腺素后20min、30min、60min监测平均气道压为实验值,对照组同样在上述时间分别记录平均气道压。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20min、30min、60min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泵药后20min、30min、60min分别与基础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各时段的气道压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在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能明显降低气道压力,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亚楠  曲斌  王宁  郭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642-1645
目的探讨不同更换方式对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肾上腺素的心脏病术后患儿血压的影响,为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行心脏手术后需持续微量泵泵入多巴胺联合肾上腺素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直接更换组)、B组(双泵直接更换组)、C组(双泵并行更换组),各30例。观察更换药液10 min内3组患儿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组内比较显示,A组和B组患儿不同时点SBP、DBP和MA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其中更换药液1 min时三指标均较更换前降低(P < 0.05~P < 0.01),更换5 min和10 min时均较更换1 min升高(P < 0.05~P < 0.01);而C组患儿不同时点SBP、DBP和MAP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更换药液前和更换10 min,3组患儿SBP、DBP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换药液1 min,C组患儿SBP、DBP和MAP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 < 0.01);更换5 min,C组SBP明显高于A组(P < 0.01)。C组患儿血压波动幅度和血压波动时间均低于A组和B组(P < 0.05~P < 0.01),B组血压波动幅度和血压波动时间亦均低于C组(P < 0.05和P < 0.01)。 结论双泵并行更换多巴胺与肾上腺素持续静点微量泵效果良好,较好解决了药物中断对患儿损害,避免药液中断,同时也降低患儿血压骤变风险,有助于保障药液更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脾内血液回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诊断巨脾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Ⅰ组在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2ml/kg;Ⅱ组在脾动脉内用球后针注射0.0008%去甲肾上腺素2ml/kg。在脾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视平均动脉压注射0.05%酚妥拉明以保持血压平稳。结果从脾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至结扎脾静脉整个过程持续约15~20min,患者血压波动〈30mmHg、心率变化〈35次/min、动脉血氧饱和度≥99%,呼末二氧化碳在28~35mmHg之间。两组小便:Ⅰ组300ml/h,Ⅱ组320ml/h。两组出血均〈80ml。两组患者在注药后脾脏前后、左右周径和脾脏厚度与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理盐水注入脾静脉恢复脾脏原位,得出脾内血液回流量Ⅰ组(1100±352)ml,Ⅱ组为(1200±411)m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脾切除时脾动脉内注射0.0004%去甲肾上腺素和0.0008%去甲肾上腺素都能够明显缩小脾脏,增加脾血回流,降低输血发生率。两个浓度之间效果无明显差异,建议用较小浓度0.0004%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科、ICU 2个病区收治的老年休克患者27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使用静脉注射泵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心律、皮肤、意识、尿量及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无外周血管病变及皮肤坏死等护理并发症发生;22例(81.5)成功纠正休克并停药,5例(18.5%)血压有好转,因合并多种疾病,休克未及时纠正.结论 使用深静脉置管或静脉留置针,用微量泵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老年休克患者效果较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需要行CRRT的神志清醒患者40例。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CRRT治疗时均给予原发病及对症支持治疗,置管前20 min,治疗组给予丙泊酚持续泵入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入。比较两组镇静情况(RASS评分)、不同时间点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每套透析器及血管通路平均使用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每套透析器使用时间、血管通路使用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且两组头晕、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低平均动脉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下调丙泊酚泵速后血压恢复基线水平。结论:丙泊酚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清醒的患者行CRRT治疗时安全性好,但对平均动脉压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时要密切监测平均动脉压,及时下调丙泊酚微量泵速度,停药后唤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稍微延长,不推荐用于重症肝病或肝昏迷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胰岛素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120例重症高血糖患者按入院时间序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对照组:传统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结果 微量泵治疗组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理想血糖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可有效地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并持续稳定在所需范围内,是一种控制危重患者血糖更快、更安全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对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动脉轮廓波形分析法(Vigileo system)与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外科术后患者,其中36例(A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入,速度≥0.5μg/kg/min;36例(B组)患者未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泵入(速度<0.5μg/kg/min),分别通过PRAM、Vigileo及PiCCO测量其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并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A组经3种方式测得SV分别为(61.31±6.89)ml、(62.72±7.89)ml及(46.08±5.38)ml,除PRAM组与Vigileo system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A组经3种方式测得的MAP及SVRI,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B组经3种方式测得的SV、MAP及SVRI,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对于未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入速度<0.5μg/kg/min的患者,PRAM、Vigileo与PiCCO测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入速度≥0.5μg/kg/min的患者,PRAM与Vigileo system对SV的测量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在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对降低气道压力的效果.方法 72例1~5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气道压力增高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在气管插管内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肾上腺素,即肾上腺素1 mg加生理盐水至50 ml,泵速为1~3 ml/h;对照组36例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两组平均气道压力,泵入前记录基础值.结果 实验组在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后,观察平均气道压力显著下降(P<0.01).结论 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能降低的气道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4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应用微量泵泵入硝普钠降血压的临床观察.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法,实验组40例,微量泵泵入0.9%nNS50ml+硝普钠50mg以每小时泵入1.5ml开始.对照组,采用5%GS500ml+硝普钠50mg,以每分钟10滴开始滴入,每5~10分钟视血压情况调整速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波动,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泵入硝普钠救治高血压急症患者具有恒量、恒速用药稳定等优点,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ASA Ⅰ或Ⅱ级,均全身麻醉使用喉罩(Supreme-LMA)管理气道.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S组).于入室(T0)、气腹前(T1)、气腹20 min(T2)、术毕拔管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检测各时点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同时记录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 2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T0时点比较,T1和T3时点2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P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降低,S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并且P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S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2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较好的抑制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并且对苏醒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持续输注特立加压素(TP)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本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小、大剂量组)40例及对照组20例,患者(中心静脉压≥10 cm H2O,容量负荷试验阴性)均接受适当的液体治疗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而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 Hg后,小、大剂量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不同剂量TP输注(小剂量组为0.01 U/min,大剂量组为0.04 U/min),在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 Hg的基础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剂量。分别观察给药前,给药6、12、24、48 h后各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 h,各治疗组的MAP均显著升高,H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各时点的CI、SVRI均无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MAP、HR、维持目标MAP(10.0 kPa)所需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泵注TP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且未明显增加心脏后负荷,因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管加压素,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小剂量与较大剂量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采用电脑微量注射泵持续给药对室颤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开胸心外膜下电刺激法制备室颤动物模型,将实验兔20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肾上腺素持续给药组与间断给药组,测主动脉收缩压(ASP) 、主动脉舒张压(AOD) 、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 (CVP) 、颅内压(ICP),计算冠状动脉灌注压(CoPP)、脑灌注压(CePP)及观察两组对室颤兔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的影响. 结果 两组CePP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oPP和ROSC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肾上腺素持续给药能维持更持久且高的脑灌注压,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采用电脑微量泵持续给药是肾上腺素理想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血压波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提高使用微量泵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收治的3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通过随机分组,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总结护理人员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换血管活性药存在的问题及护理要点。结果:在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在血压波动方面,平均动脉压波动<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较好;在心律失常的发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重要手段,在使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用药的护理,通过改进换泵的方法,减少因更换方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改良方法能被临床广泛采用,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于顽固性心衰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顽固性心衰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功能参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参数治疗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顽固性心衰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影响较大,给予患者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提高心功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骨水泥使用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例患者,其中42例患者进行的麻醉是硬膜外麻醉,48例患者进行的麻醉师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患者的应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均值都要大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而平均动脉压均值小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要比硬膜外麻醉的应激反应影响度小,在骨水泥使用术中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硬膜外持续泵入利多卡因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持续泵注组和分次推注组,每组各20例。持续泵注组患者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向硬膜外腔泵注局麻药,分次推注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分次给药方式;分别测定麻醉前及硬膜外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1 h各时点的血压和HR、Sp O2,同时评定镇痛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麻醉效果、肌松质量、用药总量。结果:持续泵注组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波动显著降低,用药总量下降,与分次推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麻醉阻滞平面、镇痛效果、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泵入给药方法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可以达到间断分次给药法同样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平稳,用药量少,是一种安全的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甲氧明辅助静吸复合全麻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生理盐水,45例)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甲氧明,45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术前1 h(T_0)、气管插管时(T_1)、气管插管后10 min(T_2)、气管插管后(T_3)]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_1、T_2、T_3时心率均较T_0时高,平均动脉压较T_0时低(均P<0.05)。研究组T_1、T_2、T_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T_0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T_2、T_3时,研究组心率均较对照组低,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26.67%(12/45)](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甲氧明辅助静吸复合全麻,能有效减轻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且能有效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微量药液泵入体内的仪器,具有精确、均匀、持续泵注的特点,已成为CCU治疗危重患者的常用仪器.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CCU应用微量注射泵泵注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胺、单硝酸异山梨酯、镇静药、胰岛素等药物1 000余人次,使用时间最长7 d.微量泵在控制血压、控制血糖、保证最佳血药浓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使用微量注射泵也存在一些如操作程序不够熟练、脱管、仪器中断泵入等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现对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