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的抗肺腺癌细胞的作用与全铁转运蛋白的关系以及青蒿琥酯诱导细胞死亡的方式。方法利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青蒿琥酯对培养的肺腺癌细胞在应用或不用全铁转运蛋白预处理的情况下48 h后的抑制率和IC50;并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肺腺癌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48 h单纯青蒿琥酯组对肺腺癌的IC50为53.21μg/mL,用全铁转运蛋白处理后的IC50为12.41μg/mL;单纯青蒿琥酯组,48 h后细胞体积缩小,新月体形成,DNA电泳呈梯形,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亚G1峰;用全铁转运蛋白处理后,24 h细胞体积增大肿胀,染色质分散、边集,DNA电泳仅在1 000 bp和2 000 bp见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无亚G1峰,与对照类似。结论全铁转运蛋白可增强青蒿琥酯的抗肺腺癌细胞的作用,加快癌细胞的死亡速度,两者联合可诱导癌细胞以胀亡的方式死亡。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对阿霉素敏感的K562细胞作为对照,用MTT法观察在有或无阿霉素存在条件下青蒿琥酯对培养的K562/A02细胞干预48 h后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100μg.m l-1青蒿琥酯作用48 h前后K562/A02细胞P糖蛋白(P-gp)平均荧光强度(MFI)的强弱,生化方法检测100μg.m l-1青蒿琥酯作用48 h前后K562/A02细胞内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1)在不含阿霉素情况下,青蒿琥酯对K562及K562/A02细胞的IC50分别为13.80μg.m l-1和13.62μg.m l-1(P>0.05),在阿霉素存在情况下,青蒿琥酯对K562/A02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1);(2)与K562细胞P-gp的表达相比,K562/A02细胞P-gp高表达,青蒿琥酯处理前后K562/A02细胞的MFI无差别(P>0.05);(3)青蒿琥酯处理后K562/A02细胞内GSH含量较处理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青蒿琥酯对K562及K562/A02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且可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细胞内GSH-GSH-s-转移酶系统功能的发挥,而非对P-gp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SHI-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对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 R或CD71)表达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作用下SHI-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有无青蒿琥酯作用SHI-1细胞表面Tf R表达率。结果青蒿琥酯作用于SHI-1细胞,IC50为556.47±57.65 ng/m L,无青蒿琥酯作用SHI-1细胞表面CD71表达率分别为(24h)65.40±5.15%、(48h)64.80±4.84%。5、10、20 ng/m L青蒿琥酯作用后,SHI-1细胞CD71表达率分别为(24h)51.50±5.11%、47.40±4.82%、35.60±4.52%,(48h)50.30±4.93%、43.90±5.04%、31.20±4.92%。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后SHI-1细胞CD71表达明显下降,与无青蒿琥酯作用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组与48h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琥酯对SHI-1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与SHI-1细胞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青蒿琥酯下调细胞CD7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炎症模型,观察青蒿琥酯(0.5、1.5、3.5 μmol/L)对细胞的作用.MTT检测细胞活性;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释放;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 青蒿琥酯减少了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NO的释放,降低了核内NF-κB的蛋白表达.结论 青蒿琥酯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NF-κB的激活从而抑制NO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蒿琥酯对不同急性白血病细胞株凋亡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急性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机制探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U937、HL60、Jurkat细胞株,MTT法检测抑制率;细胞形态学、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Caspase 8和ICA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青蒿琥酯能够明显抑制U937、HL60、Jurkat细胞增殖;8μg/ml以上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三种细胞24h、48h、72h抑制率均为Jurkat〉HL60〉U937(均P<0.01);其增殖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随药物浓度的增高Bcl-2和ICAD蛋白表达量下降,而Bax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8蛋白出现明显的剪切激活带。[结论]青蒿琥酯既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又能通过外源性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对Jurkat的抑制最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逆转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HI-1细胞株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HI-1细胞株对柔红霉素(DNR)、去甲柔红霉素(ID)、阿糖胞苷(Ara-c)、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去甲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DA)的敏感性及青蒿琥酯逆转耐药的效果。结果 DA、IDA方案与单用化疗药相比,药物敏感性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胞毒性青蒿琥酯联合应用与单用化疗药、DA、IDA方案IC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随青蒿琥酯浓度的增加,逆转倍数呈上升趋势。结论联合应用非细胞毒剂量青蒿琥酯逆转SHI-1细胞株多药耐药作用显著,明显优于DA、IDA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5(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5,HSPA5)对青蒿琥酯诱导人肝癌SMMC 7721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SMMC-772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最佳实验浓度。将SMMC-7721细胞按以下分组处理:对照组、青蒿琥酯组、青蒿琥酯+去铁胺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脂质来源活性氧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水平。用包装HSPA5干扰或过表达质粒的慢病毒感染SMMC 7721细胞,qRT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转染后HSPA5 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水平。结果: 青蒿琥酯浓度为20 μmol/L时,SMMC-7721细胞达到半数致死量,为最佳实验浓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处理的细胞内脂质来源活性氧水平、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去铁胺可抑制青蒿琥酯导致的细胞内脂质来源活性氧和丙二醛升高(均P<0.05);经过青蒿琥酯处理的HSPA5干扰组细胞活性水平明显低于未干扰组,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未干扰组(均P<0.05)。结论: 干扰HSPA5可能增强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对青蒿琥酯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青蒿琥酯诱导人白血病细胞K562胀亡和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电镜下观察青蒿琥酯作用后的K562细胞形态学变化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下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的细胞胀亡率和凋亡率.结果:青蒿琥酯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24h、48h、72h的半数抑瘤浓度IC50(μg/ml)分别为65.17、31.63、10.51.青蒿琥酯主要引起K562细胞的胀亡和凋亡变化,但胀亡率与凋亡率尤明显差别.结论:青蒿琥酯主要通过胀亡和凋亡2种方式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呈明显量效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大胃癌细胞系HGC2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GC2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青蒿琥酯(浓度分别为20、40、80 mg/L)处理HGC27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Case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RUNX-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青蒿琥酯(浓度10~100 mg/L)能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青蒿琥酯(浓度分别为20、40、80 mg/L)作用HGC27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1.4%、36.6%,而对照组凋亡率仅为2.2%;处理后Casepase-3相对活性分别为(0.19±0.02)、(0.25±0.04)和(0.31±0.03),对照组为(0.11±0.02),Casepase-9相对活性分别为(0.18±0.02)、(0.23±0.03)和(0.30±0.04),对照组为(0.10±0.02),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处理组Case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UNX-3蛋白表达上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蒿琥酯能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Casepase-3、Caspase-9活性、上调RUNX-3蛋白的表达有关.青蒿琥酯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0.
Bcl-2反义核酸增强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汉  王志宇  李晶  全平 《医学争鸣》2006,27(14):1282-1285
目的:研究bcl-2反义核酸增强青蒿琥酯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株诱导凋亡效应. 方法:合成bcl-2反义核酸(ASON)导入K562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技术、流式细胞仪法(FCM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bcl-2反义核酸(ASON)能明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 青蒿琥酯在1~7 mg/L浓度范围内能分别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7 mg/L青蒿琥酯作用72 h的K562细胞株A值最低.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可见细胞变小,核固缩为一个或多个染色质团块,与未经ASON转染的K562细胞株相比,经bcl-2 ASON转染的K562细胞株对青蒿琥酯的诱导凋亡作用更加明显;FCM法出现低于G1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G1/S期,与未经ASON转染的K562细胞株相比,经bcl-2 ASON转染的K56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结论:青蒿琥酯在体外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诱导K562细胞株凋亡,bcl-2反义核酸可增强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肾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Ⅰ组,n=8)、缺血组(Ⅱ组,n=8)、缺血再灌注组(Ⅲ组,n=32).Ⅱ组在缺血4 h末,Ⅲ组分别于再灌注4,12,24和48 h切取双肾,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m bolt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I κBβ的mRNA和蛋白产物表达.结果Ⅲ组时各时点NF-κ B p65 mRNA表达较Ⅰ、Ⅱ组增加,在灌注后12 h达高峰.P65蛋白产物表达亦逐渐增加,12 h高峰,可持续到术后48 h.I κ B 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I/R后同样开始增加,24 h的表达量最多.结论NF-κ B/I κ B系统的激活可能在骨骼肌I/R所致肾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单独使用不同质量浓度(0、1、2、4、5、6 ng/mL)硼替佐米处理SNK-6细胞24、48、72 h,及不同浓度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11-7082(0、1、2.5、5、10、20 μmol/L)处理SNK-6细胞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联合使用30 μmol/L Z-VAD-FMK(Pan-caspase抑制剂)+3 ng/mL硼替佐米,以及5、10 μmol/L BAY11-7082+3 ng/mL硼替佐米处理SNK-6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不同质量浓度硼替佐米处理SNK-6细胞24 h后,采用Annexin 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Bcl-2的表达,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和P100/52的表达。  结果  硼替佐米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SNK-6细胞增殖(P<0.05),24 h IC50﹝(2.87±0.06) ng/mL﹞低于48 h和72 h(P<0.05)。BAY11-7082亦可抑制SNK-6细胞增殖,24 h IC50= (9.73±0.36) μmol/L。联合用药结果表明,Z-VAD-FMK能减弱硼替佐米对SNK-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BAY11-7082能增强硼替佐米对SNK-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硼替佐米处理SNK-6细胞24 h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裂解、PARP激活,以及Bcl-2裂解;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52减少。  结论  硼替佐米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ENKTL细胞增殖,并且经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途径诱导ENKTL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探讨NF-κB p65基因在炎症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 ng/mL)刺激A549细胞,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等炎症因子浓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TNF-α刺激A549细胞可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调NF-κB p65的表达,并增加NF-κB蛋白的核转位;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4、IL-6的浓度升高,细胞内MDA增多,SOD减少,细胞存活率降低。预转染NF-κB p65 siRNA可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有效沉默NF-κB p65表达,降低TNF-α诱导的上述各炎症因子及MDA浓度的增高,减少SOD的耗损,A549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结论 NF-κB能介导TNF-α触发的过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沉默NF-κB p65基因可有效下调炎症反应水平及其诱发的氧化应激,减轻肺结构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浆细胞异常增生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在受到肽聚葡糖(peptidoglycan,PGN)刺激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MM U266细胞株TLR2、IL-1β、IL-8、NF-κB、Stat3和TNF蛋白的mRNA水平,与23名正常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s)mRNA比较。20μg/ml PGN与U266细胞共培养,分析TLR2和NF-κB蛋白mRNA的变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该药对U266细胞NF-κB蛋白的影响。MTT、流式细胞术检测PGN刺激U266后增殖情况。结果与PBMCs相比,TLR2、IL-8、TNF在U266中表达显著降低,而NF-κB表达增加(P〈0.05)。经PGN作用后,TLR2、NF-κB mRNA表达均增加,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MTTT及细胞周期检测发现,PGN可使细胞由G_0/G_1期向前推进,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结论PGN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促进U266增殖。  相似文献   

15.
程大丽  张淑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1935-1937,1944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 B p65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期与肿瘤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 B p65,cyclinD1在32例宫颈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肿瘤中NF-κ 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8%(22/32),cyclinD1 78.5%,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NF-κ B无1例阳性表达,cyclinD1表达率为18.5%。结论NF-κ B p65在宫颈癌中异常活化,并与cyclinD1过度表达密切相关,NF-κ B p65可能通过上网cyclinD1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白血病化疗耐药中的作用,阐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白血病细胞K562和阿霉素(ADM)诱导的耐药细胞K562/ADM分别应用ADM(0、0.25、0.50、1.00和2.00 μg·L-1)或丝裂霉素(MIT)(0、2、4、8和16 mg·L-1) 作用48 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计算细胞耐药指数;RT-PCR方法检测MDR1和I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gp和P65的蛋白表达。结果:ADM和MIT分别作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生存率下降(P<0.01),呈剂量依赖性;ADM和MIT对耐药细胞K562/ADM生存率作用不明显;在mRNA水平上,与K562细胞比较,K562/ADM细胞的MDR1 mRNA高表达(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DM 0.50和1.00  μg·L-1>或MIT 4和8 mg·L-1分别作用K562细胞和K562/ADM细胞,IκBα mRNA表达均下降(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在蛋白水平上,与K562细胞比较,K562/ADM细胞的P-gp蛋白高表达(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DM 0.50和1.00 μg·L-1或MIT 4和8 mg·L-1分别作用K562/ADM细胞,P-g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同时P65蛋白表达量升高,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MDR1基因及P-gp蛋白的高表达很可能是白血病细胞K562多药耐药性形成的关键机制,而NF-κ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多药耐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人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丙戊酸钠对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Bcl-2,Mcl-1及Caspase-9,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丙戊酸钠作用于肺癌SPC-A1细胞48 h,均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SPC-A1细胞的IC50为1.8 mmol/L;丙戊酸钠能显著抑制SPC-A1细胞克隆形成,且导致显著的细胞凋亡,8 mmol/L的丙戊酸钠作用细胞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达60.44%,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Bcl-2,Mcl-1表达减少,Caspase-9,Caspase-3蛋白酶切活化。结论丙戊酸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显著抑制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及NF-κBp65核转位的影响。方法:大鼠HBZY-1肾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5.6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10、20、30mmol/L高糖分别作用12、24、48小时,用噻唑蓝(MTT)法测各组肾系膜细胞增殖,western-blot法测各组肾系膜细胞NF-κBp65总蛋白的表达;双染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各组肾系膜细胞NF-κBp65核转位。结果:48h内,各高糖组大鼠肾系膜细胞的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高糖组NF-κBp65总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糖组NF-κBp65核转位增加(P〈0.01),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在48h内,高糖直接促进肾系膜细胞NF-κBp65核转位导致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不促进大鼠肾系膜细胞的增殖及NF-κBp65总蛋白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楤木皂苷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揭示核因子-κB(NF-κB)在楤木皂苷抑癌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系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楤木皂苷(200μg/mL)处理组(观察组),48 h后观察两组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运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表达及酵母自噬基因Atg5/Vps30的同源基因(Beclin 1)、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的改变.结果 楤木皂苷能够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楤木皂苷能够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促进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Atg 5、LC3B的表达.结论 楤木皂苷能够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诱导自噬的发生影响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明确泛素E3连接酶(DTL)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提取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CD138+细胞后,以14例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实时定量PCR检测DTL在mRNA水平的变化,并选取12例骨髓瘤患者和2例对照,Western blot检测DTL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人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分为对照(CON)与DTL敲低(DTL-shRNA)组,感染10 感染复数 CON与DTL-shRNA病毒48 h,使用流式细胞仪确认慢病毒的感染效率、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和Western blot确认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敲低效率,使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在随后的0、24、48、72、96 h的细胞数量变化,将CON与DTL-shRNA细胞培养于半固体培养基中,10 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大于50个细胞的克隆数量,并使用膜联蛋白 V/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凋亡的变化,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通路中P65和抑制因子κBα(IκBα)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凝胶迁移实验检测NF-κB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与骨髓瘤患者CD138+细胞中,DTL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12 和 9.36±3.71(t=3.65,P=0.0024),DTL在骨髓瘤CD138+细胞中蛋白水平同样呈现过表达。RPMI8226感染CON与DTL-shRNA病毒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的比率为90%,CON组与DTL-shRNA组DTL在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1 和 0.21±0.04(t=33.19,P<0.0001),在蛋白水平 DTL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13 和 0.11±0.02(t=5.399,P=0.0057)。CCK8检测CON组与DTL-shRNA组细胞增殖后显示0、24、48、72、96 h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00±0.03 比 1.00±0.02、2.19±0.28 比 1.47±0.13、3.50±0.14 比 2.24±0.19、5.43±0.41 比 3.08±0.14、7.42±0.17 比 4.29±013(F=24.58,P=0.001)。检测CON组与DTL-shRNA组的克隆形成后显示,DTL-shRNA组大于50个细胞的克隆不可见,CON与DTL-shRNA克隆形成数量分别为76±4比0(P<0.01),在细胞周期中,CON与DTL-shRNA组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8.61±8.64)%比(57.25±10.37)%(t=3.675,P=0.0213),细胞凋亡中,CON与DTL-shRNA组膜联蛋白 V+细胞比例为(3.21±0.89)%比(34.71±18.68)%(t=2.895,P=0.0443)。RPMI8226感染CON与DTL-shRNA慢病毒48 h后,CON与DTL-shRNA 磷酸化P6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0.14 和 0.82±0.11(t=6.81,P=0.0024),而P65的表达分别为0.25±0.04 和 0.24±0.08(t=0.19,P=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与DTL-shRNA 磷酸化IκBα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0.03 和 0.13±0.02(t=2.882,P=0.0449),而IκB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5 和1.01±0.06(t=17.52,P<0.0001)。凝胶迁移实验检测DTL-shRNA NF-κB转录活性进一步确定了DTL的下调抑制了NF-κB转录活性。结论 DTL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且DTL的下调抑制了细胞增殖,阻断了克隆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而DTL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与NF-κB通路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