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毓  孙伟东 《黑龙江医药》2009,22(3):323-324
本文对盐酸洛贝林的必要制备原料-苯甲酰乙酸钾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摸索与研究。方法:以苯甲酰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初始原料,经酰化、水解两步反应制得目标物。结果:合成化合物的收率为80%。结论:该法简单,反应稳定。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苯甲酰苯巴比妥的合成和苯巴比妥、苯甲酰苯巴比妥、N,N-二苯甲酰苯巴比妥之间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苯甲酰苯巴比妥的合成和苯巴比妥、苯甲酰苯巴比妥、N,N-二苯甲酰苯巴比妥之间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参四逆汤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SI/MS^n、LC/MS、MALDI-TOF/MS等技术,从人参四逆汤水煎液中分析和鉴定了10种二萜生物碱: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me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碱benzoylaconitine、苯甲酰次乌头碱benzoylhypaconitine、尼奥灵neoline、附子灵fuziline、14-乙酰基塔拉地萨敏14-acetyl-talatisamine、苯甲酰次乌头碱亚油酸酯14-benzoylhypaconine-8-linoleate、苯甲酰去氧乌头碱亚油酸酯14-benzoyldeoxyaconine-8-oleate、苯甲酰次乌头碱棕榈酸酯14-benzoylhypaconine-8-palmitate、塔拉地萨敏talatisamine和人参皂甙Ral、Ra2、Rb1、Rb2、Rb3、Rc、Rd、Re、Rg1、Rg2、Rg3、Rf的12种人参皂甙。脂肪酸酯型生物碱和苯甲酰类生物碱的提取组分有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和弱的正性肌力作用。人参皂甙的提取组分具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仅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仅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胡璧  刘维勤 《药学学报》1959,7(3):109-118
一、N,N′-双酰肼类化合物的一般制法系将酸制成酯,酯与水合肼作用生成酰肼,酰肼与酰氯于无水吡啶或无水乙腈中反应,即可制得。本文合成酰肼化合物一个,N,N′-双酰肼类化合物共六个,其中三个化合物经药理试验结果,无抗结核作用。二、多酰肼类化合物系采用酯与水合肼作用而得,其氨硫脲的衍生物可采用酰氯与氨硫脲反应而得。本文合成多酰肼及其氨硫脲类衍生物共六个(两个系已知的),其中四个化合物经药理试验结果,无抗结核作用。  相似文献   

8.
阳长明 《药品评价》2011,8(10):23-27
目的:探讨乌头碱类成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比较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乌头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要求,分析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毒性及其化学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2010年版药典与2005年版药典比较.2010年版药典对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药材使用的安全有效:2010年版药典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在质量标准中研究建立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查方法,以及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产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测定,制定合理的含量范围,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附子提取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提取液加热过程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考察其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 mol.L-1乙酸铵溶液(含0.05%冰乙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子提取液(pH5.9)于95℃加热10 h,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先增后降,苯甲酰乌头原碱的含量缓慢降低,而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迅速降低;附子提取液(pH3)在相同加热条件下,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缓慢增加,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缓慢降低,但总体较稳定;附子提取液为pH9时,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迅速下降。结论 pH、加热时间对附子提取液中酯型生物碱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方法:以苯甲酰甲酸甲酯和N-甲基乙二胺为原料经环合、还原、N-烷基化、水解、还原制得米氮平,并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催化剂和结晶试剂以及后咎理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结果:得到的产品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证明是米氮平。结论:本法收率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N-取代-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阿比朵尔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4-取代胺甲基-5-羟基-1-烃基-2-苯硫基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盐酸盐.方法:以4-氯代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硫代、胺化、Nenitzescu反应、Mannich反应、成盐反应共5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由薄层色谱(TLC)确定每步反应终点.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确证.结论:通过该合成方法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蓉  辜顺林  顾菲  王玉成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4):2119-2121
目的:合成盐酸达泊西汀.方法:以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八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经旋光度测定及1H NMR,13C NMR,2D-NMR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达到15.08%.结论: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进醋酸巴多昔芬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羟基苄醇和环己亚胺基乙基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氯代得到侧链,4-苄氧基苯丙酮和4-苄氧基苯肼盐酸盐经缩合得母核,侧链和母核缩合后,经成盐,氢解、中和,与乙酸成盐总计6步得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确证其结构。总收率可达53%,产品HPLC纯度99.5%以上。结论:改进后的工艺步骤大大缩短,且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盐酸吡格列酮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合成盐酸吡格列酮.方法:以2-(5-乙基-2-吡啶基)乙醇(5-EPE)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还原、重氮化、环化、水解及成盐等6步反应得到盐酸吡格列酮.结果:目标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X-单晶衍射等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为12.8%.结论:本路线可简化实验操作,降低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盐酸替扎尼的合成路线.方法:以4-氯-2-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反应和环合反应得5-氯-2,1,3-苯并噻二唑,再经硝化反应、还原反应得5-氯-4氨基-2,1,3-苯并噻二唑,与N-乙酰基-2-咪唑烷酮发生缩合反应后,再经醇解反应、成盐反应等步骤制得盐酸替扎尼定.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总收率52.4%.结论:本改进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王绍杰  郝东  陈欣  杨卓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4):1188-1190
目的: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盐酸莫雷西嗪。方法:以3-溴硝基苯、乙酰苯胺为原料经烃化、水解反应得3-硝基二苯胺,经硫化亚铁-氯化铵-甲醇-水体系还原得3-氨基二苯胺,再经酰化、环合、烃化和成盐反应得盐酸莫雷西嗪。结果:合成了盐酸莫雷西嗪,9步反应总收率为35.8%。目标产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结论:本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收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合成盐酸雷洛昔芬关键中间体6-甲氧基-2-(4-甲氧苯基)苯并Lb]噻吩。方法 以4-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经溴代、硫醚化先制得α-(3—甲氧苯硫基)-4-甲氧基苯乙酮,再在多聚磷酸(PPA)的催化下,经环合及重排制得目标产物。结果 与结论从目标产物母液中分离得到3个异构体,它们的化学结构根据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测试数据确认。改用甲硝酸为催化剂,可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  相似文献   

18.
盐酸米诺环素经硝化和还原得9-氨基米诺环素二硫酸盐(8),经盐酸和氨水处理得9-氨基米诺环素盐酸盐(9);另以溴乙酸叔丁酯为原料,经缩合、酸水解和氯化得N-叔丁基甘氨酰氯盐酸盐(5).5和,反应后经乙醇-丙酮(1:1)及丁醇重结晶,制得抗生素替加环素,总收率约28%(以盐酸米诺环素计),纯度99.8%.  相似文献   

19.
抗抑郁药盐酸度洛西汀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光顺  焦宇  余永强  陆涛 《药学进展》2006,30(4):181-184
目的:改进盐酸度洛西汀合成工艺。方法:以乙酰噻吩、盐酸二甲胺和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经Mannich反应、还原、拆分、成醚、去甲基、重结晶等6步,改进文献报道的工艺过程,更换部分反应试剂,合成盐酸度洛西汀。结果: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红外光谱确证,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7%提高到19.4%。结论:该工艺可降低成本,操作简化,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丁磊  富强  沈晗  唐锋 《药学进展》2007,31(4):171-173
目的:改进琥珀酸舒马曲坦的合成工艺。方法:以4-肼基-N-甲基-苄基磺酰胺盐酸盐与4,4-二甲氧基-N,N-二甲基-丁胺为起始原料,改用多聚磷酸和磷酸二氢钠作为催化剂,后处理采用异丙醚和丙酮作为重结晶溶剂,经缩合、重排、环合、成盐的4步反应合成琥珀酸舒马曲坦。结果:获得纯度和收率均较满意的目标产物,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8.5%提高到12.7%。结论:此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