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高发区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病例的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PT-PCR、SSCP和序列分析对食管癌高发区50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olβ基因进行检测。结果:50例食管癌标本中有22例polβ发生变异,突变率为44%(22/50);而癌旁组织仅2例异常,突变率为4%(2/50)。突变形式有:58bp(177位到234位)的基因片段缺失;375位A→G(Ⅱe→Val),454位T→C(Phe→Ser),462位G→T(Glu→终止码),466位G→A(Gly→Glu),613位A→T(Lys→Ⅱe),648位G→C(Gly→Arg),660位A→G(Arg→Gly)。结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存在polβ基因突变,且突变率较高;该酶基因突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DNA聚合酶beta(polβ)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75例人食管癌组织及4例正常对照组织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对PCR产物克隆后以Sanger‘s法测序。结果:人食管癌标本的polβ基因突变率36%(27/75)。突变形式包括:①A:G转换,突变频率为66.7%(18/27),375位的A→G(Ⅱe→Val)、466位G→A(Gly→Glu)、660位A→G(Arg→Gly)、670位A→G(Glu→Gly)、740位A→G(Lys未改变);②T:C转换,突变频率18.5%(5/27),454位T→C(Phe→Ser)、665位T→C(Gly未改变);③G:T颠换,突变频率18.5%(5/27),462位G→T((Ylu→提前终止于116aa);④A:T颠换,突变频率18.5%(5/27),613位A→T(Lys→Ⅱe)、737位A→T(Pro未改变);⑤G:C颠换,突变频率7.4%(2/27),648位G→C(Gly→Arg);⑥177-234位的58bp缺失,移码及提前终止,突变频率为37%(10/27)。结论:人食管癌组织polβ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特点:①标本突变率达36%(27/75);②有以A:G转换和G:T颠换为热点等多种突变形式;③2种提前终止可产生2种截短的polβ蛋白,1种具有116氨基酸长度;另一种58bp的缺失者仅有26氨基酸长度。  相似文献   

3.
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Dong Z  Zhao G  Zhao Q  Yang H  Xue L  Tan X  Zheng N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99-902
目的:研究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POLB)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序列分析对30例人食管癌标本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进行了检测。利用DNASIS、OMIGA等软件分析测序数据。结果:手术切除浸润癌组30例食管癌标本中有13例POLB发生变异,突变率为43.3%(13/30);而癌旁对照29例正常,仅1例异常。早期原位癌组14标本中有5例POLB发生变异,突变率为35.7%(5/14);另外,在1例食管鳞状上皮增生中也发现有POLB变异发生。在7例癌组织中存在相同58bp(177位到234位)的基因片段缺失;共有8种点突变形式:(1)375位A→G(Ile→Val),(2)454位T→C(Phe→Ser),(3)462位G→T(Tlu→终止码),(4)466位G→A(Gly→Glu),(5)613位A→T(Lys→Ile),(6)648位G→C(Gly→Arg),(7)660位A→G(Arg→Gly)(8)670位A→G(Glu→Gly)。结论:本研究首次在食管癌中发现POLB基因突变;该酶基因突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RT-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序列分析对38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polβ基因进行检测。利用DNASIS、OMIGA等软件分析测序数据,Chou&Fasman算法推测polβ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结果:38例胃癌组织标本中SSCP异常9例(23.7%);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均未见异常。polβ在低分化胃癌中的突变率达57.1%(8/14),而在中、高度分化胃癌中的突变率为4.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分别为196位A→G(28位Asn→Ser),268位A→G(52位Lys→Arg),790位A→T(226位Asp→Val)。其中196位A→G突变可导致polβ酶蛋白的二级结构明显改变。结果:胃癌组织中的polβ基因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食管癌高发区病例的食管癌组织中聚合酶β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RT-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非食管癌高发区25例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聚合酶β基因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5例SSCP结果异常,序列分析显示,1例613位A→T,导致氨基酸序列167位Lys→Ⅱe;2例660位A→G,导致第183位Arg→Gly;2例670位A→G,导致186位Glu→Gly;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SSCP结果均无异常。结论:非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有polβ突变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有无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突变。方法:采用RT-PCR法、PCR-SSCP分析法对12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34例宫颈鳞癌组织进行poll3突变检测。结果:CIN及宫颈癌组织中存在polβ突变,宫颈癌组织中的突变率(13/34)高于CIN(2/18),后者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测序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polβ 660位发生A→G突变。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的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赵洁  董子明  毛海洲  王煊  赵国强 《医学争鸣》2005,26(21):1930-1931
目的:探讨人胃癌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突变的特点. 方法:对32例人胃癌组织及3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SSCP,对PCR产物克隆后以Sanger's法测序,并采用Omiga及Dansis软件分析结果. 结果:人胃癌标本的polβ基因突变率21.9%. 测序分析了7例SSCP异常中的3例,其突变分别为196位A→G,268位A→G,790位A→T;经OMIGA软件分析,这3个polβ的点突变均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具体形式为:核酸196位A→G导致氨基酸28位Asn→Ser;核酸268位A→G导致氨基酸52位Lys→Arg;核酸790位A→T导致氨基酸226位Asp→Val. DNASIS软件Chou-fasman算法推测,polβ的196位A→G突变可以导致polβ酶蛋白的二级结构图明显改变. 结论:人胃癌组织polβ基因突变率达21.9%;这3个polβ的点突变都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196位A→G突变可以导致polβ酶蛋白的二级结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的突变情况。方法:应用RT-PCR及SSCP检测22例脑胶质瘤、4例脑膜瘤、3例垂体瘤及1例肺部转移性鳞癌标本中polβ的表达,利用DNASIS、OMIGA软件及Chou&Fasman算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及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DNApolβ突变率为6/22,共8个突变位点,2例发生504位A→G(131位Lys→Glu)、748位A→G(212位His→Arg)突变,2者蛋白质二级结构亦明显改变;598位T→C(162位Val→Ala)突变2例,但2者蛋白质二级结构无明显改变;2例Ⅲ级星形细胞瘤分别有2个和3个突变位点,但其各有1个相应的氨基酸未发生变异。Ⅱ级以下脑胶质瘤及脑膜瘤、垂体瘤等良性脑肿瘤组织均未发现DNApolβ基因突变。1例肺癌脑部转移性鳞状细胞癌DNApolβ基因出现5个突变位点,737位A→C(208位Pro未变异)、744位T→G(211位Lue→Val)、830位C→G(239位Cys→Trp)、866位A→C(251位Pro未变异)、870位A→C(253位Arg未变异),但蛋白质二级结构未改变。蛋白质三维结构图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6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中,5个位于掌部,1个位于拇指部。结论:脑胶质瘤细胞中存在DNApolβ基因突变,且这些突变位点均为DNApolβ基因(尤其是掌部)活化结构域。提示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DNApolβ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DNA聚合酶β(polβ)、PTEN及Ha-ras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12例Pca组织及20例BPH组织中polβ、PTEN及Ha-ras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与BPH组织比较,Pca组织中polβ、Ha-ras基因mRNA表达增高,PTEN基因mRNA表达降低(P均<0.01).Pca组织中polβ与Ha-ras基因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PTEN与polβ、Ha-ras基因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71,P均<0.05,结果:polβ及Ha-ras的表达上调及PTEN的表达下调是Pca发生中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DNA聚合酶β(polβ)、PTEN及Ha-ras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12例Pca组织及20例BPH组织中polβ、PTEN及Ha-ras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与BPH组织比较,Pca组织中polβ、Ha-ras基因mRNA表达增高,PTEN基因mRNA表达降低(P均<0.01)。Pca组织中polβ与Ha-ras基因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PTEN与polβ、Ha-ras基因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71,P均<0.05,结果:polβ及Ha-ras的表达上调及PTEN的表达下调是Pca发生中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突变的情况。方法:利用RT—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法,对18例正常宫颈组织和21例宫颈癌组织(I~Ⅱ期10例,Ⅲ-Ⅳ期11例)标本中polβ基因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例宫颈鳞癌组织(8/21)发现SSCP异常,正常宫颈组织无SSCP异常。2例正常宫颈组织polβ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完全正确,而2例SSCP异常的癌组织polβ基因在660位核苷酸由A变为G。polβ在I~Ⅱ期及Ⅲ-Ⅳ期宫颈癌中突变率分别为10%(1/10)和63.64%(7/11),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宫颈癌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现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郑红  李明善  赵国强  董子明  宋宝义 《医学争鸣》2005,26(19):1790-1791
目的: 研究探讨鼻咽癌中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β, polβ)的变异情况及与EBV感染有无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对26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polβ基因突变研究. 用特异性EBV引物PCR扩增法检测EB病毒,分析出现EBV-PCR阳性与polβ突变及鼻咽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polβ-SSCP结果显示癌旁组织标本中polβ无突变;26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中存在polβ基因变异的有8例,突变率为30.8%. polβ基因变异的鼻咽癌标本测序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有多种形式的改变. 提取DNA用EBV引物进行扩增,26例鼻咽癌标本中出现阳性的有24例,阳性率为92.3%. 结论: 首次发现在鼻咽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polβ突变,有polβ突变的病例均有EBV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的DNA聚合酶β基因对CHO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58 bp缺失)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对真核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方法:将表达人野生型和缺失型DNA polβ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CHO),用RT-PCR方法鉴定野生型和缺失型DNA polβ mRNA水平的表达,MTT法测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 结果:转染野生型和突变型DNA polβ的CHO细胞株中,都有外源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转染突变型(58 bp缺失)polβ基因的细胞增殖速度和S期比例增高均高于未转染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转染野生型polβ基因对细胞增殖速度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高表达外源性野生型和突变型DNA polβ,对CHO细胞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苯并[a]芘(BaP)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中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RT-PCR-单链构象多态性(RT-PCR-SSCP)分析及基因测序检测BaP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polβ-T细胞)中polβ基因外显子序列;基因测序检测polβ基因启动子序列.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olβ-T细胞和未经BaP处理的对照细胞(polβ细胞)中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RT-PCR-SSCP和基因测序未发现polβ-T细胞中polβ基因外显子序列改变,但其启动子区域经基因测序证实5′端上游-10位和-61位分别存在插入突变(插入G)和点突变(C→A).此外,polβ-T细胞中PRMT6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polβ细胞增高(P<0.05).结论 BaP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中polβ基因的高表达不伴随其外显子序列的突变,但与启动子序列遗传学突变密切相关,PRMT6还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途径导致polβ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放大和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在我国南方进行了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对29例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显示,7例为β地中海贫血的纯合子。对206条染色体的基因分析表明,占总数95%以上的4种突变是:β41-42(-4bp),IVS-2-654(C→T),β17(A→T)和β-28(A→G).在产前诊断过程中,我们应用PCR后直接DNA测序技术发现一种以前未描述过的突变:β-30(T→C).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Fas基因突变及氨基酸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Fas基因突变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异,探讨Fas分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8例MG患者胸腺总RNA,经RT-PCR法扩增mFas基因全长,克隆后用荧光标记法进行基因测序,用DNASIS、OMIGA软件与Genbank中Fa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结果:8例患者胸腺组织6例出现Fas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5%(6/8),其中5例发生2个以上位点突变,只有1个位点突变的1例(12.5%,1/8);突变类型为164位A→G,相应的氨基酸变异为55位Asp→Gly,96位His-Arg,192位Arg→Lys和251位Lys→Arg。Fas基因高度保守,患者之间同源性为99.6%~100%,Fas分子同源性为98.7%~99.7%。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存在Fas基因突变和Fas分子结构变异,可能与患者胸腺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67年,Blackwell等于我国台湾省首次发现一血红蛋白G组变异物,经结构分析,证明其β链第22位的氨基酸由谷氨酸(正常血红蛋白A的β链第22位为谷氨酸)变成了甘氨酸,于是将其命名为血红蛋白G台北(β22Glu→Gly)。1980年以来,在湖北、江西、四川、山西等地也发现了这种异常血红蛋白。1981年,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DNA芯片,用于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DNA芯片,用TAMRA标记的引物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热点的片断,与DNA芯片杂交,同时以PCR-SSCP和DNA测序法为对照。结果24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55株全敏感株和66株耐其他药物的利福平敏感株的PCK—SSCP和DNA芯片杂交结果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完全相同;119株耐RFP临床分离株中DNA芯片杂交有117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其中111株单位点突变,78株为531住密码子TCG→TTG(Ser→Leu)、TCG→TGG(Ser→Trp)和TCG→TAC(Ser→Tyr)突变;24株为526位蓉码子CAC→TAC(His→Tyr)、CAC→GAC(His→Asp)、CAC→CCC(His→Pr0)、CAC→CTC(His→Leu)和CAC→CGC(His→A职)突变;4株为516住客码子GAC→GTC(Asp→Val)和GAC→GGC(Asp→Gly)突变;3株为533位密码子CTG→CCG(Leu→Pro)突变;1株为511位密码子CTG→CCG(Leu→Pro)突变;1株为513位密码子CAA→AAA(Gln→Lys)突变;6株为双位点突变,其中3株511和516位联合突变,2株533和515住联合突变,1株517位密码子CAG→CAC(Gln→His)和518位密码子AAC→GAC(Asn→Asp)联合突变。DNA测序结果与DNA芯片杂交结果完全一致。1株516位GAC—TAC(Asp→Tyr)突变的分离株及1株516位GAC—TAC(Ssp→Tyr)和518住AAC—CAC(Asn→His)联合突变的分离株DNA芯片检测阴性,是因为芯片上无相应的探针。结论用DNA芯片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的rpoB基因突变。可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汉族人群中6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海南省汉族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海南省汉族人群中的6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CD41-42(-CTTT)缺失突变、IVSII654(C→T)突变、CD17(A→T)无义突变、TATA盒nt-28(A→G)突变、CD71-72(+A)移码突变和CD26(G→A)突变。结果:在675人中发现17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携带率为2.52%,其中CD41-42(-CTTT)缺失突变杂合子9例(携带率为1.33%);IVSII654(C→T)突变杂合子5例(携带率为0.74%);TATA盒nt-28(A→G)突变杂合子2例(携带率为0.30%);CD71-72(+A)移码突变杂合子1例(携带率为0.15%);未检出CD17(A→T)无义突变和CD26(G→A)突变2种突变类型。结论:海南汉族人群是β-地中海贫血的高发群体,其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以CD41-42(-CTTT)缺失突变、IVSII654(C→T)突变、TATA盒nt-28(A→G)突变和CD71-72(+A)移码突变4种突变类型常见。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DNA3316、3394等4个突变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 tRNA Leu(UUR)基因及ND-1基因3316 G/A、3394 T/C等4个突变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236例海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和25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进行mtDNA的3243、3316、3394、和3593共4个位点进行突变筛选,并采用DNA测序方法确证。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9.37±3.01)mmol/L与健康对照组(4.96±0.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出3316(G→A)突变8例,3394(T→C)突变3例;健康对照组未发现上述突变;突变检测结果与测序一致。两组间3316(G→A)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DNAtRNALeu(UUR)基因及ND-1基因3316、3394位点的基因突变,尤其是3316位点(G→A)突变可能与某些核基因或环境因素协同促进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