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3、T4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6例正常健康人血清T3、T4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T3、T4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可影响垂体.甲状腺轴系统,使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T3、T4、TSH、FT3及FT4)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 50 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3、T4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且以T4下降最明显,而TSH含量较治疗前增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后男、女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宪民 《中外医疗》2012,31(17):17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T3,T4,TSH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58例有甲状腺疾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同期健康体检的58例体检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入组人员使用VIDAS酶免疫莹分析仪进行者血清三碘甲状腺素(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测定.结果 观察组甲亢患者血清T3、T4含明显升高,TSH含量明显下降(P<0.01),甲减患者血清T3、T4含量显著降低,TSH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甲状腺激T3、T4、TSH能够理想地体现甲状腺功能情况,但是一些非甲状腺疾病也可以出现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特殊情况下应综合些其他特殊疾病和患者的服用药物等进行特殊分析.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血清消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瘦素浓度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体内的变化 ,探讨血清瘦素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1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和 2 0例健康自愿者血清瘦素浓度 ,同时检测FT3 和FT4等指标 ,分析血清瘦素浓度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原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瘦素与FT3 和FT4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5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瘦素显著升高 ,血清瘦素与FT3 和FT4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清唾液酸 (SA)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法测定 60例SIRS患者血清SA水平 ,同时应用荧光单抗CD3 、CD4 、CD8 对血中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SIRS患者血清SA、外周血CD8 升高 ,其中中、重型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P <0 .0 1 ) ,而CD3 、CD4 减少 ,其中中、重型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P <0 .0 1 ) ,CD4 /CD8 比值各组均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SA与CD4 间呈负相关关系 (r =- 0 .387,P <0 .0 5) ,与CD8 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468,P <0 .0 5)。结论 血清SA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临床检测SA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有助于评价SIR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变化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36例CHF患者和 3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素含量。结果 CHF组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血清T3 、rT3 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T4、TSH的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HF组患者治疗前、后T3 、rT3 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T4、TSH的均值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治疗后CHF组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T3 、T4、TSH、rT3 的含量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素参与了CHF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 ,反应其严重程度 ,且随心衰的纠正而恢复正常 ,不需用甲状腺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维思通和氯氮平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T4 )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对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维思通组和氯氮平组治疗 8周 ,分别检测血清T3、T4 水平。结果 :维思通组血清 T3、T4 水平较治疗前低 ,与服药前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 (P<0 .0 1)。氯氮平组血清T3、T4 水平均升高 ,与治疗前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1)。男女性别无差异 (P>0 .0 5 )。结论 :维思通有降低 T3、T4 水平 ,而氯氮平则对 T3、T4 均有增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50例甲状腺患者[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患者,2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所有检查人群采用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评价各个指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甲亢组患者的血清FT3、FT4、T3、T4水平明显比健康组高,但甲亢组患者TSH水平低于健康组。甲减组患者的血清FT3、FT4、T3、T4水平比健康组低,TSH水平比健康组水平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甲亢组、甲减组以及健康组血清FT3、FT4、T3、T4诊断符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标准有利于对患者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与鉴别,且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宪民 《中外医疗》2012,(17):171-171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T3,T4,TSH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58例患有甲状腺疾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同期健康体检的58例体检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入组人员使用VIDAS酶免疫莹光分析仪进行者血清三碘甲状腺素(T3)、甲状腺素僻)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测定。结果观察组甲亢患者血清T3、T4含量明显升高,TSH含量明显下降(P〈0.01),甲减患者血清T3、T4含量显著降低,TSH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T3、T4、TSH能够理想地体现甲状腺功能情况,但是一些非甲状腺疾病也可以出现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特殊情况下应综合一些其他特殊疾病和患者的服用药物等进行特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流行性出血热、脑外伤、肝炎后肝硬化,一般细菌感染和精神分裂症等非甲状腺疾病病人血清T3、T4值的检测,发现上述各种疫病血清T3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1).大脑有实质性病损的流行性出血热和脑外伤血清T4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血清T4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一般细菌感染、肝麦后肝硬化血清T4值与对照组接近(P>0.05)。提示:多种疾病均对甲状腺机能发生影响,尤以脑部疾病特别是脑组织实质性病损影响为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 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 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可能和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清皮质醇及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建平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6,35(22):2023-2024
目的通过测定肾病综合征小儿血清皮质醇和T细胞亚群来探索小儿肾痛综合征血清皮质醇水平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小儿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小儿的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两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肾病小儿CD3^+、CD4^+以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小儿(P〈0.05),肾病组CD8^+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肾病小儿糖皮质激素水平虽然基本正常,但其受体数量下调,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这表明T细胞亚群可作为肾病综合征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加味青麟丸对老龄大鼠抗氧化的作用,探讨该药抗衰老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4月龄空白对照组(4C组)、14月龄空白对照组(14C组)、14月龄加味青麟丸组(14JL组)、24月龄空白对照组(24C组)、24月龄加味青麟丸组(24JL组)和14-24月龄加味青麟丸组(14-24JL组),每组各20只,雌雄各半.按实验设计要求喂养,各组于相应月份剖杀后测定血清和心、肝、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GSH-PX活力.结果 对比14C组大鼠,该药可显著提高14JL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SOD活力,及其血清GSH-PX的活力;可显著降低血清、心肌组织、肝组织中MDA含量.对比24C组大鼠,该药可显著提高24JL组与14-24JL组大鼠血清、心肌组织、肝组织、肾组织中SOD活力,及其血清GSH-PX的活力;显著降低血清、心肌组织、肝组织、肾组织中MDA含量.结论 加味青麟丸可提高老龄大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妇女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确诊的PIH 妇女27例(PIH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 和CD+4CD+25 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并与同期住院正常怀孕产妇 (对照组,20例)相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调节性T细胞数据中,PIH组血清CD+4CD+25 Treg和CD+4CD+25 Foxp3+ Tre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辅助性T细胞中,PIH组血清CD+4/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PIH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5.
张国 《中外医疗》2016,(23):26-28
目的: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恶性肿瘤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且将其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抑制性T细胞(CD8+细胞)、CD4+/ CD8+细胞等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D3+细胞(57.31±7.76)%,显著低于对照组(72.34±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4+细胞(35.75±7.47)%,显著低于对照组(45.2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8+细胞(33.9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37±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4+/CD8+细胞(0.93±0.49),显著低于对照组(1.5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评估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的重要参考,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核性脑膜炎低T3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 (n =80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n =5 8)血清甲状腺素 (包括T3 、T4、Tsh) ,并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T3 、T4、Tsh的变化。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T3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治疗后血T3 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提示结脑患者T3 水平降低符合低T3 综合征表现 ,T3 下降与病情的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8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29例)、帕利哌酮组(28例)、阿立哌唑组(28例),疗程8周,每组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 结果 ①治疗后奥氮平组FBG、TG、T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H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帕利哌酮组T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阿立哌唑组血糖血脂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奥氮平组、帕利哌酮组PRL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帕利哌酮组升高更明显(P<0.05),阿立哌唑组PRL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奥氮平组T3、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帕利哌酮组和阿立哌唑组T4、F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④治疗后3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奥氮平、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奥氮平明显影响患者血糖血脂,帕利哌酮明显影响甘油三酯,阿立哌唑对血糖血脂影响不明显;三者均引起泌乳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帕利哌酮升高泌乳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疾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SD4/CD8)、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CHO)和24 h尿蛋白定量(Pr/24 h).结果:慢性肾脏疾病组CD4(P<0.05)、CD4/CD8、TP、Al(P<0.00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BUN、Scr(P<0.05)、Pr/24h(P<0.0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D8与Scr呈明显负相关(P<0.01).而CD4、CD4/CD8与Scr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CD8、CD4/CD8与Pr/24h、TP、Al、BUN、TG、CHO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其与肾功能呈负相关,但与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The immune mechanism of Graves' diseases (GD) and the roles of regulator T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32 patients with GD (GD group)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cells, MACS to isolate CD4 CD25 cells, RT-PCR to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FOXP3, and ELISA to test the level of IL-10,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T cells between G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secretion of IL-10 and expression of FOXP3 in GD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1 and P<0.05,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the patients with GD, the functions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ly weakened, which might be a pathogenic factor in GD.  相似文献   

20.
Changes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Graves' Disea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mmune mechanism of Graves' diseases (GD) and the roles of regulator T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32 patients with GD (GD group)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portion of CD4^+CD25^+ cells, MACS to isolate CD4^+ CD25^+ cells, RT-PCR to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FOXP3, and ELISA to test the leyel of IL-10,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roportion of CD4^+CD25^+ T cells between G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secretion of IL-10 and expression of FOXP3 in GD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1 and P〈0.05,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the patients with GD, the functions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ly weakened, which might be a pathogenic factor in 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