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慢性苯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附院(南宁市河堤路,530021)高戈慢性苯中毒是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常见职业病。本文主要介绍二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病例介绍例l黄××,男,64岁,系某电站修理工。接触苯及其化合物7年,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哮喘预警综合评分(asthma warning composite scores,AWCS)在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AWCS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8例哮喘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哮喘病人的评分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WCS评分<7分25例,为轻度哮喘患者,仅给予一般观察护理;AWCS评分7~11分14例,为中度哮喘患者,患者病情可能发展加重,观察治疗期间护理关注增加;AWCS评分12~16分5例,为重度哮喘患者,需要镇静、给氧等一级护理干预;AWCS评分>16分4例,为危重哮喘患者,需要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救治.四类不同AWCS评分哮喘病人的并发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哮喘预警综合评分表能使护理人员客观和及时地发现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轻重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延误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46例苯中毒致重型再障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总结苯中毒致重型再障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苯中毒致重型再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之有效的护理是苯中毒致重型再障病人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慢性重度苯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是一种芳香族烃类化合物,其对机体的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慢性重度苯中毒易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苯白血病,如不及时诊治,患者可死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我院自1997年至今共收治慢性重度苯中毒病人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2人,男6人,女6人,年龄20~47岁;其中全血细胞减少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苯白血病2例。病人均有严重贫血、出血征象及不同程度的感染。血象为三系减少,骨髓象为增生不良或白血病表现。经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缓解并稳定者6例,病情好转者5例… 相似文献
5.
6.
周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3,31(5):248-249
目的 探讨职业性苯中毒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出应对办法。 方法 选择职业性苯中毒患者42例,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心法等分析患者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结果 职业性苯中毒患者主要有悲观、焦虑、怨恨、癔症多疑、获益等几种负面心理活动。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措施,95%以上患者在出院时能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结论 对职业病患者不仅要从身体上给予治疗和护理,更要针对其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帮助职业病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感染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occupational chronic benzene poisoning,OCBP)患者感染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5例职业性苯中毒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对预防和控制感染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患者入院3和6个月内未发生感染并发症者分别为12和5例。已发感染者治疗护理1周后感染明显好转,1个月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采用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预防OCBP患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已有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9.
徐瑞卿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5(2):171
10.
苏春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4):137-138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对儿科护理管理综合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邵武市立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200例儿科患儿和37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101例,护理人员依据日常护理考核状况分为能力相当的两组,对两组患儿开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综合评分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综合评分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评分和对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有明显影响,临床的实用价值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苯中毒早期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苯接触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在苯中毒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某厂喷漆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症状、血清丙二酰二醛 (MDA)、维生素E(VitE)、促红细胞生长素 (Epo)、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介素 -6(IL -6)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进行检测与统计。结果 苯作业工人临床症状检出率及血清MDA、Epo、TNF、IL -6浓度及SOD的活力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维生素E浓度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上述指标的改变早于白细胞降低 ,在慢性苯中毒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基因芯片研究不同程度苯中毒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选取7名诊断为不同程度接苯中毒的工人(疑似1例、轻度2例,中度2例和重度2例)并设年龄、工龄匹配的健康者做对照,从其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纯化、逆转录生成cDNA产物,分别用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后与含177条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微阵列芯片进行杂交。结果共有4l条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其中有3条基因的表达在轻、中度苯中度工人中一致性上调,1条基因在所有苯中毒工人中均表达上调,随苯中毒程度加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总数有减少趋势。结论苯中毒病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参与了苯血液毒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苯中毒与热应激蛋白抗体水平的关系.采用Cometassay和Westerblot等方法对不同浓度苯接触的工人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超氧化物酶活性、淋巴细胞DNA损伤、热应激蛋白(HSP)27、60、71和90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苯中毒工人血浆中HSP71抗体高发生率与其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清SOD活性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增加是相联系的。这些结果表明HSP71抗体可能参与了苯中毒的发生和作为苯中毒监测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苯接触人群慢性苯中毒的发生与ABO血型分布关系。方法以某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95例苯中毒病人作为病例组,以日常健康监护中白细胞计数偏低(WBC<4.0×109/L)的苯接触者98例作为疑似病例组。分析其ABO血型的分布情况,并与对照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血型组调查ABO血型分布的40 980名汉族人)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A、B、O和AB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2%、29.5%、42.1%和4.2%;疑似病例组分别为26.5%、21.4%、43.9%和8.2%;对照组分别为31.3%、28.1%、30.9%和9.8%。病例组与普通人群组ABO血型分布不一致(2=8.474,P<0.05),O型/非O型OR为1.629(95%CI为1.084~2.450,P<0.05);疑似病例组与普通人群组ABO血型分布同样不一致(2=10.608,P<0.05),O型/非O型OR为1.752(95%CI为1.175~2.612,P<0.01)。结论O型血可能是慢性苯中毒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cDNA芯片技术检测苯中毒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 选取7名诊断为不同程度接苯中毒的工人(疑似1例、轻度2例、中度2例和重度2例),并设年龄、工龄匹配的健康者做对照,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纯化、逆转录生成cDNA产物,分别用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后与含32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微阵列芯片进行杂交。结果 共有6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呈差异性表达,包括CYP4F3、CYP1A1、CYP27A1、CYP1B1、CYP286、CYP51,其中CYP4F3基因在所有苯中毒工人中均表达上调。结论 苯中毒工人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苯诱导的血液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GPA)基因突变与慢性苯中毒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63名慢性苯中毒工人和45名同期接苯但无苯中毒表现的同工种对照工人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频率。结果苯中毒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GPA-NN、GPA-Nφ突变频率增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应减少,两者间的趋势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A-NN突变频率随着累积接触评分增加而增加,两者间的趋势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GPA-Nφ突变频率与累积接触评分间的趋势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苯中毒所表现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的降低,可能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的遗传损伤,即GPA-MN基因的纯合型(NN)基因突变。GPA-NN基因突变在慢性苯中毒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中毒工人外周血白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活力。方法分别用比色法和放射性标记方法测定42名苯中毒工人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力。结果比色法检测显示:苯中毒组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力为(7.79±2.09)×106U/L,高于对照组(6.40±1.64)×1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男性和女性工人的PARP活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0)。放射性标记方法检测显示:苯中毒组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力为(835.07±285.88)μmol.min-1.L-1,高于对照组(609.90±113.60)μmol.min-1.L-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工人PARP活力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990);另外还显示苯中毒工人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力与工龄无显著相关性(r=-0.14,P=0.408)。结论不同方法检测均显示苯中毒人群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力比对照组的高,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力在苯中毒人群的健康监护中是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用cDNA微阵列分析苯中毒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对苯中毒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7例接苯中毒工人及7例正常对照者全血中淋巴细胞分别进行RNA抽提,纯化后的mRNA配对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利用7张含有2780个cDNA克隆的微列阵肿瘤相关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用扫描仪进行扫描,然后将图像转化为基于荧光强度的数字信号,随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在7张肿瘤相关基因中共发现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44个,其中GRO1、TGFBR3、LYN等16个基因表达上调,FOSB、DJ-1、MCT-1等28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苯暴露患者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为致白血病的关键基因,在苯致白血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有利于全面揭示苯中毒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快速高效地发现新的研究目标和基因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