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飞泽是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30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临床诊治慢性胃炎尤具特色,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颇佳。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胃炎临床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其最主要病因,此外,尚有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等药物、乙醇摄入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胃炎)等。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病程缠绵、迁延反复。对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仍然缺乏有效的逆转性治疗方法,中医药对慢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就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卫东,男,山东临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30余年,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擅长脾胃病的中医药治疗。本文具体对张卫东主任医师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优秀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胃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将其划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两大类。该病归属中医"胃缓""胃脘痛""嘈杂"等范畴,中药辨证施治在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癌变机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1]。葛琳仪是第三届国医大师,第二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致力于中医临床与教学事业六十载,并精于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与呼吸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学于葛老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前期黑地黄丸加益母草加减,后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4例,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组织等指标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 临床治愈率75%,好转率100%.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张杰(1935-),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内伤杂病、疑难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脂肪肝系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变,严格来说当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而非一种疾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病人常无明显症状而多  相似文献   

7.
对50例纤维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胃炎病人,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于胃镜检查次日空腹作微量元素铁铜锌测定,结果:50例慢性胃炎病人铁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病人铜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球炎患者的铜、锌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P<0.01)。作者提出对慢性胃炎病人,治疗上应补充微量元素铁、铜、锌。  相似文献   

8.
邵永坚 《中外医疗》2009,28(26):93-9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本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腑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因此,积极治疗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谈病的治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其型增生逆转。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拟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曾斌芳教授为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研究25余年,擅长中医治疗肝胆、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和药物研究经验。曾斌芳认为新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了具有"西北燥证"外,还具有"久病入络"的两大特点,因此针对以上特点,提出养阴活血、化痰和胃的治疗原则,综合历代医家治疗本病的经验,结合临床实际配伍方剂治疗。本文对有关临床运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共飨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多见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该病病史较长,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疾病。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证"等病证范围。近年来,各地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兹就有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治现状,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总结、分析、概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作出详尽的阐述. 结论 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治愈率还不能令人满意,今后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患者免疫系统的变化,从而提供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依据。方法12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胃镜检查选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患者各40例,分别和40例正常人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比值。结果浅表性胃炎和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性胃炎和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肥厚性胃炎和对照组比,CD3、CD4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8、CD4/CD8比值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结果表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正常人比均有差异,这表明慢性胃炎发病和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辅以提高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粘膜萎缩性改变、胃粘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是主要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粘膜有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其中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佰,病变以胃窦为主的称为多灶萎缩性胃炎;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的称为自身免疫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由不同病因所致,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成年人80%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不积极进行干预治疗,病情可进一步发展。目前,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已为国内外多数专家认可。中医在改善症状和阻断病势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发现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其具有病程久、难治性、易癌变等特点,近年来研究证实应用中医药治疗CAG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从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基本专法治疗、专方专药、中成药及针灸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研究、辨证论治研究、专方专药研究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作了综述,肯定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明确疗效,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位居胃病之首,约占20%,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西医治疗目前没有成熟的针对病理改变的靶点药物,缺乏特效性,中药成方作用是多靶点的,且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部分逆转病理改变,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治疗,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自身独特的临床疗效优势。故本文就健脾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展开,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我们临床以奔豚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总结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胃炎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本文所指的顽固性慢性胃炎是指经常规抗酸和/或清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无效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等。本文针对对照的方法用硫糖铝、黄连素治疗顽固性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内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症状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慢性胃炎病理组织活体检验,观察讨论两种诊断方式效果。结果内镜检查结果中,萎缩性胃炎患者14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4例;经过病理组织活体检验后,萎缩性胃炎患者16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2例。内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活体检验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89.47%(34/38)、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符合率94.74%(36/38)。结论与内镜检查相比,病理组织体检验在慢性胃炎诊断中能达到较好诊断效果,但两者诊断结果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此在临床诊断慢性胃炎中,可结合两种方式综合诊断,提高疾病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