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接受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康复训练前后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脑外伤恢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平衡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VR技术康复训练,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的平衡功能和在睁眼1 min的状态下姿势控制能力观测指标轨迹长度、轨迹外周面积和轨迹移动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BB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轨迹长度、轨迹外周面积和轨迹移动速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接受基于VR技术康复训练后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能力均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传统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双重任务对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平衡维持的感觉策略。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34例健康青年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在动态平衡仪上进行改良临床平衡测试。2周后,对照组再次进行测试,观察组在测试时加心算任务。记录站立在硬面和软垫上,睁眼、闭眼状态下的质心摆动速度和质心摆动速度综合值。结果第2次测量时,对照组闭眼软垫站立时,质心摆动速度较第1次降低(t=2.535,P0.05);观察组睁眼软垫站立时,质心摆动速度较第1次增加(t=-2.220,P0.0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t=-3.128,P0.01);质心摆动速度综合值对照组较第1次明显降低(t=3.007,P0.01),观察组较第1次增加(t=-2.170,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2.143,P0.05)。结论健康青年在加入认知任务后,平衡功能被干扰,特别是睁眼软垫站立时更明显;执行两种或以上任务时,感觉系统优先分配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0月~2016年1月,31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14),治疗组采用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平衡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采用平衡测试仪测量静态跌倒风险指数(SFI)、姿势稳定极限性(LOS)、动态跌倒风险指数评价(DFI)。随访患者治疗结束后6周内跌倒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BBS、TUGT、SFI、LOS、DFI和MBI成绩均提高(P0.05),治疗组BBS评分(t=2.095)、TUGT时间(t=-2.091)、DFI(t=-2.182),LOS评分(t=2.202)、MBI评分(t=3.036)均优于对照组(P0.05);BBS和MBI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99,P0.001)。随访期间,治疗组平均跌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平衡游戏训练可以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个体化术前康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6周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8月,将拟行TKA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康复组(n=30)和对照组(n=29)。术前康复组从入组开始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对照组无术前康复干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术前康复教育、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治疗。分别在入组时、术前3 d内和术后6周采用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RS)、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徒手肌力检查(MMT)、跌倒指数、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和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K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周的NRS评分均低于术前(t2.342,P0.05),术前康复组的NR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6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827,P0.01)。两组患者术侧膝屈曲AROM在入组时和术前无显著性差异(t0.648,P0.05),术后6周时对照组AROM较入组时和术前均明显增加(t3.555,P0.01),术前康复组无显著性差异(t1.608,P0.05);对照组的术侧膝伸展AROM在术前增大(Z=-2.257,P=0.024),术前康复组无显著性差异(Z=0,P=1.000),两组术侧膝伸展AROM在术后6周时较入组时和术前均降低(Z2.247,P0.05)。术前康复组的躯干屈伸肌群肌力在术前均增强(t2.387,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0.940,P0.05);两组躯干后伸肌群肌力及腹直肌上段肌力在术后6周时无显著性差异(t1.656,P0.05),术前康复组的腹直肌下段及腹外斜肌肌力在术后6周时大于对照组(t=2.585,P=0.013)。两组患者的跌倒指数在入组及术前无显著性差异(t0.350,P0.05),术后6周时术前康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2.837,P=0.007)。术前康复组的TUG时间在术前明显缩短(t=3.554,P=0.002),对照组则显著延长(t=-4.507,P0.001),两组在术后6周无显著性差异(t=-0.497,P=0.622)。术前康复组HSS-KS评分在术前升高(t=-2.621,P=0.01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2.073,P=0.053),术前康复组HSS-K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6周均高于对照组(t2.092,P0.05)。结论个体化术前康复能够在TKA术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躯干屈伸肌群肌力、步行能力及膝关节整体功能表现;能够在TKA术后6周使患者疼痛减轻,躯干屈肌群肌力、立位平衡能力及膝关节整体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椭圆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至12月,4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抛接球训练,观察组接受椭圆运动结合抛接球训练,每次20 min,每周6次,连续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FMA-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FMA-S评分、FMA-LE评分和BBS评分均显著提高(t10.012,P0.05),TUGT时间显著缩短(t10.001,P0.001);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29,P0.05),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t4.669,P0.05)。结论椭圆运动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和北京博爱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运动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比较肺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升高(t 2.459, P 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8, P=0.005);两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t 2.009, 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 3.261, P 0.01);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FVC大多数升高(t 2.249, P 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2.147, P 0.05)。结论心肺康复能够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增加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姿势控制、步行能力等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接受传统平衡功能训练6周,实验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6周。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3部分(UPDRS3)、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采用平衡仪测量压力中心移动轨迹的包络面积、前后移动距离的标准差、左右移动距离的标准差。结果治疗后,两组BBS评分、TUGT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2.657,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4.881,P0.001)。实验组UPDRS3评分、平衡仪测量参数较治疗前改善(t2.626,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t2.112,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较传统平衡训练更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并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对有平衡障碍的小脑梗死患者平衡和步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住院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接受传统平衡训练3周,观察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平衡训练3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析患者步态。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BBS动态评分,BBS静态评分及BBS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029, P=0.048;t=2.115, P=0.039;t=2.757, P=0.008)。步态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步频和患侧摆动相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235, P=0.030;t=2.148, P=0.036),步态不对称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2.107, P=0.040);观察组步速和跨步长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2.395, P=0.020;t=2.451, P=0.018),步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035, P=0.047);观察组步行时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t=2.054, P=0.045;t=2.324, P=0.024)。结论:虚拟现实训练较传统平衡训练能更有效改善小脑梗死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态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生物反馈干预功能性排便障碍(FD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FDD患者68例分成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两组均接受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生物反馈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功法锻炼,共12周。对两组临床总疗效,以及干预前后便秘主症积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问卷(PAC-QOL)和血清脑肠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剔除脱落病例,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Z=-2.065, P=0.039)。干预后,两组便秘主症积分均改善(t2.162, P0.05),观察组干预后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腹胀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837, P0.01),排便费力程度积分也低于对照组(t=-2.070, P0.05);两组PAC-QOL积分均降低(t2.085, 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243, P0.05);两组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均明显降低(t2.420, P0.05),血清P物质(SP)显著增高(t6.780, P0.001),观察组血清5-HT、NO、VIP均低于对照组(t2.039, P0.05),SP显著高于对照组(t=3.500, P0.001)。结论八段锦联合生物反馈可改善FDD患者临床疗效,其机制与调控脑肠肽的异常分泌和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4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NF。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 平衡量表(BBS)和静态平衡测定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及BBS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睁眼与闭眼模式下,观察组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PNF 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反重力跑台训练系统进行双重运动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两组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对照组进行反重力跑台步行训练,试验组利用反重力跑台训练系统进行双重运动任务训练,共4周。训练前后采用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评定平衡功能,同时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试验组X方向最大动摇径(Rx)、Y方向最大动摇径(Ry)和包络面积(RecArea)均显著下降(t4.719, P 0.001),对照组RecArea显著下降(t=5.069, P 0.001),试验组Ry和RecArea低于对照组(t2.288, P 0.05)。治疗后,两组FMA-L、BBS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t 7.316, P 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 2.322, P 0.05)。结论双重运动任务训练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平衡训练和传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项目外增加30min传统平衡训练,试验组患者则增加30min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平衡训练(3种VR游戏,每种游戏10min)。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TecnoBody(意大利产)的PK254平衡训练仪对其平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应用TecnoBody的PK254平衡训练仪测试发现COP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运动幅度的标准差、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平均运动速度以及30s内COP的运动长度和运动面积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Ber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COP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后两周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平衡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且其训练效果优于传统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马多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1例LDH患者治疗前1周内分别接受了下腰痛评估量表(LLPS)、主诉分级量表(VRS量表)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OSSF-36)的测试,并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曲马多胶囊50mg,150~200mg/d)43例,对照组(去痛片)38例。治疗后1个月,再次接受LLPS,VRS,SF-36测试。结果:治疗组患者服药后SF-36量表评估中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服药前(t=2.057~3.155;P均<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前平均LLPS计分为(14.83±4.39)分,平均VRS计分为(8.15±2.21)分,治疗后分别为(20.40±6.17)分和(3.38±1.20)分;对照组治疗前平均LLPS,VRS计分分别为(15.03±6.42)分和(7.86±2.25)分,治疗后分别为(17.88±5.53)分和(4.26±1.17)分。两组治疗前LLPS和VRS评分接近,治疗后两个结果均明显小于治疗前(t=2.281和2.774,t=2.407和2.162,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LLPS计分明显大于对照组(t=2.351,P<0.05),VRS计分明显小于对照组(t=2.328,P<0.05)。结论:曲马多可以明显缓解LDH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患者的静态平衡和稳定极限(LOS)特征。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选取本院颈性眩晕患者30例(眩晕组),健康人30例(对照组)。采用PRO-KIN平衡仪进行测试,记录两组在睁眼和闭眼条件下的前后摆动幅度标准差、左右摆动幅度标准差、前后平均运动速度、左右平均运动速度、运动面积、运动长度、 8个方向的LOS,计算面积和长度的Romberg值。结果闭眼时,两组各项静态平衡指标数值均大于睁眼时(|Z|>2.138, P<0.05);无论睁眼或闭眼,除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外(|Z|<1.026, P>0.05),眩晕组各项静态平衡指标数值均大于对照组(|Z|>2.004, P<0.05)。眩晕组在前方(右上方、正上方、左上方)的LOS和总LOS完成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Z|>2.240, 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静态平衡能力下降,平衡控制有赖于视觉补偿,LOS范围缩小,有较高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拔管后3 d,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实测值)和FEV_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t3.590,P0.01),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824,P0.001);两组FEV_1(实测值)、FEV_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_1/FVC均较术前降低(F1.044,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38,P=0.037)。两组术后1 d PaO_2水平均较术前及拔管后3 d高(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器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进而改善氧合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呼吸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6月,60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核心力量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t4.173,P0.001),观察组ODI评分明显降低(t=3.875,P0.01);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595,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3.874,P0.05)。结论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呼吸训练,可进一步减轻NLBP患者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注意力、平衡功能双重任务训练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作用。方法:选取有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意愿的老年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认知注意力、平衡功能双重任务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平衡功能训练。训练前后均采用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评定平衡功能,用连线测试评定认知注意力。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在面向前睁眼及闭眼状态模式下前后平均摆幅、左右平均摆幅、重心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及连线测试所用时间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单位面积轨迹长及连线正确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仅重心轨迹长和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余参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注意力、平衡功能双重任务训练效果明显,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普拉提组(n=30),两组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普拉提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普拉提系列运动训练,共10周。训练前、训练5周和10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最大步行速度(MWS)测试、3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0周后,两组BBS评分、MWS、TUGT时间和FMA-LE评分均改善(t2.122, P0.05),普拉提组改善更多(t2.264, P0.05)。结论较长期普拉提运动可进一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运动想象的手部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功能活动,观察组采用手部机器人辅助训练,共4周。于治疗前(t0)、治疗1周(t1)、治疗后即刻(t2)、治疗后2个月(t3)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t1时,观察组WMFT评分较t0改善(P 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Z=-0.901, P 0.05)。t2、t3时,两组FMA-UE评分、MBI评分和WMFT评分均较t0时改善(P 0.05),观察组FMA-UE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Z-2.073, t 2.034, P 0.05)。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的手部机器人辅助训练比常规手训练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静态坐位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2组患者均行脑卒中早期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每次治疗后测定2组患者维持静态坐位平衡的时长,治疗2周后采用平衡评定与训练仪测定2组患者睁眼静态坐位30s重心移动轨迹长、轨迹面积、X/Y轴重心偏移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睁眼静态坐位维持时间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心摆动轨迹长度、轨迹面积、X轴重心偏移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2组Y轴重心偏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早期针对核心肌群的强化训练可促进患者静态坐位平衡的重获和维持,提高患者的静态坐位平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