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与职校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以及物质主义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网络强迫性购买量表、物质主义量表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1177名职校生进行测查。结果:(1)社会比较倾向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强迫性购买;(2)物质主义在社会比较倾向与网络强迫性购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正向调节社会比较倾向对物质主义的影响,随着职校生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提高,社会比较倾向对物质主义的预测作用增强。结论:社会比较倾向通过物质主义影响网络强迫性购买,并且这个中介作用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空虚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空虚感量表、手机依赖量表、自我控制量表通过网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58份.结果:空虚感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r=0.431,P<0.001);空虚感与自我控制水平显著负相关(r=-0.433,P<0.001);自我控制与手机依赖显著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自我控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3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网络成瘾和自我控制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我控制在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负向预测网络成瘾程度。自我效能感通过提高自我控制水平进而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拒绝敏感性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控制与拒绝敏感性(r=-0.42,P<0.001)、社交焦虑(r=-0.66,P<0...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物质主义价值现在自尊与大学生网购成瘾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网购成瘾问卷、自尊问卷和物质主义价值观问卷对42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网购高成瘾组在物质主义价值观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低成瘾组(t=8.322,3.501,6.556,8.561;P<0.01),而在自...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调节定向在自我建构和冲动购买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自我建构量表、调节定向量表及冲动购买倾向量表对378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促进定向呈显著正相关(r=0.27, P<0.01),与冲动购买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56, P<0.01);依存型自我建构与预防定向呈显著正相关(r=0.57, P<0.01),与冲动购买倾向呈显著负相关(r=-0.32, P<0.01);促进定向和冲动购买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25, P<0.01),而预防定向与冲动购买倾向呈显著负相关(r=-0.37, P<0.01);预防定向在依存型自我建构和冲动购买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预防定向在依存型自我建构和冲动购买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CIAS-R)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广州市10所高校的1 2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IUSCS-CS),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满足从自我控制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测量需要.方法:选取116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583)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一组(n =58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自我控制量表(SCS)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为效标.并对1165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结果:量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自我控制3个分量表构成,各分量表均有3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IUSCS-CS的拟合指数均良好(x2/v=2.77,TLI=0.82,CFI=0.84,RMSEA=0.05);IUSCS-CS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与SCS得分呈正相关(r =0.53~0.70,P<0.01),与CIAS得分负相关(r=-0.57 ~-0.78,P<0.01).IUSCS-CS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0,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77、0.76、0.8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用于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力测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隐瞒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影响网络成瘾的路径有三条,自我隐瞒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影响网络成瘾。结论: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在自我隐瞒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网络责任意识调查问卷、中文修订版网络成瘾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 2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网络责任意识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网络责任意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正念特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某高等职业院校的1 559名大学生,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成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正念特质、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42,P<0.05;r=-0.41,P<0.05),正念特质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r=0.56,P<0.01)。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控制在正念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38%。结论 正念特质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3.
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控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修订版及根特教养方式量表对96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女生;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我控制、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相关显著;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的母亲的消极控制维度与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控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母亲消极控制维度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控制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49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青少年感知的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②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社会比较、一般自我概念对物质主义的影响及关系.方法:选取563名大学生,采用社会比较、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物质主义价值观3份量表,使用SPSS 26.0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①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一般自我概念及自我概念积极性、清晰性和悦纳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 =-0.251,-0.12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物质主义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自主需要满足和社交焦虑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的自主需要满足维度、自我意识量表的社交焦虑分量表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对643名本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物质主义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自主需要满足和社交焦虑在物质主义与智能手机成瘾间分别的中介作用、以及自主需要满足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均显著。结论:物质主义可正向影响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并可通过影响自主需要满足和社交焦虑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领导是否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间存在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我领导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与自我领导以及自我领导与自我效能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50,0.67,0.53;P0.001);(2)情绪智力和自我领导均能显著预测自我效能(P0.001);(3)大学生自我领导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3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7%。结论:大学生自我领导是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考察身体不满在自我客体化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探讨自我客体化影响社交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我客体化问卷(SOQ)、负面身体自我量表的整体分量表(NPSS-G)、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S)对4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我客体化与身体不满(r=0.17,P<0.01)、社交焦虑(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并将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性别通过自我控制影响攻击行为。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攻击行为量表》对扬州某高等院校796名大学生(男生405名,女生391名)进行团体测量,并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构建,运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 (1)大学生自我效能(r=-0.44,P<0.01)、自我控制(r=-0.53,P<0.01)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呈正相关(r=0.48,P<0.01);(2)自我控制在大学生自我效能和攻击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45%;(3)性别调节了自我控制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低自我控制组下,男生攻击行为高于女生,高自我控制组中,男生攻击行为低于女生。结论 (1)大学生自我效能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测攻击行为;(2)大学生自我效能可负向预测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攻击行为;(3)性别在自我效能通过自我控制影响攻击行为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物质主义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社会比较倾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以及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1485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教师物质主义正向预测其职业倦怠;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比较在教师物质主义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物质主义会增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且社会比较倾向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