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袭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痨瘵”、“肺痨”范畴,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近年来发现中药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治疗病灶,还可减轻西药抗痨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并且可以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药在缓解抗结核药的毒副作用,对于结核出血的止血,改善肺结核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故而总结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的经验对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医药在结核病治疗的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肺结核(约占结核病的80%~90%)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1],有资料表明,复发肺结核病患者占每年新登记结核病患者的15%~20%,患病率为45/10万。朱毓萍[2]对符合复治肺结核诊断标准的5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治肺结核的原因主要是不规则治疗、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和缺乏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等引起。复治肺结核患者不仅是主要的传染源,而 相似文献
5.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儿童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的一类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1].女童多见,男女比例约1:4~5[2].临床表现为女童8周岁以前、男童9周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但智力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易引起患儿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同时,真性性早熟可使患儿骨龄超前,骨骺提前闭合,造成患儿最终身材矮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agonist)是目前治疗性早熟尤其是特发性真性性早熟最有效的药物[3].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难于适合国情.应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已有所报道,笔者就近年中医药治疗性早熟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特应性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上取得的效果较为良好,本文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内治法、外治法、内服联合外治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儿童支气管哮喘为儿科常见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近年来其缓解期治疗已为医界重视,现代医学常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尚存在诸多不足,且很难从整体角度调节患儿免疫紊乱。中医药对本病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内治法如从虚从实论治采用中药汤剂内服,服用冬令膏方等;外治法如穴位贴敷、中药热熨、灯火灸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易为患儿接受,临床取得良效。总之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方法多样,技术完善,凸显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传统优势,值得关注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是我国卫生健康系统重点管控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隐匿、传染性强、难防难控,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现代医学主要应用药物抗结核治疗,但抗结核药物的多种不良反应常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广泛多耐药结核的产生常使临床医生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中医药源远流长,在辨证论治肺结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回顾并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在诊治肺结核方面具有明确的增效减毒作用,总结归纳如下,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有效的中西医联合诊疗肺结核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病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2006年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1].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近年来结核病免疫学研究大踏步前进,使人们对结核病的发病、临床经过、预后和复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13.
14.
紫癜性肾炎(HSPN)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并发症,属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常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占儿童继发性肾脏疾病的第一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全世界,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是表示体内铅负荷已经处于有损于健康的危险水平,是当今儿童保健的疑难杂症。西药驱铅药物如EDTA等的驱铅效果虽好,但有副作用。传统医学中记载铅味甘,性寒,有小毒,《品汇精要》中曰铅“味甘,性缓,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本草逢原》曰:“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辨证分型,进而总结其中医药专方及单方治疗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郑钰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1):98-99
中医药在治疗肺结核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中西医联合治疗肺结核亦常获良效。同时,中医药在改善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抗结核药物的副反应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兹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资料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20.
儿童弱视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弱视,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1],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有效视力低于正常.儿童弱视是眼科临床中常见的眼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儿童中约为2.8%.临床常表现为拥挤现象,立体视功能障碍,异常固视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