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静息态脑功能MRI是基于静息态下血氧水平依赖检测功能相关脑区低频波动信号,研究静息态脑网络,静息态脑功能MRI(rs-f MRI)比任务相关脑功能磁共振更简单易行,一致性更高。目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方法较多,包括低频振幅、比率低频振幅法、局域一致性、种子点相关分析、独立成分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复杂脑网络研究等。该文对rs-f MRI的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肿瘤之一,常需手术治疗,功能磁共振成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脑功能区定位的常用方法。主要分为任务态(task-state, ts-fMR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rs-fMRI)。ts-fMRI可以有针对性观察肿瘤所在特定区域的脑功能情况,但操作复杂,重复性不够理想,而rs-fMRI因其操作简便,且可能更接近大脑的真实运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rs-fMRI)在脑肿瘤术中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模态功能磁共振(MRI)成像对脑瘫儿童诊治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年间于我院确诊为脑瘫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颅脑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评估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在脑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常规MRI扫描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脑实质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更高(P0.05);DTI对脑内异常信号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MRI(P0.05)。结论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可有效弥补常规MRI序列的不足,有效提高脑出血及其他脑内信号异常检出率,在脑瘫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息态下功能磁共振下青少年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环路的异常。方法纳入33例青少年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34名正常青少年(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rs-f MRI);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分析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在左侧颞下回、右侧海马、右侧尾状核、丘脑ALFF值升高,后扣带回、顶下小叶ALFF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纹状体-丘脑-默认网络环路中部分脑区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年元  何晓鹏  韩福刚  舒健  黄新文 《重庆医学》2011,40(28):2877-2880
目的 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资料.12例均行常规MRI、DWI平扫及增强扫描.主要观察肿瘤的磁共振(MR)增强特征、DWI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及瘤周正常小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计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在胶质瘤的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7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方法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成像(ASL)检查。结果病理分级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瘤周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灌注明显升高,肿瘤实性部分CBF、患侧/健侧CBF比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健侧CBF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患者Cho/NAA、Cho/Cr、NAA/Cr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ADC、ADC比值、FA、FA比值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MRS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正确率为82.98%(39/47);仅以DTI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8.09%(32/47);仅以ASL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76.60%(36/47);综合3种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7.87%(46/47),显著高于3种功能成像单独应用(χ2=6.021、14.763、9.553,P均<0.05)。结论联合三种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可优势互补,提高脑胶质瘤分级准确性,有助于手术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儿童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确诊的80例脑瘫儿童为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 esonance imaging,MRI)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且影像资料齐全,比较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常规MRI检查对脑瘫儿童颅内出血病灶及大脑异常信号的检出情况。结果 常规MRI检查和SWI检查在脑室出血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查在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查在硬膜下血肿出血的检出率低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I对脑瘫儿童大脑异常信号的检出率为83.75%,高于常规MRI检查的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MRI序列包括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灌注加权成像(PWI)、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0LD-fMRI)逐渐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文章就多模态序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颅脑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2例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有常规MRI检查及多模态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DW...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定位脑功能区,并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脑运动皮层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脑运动皮层区或附近肿瘤患者进行常规及脑功能成像,功能成像方法采用复杂对指运动,并经过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功能区的影像表现,分析肿瘤对功能区的影响.结果: 20例健康志愿者均准确显示了运动皮层中枢形态和位置.30 例脑肿瘤患者病变侧的运动功能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分散, 甚至消失.术后脑肿瘤患者运动功能皮层的位置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BOLD-fMRI 是一种有效而无创的脑功能皮层定位方法,对脑功能皮层区肿瘤术前制定手术计划、降低手术风险、选择手术进路等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1.
张文韬  陈姣  赵杉  尹浩扬  钟东  徐胜生 《重庆医学》2022,(21):3693-3698
目的 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少见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GBM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11例脑GBM患者中,单发病灶5例,表现类似脑淋巴瘤、脑膜瘤及低级别胶质瘤;多发病灶6例(多灶型5例、多中心型1例),表现类似脑转移瘤。肿瘤实性部分及瘤周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较对侧不同程度增高。11例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76~1.43)×10-3 mm2/s,平均为1.01×10-3 mm2/s。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MRS)示10例病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及肌酸(Cr)峰减低、胆碱(Cho)峰升高,NAA/Cr、NAA/Cho明显减低、Cho/Cr明显升高。扩散张量成像(DTI)示10例肿瘤内白质纤维束中断、破坏,瘤周白质纤维束受压推移。结论 脑GBM少见MRI表现不典型,结合多模态成像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起因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的癌变,目前仍难以治疗,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无法准确描绘肿瘤的边界,难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参考信息。随着磁共振多模态先进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以区分胶质瘤正常组织与瘤体边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多模态磁共振影像区分脑胶质瘤边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颅多模态磁共振检查资料,将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作为检出微出血的标准,评价基底节区、丘脑微出血分级。结果 在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基底节区、丘脑脑内微出血检出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序列一次性检验(Kappa)值方面,常规加权成像(T1WI) MRI序列为0.366,磁共振弥散成像为0.521,T2*序列为0.859,T2*序列与磁敏感成像序列检出情况有较高的一致性(P <0.05),其余几项一致性相对较差(P> 0.05)。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中,符合率、特异度较高,可有效诊断微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融合技术的可行性,并初步观察脑瘤、白质纤维束、初级皮质运动区(M1)之间的关系。方法 16例累及额顶叶颅内肿瘤患者行常规MRI、DTI和BOLDI检查。采用磁共振分析软件对BOLDI和DTI图像进行融合,即在T1WI层面上进行BOLD功能磁共振扫描,获得脑功能激活图像,并保存为序列备用,在此序列以脑激活皮质区为1个ROI,以内囊后肢为另1个ROI分别放置种子点,通过这两个感兴趣区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初级脑功能区,其中1例出现次级脑功能区(辅助运动皮质区)。脑功能区有移位,移位方向与肿瘤所在位置有关,白质纤维束移位方向与脑功能区一致。融合图像可以清楚显示脑功能区、经脑功能区的白质纤维束、肿瘤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结论应用磁共振分析软件实现了一种新型融合方案,更直观显示脑功能激活区、白质纤维束和脑肿瘤三者之间关系,为临床提供手术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证实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MRI资料,58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其中39例行2D PC法MRV成像,分析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合并浅静脉血栓8例、其中3例合并出血;合并脑深静脉血栓4例;同时合并深、浅静脉血栓6例。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技术,通过与正常人对比,观察原发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情况,探讨其脑活动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2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与20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使用ReHo算法对比分析MRI数据,观察两组被试血氧水平依赖...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魁北克州立大学中心医院一研究小组正在测试是否能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和冷冻外科的先进技术在低度创伤下切除乳部肿瘤。该小组采用一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可为冷冻摘除乳部肿瘤提供更好的MRI实时扫描引导图像。此手术只有一个小切口,并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临床试验使用的MRI介入手术系统(场强为0.5T)是由美国GE医疗设备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静脉血流成像(MRV)确诊的20例颅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颅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惠者,其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低信号影消失,被异常信号所替代,异常信号随血栓形成的时期不同而不同。结论 磁共振成像(MRI)在颅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有特异性表现,与磁共振静脉血流成像(MRV)结合将能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资料。全部由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8例合并浅静脉血栓,其中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脑深静脉血栓;6例同时合并深静脉、浅静脉血栓。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最有效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评估脑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评价活体组织内分子扩散运动及灌注的MRI新技术,今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IVIM成像的原理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