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亦男 《家庭育儿》2020,(3):0117-0117
本文对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总结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一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求知欲;二是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提升主动探究的品质;三是优化分享交流活动,推动幼儿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教师开始把视线从“集体活动”转移到“一日生活”,把教育理念从“学什么”转变为“怎么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自主、自发的兴趣,关注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与能力,可见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在幼儿整个学习框架中的重要意义。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具体表现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常常在班级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为剖析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具体表现,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儿深度探究课程案例,通过追踪、观察,聚焦幼儿行为,发现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表现。  相似文献   

3.
王丽 《儿童与健康》2014,(12):13-14
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活动型、综合型课程,通过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深入观察、主动探索、自主体验、有益尝试等实验活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幼儿喜欢主题探索活动,是因为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活动主题的来源是幼儿的发现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在课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等具体的实践活动自由地进行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然而,在课程的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小肌肉发育尚未完善,动手能力较弱,部分幼儿连握笔都困难(例如:小班初期)。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环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的丰富源泉,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巧妙利用幼儿园内外的自然资源,并在幼儿自发开展的探究活动中敏锐捕捉幼儿潜在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基于对周边事物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学习与发展。虞永平教授认为:“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在种植中学习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我园地处里下河地区,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同时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开学初,班级的自然角里总能发现教师们忙碌的身影:或装饰种植所需的容器,或忙着播种、拔草、施肥……而幼儿只有在散步的时候经过自然角,走一走、看一看,偶尔记录一下。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不把这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与实践的机会还给幼儿呢?可是,幼儿会喜欢这样的种植活动吗?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科学活动是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是幼儿自主获取知识的方式,是最能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也最能体现科学活动的本质。而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区域这一活动模式,创设科学活动区域,开展好科学区域活动。但目前,由于受传统狭隘课程观的影响,致使许多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仍然只注重集中活动,即使设置了科学活动区,也由于材料匮乏、缺乏有效的指导而形同虚设。如何能更有效的开展科学区域活动呢?我园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深刻感悟到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要立足幼儿的发展为目标,创设符合幼儿认知、满足幼儿兴趣的活动区,并在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导读: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学,在给孩子快乐的同时,还要改孩子快乐的享受。孩子们喜欢音乐课。快乐是儿童活动、认识、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陪幼儿一起走进音乐;在音乐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感受音乐快乐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测量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开展测量活动,帮助幼儿在对物体的探究中不断获得感性经验,不断培养和丰富幼儿的探索技能,从而建构系统的科学学习方法。我园在多年的教育教研实践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追随——合作——开放”的师幼互动模式,切实做到“以儿童为本”,不断探索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因为他们能在游戏中获得直接感知的经验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区域活动作为幼儿获得游戏价值和自主学习的载体,其彰显出的独特教育价值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作用。因此,注重区域材料投放的多元性、可变性、层次性、探究性、趣味性,使每个孩子获得创新与快乐,是幼儿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体现。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倡导下,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尽管已经深入人心,但在以集体活动为主要模式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激发幼儿的创新与全面发展却很难落到实处。区域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价值,不仅能帮助教师实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能运用多元化材料的游戏价值来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小朋友喜欢飞机,有乘坐飞机和观察飞机飞行的经验,并能在音乐伴随下自由的随旋律模仿飞机飞行的各种姿态。“小飞机上蓝天”这首歌曲节奏简单,旋律优美,是中班小朋友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在活动中,教师创设有趣的游戏环境,带领小朋友从模仿到创编,最后在图谱的指引下习得游戏玩法,整个活动体现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幼儿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下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12.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它不是由教师事先设定教学程序,而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设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提供多层次、多用性的活动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指导.我园的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欢,每天要进区角时幼儿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13.
<正>区域游戏是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有关学习和生活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断对某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以达到经验和能力的迁移。鹰架式理论也称为支架式教学,指幼儿在学习一项新的概念或技巧时,教师通过提供足够的支持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开展"微农场"的种植、饲养活动能引导幼儿在观察体验中感受快乐、在探索中发现知识,既丰富幼儿的童年生活,又拓展课程的内容。建构知识、亲历探究,挖掘身边的小自然环境,从而实施有效的班本种养活动,体现的是幼儿在与自然亲密接触所形成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幼儿园的种养区为幼儿接触、观察、探究自然提供了可能,尤其是能够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活动。过去一人一盆植物、几只乌龟、几条金鱼的自然角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只因这种单纯观察、记录的学习方式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因此,我们请幼儿深入种养区,在日常生活中亲历蔬菜的播种、成长、收获全过程,在观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生成对比种植、捉虫饲养、制作杀虫剂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手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它,比如吃饭、画画、拿东西等。《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由于小班幼儿喜欢用小手去感触身边的事物,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节小班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师幼的互动、有趣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小手的用处。,  相似文献   

17.
军人是很多小朋友崇拜的偶像,军旅题材的电影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因此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很喜欢开展自主军旅游戏。在自主游戏的活动中,由于幼儿的自我需求会产生各种冲突,这时教师的有效引导便能够推进游戏的继续,也能平衡和协调幼儿的各项需求。本文以我园大班开展的自主性军旅游戏为例,归纳出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三步法"指导策略。※背景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使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在游戏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同时体现教师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自主"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也不是死板设定,而是灵活可变的职能,它的有效指引能让幼儿更加健康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自主获得数学学习经验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施岚 《儿童与健康》2022,(10):41-43
<正>幼儿园的自主体验场活动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或区域活动以外的游戏补充形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形式之一。陈鹤琴先生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要让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以自动代替被动’,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而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幼儿园户外大型建构游戏是幼儿喜欢且乐此不疲的游戏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