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咏梅  周舒 《北京中医》2004,23(3):160-161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主症: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次症: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凡具备以上主症和次症三项者,辨证即成立。1 .2 一般资料6 7例病例均为1 998年1月~2 0 0 3年1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主症: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次症: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凡具备以上主症和次症三项者,辨证即成立.  相似文献   

3.
肝阳上亢证是肝脏功能失调的常见证型之一。笔者就肝阳上亢证与神经-体液调节的相互关系曾作了初步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确立辨证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1]的辨证标准,通过临床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出本研究之肝阳上亢辨证标准。主症为头晕,头痛,低热烦燥或情绪易激动、耳鸣、失眠、肢麻;次症为口干苦,腰膝酸软,舌质红或维、苔黄或剥,脉弦或细。具备以上4项主症合2项次症,或2项主症合3项次症,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观察病种标准:高血压病按WHO(1978年)建议使用标准[2];更年期综合症按《实用妇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判别分析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72例)及非脾气虚证(51例)共123例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新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包括4项主症和7项次症。主症:①食后脘胀;②舌胖大有齿痕;③舌质淡;④脉细或细弱。次症:苔薄白、胃脘疼痛、肢体倦怠、口淡、面色萎黄、大便溏、脉细弦。诊断标准:主症①为必不可少之症;具备4项主症可诊断;具备前3项主症中的2项主症加任何次症3项可诊断;具备3项主症加任何2项次症可诊断。结论:新建立的标准更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的诊断,更贴近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寻找出乙肝后肝硬化常见证候特异性的主要及次要症状指标,为该病的中医辨证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27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得出该病的基本中医证候,然后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各证的症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聚类分析得出5类中医基本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湿热内蕴证主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脉弦数等,次症:烦躁易怒、渴喜冷饮等;肝肾阴虚证主症:舌红少苔、脉细数、五心烦热等,次症:口燥咽干、花剥苔等;肝郁脾虚证主症:情绪抑郁、脉弦、便溏等,次症:苔薄白、胃脘胀痛等;脾虚湿盛证主症:苔白腻、头身困重、脉濡缓等,次症:脘腹胀满、口腻等;脾肾阳虚证主症:脉沉细弱、舌淡胖边齿痕、畏寒肢冷等,次症:苔白滑、尿少等。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乙肝后肝硬化基本中医证候的主要及次要症状,为该病中医辨证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年所遇厌食小儿,临床多表现为厌食、拒食,胃脘或脐周胀满疼痛,或有呕恶,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或厚腻,脉濡数。符合脾胃湿热的辨证标准。现就该型厌食辨证施治的粗略体会浅述如下。1 辨证标准 笔者对小儿厌食中脾胃湿热型的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标准——湿热证”(1989年,南昌)。①主症: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尿黄,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②次症: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③舌脉: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濡数。④辨证:具备主症2项,舌脉基本符合,或  相似文献   

7.
海珠益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3月~2000年3月,我们应用海珠益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3例,并与应用干扰素治疗的37例进行对照,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HBeAg或HBcAg或HBV-DNA中任何一项为阳性)、肝功能异常、病程6个月以上者.中医辨证均属湿热中阻为主,兼有痰阻或血瘀证.诊断标准主证:(1)胁胀脘闷,(2)口粘口苦,(3)肢体困重乏力,(4)身、目、尿发黄,(5)苔黄腻,舌体胖,舌边有齿印;兼证:(1)胁痛有定处,身、目发黄,(2)面色晦暗,(3)舌质暗,或有瘀斑,(4)舌体胖,舌边有齿印;(5)苔腻;(6)脉滑.凡具备主症3项,或主症2项、兼症2项,或主症1项、兼症3项即属本证.  相似文献   

8.
1997年3月~2000年3月,我们应用海珠益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3例,并与应用干扰素治疗的37例进行对照,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HBeAg或HBcAg或HBV-DNA中任何一项为阳性)、肝功能异常、病程6个月以上者.中医辨证均属湿热中阻为主,兼有痰阻或血瘀证.诊断标准主证:(1)胁胀脘闷,(2)口粘口苦,(3)肢体困重乏力,(4)身、目、尿发黄,(5)苔黄腻,舌体胖,舌边有齿印;兼证:(1)胁痛有定处,身、目发黄,(2)面色晦暗,(3)舌质暗,或有瘀斑,(4)舌体胖,舌边有齿印;(5)苔腻;(6)脉滑.凡具备主症3项,或主症2项、兼症2项,或主症1项、兼症3项即属本证.  相似文献   

9.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确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福生  赵立凝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78-2179
目的:旨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判别分析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72例)及非脾气虚证(51例)共123例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新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包括4项主症和7项次症。主症:①食后脘胀;②舌胖大有齿痕;③舌质淡;④脉细或细弱。次症:苔薄白、胃腕疼痛、肢体倦怠、口淡、面色萎黄、大便溏、脉细弦。诊断标准:主症(D为必不可少之症;具备4项主症可诊断;具备前3项主症中的2项主症加任何次症3项可诊断;具备3项主症加任何2项次症可诊断。结论:新建立的标准更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的诊断,更贴近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症积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242例临床资料整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静 《中医研究》2000,13(4):38-40
疒徵 积消胶囊是邵梦扬教授研制。笔者从师学习3年 ,将其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用疒徵 积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 2 4 2例治疗研究资料加以整理 ,报告如下。1 研究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1 1 1 诊断标准病理及临床诊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要求。中医辨证 :湿瘀搏结证 ,凡有下列主症其中两条或主症一条加上兼症两条即可确诊。主症 :①右胁下积块 ,质硬 ;②两胁胀痛 ,刺痛或钝痛 ;③舌紫暗或有瘀斑 ,苔白腻或厚干 ,脉沉濡或坚涩。兼症 :①腹痛且胀 ;②腹大按之如囊裹水 ;③尿少而黄 ;④食少神疲 ;⑤面色晦暗或黄。1 1 2 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诊断条件。方法 对2004年1—12月住院的31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样品聚类及频数归一法,结合临床得出不同证型的诊断条件。结果 气虚证(178例)诊断:主症:胸痛、胸闷;次症:疲倦乏力、气促、纳少;舌脉象:舌淡,脉沉、脉细。气虚痰瘀证(114例)诊断:主症:胸闷、胸痛;次症:疲倦乏力、失眠、心悸、形体肥胖;舌脉象:舌暗、舌红,脉弦、脉滑。痰浊阻络证(27例)诊断:主症:胸闷;次症:咳嗽、咯痰、痰多、痰白、疲倦乏力、气促、纳少;舌脉象:舌淡、苔白、苔腻,脉滑。结论 中医诊断标准的研究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2.
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阳上亢证是多种疾病在一定发展阶段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也是中医肝病的一种证型。综观临床因缺乏相对客观的辨证标准,故诊疗时未免有失精当。为了揭示其本质,将其辨证标准规范化、客观化,本文拟从确立主次症辨证标准、植物神经功能检测、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肝阳上亢证的辨证标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1 确立主次症辨证标准我们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1〕所制定的辨证标准,通过临床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参照现代医学的方法,将证候分为主症和次症两类,制定出肝阳上亢证的辨证标准。即主症:眩晕,头痛,面部烘…  相似文献   

13.
疒徵积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2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疒徵 积消胶囊是邵梦扬教授研制。笔者从师学习 3年 ,现将其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用疒徵 积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 2 4 2例资料加以整理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诊断标准 病理及临床诊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 :湿瘀搏结证 ,凡有下列主症其中两条或主症一条加上兼症两条即可确诊。主症 :①右胁下积块 ,质硬 ;②两胁胀痛 ,刺痛或钝痛 ;③舌紫暗或有瘀斑 ,苔白腻或厚干 ,脉沉濡或坚涩。兼症 :①腹痛且胀 ;②腹大按之如囊裹水 ;③尿少而黄 ;④食少神疲 ;⑤面色晦暗或黄。1.1.2 试验病例标…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采用益肾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旨在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128例。主症:下腹部肿块、触痛,腰膝酸软;次症:头晕耳鸣,月经不规律、经量多或量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运用马大正教授的经验方葛根黑苏汤、调冲汤、九味调经汤治疗中医辨证为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继发性闭经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见第8版《妇产科学》~([1])继发性闭经的诊断;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闭经"、"不孕"肾虚证的辨证标准。1.2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本院门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继发性闭经(肾虚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 六经辨证(2)太阳表虚肺气不利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临床表现】主症:发热,恶风寒,自汗出。次症:喘促,咳嗽,咳痰色白。舌脉:舌苔薄白,脉浮  相似文献   

17.
黄芳  赵映前 《光明中医》2008,23(10):1464-1465
五苓散为《伤寒论》中太阳蓄水证的主方。本文以剖析五苓散证的病机为切入点,认为除了小便不利及口渴,或兼烦热,脉浮为五苓散证的辨证要点之外,小便频数,量多甚或遗尿及恶寒之症亦可为五苓散证的主症。并举典型病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采用补肾安胎颗粒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性流产49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的98例先兆流产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抗心磷脂抗体(ACA)至少2次阳性,间隔6周。中医辨证为肾虚型,主症:多次堕胎;阴道有少量出血,血色黯淡;小腹坠胀或腰酸痛。次症:头晕;夜尿频多;双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细、沉、滑。排除:有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观察难治性哮喘痰热壅肺证患儿应用运脾泻肺汤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入选的112例观察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患儿。西医诊断符合《儿科学》中难治性哮喘的标准;中医辨证符合痰热壅肺证的标准,主症为咳嗽、痰液黏稠难以咯出、有哮鸣音、喘息、胸膈满闷;次症为发热面红,鼻不通气,痰呈黄色或黄色黏稠,口干舌燥、喜饮,咽部红痛,便秘,小便色黄量少;舌红,脉滑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中男3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现代文献中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的诊断模式、诊断内容和判定形式的现况及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VIP)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5月的所有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信息包括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文献发表年份、诊断内容及判定形式建立工作表,并统计脾胃湿热证文献参考频次,病名、主症、次症出现频次。结果共纳入134篇文献,涉及标准20项,使用频次共计166次。参考频次位于前5位的诊断标准分别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福建省中医脾胃学说研究会标准、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标准、《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脾胃湿热证诊断中"病"以西医消化系统的胃炎居多。脾胃湿热证出现频次最多的主症为胃脘/脘腹或灼热或(胀)痛或痞闷,舌质红,苔黄(厚)腻;重复出现的次症为口干、口苦、口臭、口黏、口渴(不欲饮/少饮),胸闷,纳差,身重困倦,恶心欲呕,大便不爽和/或大便黏(溏),小便短赤(黄),脉滑(数)或濡(缓、数);脾胃湿热证的判定形式以"主症+次症"形式居多。结论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基本都采用"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不同疾病的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其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和诊断判定形式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