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B)在小鼠树突细胞(Dc)上的表达及其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DC2.4为C57BL/6小鼠来源的不成熟的DC株。脂多糖(LPS)刺激48h为成熟DC(mDC)。分别以重组小鼠IL-10(rmlL-10)、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诱导DC2.4为耐受性DC(T—DC),体外化学合成PIR—B特异性RNA小干扰分子(siRNA),以Lip2000转染DC2.4(si.Dc),分别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maiL-10、rhTGFβ1、LPS及PIR—B特异的siRNA对DC2.4上PIR—B表达的变化。以。H—TdR标记检测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反应(MLR),ELISA法测定MLR上清中IFN-γ的水平变化。结果RT—PCR、Westernblot结果显示DC2.4表达PIR—BmRNA及蛋白相对值为0.51±0.08和0.58±0.23;mlL-10、rhTGFβ1诱导的T—DC上PIR—B的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水平均明显升高,相对值分别为0.85±0.07和0.87±0.14;0.79±0.10和0.85±0.34(P值均〈0.05),LPS刺激的mDCPIR—BmRNA及蛋白表达则降低(0.35±0.10和0.32±0.04,P〈0.05),转染PIR—B特异性siRNA后DC2.4上PIR—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受抑,干扰48h后分别下降了78.9%和74.2%(P〈0.05)。正常DC2.4可以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LPS—DC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其反应体系中的IFN-γ水平明显升高;T—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其反应体系中的IFN-γ水平明显下降;而转染PIR—BsiRNA后,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得到明显恢复,其反应体系中的IFN-γ水平明显回升。结论高度表达免疫抑制性受体PIR—B是小鼠DC获得免疫耐受的共同特征及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曲古菌素A对树突状细胞表面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表达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验证曲古菌素A的免疫调节作用,为器官移植耐受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开辟新的方向。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1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①以曲古菌素A(100mg/L)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细胞为实验组,正常DC2.4细胞为对照组。②体外化学合成特异性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小RNA干扰片段转染DC2.4细胞,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的表达。③以DC2.4细胞为刺激细胞,以异基因BALB/C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3H-TdR标记法检测曲古菌素A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④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中干扰素γ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曲古菌素A诱导72h后DC2.4细胞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的表达阳性率由(28.65±8.12)%升至(58.78±4.70)%(P<0.01)。②DC2.4细胞可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曲古菌素A诱导后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明显受抑,特异干扰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表达则使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增强。③与正常组相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曲古菌素A诱导组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干扰素γ水平明显降低,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干扰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曲古菌素A上调小鼠树突状细胞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的表达可能是树突状细胞获得耐受的分子机制之一。曲古菌素A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能直接杀伤靶细胞、介导AD-CC作用及参与免疫调节。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 IR)是一种主要表达在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的受体,其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9q13.4,呈现高度多态性。K IR能特异性地识别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并与之结合,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K  相似文献   

4.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定位于19号染色体白细胞受体复合物(LRC)100~200 kb区域.在功能上KIR分为抑制性与活化性受体,主要表达在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肿瘤细胞可通过下调细胞表面HLA分子的表达,躲避NK细胞的杀伤作用.KIR分子则通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结合传导抑制性与活化性信号,...  相似文献   

5.
背景:通过筛选小鼠反转录病毒cDNA文库和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出一种跨膜的胶原XVII是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之一,然而,二者的其他配体尚未得到鉴定。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法鉴定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CD305/306)的候选配体分子。 设计、时间及地点:生物信息学预测及生物学方法验证,于2006—03/2007—09在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完成。 材料:人WISH和Hela细胞系由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冻存。 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序列同源分子,并通过文献检索初步推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候选分子。最后应用候选分子基因转染K562细胞,并应用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Fc/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Fc融合蛋白进行活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候选分子是否与融合蛋白结合。同时,合成两对候选分子的引物,提取高表达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配体分子的细胞系WISH的cDNA,进行巢式PCR,检测WISH中候选分子的表达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对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分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分子是否与可能配体基因转染细胞结合,巢式PCR分析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配体高表达细胞是否表达可能配体基因。 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文献枪索初步推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候选分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G分子。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Fc/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Fc融合蛋白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转染的K562细胞的荧光染色结果为阴性;经巢式PCR鉴定,高表达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配体分子的WISH细胞系中未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 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G不是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  相似文献   

6.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家族具有复杂的遗传多态性,既有等位基因水平的多态性,同时还存在KIR单体型组成、基因拷贝数的差异性。为了规范KIR基因检测,中国输血协会人类组织抗原专业委员会与深圳市血液中心组织专家依据国内外文献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此专家共识,对KIR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检测报告和应用等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KIR基因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Ig)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16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宫颈癌患者和163例年龄匹配的无血缘关系健康女性外周血标本。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分析KIR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的差异。 结果:CIN3/宫颈癌组的KIR2DL2和2DS2基因频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10.2% vs 28.8%, P=0.000; 9.6% vs 25.2%, P=0.000)。KIR2DL2/2DS2共表达个体的频率在病例组低于健康人对照组(9.0% vs 22.7%, P=0.001), 与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OR=0.336)。基因型AA1和BX8与增加CIN3/宫颈癌的患病风险有关(49.1% vs 35.6%, OR=1.746,P=0.013; 10.8% vs 4.3%, OR=2.692,P=0.026),而BX4与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2.4%vs 7.4%, OR=0.309,P=0.036)。 结论:KIR2DL2/2DS2对宫颈癌的发生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血液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发现NK细胞及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关系密切。KIR一配体不合的移植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能减少分子和血液学的复发,不增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选择性抵抗抑制型KIR缺失(除外KIR2DL4)的NK-92的细胞毒作用。特定的KIR与配体结合对免疫介导的骨髓衰竭有易感性。本文就KIR和血液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及机体免疫状态在其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异常与其发牛发展密切相关~([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主要表达于NK细胞和部分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高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是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的重要受体.KIR与其配体HLA-Ⅰ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KIR、KIR与HLA相互关系以及对移植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分析90例RA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组KIR基因。结果通过对RA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9种KIR基因的分析,比较其基因频率发现:RA病例组KIR2DS4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KIR2Ds4基因可能与RA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是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的重要受体.KIR与其配体HLA-Ⅰ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KIR、KIR与HLA相互关系以及对移植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汉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 IR)基因分布多态性及其与其他人群的差异。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进行KIR基因进行分型检测,统计不同KIR基因在青岛地区汉人群中的检出频率及其与我国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KIR基因分布的比较。结果在青岛地区汉人群中,该试剂可检测的14种KIR基因和2种假基因均可检测到并表现出不同的分布频率。结论该地区不同KIR基因的分布频率有很大差异。所有抑制性基因检出率均高于相应的活化性基因的检出率;我国南、北方汉人群中KIR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很大,多种KIR基因的分布自南向北有渐增高的趋势;韩国和日本人群KIR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北方汉人相接近。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不同个体和NK细胞克隆表达不同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库。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84名新疆维吾尔族志愿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采用Hsu等的标准进行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检测已知的16个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其中3DL3、2DL4、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2DL1、3DP1、2DP1、2DL3基因较为常见;其次为2DS4、3DL1、2DL5、2DS2、2DL2、2DS1、2DS5、3DS1;而2DS3基因频率最低。②共检测19种基因型,其中以AJ(2,2)、AH(5,2)和M(2,8)型较常见,频率分别为25.00%,10.71%和10.71%,其次为P(2,17)、AI(1,5)、H(2,4)和C(5,3),频率为9.52%,5.95%。5.95%和4.76%;比对发现U(17,21)、T(8,8)基因型共4例在国内文献汉族人群中未见报道。③共检出11种单倍型,最常见单倍型2占48.7%,其次是单倍型5,占15.8%;另外,发现有3种新基因型,且无法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标准进行单倍型分析。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具有其独特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分布,并有可能存在新的基因型和单倍型。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基因的多态性,探讨KIR基因的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生的关联性。应用PCR—SSP技术对北方地区50例白血病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KIR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在检测的全部个体中,3DL3,3DL2及2DL4出现频率均为100%,其余依次为3DP1、2DP1、2DL3、3DL1、2DL1、3DS1、2DL5、2DS4、2DS2、1D、2DS5、2DL2、2DS1、2DS3和3DP1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血病患者的3DL和2DL1的基因频率(0.60)和(0.57)比对照组(1.00)显著降低(P〈0.01)。结论:KIR基因的多态性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分析73例SS患者和195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组KIR基因。结果SS组以KIR3DL1+,3DS1-,2DS5-,2DL3+,2DS3-,2DL5-,2DL1+,2DS2-,2DL2-,2DS4+,1D+,2DS1-为主,占15.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KIR3DL1+,3DS1-,2DS5-,2DL3+,2DS3-,2DL5-,2DL1+,2DS2-,2DL2-,2DS4+,1D-,2DS1-为主,占25.13%,与S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R基因组合3DL1+2DL2-,2DS5+2DS1-,2DL5+2DS1-,2DS4-2DS1-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KIR基因及两两基因型组合的分布差异可能与SS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可通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互作用,影响NK细胞活性,进而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预后.在去T淋巴细胞allo-HSCT中,KIR/HLA错配的异源反应性NK细胞,在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未去T淋巴细胞allo-HSCT中,KIR/HLA错配对患者预后影响迥异.研究者提出,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中也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并且患者存在不同KIR对移植预后影响不同.笔者拟就KIR/HLA错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2DL4、3DL2和3DL3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其基因频率为1.00.2DL1、2DL3、2DP1、3DP1*003、3DL1、2DS4*001/002基因较为常见,频率分别为0.902、0.902、0.902、0.902、0.7598、0.5615;而2DL2、2DL5A、2DL5B、2DS1、2DS2、2DS3、2DS4*003、2DS5、3DS1和3DP1*001/002基因频率较低.②浙江汉族人群中以A型单倍型为主,频率高达74.7%.在检测样本中共明确检出12种单倍型,最常见的是单倍型2,频率为53.0%.③共检出26种基因型,最常见为AJ(2,2)、AF(1,2)型,其次为AH(2,5)、NN2(2,6)、AI(1,5)和AG(1,1).其中有15种基因型在白人中尚未见报道,4种基因型无法根据相关文献标准分析出单倍型.结论:浙江汉族人群有其独特的KIR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不同个体和NK细胞克隆表达不同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库。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84名新疆维吾尔族志愿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采用Hsu等的标准进行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检测已知的16个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其中3DL3、2DL4、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2DL1、3DP1、2DP1、2DL3基因较为常见;其次为2DS4、3DL1、2DL5、2DS2、2DL2、2DS1、2DS5、3DS1;而2DS3基因频率最低。②共检测19种基因型,其中以AJ(2,2)、AH(5,2)和M(2,8)型较常见,频率分别为25.00%,10.71%和10.71%,其次为P(2,17)、AI(1,5)、H(2,4)和C(5,3),频率为9.52%,5.95%。5.95%和4.76%;比对发现U(17,21)、T(8,8)基因型共4例在国内文献汉族人群中未见报道。③共检出11种单倍型,最常见单倍型2占48.7%,其次是单倍型5,占15.8%;另外,发现有3种新基因型,且无法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标准进行单倍型分析。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具有其独特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分布,并有可能存在新的基因型和单倍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