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本体感觉训练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且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训练组26例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6周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包括膝屈曲位、双单腿、睁闭眼等的平板训练,固定自行车练习等。对照组22例未进行本体感觉训练。2组分别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6周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即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术后6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以Biodex 3等速系统测量2组患者双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以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代表。结果:术后6周训练组患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明显小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HSS项目中的疼痛、行走功能、肌力及稳定性评分,训练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本体感觉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损伤对本体感觉的影响及其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膝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姿势的校正及平衡功能通常由关节囊、韧带、肌肉及其本体感觉神经反馈共同维持。各种关节损伤均可导致本体感觉的减退,使神经肌肉反射控制能力下降而加重关节损伤。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康复训练可通过恢复本体感觉反馈作用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使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到最佳水平。康复训练强调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本体感觉再适应训练、功能训练、及特殊运动再训练,具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运动损伤、退行性关节病变或外科手术造成的膝关节本体感觉缺失与不稳,成为运动医学与矫形外科治疗和康复的难点和重点。笔者就膝关节本体感觉概念、膝关节本体感觉测定方法、不同因素对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膝关节本体感觉缺失后的重建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ro-kin平衡系统对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ACLR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ro-kin平衡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训练,每日1次,每次25 min,每周训练6 d休息1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膝关节被动成角误差、平均轨迹误差(ATE)和平均力量差评定膝关节本体感觉,睁闭眼状态下压力中心的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评估平衡功能,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患侧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ATE值和平均力量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闭眼状态下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均显著较对照组减小(P<0.05);试验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ro-kin平衡系统本体感觉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ACLR术后患膝本体感觉,促进患者平衡功能,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与否是衡量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总结了对53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与护理,重点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训练,终末伸膝锻炼,视知觉下的膝关节角度、位置训练,以及功能协调性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经8~24个月随访,本组有49例(占92.5%)本体感觉恢复良好,病人满意.认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有利于促进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李瑾  宋佳凝  李健  郄淑燕 《中国康复》2022,37(3):145-148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本体感觉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4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膝关节评分(KS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主动关节角度重现偏差值进行评定,并评价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的程度和分布,并且评价膝关节本体感觉与膝OA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在Biodex等速系统上用复位测试法测试28例膝OA患者(其中女19例、男9例)和27名同年龄正常人(其中女20例、男7例)的膝关节本体感觉。OA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Lequesne指数。结果膝OA患者产生的本体感觉误差比正常人增加了79%(P〈0.05),并以伸膝位的差异百分率最大。在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和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中度的相关关系(r:0.55,P〈0.05),在膝痛和本体感觉误差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膝OA患者本体感觉受损,改善其本体感觉可能使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这对膝OA患者的功能评价和康复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大多采取切开关节进行修复重建,交叉韧带重建后如本体感受功能恢复不佳,对患肢的正常功能影响很大。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骑车练习及上下楼梯练习,均能有效地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恢复患膝的本体感受功能,可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和步行的能力。对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反复挤压不但可强化本体感觉刺激,还能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有利于预防退行性膝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大多采取切开关节进行修复重建,交叉韧带重建后如本体感受功能恢复不佳,对患肢的正常功能影响很大。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骑车练习及上下楼梯练习,均能有效地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恢复患膝的本体感受功能,可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和步行的能力。对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反复挤压不但可强化本体感觉刺激,还能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有利于预防退行性膝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后其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符合要求的20例受试者依年龄、性别、功能障碍程度、偏瘫侧等条件以一一配对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角度重建法测量膝关节位置觉和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测量平衡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的平均偏差变小(P<0.01),屈膝30°、45°的测试中,试验后膝关节位置偏差与训练前测量值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平均偏差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后的BBS评分值,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肌力训练,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有效增强其患肢股四头肌肌力,促使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的促进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会革  张艳芹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9-158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进行本体感觉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6例在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患者进行强化本体感觉训练,术后6个月~1年随访,并按照角度再生试验和单腿弹跳试验标准评价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优良率达91.1%。结论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采取一系列旨在促进本体感觉恢复的康复训练程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与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前交叉韧带的神经功能、膝关节本体感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膝主动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及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关节功能牵引、渐进性抗阻肌力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NF技术、Thera-band平衡垫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患膝的主动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患膝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对于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接受常规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可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9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CPM机训练,观察组49例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对比疗效。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45±1.12)分低于对照组(5.96±1.03)分、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116.29±20.67)°高于对照组(90.22±15.12)°,膝关节功能评分(HSS)(87.35±10.27)分高于对照组(60.36±10.21)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量表(WHOQOL-BREF)各项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结合CPM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干预,可降低机体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组另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和等长肌力训练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明显加强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皮衍玲  王雪强  刘慧  杨震 《中国康复》2011,26(2):106-10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侧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的患者(置换组)和50例同龄正常人(健康组),以Biodex 3等速系统测试双膝关节主动复位的误差角度,以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评估指标。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侧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显著大于健康组的左右膝(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个体本体感觉明显降低,因此其运动康复计划中应包含本体感觉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入路内固定对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50例,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后外侧入路,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入路,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30°、45°、60°主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均较术后3个月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实施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恢复,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力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老年人群平衡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平衡能力低于同龄人水平的老年对象分为肌力训练组、本体感觉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肌力训练组受试者给予肌力训练(包括仰卧位悬吊训练、俯卧位悬吊训练及行进间弓步转体训练等),本体感觉训练组受试者给予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治疗组受试者则给予肌力训练及本体感觉训练,其训练方法同上。于入选时、锻炼9周后对各组受试者膝关节肌力、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检测对比。 结果经9周锻炼后,发现3组受试者膝关节肌力、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均较入选时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受试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肌力训练组及本体感觉训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力训练或本体感觉训练对老年人群平衡及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两者联用具有协同功效,能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肌力、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该健身锻炼方法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