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大多数疾病患者均存在各种功能障碍或残疾,需要专业的康复评定方案及康复治疗。而专业的康复治疗需要康复医师既具有临床内、外科医师的临床思维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康复专科的知识与技术能力,还要有与康复治疗师等其他医护人员协作的能力。由于康复医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繁多,因此其胜任力的培养体系也非常复杂[1]。Whyte J等[2]在其研究中提出建立结构化、标准化的康复医师培养体系对于康复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然而Brandstater在调查了43个国家关于康复医师胜任力培养情况的研究中指出目前国际上康复医师培训在不同国家差异很大,并无全球公认的标准化康复医师胜任力培训体系[3]。  相似文献   

2.
本刊于1994年第4期介绍了美国医学会对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住院医师培训机构的要求和培训后的医师应达到的水平。本文则重点介绍了加拿大对物理医学与康复专科医师的要求。以帮助广大同仁了解国际上康复医师的水准。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样本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情况。 方法: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参加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的脊髓损伤患者中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个人基本情况、受伤情况、康复认知和意向情况、康复训练历史情况等,同时对全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了16个区31名脊髓损伤者和全市21个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调查对象平均受伤24年,康复认知水平总体较高,了解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5.0%,但少数患者对部分康复原则不了解。上海市各区希望之家开展康复训练的比例高达90.5%,患者对社区康复训练的好处、重要性和开展的必要性有明确认同,大部分人认同每月组织1—2次集中康复训练,这与实际情况一致。调查对象认为影响社区开展康复训练的第一位影响因素是缺乏专业人员指导(85.7%),影响患者定期参加社区集中康复训练的第一位因素是交通因素(64.5%)。54.8%调查对象在受伤1年内进行过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受伤1年以后参加机构康复训练的比例是87.1%,但训练次数较少,迄今平均5年参加0.48次训练。康复训练效果方面,机构康复训练最好,其次是社区康复训练,早期和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结论:上海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体系,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脊髓损伤者早期康复训练和机构康复训练服务的供给。连续系统的康复训练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培训社区康复训练指导员,促进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工作是可以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钦刚 《中国康复》1999,14(2):119-120
作为第二届WHO同济医院康复医师培训班毕业学员,有幸于1998年8月初到香港,对香港的康复机构进行为期4周的考察并参加了第十一届亚太区康复国际大会。在香港近1个月时间内先后考察了4家综合医院的康复部、3家康复医院及1个社区康复网络中心。现将考察的几个方面报告如下。1香港的康复医疗体系香港的公立医院系统由42家医院及48家专科门诊所组成,由医院管理局管理,按地区分为8个医院网络,网络内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疗养院及专科诊所,为患者提供连贯性的医疗服务。香港的医疗及康复服务基本上是福利性质的,公立医院的开支和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社区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各项因素和相关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本区域社区康复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项目调查问卷方式对南昌市7个区域共53家社区机构建档情况、康复科的设置、康复业务的开展、康复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35.8%的机构既没有康复门诊也没有康复住院服务;有7家社区康复机构完全没有康复设备,占20.58%;社区机构康复科人员数0—12人,平均2.2人;专科情况以中医系列为最多,占57.1%;学历以大专和本科及以上为主,各占39.4%、41.3%;职称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职称较少,占10%;70%的社区机构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只有37.7%社区机构完成岗前培训;19家(35.85%)社区机构门诊量为0;14.71%社区机构收入为0。结论:社区康复机构的康复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居民对康复的需求。社区康复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硬件设施支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居民对社区康复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安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西安市27所养老机构康复设施和人员配备、康复服务开展情况及康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西安市27所养老机构中63.0%康复设施少于5件,66.7%无康复人员;10名持有资格证书人员中有5名康复人员近3年未参加培训;55.6%机构未提供康复服务,且不同级别养老机构间康复服务开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1%养老机构认为需要开展专业的康复服务;对康复人才的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对康复治疗士(师)的需求量为100.0%。[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有较大上升空间,养老机构急需各类康复专业人员。应对养老机构现有康复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适当扩大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士(师)的培养规模。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7月30日早,"ISPRM中国康复专科医生培训项目"正式启动。该培训项目由ISPRM前主席励建安教授倡导,ISPRM康复教育委员会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委员会、台湾复健医学会、缳亚(上海)医学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及云南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专业委员会合作共同开发。旨在为弥补我国康复专科医师转行培训不足,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各康复专科住院医师基地培训合格的导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功能神经影像学、计算机学、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快速前进,特别是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给康复医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各种康复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发展的需要。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北京医师协会康复专科医师分会举办的“康复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4年4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将邀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复医学系Zorowitz教授、德国康复治疗师Eibo Schwitters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王茂斌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纪树荣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康复专家介绍最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新进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授课主要内容:脑卒中康复国际进展;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技术和理念;欧洲神经康复治疗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痉挛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神经康复学的新进展;康复治疗技术的新动态;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失语症的心理语言评价与治疗。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培训对象:从事康复及相关专业人员;报到时间:2014年4月21日;培训时间:2014年4月22—24日;收费标准:培训费1000元(包括学费和资料费),住宿费、膳食费、差旅费及往返车船机票自理。培训结束后,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6分及培训合格证书[项目编号:2014-16-00-046(国)]。 请于2014年4月10日前将报名回执发到邮箱或电话报名: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张艳明 收,邮编:100053;欢迎电话报名和电子邮件报名,咨询电话:010-83198373,手机:13641026802;联系人:张艳明;电子信箱:bjkfysfh@163.com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北京医师协会康复专科医师分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成都市多家医院康复医学学科的人员构成情况,探讨康复医学学科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 方法 通过调查成都22个区(市)县辖区内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康复机构的经验,探索康复医学科的专业人员合理配置。 结果 目前成都区域内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严重不足,缺口较大;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不完善、过程不规范,人员质量参差不齐。不同人员配置水平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也有所差别。 结论 康复医学科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应明确康复科医师的专业类别和职责,推动康复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建立注册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共识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5家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基地的学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上海市康复专业专培现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专培工作质量,并以期为全国康复医学专业毕业后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上海市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调查问卷》,通过微信链接向上海市5家康复医学科专培基地所有在培及已结业的康复医师发放问卷,线上回收问卷并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专培学员的基本情况、专培学员对培训政策的熟悉程度、专培基地的实际培训情况、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等。结果:学员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较高的认同感及接受度,对专培政策及制度较为熟悉,对所在基地的教学活动、学习资源、培训总体效果满意。但在教师带教、学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课程配置等方面没有得到学员普遍认可。此外学员对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仍具有较高的需求度。结论:上海市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顺利,学员有较高的满意度,但仍需不断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刊本期刊载了国际著名康复医学家Joel A.DeI,isa致送本刊发表的专文.作为ISPRM(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的现任会长和一贯关注各国康复医师培养问题的DeLisa教授,他撰写的这篇文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康复医学专科医师的培训上,各国的制度和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和公认的康复医学专科住院医师培训的课程大纲,在培训时间或要求上也没有一个一致的规定:康复医师资格的批准、认可和注册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对康复医师的学历和资格,各国之间极少有一种互相承认的制度.DeLisa在文章一开头,首先承认了各国康复医师培养制度上这种多样化、标准不一、要求互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简介现代医学终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学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又包括了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两种培养途径。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本科教育始于80年代,目前在国内有两种培养模式:医师型和技师型。我校自1989年起即明确实施医师型培养方案,在5年时间内完成检验系与医学系的前3.5年并轨教学和后1.5年专业教学,为检验医师毕业后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 背景简介现代医学终身教育分为 3个阶段 ,即 :学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又包括了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两种培养途径。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本科教育始于 80年代 ,目前在国内有两种培养模式 :医师型和技师型。我校自 1989年起即明确实施医师型培养方案并用 ,4年时间完成检验系与医学系的前 3 5年并轨教学和后 1 5年专业教学 ,为检验医师毕业后的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自 1993年卫生部发文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 ,有关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就随之产生.并可伴随终生。由此而引起的泌尿系梗阻和感染,其预后是严重的。唐山地震后12年统计,4596脊髓损伤患死于慢性肾功衰竭。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更多的医师已认识到脊髓损伤早期对泌尿系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脊髓损伤患的生存时间决定泌尿系的康复效果。我“中心”从1988年始、对脊髓损伤患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以评价排尿功能状况.组织专业导尿组采用无菌性间歇导尿术治疗和训练排尿,现证明这些措施对改善其排尿功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9~12日在山东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CARD-ISCoS)、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济南军区总医院承办。大会将全面展示我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近20年来的最新进展和成果,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与指导讲座。届时还将举行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答谢海内外所有相关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和国家地方政府给予脊髓损伤康复领域的宝贵支持和鼓励。欢迎海内外脊髓损伤康复界的新老朋友,尤其是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神经科学、中医等专业的临床医师、康复理疗师、护士、基础医学研究者以及广大研究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6.
检验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检验医学专科医师的必要途径。然而,目前检验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考核体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该研究结合该院检验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培训意义、培训目标以及培训内容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检验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以及现存培训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建立科学、规范、系统、严密的制度体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重视教育模式改革,加强检验医师专业素质培养,明确检验医师职责,提高检验医师价值是未来检验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为检验医学储备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研上海市康复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康复现状系统评估配套工具 康复信息收集模板”,按照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求,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实施上海市康复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及其知识结构调查。结果 调研医疗机构311家,开设康复医学科254家(82.47%);康复从业医师1414名,注册康复医师528名(37.34%),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42名(26.89%)、262名(49.62%)、124名(23.48%);具有康复资质治疗师共2668名,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1名(0.41%)、461名(17.28%)、2196名(82.31%);康复护师共1614名,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为13名(0.81%)、476名(29.49%)、1125名(69.70%)。每10万人口中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师分别为2.17人、11.11人、6.65人,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5;无康复执业医师机构121家,多点康复执业机构40家。结论上海市的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师存在较大缺口。基于当前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尚未完善的现状,建议多渠道、多形式进行针对性岗位培训,尤其须加强康复从业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和康复转型培训;推进康复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以满足临床康复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卒中康复专科护士的临床培训方法,为临床康复护士专业化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护理骨干培训为切入点,借鉴其他专科护士培训经验,通过实行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序贯培训模式,探索脑卒中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培训与考核方法等。结果实施康复专科护士序贯培训3年来,50名护士均能在4个月内适应专业角色,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优秀,优秀率达到90%,协助康复治疗师完成了大量康复专科护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结论培训并使用脑卒中康复专科护士是规范脑卒中康复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提供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脊髓损伤病人神经系统评估技能应用现状及神经系统评估专科知识水平,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对脊髓损伤病人神经系统评估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广东省8家医院238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脊髓损伤病人神经系统评估技能使用的态度、评估技能应用现状、评估技能使用指引和再损伤预防方面.结果238名骨科护士中,93.3%的骨科护士从未接受过神经评估技能的专题培训,只有6.7%经常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神经评估,71.8%依赖医生记录判断脊髓损伤病人的脊髓损伤程度.脊髓损伤病人神经系统评估专科知识得分(40.3±18.8)分,工作年限、医院级别、职称、学历不同的骨科护士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士对脊髓损伤神经评估重视不够,缺乏脊髓损伤神经评估的专科知识.骨科护士的脊髓损伤神经评估技术亟待提高,开展专题培训并建立和健全相关培训制度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民办康复机构孤独症康复教师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北京市10 所民办康复机构孤独症康复教师51 人,使用自编问卷进行测查。结果康复教师认为,知识重要性前三位为:专业知识、康复技能和特殊教育基础知识;知识掌握性前三位为:教师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且存在学历和从业年限上的差异。95%认为,培训形式为知识+案例+指导形式,最佳培训时间为周末或寒暑假,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矫正知识与技能、班级管理知识与技能、国内几大系统训练方法的专业培训等。结论北京市民办康复机构孤独症康复教师急需进行专业知识和康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