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臁疮是中医外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该病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临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治法。方法王玉章教授通过对臁疮病从属阴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分析,概述"回阳生肌法"临床及基础研究,描述临床典型病例,试图在该病的证候、理法方药方面提供感性的认识,便于临床医生进一步从理论上掌握疾病的特点与本质。结果王玉章教授以"八纲、脏腑、气血"辨证对阴证臁疮详尽阐述,通过整体与局部辨证结合,将其分为湿毒热盛、血瘀阻络、肾虚寒凝三型,口服回阳生肌汤、外用还阳熏药卷治疗肾虚寒凝型患者,改善脾肾阳虚症状,促进慢性疮面愈合。结论针对中医外科疮疡病,需要兼顾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中医内治与外治法相并用,回阳生肌内服药配合外治法治疗臁疮阴证疮疡符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正>臁疮是指发生于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是各种原因造成肌肤供血不足形成的顽固性溃疡,属于现代医学"下肢溃疡、下肢静脉曲张"等范畴,是外科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1]。笔者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该病的诊治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1气虚邪恋,宜扶正祛邪臁疮之病因,历代医家虽有"湿热、瘀血、肾虚、脾虚"之说,但本人认为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追究导致该病的根本,在于气虚,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为一些患者年龄比较大,大多数因为  相似文献   

3.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特点。主张从整体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注重疮面辨证及部位、经络辨证,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急性感染期、好转缓解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修复愈合期以益气化瘀生肌为主,尤重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肾填精。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慢性溃疡古称"筋瘤",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慢性迁延,难以治愈,愈后又极易复发,少数尚有癌变可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医学对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认识及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及良好的疗效。本文从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文献研究,希冀对下肢慢性溃疡的中医药治疗有所启示和促进1病因病机研究1.1虚、瘀、邪理论唐汉钧认为,溃疡基本病因为"腐、瘀、虚""久病必瘀,久病  相似文献   

5.
慢性皮肤溃疡又称难治性溃疡,由于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差,血液循环障碍及抵抗力低下,在此基础上出现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李令根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下肢慢性溃疡多为"毒""瘀""虚"夹杂的病机,故治以活血化瘀、益气敛疮,研制出院内中药外用制剂壳聚糖复合药膜,用于慢性难愈性创面后期,脓腐已去而肌难生者,临床疗效显著。壳聚糖复合膜的自然成膜性能使创面保持持久湿润,有利于溃疡"煨脓长肉",药膜中所含中药能通气血、补正气,共奏补虚祛瘀之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崔公让教授治疗臁疮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崔公让教授临床对臁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专方论治方法。结果:崔公让教授认为臁疮的病机以"虚"为本,关键在于"湿"和"瘀"。强调在中医内治的同时应重视外治疗法,自拟赤芍甘草汤和疮疡外洗方用于临床。结论:崔公让教授临床治疗臁疮用药精当,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夏少农先生为海派夏氏外科第五代传人。值夏老百岁诞辰,再读夏老《中医外科心得》,总结夏老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夏老临证提倡"邪正学说",把外科病因分为"邪气因""正气因";辨病寻病因,临证主分阴阳;根据"审因论治"原则,提出内治十五法,即"治正气因四法""治邪气因十一法",外科疾病证治尤重外治,内外合治,利于邪之早去。  相似文献   

8.
武超 《光明中医》1998,13(2):21-22
中药愈溃散治疗慢性下肢溃疡28例临床报道武超武警北京总队特警支队医院(100023)关键词:慢性下肢溃疡/中药治疗/愈溃散慢性下肢溃疡,中医称“臁疮腿”,古称“老烂腿”。绝大多数具有下肢静脉曲张史,《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论述“此症生于两胫内外臁骨,外...  相似文献   

9.
内外合治下肢慢性溃疡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把下肢慢性溃疡病称为裤口毒、裙边疮、臁疮,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脚。大多患者亦有下肢静脉曲张史(又称筋瘤) ,复因外伤而致溃疡,迁延不愈,愈后又易复发,是一种治疗较为棘手的慢性外科常见病。近年来,笔者内以益气清热、利湿、活血治其本,外以清热、活血、生肌治其标。内  相似文献   

10.
下腿溃疡中医通称为"臁疮腿"."臁"字之意为胫之二旁;臁胫骨即指胫骨.所以臁疮腿是指发生在胫骨二旁的疮疡.下腿溃疮在中医外科的分类上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有它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溃疡位于胫骨前嵴内侧缘者称"内臁疮";位于外侧缘者称"外臁疮".一般称为"烂腿";在女性  相似文献   

11.
外治法治疗慢性疮疡158例泰兴市南新医院(225473)叶伯基,鞠永鹏[关键词]慢性疮疡,外治法我院疮疡科自1990年以来,对疗、痈、疽破溃难敛;外伤、切口感染,久不愈合;臁疮(下肢溃疡)158例患者,运用外治法,疗效颇佳。现简介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2.
象皮臁疮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皮臁疮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42例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外科(221009)张翠萍关键词:下肢溃疡,慢性/治疗@象皮臁疮膏/治疗应用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门诊常见病,我们自1990年7月开始,用自制“象皮臁疮膏”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3.
介绍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经验。唐师提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以"虚"、"瘀"为本,"邪"、"腐"为标,治疗上提出"补虚祛瘀生肌"大法,临证主张分期辨治,标本兼治,内外合治,内治重在"益气健脾、化瘀通络",外治注重"补虚祛瘀、煨脓长肉",且重视防护,防治并举,并举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它在外科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中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心主血脉属火,中医外科病多属于火,易气血壅滞,临床辨证论治强调谨守病机,整体原则,而此论点则高度概括外科病的一般规律,即诸痛痒疮的发生都与心火有关,其转归多化为火,临证时多从“心”论治。  相似文献   

15.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以下肢动脉闭塞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动脉搏动消失、甚至是溃疡坏死为主的一系列病症,主要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病等。其治疗是一个包括病因控制、药物治疗、血管重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1])。《伤寒论》言"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者,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为伤寒厥阴必见之证,而手足逆冷、脉细欲绝、肢节痹痛为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文章试从厥阴病角度论述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辨治思路,拓宽中医辨治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腑疮又名下肢溃疡或老烂脚、裙边疮,为外科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较常见。笔者自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亚急性、慢性迁延性疮疡类疾病越来越多,慢性皮肤溃疡急性感染期脓腐干净后新肉不生、久不收口等现象也较为常见。中医学认为痈、疽、疔、疖等疮疡类疾病,以"火毒""热毒"之邪致病最多。我院顾氏外科以清热解毒为大法治疗疮疡类疾病,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自拟速效臁疮饮治疗下肢溃疡200例邱志济邱江峰浙江瑞安市5566信箱(瑞安325200)邱江东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下肢溃疡,属祖国医学臁疮之范围。其发病部位多在小腿下部内外侧,古今医家多以外治为主,颇难速效,笔者遵外病内治之旨,自1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类于中医的鼻渊,而鼻渊是以浓浊涕为主者,所以在治疗中、将其视为疮疡,并以治疮疡之法治之.通窍解毒汤是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窍、活血渍坚等中药组成的方剂,是治疮疡之良剂,用之治疗慢性鼻窦炎于病机合拍,故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