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非诺贝特后肝肾损害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男,40岁。确诊为多囊肾、多囊肝、肾功能不全、右肾结石,于2005-11-14住院。入院后给予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缓释片、洛丁新、肠溶阿斯匹林、黄芪注射液治疗,次日查血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蛋白、胆红素、总胆固醇、血常规均正常,甘油三酯(TG)2.63mmol/L(正常参考值为0.23-1.94mmol/L)。17  相似文献   

2.
蔚珍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57-75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0月的380例患者,于入院24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患者平均住院2周。对出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mmol/L及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患者服用剂量减半,即用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治疗期间血脂指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DL-C由(3.36&#177;1.14)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2.36&#177;2.10)mmol/L,随访3个月时进一步降至(1.68&#177;0.58)mmol/L;TC由(6.48&#177;2.05)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5.39&#177;1.96)mmol/L,随访3个月进一步降至(4.27&#177;1.48)mmol/L。出院时ALT〉120U/L者34例(8.95%)。出院后260例患者返院随访复查,随访1个月时ALT〉120U/L仅为3例。随访3个月时无ALT〉120U/L的患者。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调脂的达标率,特别是LDL-C降至≤1.8mmol/L的目标值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5岁,主因间断口干3年,加重伴多饮、多尿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于当地医院查血糖空腹12.4mmol/L,餐后2h血糖20mmol/L左右,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二甲双胍及格列美脲口服药物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可,空腹6mmol/L,餐后2h10mmol/L左右。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口干逐渐加重,伴多饮、多尿,无头痛及视力障碍,每天饮水量大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问题及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糖尿病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且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之外再采用社区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护理和饮食等方面。临床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对观察组进行社区干预,干预结果如下,患者的空腹血糖在干预前为(10.4±3.4)mmol/L,餐后2h血糖在干预前为(12.3±2.8)mmol/L,胆固醇在干预前为(5.2±1.5)mmol/L,三酰甘油在干预前为(2.6±1.3)mmol/L,而在干预3个月之后,空腹血糖(8.7±2.8)mmol/L,餐后2h血糖(7.1±1.5)mmol/L,胆固醇(4.8±1.1)mmol/L,三酰甘油(1.6±1.1)mmol/L。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上述四项指标有了很明显的下降。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如下,患者的空腹血糖在治疗前为(10.2±3.2)mmol/L,餐后2h血糖在治疗前为(11.8±2.3)mmol/L,胆固醇在治疗前为(5.4±1.7)mmol/L,三酰甘油在治疗前为(3.2±1.4)mmol/L,而在治疗3个月之后,空腹血糖(9.6±2.6)mmol/L,餐后2h血糖(8.6±2.1)mmol/L,胆固醇(5.1±1.5)mmol/L,三酰甘油(1.7±1.3)mmol/L。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上述四项指标有了很明显的下降,但是没有观察组下降的明显。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控饮食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于沛涌 《河北医药》2015,(7):1068-1069
目的:研究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96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4组,每组24例,患者进行不同浓度的镇痛液注射。分析对比4组治疗前后总的变化情况和治疗中血糖监测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检测,第一组治疗前后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糖浓度均有显著提高( P <0.05);观察治疗过程中4 d的检查结果,第一组第1天(3.5±0.5) mmol/L,第2天(3.7±0.2) mmol/L,第3天(3.6±0.4) mmol/L,第4天(3.8±0.1)mmol/L;第二组(3.8±0.5)mmol/L,(4.3±0.3)mmol/L,(4.8±0.4)mmol/L,(5.3±0.2) mmol/L;第三组(4.0±0.2)mmol/L,(4.5±0.1) mmol/L,(5.1±0.4) mmol/L,(6.5±0.3) mmol/L;第四组(4.5± 0.6)mmol/L,(4.9±0.1)mmol/L,(7.3±0.4)mmol/L,(8.2±0.3)mmol/L。表明血糖随着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糖皮质激素对血糖升高有明显作用。结论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好具有安全性高、致死率低的特点。但会使血糖较为升高,只要用量得当,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确诊糖尿病8年,初始血糖11~18 mmol/L,近两年来自服苯乙双胍50 mg,3/d,同时控制饮食治疗,血糖控制在6~8 mmol/L左右,平时饮食控制欠佳。近一周因多食而将苯乙双胍增至450 mg/d。脑血栓病史2年。近2天来感神疲乏力,发作性头晕、胸闷,于2007-07-17入院。查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0岁,身高159cm,体质量54kg.发现血糖升高近10年,于2013年6月7日入院.患者2004年体检发现血糖偏高,空腹血糖最高13.0mmol/L,餐后2h18.0mmol/L左右,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症状,此后多次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早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等症状,遂自行停药,后一直未正规服药.近2年来间断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今入院治疗,随机血糖16.3mmol/L,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早20U、晚12U皮下注射治疗.病程中患者有双足麻木,大便正常,小便频急,无尿痛.既往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间断性发热,予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8.
张淑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08-350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的预后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将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的157例患者分为3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8~11.0 mmol/L组,11.1~16.7 mmol/L组,≥16.8 mmol/L组,都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观察空腹血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以脑梗死多见.入院时空腹血糖<16.8 mmol/L者,病情多较轻,血糖≥16.8 mmol/L者,重症者多,预后差.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预后与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高低有关.若空腹血糖≥16.8 mmol/L者,提示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广,病情严重.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和治疗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恢复糖尿患者对磺脲类降糖药敏感性。方法30例门诊和急诊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均使用常规剂量磺脲类药物,但血糖控制不良。应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后血糖达到控制良好3个月,之后停用胰岛素,继续以前的口服药物的治疗。结果停用口服降糖药之前3个月内平均血糖为(5.7±0.7)mmol/L,餐后2h血糖或随机血糖为(14.2±7.2)mmol/L;应用胰岛素达标时空腹血糖为(9.4±7.5)mmol/L,餐后2h血糖为(7.2±1.4)mmol/L;应用胰岛素期间空腹血糖为(6.0±0.8)mmol/L,餐后2h血糖为(7.8±1.2)mmol/L;停用胰岛素时,空腹血糖为(6.1±0.6)mmol/L,餐后2h血糖为(7.7±1.3)mmol/L。在改用原来口服降糖药后,1个月平均空腹血糖为(6.5±0.5)mmol/L。餐后2h血糖为(8.1±0.8)mmol/L,与应用胰岛素前相比,血糖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可能恢复糖尿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1例69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突发言语不清和口角歪斜入院。入院前服用格列齐特80 mg,2次/d和阿司匹林0.1 g,1次/d。查血糖:1.7 mmol/L。给予50%葡萄糖100 ml静脉注射。1 h后血糖升至20 mmol/L,症状缓解。停用格列齐特,改为格列吡嗪缓释片5 mg,1次/d。次日,患者空腹血糖1.7 mmol/L、餐后血糖2.7 mmol/L,并有心慌、头晕等症状。静脉滴注10%葡萄糖250 ml后症状好转。入院第3~5天停用降糖药,患者血糖维持在空腹8.2 mmol/L、餐后10.1 mmol/L左右。第6天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5 mg,1次/d,血糖维持在5.5~6.5 mmol/L。2 d后患者出院,继续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出院12 d,患者再次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遂再次入院。查血糖示:1.6 mmol/L。入院第3天开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餐后2 h血糖维持在8.7 mmol/L左右。第9天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非高血脂状态下进行强化治疗后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提出早期强化降脂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24例,入院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L-C<3.36 mmol/L),将其随机分为他汀组176例(瑞舒伐他汀10 mg/d)和对照组14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强化降糖、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戒烟、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或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随访(13±6)个月,观察指标:空腹血糖、LDL-C、高敏C反应蛋白及临床心血管事件(心脏性猝死、再发心绞痛及靶血管重建等)。结果他汀组患者空腹血糖、LDL-C及hs-CRP均显著比对照组降低[血糖:(5.3±0.9) mmol/L 与(6.7±1.2) mmol/L,P=0.042;LDL-C:(1.7±0.6)mmol/L与(3.9±1.6)mmol/L,t=-2.36,P<0.01;hs-CRP:(1.4±0.5)mmol/L与(3.8±1.2)mg/L,t=-2.48,P<0.01,临床心血管事件(15.6%与37.1%),χ2=4.78,P=0.032。结论应该早期强化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即使血脂不高,可以显著降低临床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2岁。因头晕、乏力,伴恶心、呕吐1d入院。既往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后查血K^+9.3mmol/L,尿素氮19.7mmol/L,肌酐288.3mmol/L。查体:血压100/60mm Hg。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58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心室率58次/分,P波消失,QRS波间期0.2秒,T波高尖对称,R-R间期基本规则。心电图诊断:窦室传导。临床诊断:(1)高钾血症;(2)心律失常:窦室传导。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0ml、10%葡萄糖250ml加胰岛素6U静脉滴注,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经治疗患者血钾下降至4.9mol/L,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3.
二甲双胍致低血糖昏迷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冯平 《中国药业》2005,14(4):28-28
患者男,74岁,因反复突发头昏、汗出、昏迷10 h入院.入院前2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最高为7.5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 mmol/L.确诊后一直自服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未监测血糖.入院前10 h,突然头昏,汗出,随即昏迷,数分钟后清醒,未引起重视;5 h后再次出现头昏、大汗,面色苍白,渐致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医院途中,查血糖为0.8 mmol/L,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后,意识逐渐恢复,诉乏力.病前未饮酒.到医院后查血糖为1.6 mmol/L,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均正常,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予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再次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0.5 h后血糖为1.8 mmol/L,1 h后为5.1 mmol/L,3 h后为7.1 mmol/L,鼓励患者进食,减慢液体速度.6 h后血糖又降至1.4 mmol/L,但神志清楚,仅感乏力,无心慌、汗出等症.再次予以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静脉注射,加快液体速度,并嘱患者进食,血糖波动在12.8~8.7 mmol/L.1 d后血糖基本稳定,停止输液,患者一般情况好,未诉不适,3 d后出院.嘱其进行饮食控制,暂停一切降糖药物,定期随访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用于评估危重病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7 d内的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90例)。入院后及治疗6 h后检查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不同乳酸水平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死亡率、全血乳酸、碱缺失、HCO^-3、pH水平。结果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全血乳酸水平均高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和4 mmol/L≤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碱缺失、HCO^-3、pH值均低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和4 mmol/L≤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4 mmol/L≤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全血乳酸水平均高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碱缺失、HCO^-3、pH值均低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7.37±3.89)分、全血乳酸(3.57±2.22)mmol/L均低于死亡组的(23.11±4.02)分、(7.47±2.33)mmol/L,碱缺失(-1.49±2.33)mmol/L、HCO3-(22.89±5.41)mmol/L及pH(7.42±0.15)水平均高于死亡组的(-8.36±3.36)mmol/L、(16.98±5.44)mmol/L、(7.2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严重高乳酸血症患者中,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全血乳酸均低于死亡组,碱缺失、HCO^-3、pH、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乳酸清除率患者入院6 h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高于高乳酸清除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可通过早期乳酸清除率和乳酸分层进行评估,同时联合APACHEⅡ评分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40岁。因多饮、多尿3 d,意识不清1 d。急诊查生化:血糖49.36 mmol/L,血肌酐184μmol/L,血钠177 mmol/L,氯135 mmol/L,而以"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收入院治疗。患者曾行颅脑重型脑出血手术。入专科查体:体温37.2℃,脉搏  相似文献   

16.
张长玉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6):65-65,67
目的减少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损伤。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血糖较高患者(空腹血糖9.2~12.3mmol/L,餐后2h血糖12—17.4mmol/L)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三餐前30min以及睡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短效加中效胰岛素,每日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2用后,监测患者空腹血糖4.9-6.3mmol/L,餐后2h血糖5.8—7.8mmol/L。结论对新诊断2型DM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能阻止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毒胜作用.在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对血糖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是减少低血糖反应的有效措抱.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68岁。慢性肾功能衰竭定期透析3年,"跌倒致左大腿肿痛,畸形、功能障碍2h"入院。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左股骨干骨折。实验室检查:HB 59.0g/L,BUN 23.50mmol/L,CRE 624.00μmol/L,Ca2+1.00mmol/L,HCO39.50mmol/L。治疗经过:术前给予骨牵引,小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低蛋白,至HB 100g/L,白蛋白32g/L调整电解质和酸碱  相似文献   

18.
沈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99-3300
目的:探讨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血脂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9%,治疗组为88.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41,P<0.05);治疗后对照组TC、TG、LDL-C、HDL-C分别为(5.46±0.89)mmol/L、(3.09±0.42)mmol/L、(0.87±0.09) mmol/L、(3.32±0.13) mmol/L,治疗组分别为(4.69±0.72)mmol/L、(2.48±0.32)mmol/L、(1.16±0.10)mmol/L、(2.99±0.11)mmol/L,治疗组各血脂参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4.359、7.487、13.969、12.558,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血脂参数,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特点,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75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Ⅲ~Ⅳ级)伴低钠血症患者,除限水、扩张血管、强心治疗外,给予3%氯化钠及呋塞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疗效、血钠水平。结果75例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效5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治疗后心功能Ⅲ级、Ⅳ级的血钠分别为(142.7±4.3)mmol/L、(141.8±4.8)mmol/L,与治疗前心功能Ⅲ级、Ⅳ级者的血钠分别为(125.1±3.1)mmol/L、(123.4±3.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利尿、适当补充钠盐有助于减少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并探讨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行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将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FBG(6.23±1.02)mmol/L、2 hPBG(7.33±1.02)mmol/L、HbA1c(6.32±1.09)%与对照组(7.67±1.93)mmol/L、(8.89±1.24)mmol/L、(7.78±1.92)%相比较,具有差异(P <0.05)。观察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C(5.32±1.94) mmol/L、TG(2.01±1.02) mmol/L、HDL(2.35±0.13) mmol/L、LDL(2.33±1.24) mmol/L与对照组患者(6.59±1.02)mmol/L、(2.88±0.12)mmol/L、(1.77±0.55)mmol/L、(3.45±1.22)mmol/L相比具有差异,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