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刺络疗法治疗带状疱疹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霜 《新疆中医药》2005,23(6):27-28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疾患,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本病不分年龄均可罹患,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好发于胸、胁、背、腹部,也可发生于头面、眼睑、臀、股等部位,常单侧发病,中医称本病为“缠腰火丹”或称“蛇丹”、“蛇窠疮”、“蜘蛛疮”、“火带疮”,多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有关,情志不畅、肝经郁火、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毒,以致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经络而发为疱疹。  相似文献   

2.
周霁  陈可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56-5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认为本病因为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经郁热型、脾虚湿蕴型、气滞血瘀型。由于患处皮肤神经疼痛难忍,以夜间为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雪梅 《光明中医》2011,26(2):390-390
蛇串疮又称缠腰火丹,多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而致。是一种在皮肤上簇集水疱沿身体一侧带状分布,排列宛若蛇形,伴以痛如火燎为主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老年人、青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居多。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俗“蛇串疮”、“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笔者拟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32例门诊病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为“蛇串疮”、“甑带疮”、“火带疮”、“蜘蛛疮”。因其常发生于腰肋部,故又称其为“缠腰火丹”、“缠腰龙”、“火腰带毒”等,其名虽多、但所述病证均与西医学的带状疱疹同。本病虽属皮肤疾患,但发病急,进展快,且局部烧灼疼痛剧烈,患者痛苦较大。尤其是老年患者,痛苦尤甚,常在皮疹还未出现之前好长时间就发生疼痛;如治疗不当,于皮疹消退后还可痛数月,甚至1~2年。笔者十几年来,用自拟马王冰寒拔毒散外涂,配合中西药注射剂肌注,治疗本病2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二季为多见。发病部位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四肢或颜面等处,以单侧多见,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部。临床症状以局部感觉过敏和神经痛为特点,部分患者伴有轻度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相似文献   

7.
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缠腰火丹现代医学称带状疱疹,民间称“缠腰龙”、“断蛇疮”等。本证是由湿热内蕴、肝胆火盛,外感邪毒所致。本证临床症候为患处皮肤呈红润色,形状似带如串珠样改变,多发病于肋弓间或背腰部及其腹部,疱疹灼热痒痛,手抓搔时疼痛剧烈难忍,病程可持续数十天或更长时间。笔者1999年~2003年间,采用三棱针围刺合毫针经穴泻刺法治疗缠腰火丹96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皮肤疼痛和水疱形成,边有红晕,簇状成串为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沿周围神经分布的集群疱疹,同时伴剧烈神经痛,常沿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区分布.皮疹消退后,多后遗神经痛,经久不愈.中医又名“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丹”.发病早期积极治疗,可减轻疼痛,促进疱疹吸收,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笔者以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因其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名之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等.本病多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而妄动,或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发.本病的特点为:病起突然,患部先有带索状刺痛,或疼痛伴皮疹同时出现,初起皮肤发红,继则出现密集成簇,大小如绿豆、黄豆的丘疱疹,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约5、6天转为浑浊,间有出血、血疱、甚或坏死.皮疹常发于身体的一侧,沿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分布区,见于腰肋部,胸  相似文献   

10.
<正>缠腰火丹即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学亦称"聚星障"、"蜘蛛疮",多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蕴结,兼感毒邪而致湿热毒蕴积肌肤而生,是一种在皮肤上簇集水疱沿身体一侧带状分布,伴痛如火燎如针刺为主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见老年人、体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蛇串疮”等。本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常伴有皮肤病损部位灼热、刺痛、起疱疹、溃烂等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多缠腰而发,又名“缠腰火丹”,“蛇串疮”。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湿热邪毒有关。疱疹出现大量浆液,一旦溃破即糜烂如痈肿,放令人疼痛难忍。此病多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因免疫力低下,病毒趁虚而发。临床除服用清热解毒、营养神经及止痛药物或理疗治疗外,家庭食疗亦可起辅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缠腰火丹又叫蜘蛛疮、蛇串疮等,因发病多在胸腰部位,成簇的疱疹或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此病多发生春、秋季节,是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皮肤损害、局部剧烈疼痛。尤其是老年患者较多,如果治疗不  相似文献   

14.
马齿苋解毒膏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由肝胆火盛或脾经内蕴湿热外感毒邪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俗称“缠腰龙”,一般好发于春秋。任何部位皆可以发生,而绝大多数发生在单侧,临床以胸腹腰部的肋间神经分布区为多见,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其次如面部的三叉神经分布区,下肢也可以发生,称为“蛇串疮”。本病初起为簇集性绿豆大小到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病,皮肤出现簇集状小水疱,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局部刺痛。成年人多见,春秋季节多发。中医有“腰缠火丹”、“蛇串疮”等病名,认为其发病乃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所致。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因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中医称为:“甑带疮”、“蜘蛛疮”、“蛇串疮”、“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本病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针灸治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指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排列成带状,疼痛剧烈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丹等。《外科启火玄》中说:“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其发病机理由于肝经郁火或脾经湿热,复感火热毒邪,引动肝火或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营卫阻滞不能而发为疱疹。我们采用局部病灶围针治疗二例,效果满意,现介绍于下: 病例一:李××,女,34岁,初诊。1989年6月29日。主诉:三天前突然右侧胸部皮肤灼热疼痛,发现疼痛部位出现小水疱,痛不  相似文献   

18.
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或称火带疮。中医病因中医学典籍对带状疱疹相关记载很多。本病与心、肝、肺、脾病变及外感湿热邪毒有关,或因情志内伤,肝  相似文献   

19.
正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该病多因风火之邪客于少阳、厥阴经脉,郁于肌肤;或因外受毒邪,脾经内湿致湿热内蕴,壅滞肌肤营卫而致,毒热互结,郁蒸肌肤则红肿发疱;阻遏经络,经气不通则痛~([1])。从发病来看,本病与毒邪、湿、热、风、火郁于经络,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有关,正如《圣济总录》指出:"热毒之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强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2):208-208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为“蛇丹”、“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临床表现常有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痛(极易被误诊为感冒),而后出现局部皮肤灼热、疼痛,1~2d后出现黄豆大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疹沿外周神经分布发展,好发于腰胁部,排列成带状,多为半侧躯体发病,疱疹起后灼热、疼痛感减轻。笔者近年应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