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 ,而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 ,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获得足够的血流量 ,保证有效的透析 ,一直是血透室医务人员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将内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 991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4月 ,建立动静脉内瘘 2 3 5例 ,其中男性 1 5 0例 ,女性 85例 ,年龄在 1 8至 80岁 ,使用寿命最长的至今已达 9年以上 ,平均 3 .4年。2 护理体会2 .1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血透的治疗方法和血…  相似文献   

2.
总结44例长期血透患者行内瘘球囊扩张术的护理。护理要点注意内瘘搏动情况,避免出血,感染的发生。血透的正常穿刺。44例患者术后39例实现内瘘重新使用,2例流量不足,3例需内瘘重建。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 1 994年 5月~ 2 0 0 0年 1 2月对 5 0例糖尿病肾病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患者 ,对其内瘘的护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并观察其血管情况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糖尿病肾病长期维持性血透的患者 5 0例 ,其中男 3 2例 ,女 1 8例 ,年龄 2 5~ 82岁 ,透析时间为 1~ 5年 ,全部患者均为每周 2次血透 ,内瘘穿刺时采用 Nipro1 6G穿刺针 ,透析过程中用肝素钙持续 ,每小时 8mg,于透析结束前 3 0分钟停止 ,总量为 42 mg体内肝素化。1 .2 方法  5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时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消毒皮肤 ,铺无菌巾 ,穿刺后…  相似文献   

4.
岳丽娟 《医学争鸣》2004,25(12):1084-1084
1 临床资料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 5 (女2 0 ,男2 5 )例,年龄8~5 8(平均33)岁.进行间歇性导尿:对本组4 5例患者每隔2~4h导尿1次,待膀胱空虚无尿液流出时,拔除导尿管.持续性导尿:有1 3例患者采取留置持续性导尿,最初阶段开放引流,通常均在1~2wk后夹住尿管,定时放尿,2~3wk后拔出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我们均用5g/L碘伏棉球消毒2次后,进行无菌操作留置导尿,本组无1例尿路感染.保持导尿系统通畅和密闭,每日更换引流袋,随时用升贡清洁尿道外口及导尿管的分泌物.出院指导:首先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患者出院时教会自行清洁导尿的方法,同时根据饮…  相似文献   

5.
随着血液透析疗法的不断发展 ,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时间已经越来越长 ,如何使老年血透患者的内瘘维持更长时间已成为临床血透的关键。通过总结我院自 1 994年以来 2 9例做了上肢动静脉侧端吻合内瘘术的老年血透患者 ,并根据老年特点 ,我们加强了内瘘手术前后及使用期的护理 ,严格控制内瘘潜在性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血透中收到满意的效果。临 床 资 料   2 9例血透患者年龄在 6 0岁~ 86岁 ,男性1 6例 ,女性 1 3例。基础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 1 0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高血压肾病 7例 ,其余 6例为其他病因。内瘘全部采用上肢前臂桡动脉—…  相似文献   

6.
王凤华  刘杰  辛淑贞  王军辉 《医学争鸣》2000,21(12):S244-245
0 引言 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动 -静脉 (A- V)内瘘直接影响到维持血透患者的生存 ,维护好一个良好的内瘘除了外科手术技术因素外 ,主要与正确使用和护理有关 ,保护好动 -静脉内瘘 ,减少并发症 ,延长使用时间是直接影响到患者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对 10 2 8例动 -静脉内瘘了护理 ,我们总结出“七”字护理法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在 1987- 0 3/ 1999- 0 5共为 10 2 8例患者行A- V内瘘术 ,主要为 Breascia- Cimino瘘 ,其次为鼻咽窝瘘 ,肱A与头 V吻合以及自体血管移植 ,结果动 -静脉内瘘 1a通畅率 98. 0 2 % ,3a 通畅率 85 .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喜辽妥外敷在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中去痂疼痛及预防内瘘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长期在我院行钝针扣眼穿刺的血透患者按照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在钝针扣眼技术穿刺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皮肤后将喜辽妥软膏涂抹在钝针穿刺结痂处,用创可贴覆盖30分钟,消毒待干后,用无菌JMS 16G钝针帽尖沿结痂边缘从下而上去除结痂,进而消毒和穿刺的方法。对照组选择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洁穿刺点后,用与观察组相同的消毒、去痂方式后行穿刺的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根据自身去痂时的疼痛程度填写疼痛评分表,两组患者均予每2周、4周、8周和12周进行内瘘感染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和内瘘感染结果分析、总结和讨论。结果观察组以无痛和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为主,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29例患者认为喜辽妥能够软化结痂、减轻去痂疼痛,1例患者认为使用喜辽妥外敷无意义。观察组内瘘无感染,对照组2例内瘘出现流脓等严重感染,5例内瘘穿刺点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红肿及瘢痕,两组患者内瘘感染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外敷于穿刺点结合钝针帽尖去除结痂,能明显减轻去痂疼痛、保持结痂完整、软化结痂硬度、缩短去痂时长及预防内瘘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尿道下裂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清洁,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留置尿管通畅,预防感染,减轻疼痛.结果 20例患儿Ⅰ期治愈15例,术后尿瘘5例.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皮肤清洁,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留置尿管通畅,预防感染,减轻疼痛是手术治疗前后重要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动静脉内瘘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术前以及术后、血液透析期间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并积极预防感染以及内瘘闭塞,探讨这些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延长内瘘使用时间的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2例因血透并发症死亡,1例因血管硬化无法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转上级医院接受人造血管术进行透析治疗,13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对患者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并指导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对动静脉内瘘的启用时机进行准确把握,并将引发血栓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消除,积极防治并发症,通过这些措施可使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延长,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造血管内瘘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9例慢性肾脏病Ⅴ期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术前心理护理,人造血管内瘘术后的全身观察及临床早期观察;人造血管内瘘首次穿刺方法、穿刺失败的处理、预防栓塞及感染的措施.结果 9例患者中2例发生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治愈,1例感染而失去功能;余7例人工血管内瘘均保持通畅,血液透析流量充足.结论 开展人造血管内瘘的早期护理对于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田淑芳  张丽东 《吉林医学》2006,27(2):156-157
目的:探讨消化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消化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腹腔充分引流、肠内外营养、控制感染等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愈合11例;死亡3例。结论:术前清洁肠道彻底;术后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及时吸出胃液,可减轻吻合口张力和水肿;出现消化道胀气时及时采取措施解除,是预防吻合口瘘的重要护理措施。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吻合口瘘时及时配合治疗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肠内外营养的护理,并保持双套管引流管的通畅及有效的冲洗;以及保护好瘘口引流处皮肤;对高热进行及时处理等,可提高瘘口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 ,经过护士精心、细致的护理 ,使内瘘得以恢复并重新使用。资料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身原因造成免疫力下降 ,对病菌的易感性增加 ,其临床表现为 :患者内瘘穿刺针眼周围有感染灶 ,皮肤表面溃烂、发白 ,严重的可有脓汁渗出皮肤。有的患者发热 ,患者主诉穿刺部位针眼疼痛。护理 :(1 )用碘复每日两次消毒感染皮肤或用酒精湿敷并给予口服消炎药 (如万古霉素、先锋霉素等 )轻者给予表面涂拭百多邦软膏 ,重者给予紫草油纱条覆盖并定期换药。(2 )血液透析穿刺时避开感染部位 ,穿刺后针眼处用消毒棉球代替…  相似文献   

13.
王琳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0):530-53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 ,对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最大限度地延长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的使用寿命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 1995年 7月~2 0 0 1年 4月 ,在维持性血透病人 16 8例中 ,发生内瘘闭塞的有 15例 (完全闭塞 5例 ,不完全闭塞 10例 )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5 9.2± 2 4 .5岁。内瘘最长使用 6年 3个月 ,最短 3个月。 15例中糖尿病肾病 3例 ,多囊肾 1例 ,肝硬化腹水、肝肾综合症 1例 ,肾移植术后排异1例 ,梗阻性肾病 1例 ,慢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的临床护理经验,以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0月的31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好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特别是掌握内瘘成熟后的使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结果:31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28例患者内瘘保持完好,完好率为90.3%,使用寿命平均为2.3年。在1 987例次的血液透析中,出现局部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感染及血栓形成病例。结论:重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动静脉内瘘为长期血液透析 (HD)病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真正解决了慢性肾衰病人的永久性 HD问题 ,至今仍是国内外维持性血透病人的主要血管通道。作者通过对 12例内瘘的护理、统计本组血管内瘘使用期限超过 2年 7例 ,超过 1年 5例 ,血流量达 2 0 0~ 2 40 m l/ 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内瘘患者 ,男 8例 ,女 4例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7例 ,多囊肾 3例 ,梗阻性肾病 1例 ,高血压性肾病 1例。2 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2 .1 内瘘术后经常用听诊器听有无血管杂音、用于触摸静脉侧有震颤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 .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防止因护理及使用不当造成动静脉内瘘(AVF)闭塞,从而延长AVF的使用寿命.方法:做好AVF的手术前准备,成形术后护理,掌握内瘘成熟后的使用护理:预防感染、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血流量的正确调节,做好血液透析间期的家庭指导.结果:50例患者的AVF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护理及使用不当造成闭塞,内瘘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结论:重视AVF的护理及家庭指导,可有效防止内瘘闭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永久性导管血透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6例颈内留置永久导管血透者中并发导管相关感染8例临床资料并与26例自体内瘘组对照。结果: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与操作不规范及患者自身条件限制有关。自体内瘘组无1例并发相关感染。结论:自体内瘘应当首选,对于无法或不能实行内瘘手术的血透患者留置永久导管无疑是理想选择,但务必合理应用.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重要的通道 ,一般可使用45年。反复穿刺、压迫不当、患者低血压[1] 以及高凝状态极易导致血栓形成。我院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6月应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 12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 5 5± 5 )岁。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5例 ,糖尿病肾病 3例 ,狼疮性肾炎 2例 ,痛风性肾炎 2例。自体血管内瘘 9例 ,同种异体移植血管内瘘 3例。完全栓塞 (内瘘杂音消失 ) 4例 ,不完全栓塞 (内瘘杂音减弱或范围缩短 ) 8例。1.2 局部溶栓疗法1.2 .1 …  相似文献   

19.
<正> 动、静脉血管瘘(简称为内瘘)是长期血透患者的可靠通路,是慢性肾衰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我院自开展血透工作以来,做血透的患者500例次,有内瘘的患者400例次,如果不合理使用内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给透析带来困难,给患者造成痛苦,现将内瘘的合理使用介绍如下: 一、不要提前使用内瘘 1、因为新做的血管瘘容易感染,且穿刺针头粗大,不易刺入血管,所以,应在手术后4-6周(至少2-3周)待动脉化的静脉血管扩张、肥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结果 28例透析患者中,3例发生内瘘狭窄,2例发生闭塞.其中1例因过度超滤引起低血压导致内瘘急性闭塞;1例因腹泻、呕吐后,不小心压迫内瘘导致急性闭塞;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未成熟提前穿刺引起内瘘慢性狭窄;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感染造成狭窄;1例因内瘘吻合口处静脉血管内膜增生致内瘘狭窄.结论 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感染及护理不当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常见原因.预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积极采取正确的内瘘护理方法、提高穿刺技术、预防内瘘感染、对预防内瘘狭窄或闭塞,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