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苦参碱注射液预防乳腺癌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溢权 《中药材》2005,28(8):735-737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的167例次化疗半随机分成苦参碱治疗组86例次和对照组81例次,治疗组在普通护肝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每天150 mg,静脉滴注连续2周,观察化疗前、化疗后第2周和第3周血清ALT、AST、GGT、STB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化疗后第2周血清ALT、GGT、STB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ALT、AST高于治疗组(P<0.05),但GGT和STB虽有升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苦参碱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苦参碱注射液能降低乳腺癌化疗后病人血清ALT、AST、GGT、STB水平,并具有较好的保护肝功能作用,使用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预防乳腺癌化疗后肝损害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HBV DNA阳性的合并肝硬化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HBV DNA阳性的合并肝硬化的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TACE+拉米夫定治疗组,对照组25例单纯予TACE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积分、HBV DNA定量的变化及2a生存率。结果治疗1a及2a后,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HBV DNA转阴率和2a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TACE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的中晚期合并肝硬化的HCC患者,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预防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HBV激活的效果。方法:预防组30例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并持续用至化疗结束后6月;另外历史对照组40例患者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BVDNA、肝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化疗结束后的HBV激活率:对照组为52.5%,预防组仅为10%;化疗后肝炎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5%,预防组为16.7%,对照组22.5%延迟化疗、12.5%中断化疗,死亡率5%,预防组仅3.3%延迟化疗,无中断化疗或死亡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预防性应用拉米夫能明显减少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HBV激活,进而减少化疗后肝炎的发生率和化疗延迟或中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利妥昔单抗、化疗联合治疗,患者疾病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河南省焦作市解放东路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HBV感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常规组行一般化疗,观察组加用利妥昔单抗,对用药后患者肝功能损害、HBV再激活、肿瘤控制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效率为58.2%,明显高于常规组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损害率、HBV激活率分别为7.3%、1.8%,常规组的肝损害率、HBV激活率分别为16.4%、0.0%,两组HBV激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损害率比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以利妥昔单抗、化疗联合治疗,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好,且HBV再激活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HBV DNA阳性的合并肝硬化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5例HBV DNA阳性的合并肝硬化的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TACE+替比夫定治疗组(28例),单纯TACE对照组(2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积分、HBV DNA定量及2 a生存率。结果治疗1 a及2 a后,肝功能Child-pugh积分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2 a生存率分别为61%和33%(P<0.05)。结论 TACE联合替比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的合并肝硬化的中晚期HCC患者,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抗风湿药氯喹、硫唑嘌呤、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等都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联合小剂量泼尼松亦可导致HBV再激活。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后发生HBV再激活的较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后HBV活化概率24%~78%,进一步产生黄疸性肝炎10%~63%,肝衰竭4%~60%[1]。HBsAg(+)患者化疗后可发生HBV再激活,出现黄疸型肝炎、非致死性肝衰竭、病死的概率分别为22.2%、3.7%和3.7%。故预防HBV再激活十分重要。将要接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或器官移植者都应监测病毒DNA和肝功能、筛查乙肝标志物。早期、提前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发生HBV再激活后再干预。无论HBeAg(+)与否以及HBV-DNA水平高低,都应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用中医扶正固本法提升人体正气。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讨抗病毒预防性治疗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肝功能损伤与乙型肝 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 82 例老年肺癌化疗患 者资料,其中未行抗病毒预防性治疗的 41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抗病毒预防性治疗的 41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 者化疗前、后肝功能、血清免疫因子的变化,统计两组患者肝损伤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HBV 再激活率。 结果:化 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HBV 再激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血 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抗病毒 预防性治疗能够减轻 HBsAg 阳性的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损伤程度,降低化疗后 HBV 再激活率,减少化疗期间不良反应 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根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使用复方黄根液治疗,对照组42例,用氧化苦参碱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肝功能、HBV-M、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丙氨酸转移酶(ALT)及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降低ALT、AS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血清HBV DNA滴度均下降(P<0.01),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复方黄根液具有较好改善症状、保肝降酶、改善肝功能、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的治疗引起HBV再激活及其抗病毒治疗防治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HBV相关肝癌患者3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部分治疗前抗病毒及部分因各种原因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者,按治疗方法大致分成手术组(91例)、TACE组(87例)、消融组(103例)和化疗组(38例),记录各组抗或未抗病毒情形下HBV再激活情况。结果:手术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消融组及化疗组抗/不抗病毒治疗情形下病毒激活分别为3.0%(1/33)和20.7%(12/58),2.2%(1/46)和19.5%(8/41),3.1%(2/64)和17.9%(7/39)及7.4%(2/27)和18.2%(2/11)。不同治疗方法中,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在激活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抗肿瘤治疗方式对病毒激活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TACE、消融、化疗等肝癌治疗方法均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HBV再激活,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再激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三味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乙肝病毒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肝三味颗粒和阿德福韦酯胶囊,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疗程均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HBV—DNA、上腹B超及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明显(P〈0.05),船V—DNA阴转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三味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HBV—DNA阴转,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覃后继  何延专  周耀南  陆春雷 《中医杂志》2006,47(12):910-911,914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RIA法,分别检测应用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素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123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含量,另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单一苦参素治疗,用同法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含量。结果:123例不同肝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O.05)。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素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明显下降(P〈0.01),且较单一苦参素治疗疗效更好(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紊治疗可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显著下降,阻止或延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变进程,且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苦参素。  相似文献   

12.
益气清肝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清肝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益气清肝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52周。观察2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HBV DNA、Child-Pugh积分及乙肝两对半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 DNA-YMDD变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Alb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肝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HBV/HCV)感染的乳腺癌患者,与接受化疗、靶向治疗后产生的肝损害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在2014年1月-2018年12月,对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确诊为乳腺癌的56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在确诊前接受了HBV/HCV感染筛查。回顾性研究了这些患者化疗后肝损害和HBV/HCV负荷的变化。结果54例HBs Ag阳性和16例抗-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492例Hbs Ag、抗-HCV抗体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HBV感染组和HCV感染组肝损害和由于肝损害引起的化疗中断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7.7%vs 34.6%vs43.8%,P=0.189和5.1%vs 9.3%vs 12.5%,P=0.173)。没有患者出现HBV/HCV再激活。结论HBsAg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进行化疗和含有曲妥珠单抗的靶向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乳腺癌患者可以接受化疗和含有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患者可在化疗前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在化疗过程中进行多学科合作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可能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肝病科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 ADV +LAM组,以及中西结合组,每组各30例,其中 DV +LAM组在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中西结合组在 ADV +LAM组方案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方,2组均接受为期48周的治疗。观察治疗48周患者的并发症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 HBV DNA 浓度、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经过48周的治疗及随访,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或肝细胞癌,占16.67%。其中 ADV +LAM组7例(腹水3例,肝细胞癌1例,食管静脉曲张2例,肝性脑病1例),中西结合组1例(食管静脉曲张1例)。2组发生并发症或肝细胞癌发生率比较 P =0.02时我们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得出:年龄、性别不是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独立危险因子(P 均>0.05),而 HBeAg 状况、HBV-DNA 载量均是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独立危险因子(P 均<0.05)。2)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时 ADV +LAM组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50.5%、57.3%、64.9%、87.6%,而中西医结合组 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50.8%、59.7%、85.7%、96.4%,2组治疗第12周及24周时 HBV DNA 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P1=0.34,t1=4.24;P2=0.25,t2=4.92)。治疗第36周及48周2组 HBV DNA 转阴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3=0.03,t1=5.91;P4=0.02,t2=5.92)。3)治疗4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改善最为明显。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 =0.032,所有患者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抑制 HBV 病毒复制,从而达到部分逆转肝硬化的发展,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 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BsAg和HBeAg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49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对照组)41例,疗程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和HBV DNA滴度变化及肝功能、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42.6%(20/47例)与对照组61.0%(25/41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42.6%)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36.2%)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和17.0%,P〈0.05);ALT复常率(74.4%)较对照组(51.4%)高(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P〈0.05或P〈0.01),其中ALB、GLB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P〈0.05);症状改善以头晕、腰酸、胁肋胀痛、尿黄4症最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部分应答率(29.8%)与对照组(14.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对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有较理想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8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纯使用拉米夫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治疗效果方面两药联用在HBeAg和HBV-DNA转阴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成本-效果分析上,两药联用在HBeAg转阴率方面的C/E较高;拉米夫定在ALT复常和HBV-DNA转阴方面C/E略有优势。结论: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叶下珠片治疗乙肝疗效对比和C/E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在整体评价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说明在使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的同时,阶段性联合叶下珠片治疗,可以增加慢性乙肝患者对拉米夫定的应答敏感性,以期降低耐药性和变异率,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达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之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使用柴胡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分别注射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随机分组后,观察穴位组与对照组两组的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以及Zung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24周、48周的穴位组SD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在治疗的第1周两组评分分别是(44.1±6.9)和(63.6±3.9),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穴位组的肝功复常率及DNA阴转率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减少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联合吡柔比星介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性的乙肝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随访时间为1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HBV DNA阴性的肝癌患者120例(完成临床研究且临床资料数据可靠的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治疗(盐酸吡柔比星+超液化碘油)+替恩卡韦(抗病毒治疗)+常规保肝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槐耳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HBV DNA定量、肝酶、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肝酶、HBV DNA定量、免疫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肝酶、HBV DNA定量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免疫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中均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槐耳颗粒联合介入治疗能很好的提高乙肝肝癌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