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针对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行相应防治干预,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脑血管痉挛2例,切口感染合并颅内感染1例,癫痫发作1例,脑积水1例。后均经精心护理和治疗后康复出院。GOS评分具体分值为13~15分,随访无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GO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行健康宣教,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针对并发症进行防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为CVS.结合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改良的Fisher分级、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有无破裂、术中用药、术后蛛网膜下腔积血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术前改良的Fisher分级与CVS的发生明显相关;SAH后3d内手术CV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3d后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CV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裂者;术中用药CVS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未用药者.术后蛛网膜下腔积血与CVS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动脉瘤夹闭术后CVS可能是SAH后CVS病理过程的延续,早期手术,完善术中、术后处理,可降低术后CV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颅内动脉瘤疾病采取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诊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病案编号随机抽选结果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用时、住院总时长、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51±1.97)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93,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首选介入栓塞术,相比传统开颅夹闭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炎症影响更低,并发症更少,且预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便秘。由于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可引起腹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导致血压心率突然变化,使瘤壁所受压力迅速升高,易引起破裂再出血。因此,术后预防便秘的发生是预防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重要环节。笔者对80例脑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13 年1 月-2017 年1 月于该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53 例)与对照组(53 例)。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两组患者结束治疗
出院时对其进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
于开始综合治疗前、综合治疗15 d 以及综合治疗30 d 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并判定两组患者发生脑血管
痉挛的例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GOS、ADL 以及NFD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GOS 及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NFD 评分低于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
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经过治疗15 ~ 30 d 综合治疗后两组患者象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
管痉挛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例数少于对照
组。结论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并能减少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瘤残留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总结我院2005~2012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15例,其中113患者在夹闭术后1个月行3D-DSA检查观察动脉瘤夹闭情况,动脉瘤残留的纳入标准为在瘤夹近端仍有部分动脉瘤显影.结果 115例患者术后行3D-DSA检查113例,其中103例完全夹闭,4例出现载瘤血管狭窄(相对于术前);动脉瘤残留6例(5.31%),残留病例中2例患者再次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余4例仍在随访中,6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瘤的残留与术前准备、手术技巧、器械及术中影像评估有相当大的关系,通过各个方面的改善及完善,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老年脑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的41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研究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41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研究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Rankin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脑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直接行开颅显微夹闭术,手术入路以翼点外侧裂为主,前交通动脉瘤,双侧动脉瘤显影者以右侧为主,单侧显影者以显影侧入路。结果:术后3个月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7例,中残2例。死亡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中,术后2天病情恶化死亡2例,术后2周再出血,瘤颈夹闭不全死亡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术后1个月再出血死亡1例。术后对侧肢体活动障碍4例,伴失语1例。结论:动脉瘤破裂治疗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疗效确切,治疗费用相对小,社会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CCS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反复的TCCS检查,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神经放射学特征,探讨TCCS检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诊断中的价值。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7d、术后10d和14d分别进行TCCS检查,检查部位主要集中于MCA及eICA,分别测量上述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然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1例患者中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症状,TCCS表现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所有病人均有1~2次MCA的流速增高(P<0.01),eI-CA的流速及脑血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TCCS检测MCA结合eICA的流速及血容量测定可以很好地了解大脑前循环脑血容量及颅底动脉痉挛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使用七氟烷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对病人进行控制性降压时病人的脑耗氧量的变化.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并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病人中选择90人,在其手术中使用七氟烷降压,记录麻醉开始前、开始降压前、降压过程中、降压结束后病人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降压开始前、降压进行过程中、降压结束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的血氧分压较麻醉前有了非常明显的升高,P<0.05;各个时间段病人的心率均没有太大的变化,P>0.05;动脉与静脉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差值以及脑组织氧气的吸取率全部明显的较麻醉开始前低,P<0.05.结论:将七氟烷应用到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控制性降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血压降低之后病人大脑中氧气的代谢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临床防治。方法 选择 16例原发性SAH患者给予西比灵口服作为预防组 ,经头颅CT及腰椎穿刺证实SAH后CVS患者 12例 ,给予西比灵治疗。结果 预防组血管收缩峰流速 (VP)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VP明显下降。结论 西比灵能有效预防SAH后CVS的发生 ,西比灵能有效治疗SAH后CVS。 相似文献
14.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我院近年来开展的198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配合过程。结果19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配合失误。结论手术护士必须做到术前了解病情,并熟悉手术程序和步骤,充分准备器械,熟悉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术中主动迅速准确的传递器械,与术者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测量脑血肿和脑水肿带的体积,同时在入院时、发病后14天和60天随访进行ESS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小,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可以使用尼莫地平,达到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和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与多奈哌齐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SIV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SIVCI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患者入选,2个实验组,分别为盐酸多奈哌齐组(给予多奈哌齐5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30 mg,每日3次口服)及对照组。3组均使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银杏叶提取物片,40 mg,每日3次。观察各组患者用药24周后各组间MoCA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患者服药24周后,MoCA评分提高1.60(P<0.05),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多奈哌齐组患者服药24周后MoCA评分提高4.26(P<0.0001),有显著差异。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多奈哌齐组患者服药24周后,MoCA评分平均提高2.51(P<0.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均可用于治疗SIVCI,多奈哌齐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16排CTA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表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2例脑血管病变中诊断出颅内动脉瘤49例,脑内动静脉血管畸形(AVM)3例.52例16排CTA的VR、MIP和MPR重建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100%,并且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也清晰显示了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它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脑血管病变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方法治疗前后做kohs立方体组合检查,并与脑复康治疗组对比。结果尼莫地平能较满意改善痴呆症状,有效率达81.8%,特别是对轻、中度痴呆的疗效较好。与脑复康对比,其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尼莫地平可作为目前治疗VD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9.
尼莫地平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予以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120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20 mg口服治疗,观察尼莫地平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经尼莫地平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极显著(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