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了2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脑脊液涂片找隐球的阳性率为48.8 %。治疗中A组10例 ,单用二性霉素B ,3例治愈 ,3例好转 ,4例死亡 ,治愈率为30 % ,有效率为60 % ;B组6例 ,用二性霉素B联合5 -氟胞嘧啶治疗 ,4例治愈 ,2例好转 ,治愈率为66.7 % ,好转率100 % ;C组5例 ,单用氟康唑 ,1例治愈 ,1例好转 ,2例死亡 ,治愈率20 % ,有效率为60 %。经统计学处理后 ,B组与A、C组相比 ,治愈率、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 隐球菌抗原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有助于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有助于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以青壮年居多。21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包括艾滋病、淋巴瘤、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所有患者均有发热、颅高压症状。17例(68%)出现意识障碍;5例(20%)出现抽搐;9例(36%)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6例(24%)出现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56%),病理征阳性12例(48%)。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6/L以下,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23例患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16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9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病情危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是提高隐脑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38-4439
探讨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转归情况。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病历资料,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结果、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曾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1例。16例采用抗真菌治疗的患儿中,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3例;其中5例早期行腰大池引流术患儿均治愈,未行腰大池引流术的11例患儿中治愈3例,好转5例,无效3例。4例未采取抗真菌治疗患儿均死亡。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多为隐匿性发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性高,容易被误诊,临床诊疗过程中需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颅内肿瘤以及病毒性脑炎进行鉴别,主要依靠脑脊液检查确诊。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足程、足量抗真菌联合降颅压治疗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隐脑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发热、为主,颅内压升高明显,所有病例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应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加氟康唑治疗的治愈及好转率为70.4%。【结论】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是确诊此病的金标准。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康唑治疗疗效确切,两性霉素B脂质体较两性霉素B副作用轻、患者的耐受好,对肾功能不全或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患者脑脊液检测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患者70例,分别采用真菌培养法、墨汁染色法、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结果患者脑脊液外观均为无色透明,不浑浊,常规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其中白细胞计数为(27.6±31.9)个/微升,血糖水平为(2.74±0.67)mmol/L,蛋白水平为(69.8±53.9)mg/L。外周血中CD4+T细胞计数为(29.9±25.3)个/微升,其中54例50个/微升,15例为50~100个/微升,1例为105个/微升。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00.0%(70/70),真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7.1%(40/70),墨汁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0.0%(56/70)。对真菌培养阳性的40株隐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37株,中介3株。临床采用单一或联合的抗真菌药对70例AIDS合并CM患者进行治疗,好转48例,未愈15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0%。结论采用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及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AIDS合并CM患者的早诊断,可大大提高CM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脑膜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归纳分析42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并总结抗真菌药物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2007年所收治42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及预后,并对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的药物剂量、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疗程与预后的关系加以剖析。结果:临床以发热、头痛、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总有效率78.5%,42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4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后失访4例。结论:隐球菌脑膜炎由于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易于误诊;脑脊液墨汁染色有助于早期诊断本病,对疑似病例反复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有利于确诊;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效果良好。但需注重合理应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4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确诊。22例(47.83%)合并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治愈9例、好转18例、6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结论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之一,在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出现发热、头痛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应及时行腰穿,反复行脑脊液墨汁涂片找隐球菌,及时明确诊断,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能缩短脑脊液隐球菌转阴时间,以提高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结果: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初次脑脊液镜检确诊仅7例,需反复腰穿取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确诊11例。未经抗真菌治疗4例均死亡,抗真菌治疗14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4例。其中二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治疗4例、治愈3例、好转1例。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易误漏诊,反复行脑脊液涂片以及同时行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率。二性霉素B鞘内及静脉同时给药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进展。方法对21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有头痛,发热,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应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治疗,治愈好转率71.42%(15/11)。结论 CM误诊率高,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有利于早期确诊,减少误诊率;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是有效的治疗药物,新型抗真菌药物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检出隐球菌后要进行隐球菌计数,计数的结果对患者患病程度及预后监测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隐球菌计数液配制: 取进口印度墨汁3ml,甘油5ml,蒸馏水2ml混合。 1.2 取脑脊液与计数液11混合摇匀,滴入计数池,计得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 结果 2.1 我实验室从1996年~1999年,4年中共检出隐球菌A、B、C共3例。A例有糖尿病史;B例有慢性肾炎史;C例无明显病史记载。A例计数为625×106/L、B例计数为245×106/L、C例计数为14×106/L。其中A、B例医治无效死亡;C例经治疗病情稳定好转。 3 讨论 3.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抗水通道蛋白4(AQ-4)抗体的检测方法,评估抗AQ-4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NP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3段AQ-4细胞外肽段包板,建立基于肽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检测49例健康人、54例其他风湿病患者(32例多肌炎/皮肌炎,10例干燥综合征和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03例NPSLE患者的血清中的抗AQ-4抗体;检测22例非风湿病患者、31例SLE患者、96例NPSLE、27例合并结核感染的SLE患者和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抗AQ-4抗体。结果:以健康人(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OD)+3标准差(SD)为临界值,血清标本阳性率在其他风湿病组为1.8%(1/54);SLE组为14.3%(15/105);NPSLE组为22.3%(23/103)。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在对照组为0%;SLE组为12.9%(4/31);NPSLE组为29.2%(28/96);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者为37%(10/27);SLE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者为0%(0/8)。SLE组合并NPSLE组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AQ-4抗体显著增加(P〈0.01),SLE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AQ-4抗体水平相似(P〉0.05)。NPSLE组脑脊液中的抗体检出率(29.2%)较血清中抗体检出率(22.3%)增高(P〈0.01)。在SLE合并TB组的脑脊液中,抗AQ-4抗体的检出显著增高(P〈0.01)。结论:抗AQ-4抗体在SLE和NPSLE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显著升高,尤其是脑脊液中。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抗AQ-4抗体显著升高,提示抗AQ-4抗体是狼疮合并结核性脑病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脑脊液mNGS技术辅助确诊的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培养、墨汁染色等实验室检测结果, 应用BGISEQ-100测序平台进行脑脊液病原测序, 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6例患者中,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26~53岁, 中位年龄51岁。6例患者均无免疫缺陷性疾病, 有头痛、脑膜刺激症状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5例患者出现发热, 2例患者出现复视。脑脊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升高, 糖正常或轻度降低; 5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 4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 2例患者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脑脊液mNGS检测隐球菌核酸序数为108~25 361, 基因覆盖率0.19%~29.00%;5例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 其中3例经PCR检测证实为新型隐球菌感染; 1例提示格特隐球菌感染, 经生物质谱仪检测证实为格特隐球菌感染。  结论  脑脊液mNGS技术可准确判断隐球菌感染, 并对鉴别格特隐球菌具有一定优势, 有助于降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隐球菌脑膜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非HIV患者隐球菌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3627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符合隐球菌脑膜炎初诊的患者214例,分析各检验结果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多数表现为脑脊液糖和氯化物水平显著下降,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增多且以单核细胞为主,脑脊液真菌镜检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75.23%和78.04%,脑脊液隐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率高达100%。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脑脊液和血的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逐渐下降。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适用于非HIV患者隐球菌脑膜炎的快速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隐球菌肺炎的患者能提前筛查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荚膜抗原的动态监测有助于隐球菌病治疗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IL-6、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CALB/SALB)比值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白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脑脊液白蛋白。检测4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以25例非颅内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CALB/SALB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脑脊液IL-6浓度和CALB/SALB比值呈明显正相关(r=0.667,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CALB/SALB比值均明显升高,其水平与病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脑脊液IL-6、CALB/SALB比值的检测对脑损害程度的估计、治疗方案的选取以及预后的判断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We developed a guinea pig model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to evaluate antifungal agents. Immunosuppressed animals challenged intracranially with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responded to fluconazole and voriconazole. Disease was monitored by serial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cultures and quantitative organ cultures. Our model produces dissemin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and responds to antifungal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45例和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组(新脑组)41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结果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CK.BB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A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脑组A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和新脑组升高不显著。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脑和新脑组的CK—BB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脑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新脑组(t=-21.03,P〈0.01;t=-23.17,P〈0.01)。结脑和新脑组的IgM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论小儿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可反映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联合检小儿脑脊液三项生物指标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The activity of albaconazole (UR-9825; J. Uriach & Cía. S.A., Barcelona, Spain)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fluconazole against 12 isolate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 vitro and against 1 isolate in vivo in a rabbit model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lbaconazole was 100-fold more potent in vitro than fluconazole on a per-weight basis and was fungicidal at potenti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for two isolates. MICs ranged from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0~2006年期间诊断明确的37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CNM患者均经过病原学确诊,CN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首诊误诊率高达62%。大部分患者以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腰穿压力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可以查到新型隐球菌。37例患者中放弃治疗离院7例,治愈5例,病情好转去外院治疗者19例,病情无变化者2例,病情恶化者2例,死亡2例。两性霉素B为主要治疗药物。结论CNM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所以,CNM早期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及时脑脊液涂片查病原体有利于确诊,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隐球菌是诊断的金标准,多种快速检测手段相结合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新型隐球菌基因组DNA,为检测隐球菌性脑膜炎提供重要方法。方法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查找新型隐球菌各亚型的ITS-rDNA序列,序列比对后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扩增片段为114bp,构建质粒标准品,调整质粒浓度为1.42×10~8 copy/μL~1.42×10copy/μL共8个浓度梯度,分别取2μL作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评价,并检测临床确诊的15例隐球菌脑膜炎感染菌株。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2.84×10~2拷贝的质粒DNA,对临床分离的各10例其他真菌、细菌、乙型肝炎病毒DNA和人类基因组DNA均无扩增曲线,重复性良好,3个浓度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6%、1.48%、1.36%,可准确检测15例新型隐球菌。结论成功建立检测新型隐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结果稳定可靠,可早期、快速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