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临床和环境分离副溶血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特征。方法 对近年从食物中毒病人、临床散发病人和外环境 (小水产品 )中分离的 174株副溶血弧菌菌株 ,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 (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 (trh)的检测。结果 临床来源的副溶血弧菌 (94株来自食物中毒病人和 34株来自散发腹泻病人 )菌株的tdh携带率均大于 97% ,trh携带率为 0 % ;而所有 4 6株分离自环境 (小水产品 )的副溶血弧菌菌株未见有tdh携带 ,仅 1株trh阳性。 1株tdh阴性、trh阳性的副溶血菌株 ,其尿素酶试验为阳性 ,而在其他所有trh阴性的副溶血菌株中 ,不管其tdh是阳性或是阴性 ,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引起杭州地区食物中毒及散发腹泻的副溶血弧菌主要为tdh阳性、trh阴性菌株 ,外环境中存在的trh阳性的副溶血弧菌也是一个潜在的病原  相似文献   

2.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败血症.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败血症。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和腹泻患者监测分离株的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特征.方法 对95株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和15株腹泻患者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PCR检测以及选取不同血清型副溶血弧菌81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从监测腹泻患者分离的15株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以O3:K6(46.67%)和O4:K8(33.33%)为主;从11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的95株菌,血清型以O3:K6(44.21%)和O4:K8(28.42%)居多;7株食品分离株都不是O3:K6血清型;93株(84.54%)为tdh+ trh-菌株,13株(11.81%)为tdh-trh菌株,3株(3.65%)为tdh+ trh+菌株.81株副溶血弧菌的PFGE相似值为57.7%~100.0%,被分为36种不同的PFGE型别,PFGE001型和029型为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优势PFGE型别.结论 2009年广东省引起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的副溶血弧菌以O3:K6和O4:K8型为主要血清型,多数菌株携带tdh基因,存在优势PFGE型别菌株不断引起各地区的散发和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对人致病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评价5种检测方法对副溶血性孤菌致病性测定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耐热溶血毒素tdh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相关毒素tr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神奈川溶血试验、小鼠腹腔注射和灌胃法对比,分别检测分离自腹泻者和自然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标本.结果两类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在tdh基因的...  相似文献   

6.
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败血症。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表型特征与分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表型特征,并对其分型进行综合比较.方法 对分离自广东省水产品和食物中毒的74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并对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来源、时间和地点的分离株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副溶血弧菌除对氯霉素100.00%敏感外,对其余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tdh阳性率为24.32%、trh阳性率为4.05%.74株副溶血弧菌分为26种血清型,O5:K17和O2:K28型为水产品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O3:K6型为食物中毒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74株副溶血弧菌分为62个核糖体型、67个PFGE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大部分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分离株携带tdh毒力基因.3种分型方法中,PFGE的分辨率最高,Ribotyping居中,血清分型最低,3种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波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特点和耐药性状况,为预防和控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试验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群;利用PCR扩增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溶血毒素相关基因(trh);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宁波地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89.19%是O3血清群,tdh基因携带率达到89.19%,trh基因全部阴性,对除氨苄西林外的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结论宁波地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群主要是O3群,且携带tdh基因,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6起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6起食物中毒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方法:对6起食物中毒共16株分离株进行药敏分析,运用PCR技术进行耐热性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性溶血毒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检测,并进行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同序列PCR(ER IC-PCR)分析。结果:16株副溶血弧菌对第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较敏感,tdh阳性,trh阴性,ER IC-PCR结果显示每起食物中毒菌株亲缘关系非常紧密,有3起属于同一个群,另外2起属于一个群。结论:武汉地区流行的主要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为tdh阳性,trh阴性,ER IC-PCR技术是分析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菌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PCR技术对辽宁沈阳市2010年7—8月份临床粪便标本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运用PCR技术检测24株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素基因(tdh)、耐热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和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用PFGE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24株副溶血弧菌均含有tdh和tl基因,表明均为有毒株;PFGE结果显示,24株菌株可分为10种图谱型,其中17株O3:K6被分为4种型别(仅相差1~3条带),表明17株O3:K6在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提示沈阳地区可能存在副溶血弧菌腹泻病的局部暴发或流行。结论沈阳地区流行的食源性副溶血弧菌存在基因型的多样性,但以遗传关系密切的O3:K6型为优势型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简便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方法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VP tdh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本方法对tdh基因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对tdh阳性质粒DNA和菌液检测的灵敏度分别达到了1.8×101copy/μl和6.2×103cfu/ml;对82份临床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与荧光PCR法相同,大大高于传统培养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PA法快速、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VP腹泻患者的床边诊断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快速检验中。  相似文献   

12.
双重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双重PCR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副溶血弧菌tdh、trh、tlh基因序列用vtII软件分别设计引物,应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扩增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基因tdh、trh、flh.结果:副溶血弧菌标准株和实验菌株均能扩增一条或两条目的带,扩增产物tdh、trh、tlh片段大小分别为224,466,381 bp.结论:tdh、trh基因分别存在于不同副溶血弧菌株中,而tlh基因在不同副溶血弧菌中都广泛存在,具有种属特异性,因此可以用来特异快速的检测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13.
市售生食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11~2012年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研究,了解生食海产品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按GB/T4789.7-2008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用PCR技术检测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两年检获的6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11个血清群,以O2(41.54%)、O1(12.31%)、O3(12.31%)群为主。65株菌均不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tlh基因全部阳性。药敏结果显示,65株菌对15种抗生素显示出较高的青霉素(100.0%)和氨苄西林(95.4%)耐药性。结论近年来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2血清型为主,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VP)是我国沿海地区夏、秋季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也是温州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PCR技术对疑似的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在10~11h内作出初步检测。2006年7月4日温州市某工厂发生了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共20人发病。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患者肛拭标本20份。2方法2·1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培养肛拭标本经过37℃,8h增菌后培养,按照常规鉴定技术进行生化鉴定同时用ATB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复核[1~2]。2·2 PCR检测毒力基因步骤检测和方法参照文献[3],设计并合成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tdh、trh和tlh的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VP的毒力因子tdh、trh和tlh、trh上游引物为5′-TTGGCTTCGATA TTTTCA GTATCT-3′,下游引物为5-′CATAACAAACATATGC CCATTTCCG-3′。tdh上游引物为5-′GTAAAGGTC TCTGACTTTTGGAC-3′,下游引物为5-′TGGAATAGA ACCTTCATCTTCACC-3′。tlh上游引物为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北京市引起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北京市2017-2019年肠道门诊监测中分离到的29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试验,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lh)、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川省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副溶血性弧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重荧光定量PCR对2006年-2013年共计29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相关溶血素基因(trh)检测,用肉汤稀释法测定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290株菌中有22.4%的菌株仅携带tdh基因,0.7%的菌株仅携带trh基因,0.3%的菌株同时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59株临床分离株中57株均仅携带tdh基因,检出率为96.6%。290株副溶血性弧菌仅有11株(3.8%的菌株)出现耐药。结论四川省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多携带tdh毒力基因,食品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低,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对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大多数现行临床使用的抗生素药物都是有效的,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与否和耐药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临床和环境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72株2000年和2002年从临床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外环境(小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40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环境来源O3:KUT(K抗原未分型)型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测,并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同序列PCR(ERIC-PCR)等.结果在调查的13起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引起的有11起(84.6%);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菌引起有2起(15.4%).在散发腹泻病例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O4:K8和O1:KUT菌株分别占26.5%(9/34)、17.6%(6/34)和38.2%(13/34),未能分型的占17.6%(6/34).在水产品中分离的菌株中,37株分属7种O血清型,其中未见有O3:K6和O4:K8血清型;另外有9株未能分型;其中除1株O1:KUT菌株trh阳性外,其余tdh和trh均为阴性.绝大部分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分离的O3:K6菌株在ribotyping、ERIC-PCR及RAPD三种指纹上均属于一种密切相关的克隆群,而环境分离的O3:KUT菌株与临床分离的O3:K6菌株间,在三者指纹上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来源和小水产品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菌株间血清型分布有显著差别;一群关系密切、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菌株在杭州地区呈优势流行.  相似文献   

18.
应用SYBR Green Ⅰ荧光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毒力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SYBR Green Ⅰ荧光PCR反应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trh和tdh毒力基因。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lh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利用33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以及22株其他种属细菌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根据副溶血弧菌trh和tdh毒力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单重和双重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结果本研究中基于tlh基因的荧光PCR检测对全部33株副溶血弧菌检测为阳性,检测下限为5×101拷贝/μl,而22株其他种属细菌均为阴性。毒力基因trh和tdh均能特异性检测,其单重荧光PCR检测下限为5×101拷贝/μl,双重荧光PCR检测下限为5×102拷贝/μ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tlh作为靶基因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单重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和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trh和tdh毒力基因的双重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简化了毒力基因检测,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2007年和2008年腹泻病副溶血弧菌感染状况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4个哨点监测医院每月至少对80份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对所分离的36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型分型和两个主要毒力基因tdh和trh的检测.对2007年8月和2008年9月6个疑似腹泻暴发地点的60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4个哨点临测医院共检测4384份标本,分离出361株副溶血弧菌,361株副溶血弧菌分属于28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3:K6型占67.90%,其次是O4:K8和O1:KUT血清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50%和6.10%.深圳地区腹泻病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主要是tdh+trh-菌株,361株菌株中有337株是tdh+trh-菌株,11株为tdh-trh-菌株,13株为tdh+trh+菌株.60株副溶血弧菌分型得到20种图谱类型,分别属于3个克隆群.分离自同一个地点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来自不同年份的菌株仅有部分菌株有相同的PFGE图谱.结论 深圳地区腹泻患者的副溶血弧菌分离菌株主要以O3:K6型为主,大部分菌株携带tdh基因,少数携带trh基因.来自6个地点的副溶血弧菌都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说明该地区存在副溶血弧菌腹泻病的暴发.但2007年和2008年菌株的PFGE图谱又不相同,说明副溶血弧菌的来源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为事件处理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按照国标法对事件中可疑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做血清分型;应用多重PCR技术进行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测。结果:经检测,3份剩余食品及环境样品检出不同血清型VP,血清型有O3:K6、O1:K56等;11份病例样品检出不同血清型VP,血清型有O3:K6、O1:K56等;14份样品的tdh基因携带率为92.86%。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带tdh毒力因子的,血清型为O3:K6、O1:K56等多型别的VP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