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心理干预在眼部注射患者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09~2006—12,因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眼底病变需要做眼部注射患者630例,年龄15~60岁。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330例,男150例,女180例,年龄15~25岁85例,25~45岁115例,46~60岁130例;常规组(对照组)300例,男140例,女160例,年龄15~25岁60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院2001-02~2004—09治疗的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及护理56例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糖尿病足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45~81(平均62.6)岁;平均糖尿病病史为9.2a(4个月~24a)。糖尿病足的诊断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为糖尿病足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无合并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40~79(平均57.1)岁。平均糖尿病病史为6.4a(2个月~23a)。两组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前均在门诊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组的口服药物用药背景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1998—09~2005—09收治的心力衰竭所致淤血性肝损害护理体会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肝功能损害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5~91岁,平均(68.5±9.1)岁;基础疾病:扩张型心肌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按心功能(NYHA):心衰Ⅱ级18例,心衰Ⅲ级22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经CT检查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6岁,平均60岁。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4—75岁,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5.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2006—10~2007—03观察了青年脑卒中患者108例,对其发病的危险预防探讨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10~2007—03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青年脑卒中患者(观察组)108例,男79例,女29例,年龄34~45(39.3±5.66)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03~2006—04我科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应用洛伐他汀作为治疗组与常规组进行观察,发现洛伐他汀疗效较好,现总结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40例(任一冠状动脉主支狭窄≥40%)。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9(平均61)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2(平均58)岁。排除标准:(1)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脏明显扩大;(2)严重后遗症的脑卒中;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脑卒中死亡时间的节律,2002~2004—09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死亡患者141例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男87例,女54例,年龄38~83岁,男女比例为1.6:1,脑血栓48例(34%),脑出血93例(66%)。其中颈内动脉血栓36例,椎基底动脉血栓12例。基底节出血51例,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4—03/2007—10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住院的发病时间〈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42-78(67.32±11.09)岁,病程4~72h,治疗前ESS为(56.6±14.1)分;巴曲酶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6(63.50±12.46)岁,病程5~72h,治疗前ESS为(55.6±12.6)分;丹参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6~80(63.8±10.2)岁,病程3~72h,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06~2006—06应用氟马西尼救治苯二氮革类(BZD)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46例,均有程度不等意识障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常规治疗组(A组)男8例,女15例,年龄16~78岁,平均30.5岁。氟马西尼组(B组)男7例,女16例,年龄15~81(平均30.1)岁。中毒药物主要为艾司唑仑(A组12例,  相似文献   

10.
对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肩痛的影响探讨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3—03-2005—12入住神经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6例,男78例,女58例,年龄50~78(平均63.2)岁。其中脑出血52例,脑梗死84例,病程7~180d。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完全符合我国脑血管疾病现行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4岁;对照组66例,男38例,女28例,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5—12~2007—06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使急性脑卒中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提高,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61~80岁,平均(70.95±5.98)岁,左侧瘫痪25例,右侧瘫痪18例,脑梗死32例,  相似文献   

12.
2004—09以来,我们采用神经阻滞配合运动疗法为主治疗初期周围性面瘫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初期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其中受风寒22例,无明显诱因者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69(平均34)岁,病程0.5~6(平均2.9)d;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1~64岁,病程0.5~6(平均3.1)d。治疗时间0.5d~2周。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本组诊断标准:(1)起病突然;(2)患侧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753-2753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神经内科2003—01-2006—03收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7~68(平均57.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4~65(平均56.5)岁。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5—02/2006—02对56例脑卒中患者采取了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45~82(平均65)岁。其中缺血性疾病39例,出血性疾病17例;其中肌力Ⅰ级以下的44例,Ⅰ~Ⅱ级12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相似文献   

15.
2004—01~2005—12我院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与倍他乐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92例,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5~75(平均64)岁。  相似文献   

16.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讨MYO、LTNI、CK—MB三项血清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AMI中的诊断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6—10/2007—10在本院急诊内科和心脏内科住院的AMI患者(观察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平均(69.25±10.89)岁,均符合WHO对AMI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64.71±7.55)岁,均无心肝肾疾病。  相似文献   

17.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4-09~2007—02期间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患者45例,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3例,年龄3~62(平均26)岁。农药种类:氧化乐果10例,乐果12例,对硫磷5例,甲胺磷4例,敌敌畏3例,16056例,混合农药中毒5例。患者症状表现均符合IM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肢体创伤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麻醉干预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2001—10-2006—05共治疗糖尿病并发肢体外伤的患者246例,随机分成两组。例,年龄21~77(平均56.5)岁;B年龄22-75(平均58.3)岁。A组116例,男47例,女69组130例,男62例,女68例,  相似文献   

19.
胃病的日常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胃病的日常护理干预体会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其中治疗组男38例,女28例。年龄21~70岁,平均(43±3)岁。治疗组病程1.1~48.4a,平均病程16.3a,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1岁,平均(42±3)岁,病程2.2~52.8a,平均17.9a。[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死亡时间的归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2001-01~2005-09我院内科111例冠心病患者死亡时间及原因,探讨并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1-01~2003-06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共168例,男114例,女54例,年龄41~79(平均61.3)岁。死亡52例,男44例,女8例,年龄54~79(平均70.5)岁,病程5~32a,平均14.5a,功能代偿期64例,功能失代偿期104例,其中夜间死亡35例,白天死亡1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