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严重威胁内科住院患者生命的常见、严重并发症。据统计,大约75%的住院患者的致命性肺栓塞发生在非手术科室。在没有接受抗凝治疗的内科住院高危患者中,高达15%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到目前为止,尽管人们对内科患者VTE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COPD患者因年龄、性别、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其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风险增加,有研究指出,COPD患者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其他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大约是其他患者的2倍。[1]在对COPD患者的尸检报告中指出,这类患者中PE发病率从28%至51%不等[3]。而在大量尸检研究的基础上,肺栓塞被认为是COPD患者出现急慢性呼吸衰竭的致病因  相似文献   

3.
老年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认识。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住院的67例老年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住院的5871例肿瘤患者中,诊断静脉血栓者67人,占1.1%,其中尸检病理确诊肺栓塞(PTE)19例,占PTE患者的36.5%(19/52)。以肺腺癌并发静脉血栓最多见,占28.4%(19/67),其次为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除高龄和肿瘤外,本组静脉血栓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以高血压、肺内感染、化疗、冠心病、卧床居前5位。有10例(17.9%)在病程中反复再发静脉血栓,皆为晚期肿瘤患者。本组患者仅有5例采取预防措施;共7例溶栓,未见出血;44例常规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其中5例发生少量出血。16例患者直接因静脉血栓死亡。结论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常被临床漏诊,预防和治疗力度尚不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dimer对自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连续收集的62例自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住院患者以及62例未发生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浆D—dimer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对血浆D—dimer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自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并将D—dimer〉0.5mg/L及纤维蛋白原〉4.0g/L为界进行分层,明确与纤维蛋白原相比,D.dimer对自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血浆D—dimer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血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纤维蛋白原〉4.0g/L为界进行分层后,血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诊断的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56.63%,阳性预告值为40.98%,阴性预告值为94%。将血浆D—dimer〉0.5mg/L为界进行分层后,血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6.61%,阳性预告值为96.77%,阴性预告值为91.94%。结论与纤维蛋白原〉4.0g/L为界分层相比,D—dimer〉0.5mg/L对自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的价值优于纤维蛋白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通过结合临床表现可能性可进一步提高自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第三个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年发病率为100~200/100000[1],而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最严重的临床表现。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根据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休克和/或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或血压降低40 mm Hg达15 min以上,除外新出现的心律失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下肢深部静脉或盆腔静脉。西方国家报道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年发病率约 1‰[1 ] ,肺栓塞发病率约 40 9%。近年来 ,众多学者在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特别是在分子水平进行了研究 ,提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由于遗传和 或环境异常造成的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其中 ,凝血因子V(FactorV ,FV)基因突变是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已成为血栓性疾病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凝血因子V突变的概念1993年瑞典科学家Dahlback[2 ] 在对 1例 19岁的家族性静脉血栓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血浆中存在一种对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资料,选择同期未发生静脉血栓的病例资料做对照,探求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1)静脉血栓发生时间构成以确诊后3个月内比重最高,占31.4%;静脉血栓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占40.0%。(2)腺癌、高病理分级、D-二聚体升高是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7.207、3.480、2.863。结论肺癌诊断3个月内是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时段;肿瘤分级高、腺癌、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肺癌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临床应对上述因素高度警惕,及早进行预见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死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全球第三大急性心血管综合征。横断面数据显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80岁以上人群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比50岁人群高8倍;随着世界主要国家人口逐渐老龄化,  相似文献   

9.
<正>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年影响着全世界近1000万人。在西方国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的总发病率在每年0.52‰ ~0.69‰之间[1]。2007年到2016年,中国肺栓塞年住院率从0.012‰增加到0.071‰,住院死亡率从8.5%降至3.9%,尽管有这种趋势,肺栓塞仍然是高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2]。在过去十年中,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神经科较为常见且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是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措施包括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机械性预防措施包括间歇气动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研究提示,抗凝药预防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系统地了解脑出血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和改善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资料,选择同期未发生静脉血栓的病例资料做对照,探求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1)静脉血栓发生时间构成以确诊后3个月内比重最高,占31.4%;静脉血栓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占40.0%.(2)腺癌、高病理分级、D-二聚体升高是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7.207、3.480、2.863.结论 肺癌诊断3个月内是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时段;肿瘤分级高、腺癌、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肺癌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临床应对上述因素高度警惕,及早进行预见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年发病率为0.10%~0.27%[1].约2%的PE患者在诊断前或诊断后的第一天死亡,即使给予适当的治疗PE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率仍高达11%.死亡多是由VTE的并发疾病所致[2].VTE的长期并发症包括高达40%的DVT患者患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4%的PE患者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3,4].  相似文献   

13.
70岁以上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8例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老年人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致肺栓塞者43例占(74.1%);因制动或长期卧床致肺栓塞28例占(48.2%)。以原因不明、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伴突发、持续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和肺通气/灌注扫描(V/Q)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5.7%(45/47)和62.5%(20/32);误诊率为46.5%;溶栓 抗凝、抗凝、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21/23)、75.8%(22/29)和0(0/6);治愈率分别为47.8%(11/23)、17.2%(5/29)和0(0/6)。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肺栓塞最常见危险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为长时间的制动或卧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CTPA对老年人肺栓塞诊断更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溶栓和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无效果,易再发。  相似文献   

14.
汪铮  李秀 《临床内科杂志》2011,28(4):286-288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60%~70%无任何症状,30%-40%可有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和体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正>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潜在致命性的疾病,年发病率约70例每100万人[1],在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中约三分之一表现为肺栓塞。肺栓塞除了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住院率及复发率也是引人注目的。血栓形成和血栓后综合征产生的相关费用是惊人的,在美国每年超过500亿美元的成本用于肺栓塞的相关治疗[2]。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华法林一直作为肺栓塞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与肠外抗凝药重叠,虽然非常有效地降低了肺栓塞相  相似文献   

16.
20年来广泛应用口服避孕药以来,认为口服避孕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易患性。如静脉血栓栓塞,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等。已发现口服避孕药增加有症状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亚临床血栓形成。明显浅表的或深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总的发病率大约每年为3‰(对照组为1‰),亚临床血栓形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血栓栓塞主要以动脉血栓栓塞为主,而肺栓塞作为重要的静脉血栓栓塞疾病之一,与房颤也存在一定关联。颤动的右心房同样可形成血栓并脱落致肺栓塞,并且房颤本身也会伴随机体高凝状态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另外,肺栓塞引起的缺氧及右心压力的增加、扩张也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房颤和肺栓塞的患者,抗栓仍是核心,但需注意个体化评估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文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770-3771
骨折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40% ~ 60%,而1%~5%可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其中约20% ~ 30%可发生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骨科手术治疗在为患者带来快速康复机会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术后栓塞便是其中之一[1].我院骨外科2010年3~4月期间收治的手术病人中3例出现栓塞,其中2例发生脑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患者康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据《Med Sci Monit》2016年3月报道】题:静脉血栓栓塞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院内死亡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作者Zhang X等)静脉血栓栓塞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在肝硬化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会增加。来自中国沈阳军区总医院的Zhang等开展了一项单中心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血栓栓塞在中国肝硬化患者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剂量,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普通肝素1000U/h,同时给予华法林2.5mg,1次/d,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3,1次/d,口服,监测APTT及INR,使APTT目标值为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INR保持在2.0~3.0左右。应用7天后停用普通肝素,华法林继续应用3~6个月,根据INR调整用量。经抗凝治疗4~6周后复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结果:显效43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87.1%(54/62),无效率12.9%(8/62)。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