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55岁。发病半天,心前区绞痛向左肩部放射,同时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于1989年6月22日入院。体检:T36.50℃、P82次/分、R20次/分、BP18/12kPa(135/90mmHg)。发育营养一般,急性重病容,意识清楚。头颈部  相似文献   

2.
胡绪秀 《心电学杂志》1993,12(2):116-116
患者男性,56岁,因间歇性心前区闷痛近2年入院。体检:BP142/90mmHg(19/12kPa),P45次/min,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无病理性杂音。X 线检查提示主动脉结位于右侧,右心缘相当于左心缘的孤度,二肺无殊,胃泡位于右侧膈下部位。B 超示肝胆位于左上腹,脾位于右上腹,全内脏反位。血脂稍升高。临床诊断:右位心,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4岁。因频繁阵发性心悸、胸闷,持续数小时~十数小时不等入院。既往曾明确诊断为“内脏反位”。心电图(图1A)为心悸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纤细的f波,心室率绝对不等,频率最快〉120次/min。心电图特征:①Ⅰ导联呈倒影;②aVR与aVL、Ⅱ与Ⅲ导联尤如正常左右手电极线反接所致相互对换;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75岁。临床诊断;右位心,冠心病,心律失常。图1A为常规方法记录的心电图.图1B为左右手电极互换并加作V3R~V6R代替常规V3~V3及V1,V2导联互换记录。图IC为矫正后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不等.长P—P间距不是短P—P间距的倍数。下传的P—R间期0.16s,下传的QRS渡群呈Rs,形态时间正常。ⅡhRs为交界性逸搏(R5起始部有一窦性P波埋入其中)。ⅡR3.5s的T波顶部含有一提前发生的P波.下传的QRS波群呈轻度室内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1周就诊.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5cm.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48岁。临床诊断:镜相右位心,频发窦性早搏。图中可见:(1)导联Ⅰ及aVL中P波、QRS波群、T波均向下倒置;(2)aVL与aVR导联、Ⅱ导联与Ⅲ导联图形互换(即正常aVR导联以负向波为主的图形此时出现在aVL导联上,Ⅲ导联图形出现在Ⅱ导联上)。(3)QRS波振幅自V_1~V_5R波逐渐减小而S波相对增深,R/S比例逐渐减小。故意将左右上肢导线反联,另外加做V_2、V_3R、V_5R代替V_1、V_3、V_5。却呈现正常图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慢性肾炎、尿毒症。心电图示:P_Ⅰ、avL倒置,P_(Ⅰ、Ⅱ)、avF、avR直立;QRS形态:Ⅰ、Ⅱ、Ⅲ、avF呈rS型,S_ⅢR_1。Ⅱ、Ⅲ、avF呈rS型,S_Ⅲ>S_Ⅱ,平均电轴-35°,avR则呈Qr型。加做右胸导联V_3R~V_6R,则表现为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R/S比值逐渐增大。ST_(Ⅰ、Ⅱ、avF、V_5R、V_6R)平直延长>0.16秒(达0.24秒)且压低>0.05mv。T_1正负双相,T_(Ⅰ、Ⅲ、aVF、V_5R、V_6R)直立,T_(avR、avL、V_3R、V_4R)对称性倒置(附图B)。心电图诊断:1.镜像右位心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低血钙图形;3.心肌损害。冠状T波。 讨论 单纯右位心从心电图上不难作出诊断。如合并有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将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0岁。因间歇性晕厥、心悸5年,加重1周入院。体检:T36.8℃,P48次/min。BP130/80mmHg,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0.5cm,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哕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右位心。  相似文献   

10.
11.
患者女 ,46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半年、加重 10d来院。已用地高辛 0 2 5mg d治疗 10d。体检 :BP 110 65mmHg,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五肋锁骨中线内 0 5cm。心率 5 6次 min ,律不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无异常。临床诊断 :右位心、冠心病、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电极正常连接各导联(图 1A)示 :P波消失 ,代以匀齐而形态相同连续成锯齿状的心房扑动 (AF)波 (F波频率 2 5 0次 min) ,房室传导比例为 4∶1~ 6∶1。R -R间期不等 ,平均心室率 5 0次 min ,QRS波呈室上性 ,Ⅰ导联QRS波呈Qr型 ,aVL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5岁,以活动劳累后心悸气短而就诊。体检;心界向右扩大,胸骨有缘第2、3肋间有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轻度舒张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轻度紫绀。X线示主动脉结位于右侧,右心缘相当于左心室的弧度,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圆锥突出,肺纹理增多,透视下可见肺门  相似文献   

13.
右位心是心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位与正常相反,心尖向右,左心室在右前位,右心室在左后位,上下腔静脉在左侧面,主动脉弓在右侧。属临床少见病,其发病率仅十万分之二,现就1例右位心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男性,45岁,焦化厂工人,主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急性发作伴发热2d入院,近4年伴有劳累性气紧。4d前因受凉诱发症状加重,近2d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0℃。病人有吸烟嗜好,每日20支,吸烟20余年,从事焦化工作15年,有脊髓空洞症手术4年。入院时体温40.0℃,脉搏90/min,呼吸35/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呼…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患者,男性,78岁,主因"发作性心悸2月,突发心悸伴胸闷半月"于2017-9-7入院。患者2月前活动后出现心悸,持续数分钟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至当地医院诊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53次/min,窦性停搏,Ⅰ、a VL导联及V3~V6导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径(LVEDD)44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4%,Holter示:窦性心律,平均心率64次/min,偶发房早(336次/24 h),  相似文献   

15.
例1 患者男性,5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右位心。心电图(图1)上行,P _1 、aVL倒置、QRS波主波向下;V_1—V_5R波渐低而S波渐深,R/S比值渐小;各导联QRS时间宽达0.14秒,SⅠ、Ⅱ、aVL、V_3、V_5。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张×,男,21岁,因咳嗽、心悸、气促4天于97年3月10日入院.15岁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体检:T38.7C,BP 15/9Kpa,双肺闻哮鸣音及少量湿性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处,心率136次/分钟,律齐.右第4、5肋间锁骨中线处可闻Ⅲ—Ⅳ/6级收缩中晚期吹风样杂音,向右腋下传导.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导联带规安置心电图及左右手反连右胸导联心电图皆诊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6岁,5年前因心动过缓、晕厥安装双腔起搏器.体检:血压150 / 80mmHg,心率75 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镜像右位心,腹部超声示肝位于左侧,脾位于右侧.常规心电图示心房为自身搏动,P-V间期160ms,QRS 波群为心室起搏,频率75 次/min,起搏模式为VAT.其QRS波群在Ⅰ、Ⅱ、aVL、aVF呈QS型,aVR呈R型,其中Ⅰ、aVL P波浅倒置而aVR P波直立,符合窦性心律右位心P波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2岁。因体检入院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既往曾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具体疾病不详。腹部彩超示:肝脏异位,位于左季肋部。胸片示:心脏位于胸腔右侧,为右位心。临床诊断:右位心,内脏反位。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8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1年余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均可;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胸片:主动脉弓和胃泡以及心尖等皆位于右侧呈镜象反位:肺野清晰。M超:于右胸探及镜象心,心内结构均在正常范围。腹部B超:肝位左侧,脾位右侧。ECG(图1)示:PI、aVL倒置,Ⅱ、Ⅲ、aVR, aVF直立,PR间期0.08s,QRS波宽≥0.12s,其起始部略粗钝,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1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口唇紫绀12年人院.查体:口唇及指端紫绀,杵状指,四肢末梢氧饱和度85%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双期连续性3/6级吹风样杂音.胸片示:心尖部位于右侧,右隔下可见胃泡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