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扁桃体炎是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的慢性炎症病变,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而扁桃体放线菌病在临床中少有报导.  相似文献   

2.
目前认为慢性扁桃体炎有3种学说,一是细菌感染,二是自身变态反应,三是免疫功能低下。一般认为发病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或病毒滋生繁殖而演变为慢性炎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认为扁桃体隐窝上皮的屏障作用是决定扁桃体能否发生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原因,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的恢复,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中作用尤为重要。隐窝上皮是腭扁桃体中最先接触和摄取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的部位,隐窝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扁桃体的功能主要是潴留过路的抗原,供免疫系统处置,因此隐窝上皮结构是扁桃体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组织保障。慢性炎症病变使扁桃体隐窝上皮发生进行性破坏,使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因而不能发挥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所以任何治愈慢性扁桃体炎的保守措施,从组织学上首先必须恢复隐窝上皮的屏障结构。近几年来,有关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发展迅速,文献检索表明,现在还没有同类方法表明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改变对慢性扁桃体炎有影响的研究报道。文章就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往往伴有程度不等与范围不一的急性咽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咽部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炎症起始于隐窝,继而进入扁桃体实质,使扁桃体明显肿胀,重者可出现多发性小脓肿。隐窝内充塞由脱落上皮、纤维蛋白、脓细胞、细菌等组成的渗出物。起病较急,局部及全身症状较重。常常咽部剧痛,吞咽困难,常伴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常有恶寒高热等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腭扁桃体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治疗方法很多,通常采取脓肿穿刺,切开引流等。现将我院1985年以来所行脓肿期扁桃体摘除23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23例均为首次发病,有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和20例,无扁桃体炎发作3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周围脓肿(以下简称扁周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大多为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25~35岁青壮年患者较多,常为单侧性,脓肿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前上型者最多占98.1%,常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甲型草绿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杆菌等。我科从1989年1月至1994  相似文献   

6.
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受凉、潮湿、过度劳累、悲伤、烟酒过度时可诱发本病。急性扁桃体炎在学校、工厂偶有暴发流行。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腭扁桃体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屡有急性发作者.多见于青壮年.常为单侧性发病.1 病因常见的致病菌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最多见,其次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2 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8.
针刺抗炎治疗急性扁桃腺炎与青霉素治疗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扁桃体炎是咽部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在腭扁桃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该病的主要致病菌,其他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葡萄球菌也可致病,病毒也是病因之一。多表现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以往隐窝性及滤泡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青霉素为首选,疗效是肯定的。自开展针刺抗炎以来,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针刺抗炎疗效为首选。现将31例急性隐窝性及滤泡性扁桃体炎的针刺抗炎与31例青霉素治疗组(按随机原则抽取病例)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咽部急重症,在基层医院多见,迄今国内外有关其真正发病机理报告甚少。目前,公认的学说为急、慢性扁桃体炎后细菌炎症产物向扁桃体间隙扩散致扁桃体周围脓肿。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 ,多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多见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脓肿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是在应用足量抗生素的同时 ,反复穿刺抽吸脓液或切开排脓。 1990年 1月至 1996年 1月我们收治了扁桃体周围脓肿 (PTA ) 6 4例 ,比较了反复穿刺抽吸与切开排脓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PTA 6 4例 ,男 46例 ,女 18例 ,2 0~ 35岁 ,平均 2 7.5岁 ,随机分为穿刺抽吸组 (1组 ) 33例 ,切开排脓液(2组 ) 31例。 1组 6 8%、2组 6 0 …  相似文献   

11.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改制的扁桃体穿刺针,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33例,与前期经传统切开方法治疗同类患者30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上隐窝穿刺组无1例并发症,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组织损伤少、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咽部急性炎症,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我科采用了“吹喉散”治疗咽部急性炎症,在临床观察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故此,将治疗成果作一统计和介绍以供参考:病例分析共137例(男89,女48)。年龄:5—50岁(17至30岁94例占69.2%)。病例选择:急性加答儿性扁桃体炎41例,腺窝性扁桃体炎45例,扁桃体周围炎9例,周围脓肿6例,急性咽头炎36例共计137例。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是扁桃体的持续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人群通常是大龄儿童和年轻人,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隐窝内的细菌、病毒感染进而演变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Toll样受体(TLRs)为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的跨膜受体蛋白,具有启动固有免疫及诱导适应性免疫的作用~([2]),而由TLRs介导及参与的TLR-NF-κB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因子及炎症递质的  相似文献   

14.
本院自开始大搞学习中医以来,经系统学习针灸,虽末结束但本科医师,已初步掌握针灸疗法,对耳鼻喉科之应用扁桃体周围脓肿多为继扁桃体炎,而发生因扁桃体小窝感染引流不畅,侵及扁桃体上窝,或感染旁边小窝底部均可传染扁桃体周围组织而发生脓肿。所以在扁桃体周国脓肿的病症是适合综合疗法的。其主要症状脓肿多发生单侧,常  相似文献   

15.
扁桃体周脓肿是腭扁桃体周围隙疏松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初起为蜂窝炎,继之形成脓肿。切排术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近年来,我院共行切排术治疗及护理病人7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计学超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67-167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炎症,而慢性扁桃体炎多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及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1]。扁桃体剥离术是手术治疗急性及慢性扁桃体炎的常用方法,但是临床上务必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同时一旦发生了术后并发症要积极正确处理。目的总结扁桃体剥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积累临床经验提高手术技能。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收入的72例符合手术的患者行扁桃体剥离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部分患者出现了手术并发症。结论扁桃体剥离术是扁桃体切除的常见方法,效果显著,但需要小心谨慎;对术后出现出血、切口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等要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7.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阎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南昌330008)扁桃体周围脓肿(后简称PTA)是急性扁桃体炎常见的并发症,为头颅部最常见的深部感染之一。以往的治疗如大量抗菌素控制感染及局部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不予手术剥离扁桃体。由于本病痊...  相似文献   

18.
急性咽喉病,包括急性咽喉炎、急性溃疡性咽喉炎、急性霉菌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侧壁蜂窝组织炎、急性会厌炎、会厌脓肿,均属喉科常见病。近几年来我们对急性咽喉病进行了辨证施治,以服用中药为主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双侧扁桃体周围脓肿4例王晓英早期扁桃体周围炎临床上本病多发生于单侧,双侧同时发生脓肿者则很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4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简称扁周)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为18岁~36岁。均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病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扁桃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感染途径。方法: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扁桃体周围脓肿经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后,无复发。结论:通过41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渍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黏膜下发现有感染及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故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目的在于获得充分引流。起到根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