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检测情况,分析MSM 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成都市MSM 人群HIV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互联网招募MSM人群,以某某男男同性恋交友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最终130例MSM接受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MSM的艾滋病知晓率情况和基本特征、最近6个月口交/肛交性行为、近1年HIV检测以及HIV检测意愿等情况。结果 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25份,MSM人群HIV总知晓率为95.20%(119/125)。最近1年HIV检测比例为48.80%(61/12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00%(15/125),其中1年未做过HIV检测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 18.75%(12/64)高于1年中做过检测者4.92%(3/61)(P<0.05),65.60%(82/125)具有明确的检测意愿;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性行为年龄≥30岁、知晓HIV、通过线上寻找伴侣、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未向家人表露同性恋身份、过去12个月内有性病检测史为MSM HIV定期检测意愿的促进因素(P<0.05),自认为所生活的区域MSM人群感染HIV风险低、近6个月性交时使用安全套频率低为MSM定期检测意愿的阻碍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MSM人群 HIV认知及定期检测率和检测意愿偏低,建议针对影响因素,重点加强行为干预,动员MSM参加HIV定期检测,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防治信息获取途径意愿及对不同信息来源效力的自我认定,分析其人口及行为学特征。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辖区MSM为对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在社区组织办公场所和临时茶园进行自填式匿名行为学及血清学调查。结果 合格调查1 176人,艾滋病防治信息获取途径意愿依次为朋友41.9% 、网站22.3%、同伴20.6%,影响效力最大者依次为朋友62.0%、同伴21.0%、家人10.9%、男朋友6.0%,87.7%认为互联网是影响最大媒介渠道。年龄≥30岁、双性恋及其他性取向、本地居住时间≤12个月、社区朋友数<5人者源于家人,离异丧偶者源于男朋友,年龄20~29岁、大专及以上文化、本地居住时间>12个月、知晓艾滋病知识、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有异地性行为者源于朋友,高中及以下文化、社区朋友数≥10人、接受过同伴教育、近1次肛交有保护性、多性伴、高频率肛交者源于同伴的防治信息效力最大(P均<0.05)。结论 MSM以朋友、同伴获取防治信息的意愿高、效力大,网络的媒介渠道作用明显,不同防治信息效力认定具有不同人口及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青年男男性行为者定期检测HIV的情况,分析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广定期检测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网络平台等途径,采用混雪球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开展匿名式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1月—2018年6月开展男男性行为者专题宣传、干预、检测活动,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832人,招募并回收问卷792份,其中有效问卷760份,其中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人数仅占58.68%,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对艾滋病防控知识、近1年性行为史、男男性行为角色、近半年男性性伴个数、近半年未戴安全套情况与是否定期HIV检测可能较为密切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男男人群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控及检测的干预,提高高危人群安全性行为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获取艾滋病防治信息途径(简称“防治信息”)的意愿现状,分析关联因素。方法 2018年2—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MSM进行获取防治信息意愿、性行为学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获取防治信息意愿关联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调查合格问卷1 126份,获取防治信息意愿主动型构成比为63.9%,MSM社区组织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咨询检测构成比为51.9%、群体干预活动构成比为12.0%;被动型构成比为36.1%(朋友构成比为16.3%、互联网构成比为16.6%、其他构成比为3.3%)。HIV阳性率在被动型构成比为5.2%,高于主动型的2.8%(P=0.041)。多因素分析结果,婚姻状况在婚及其他(OR=2.240)、本地居住时间≥1年(OR=2.326)、社区朋友数≥5人(OR=1.739)、知晓艾滋病知识(OR=3.918)、近1年接受预防服务(OR=2.310)、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感的状况调查分析,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和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2—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采用安全感量表(SQ)对绵阳市MSM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回收合格问卷1 114份,平均年龄为(28.28±8.92)岁。安全感二个因子评分分别为:人际安全感平均(29.94±5.68)分、确定控制感平均(28.51±6.20)分,总分(58.45±11.23)分。低安全感占11.22%(125/1 114)、中等安全感占61.22%(682/1 114)、较高安全感占27.56%(307/1 114)。不同年龄、职业、本地居住时间的MSM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以及不同居住地区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V检测阳性的MSM,其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均低于HIV检测阴性的MSM(P均<0.05)。结论 MSM安全感属中等水平,安全感得分与人口学特征有关,得分低的HIV感染风险大,应进一步促进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西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柳州市和贺州市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行为学、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等基本信息。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计算OR(95%CI)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75名MSM中,认为当地MSM疫情严重占56.3%,曾经吸食过新型毒品占5.1%,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仅占58.4%,最近6个月性伴数3人以上占25.9%,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占1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上[OR=1.86(95%CI:1.01~3.43)]、认为当地MSM艾滋病疫情严重[OR=3.79(95%CI:1.61~8.95)]、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93(95%CI:1.18~3.15)]、最近1年患过性病[OR=0.36(95%CI:0.14~0.90)]为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MSM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需结合不同特点的MSM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寻找性伴场所现状,分析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社会行为特征。方法 2017年1—10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人口学特征、寻找性伴场所、社会行为及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横断面抽样调查,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相关特征。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06份,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7.5±9.027)岁。寻找性伴场所中酒吧型12.9%,公园型5.1%,网络型79.0%,家庭型3.0%,其HIV阳性率分别为3.9%、9.7%、3.8%、5.6%,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社会行为存在差异(均P<0.001),艾滋病知识知晓、近1年接受同伴教育、近6个月有保护肛交比例以酒吧型、网络型高,公园型、家庭型低;酒吧型61.7%近1周高频率肛交,74.2%近6个月多性伴,公园型21.0%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家庭型13.9%使用Rush。结论 MSM寻找性伴场所多样并存,互联网的主体作用明显。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具有不同HIV感染风险,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西南宁市、柳州市104名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在接受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on-occupation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nPEP)用药前的相关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行为学特征、nPEP知晓度、使用nPEP原因及接受服务后对行为改变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法 在南宁、柳州市通过社区宣传倡导,现场招募研究对象。对纳入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并同意在服药前接受调查的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4名MSM的艾滋病知晓率为98.1%(102/104);认为所生活地区的MSM人群中HIV流行严重的占84.6%(88/104)。最近半年同性性行为时能每次使用安全套的0人,54.8%(57/104)经历过安全套意外破裂、脱落或被性伴故意拔套,64.4%(67/104)最近半年内没有固定性伴。88.5%(92/104)调查前听说过nPEP,单因素分析发现,最近一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与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最近一年接受过同伴教育对nPEP知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2%(72/104)选择nPEP因为担心此次暴露会感染HIV,67.3%(72/104)表示性伴感染状况未知。若接受nPEP,仅有9.6%(10/104)认为安全套使用会减少,15.4%(16/104)认为性伴数会增加。结论 MSM存在艾滋病“知信行分离”,需采取生物医学干预技术和行为干预并重的综合性防治策略。重视网络和社会组织在nPEP宣传中的作用,提高人群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进入MSM社区相关特征,分析其进入MSM社区(简称进入社区)年龄的关联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开展四川省绵阳市MSM进入社区相关特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χ2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进入社区年龄关联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1 119份,进入社区年龄中位数19.0(17.0,21.0)岁, 87.9%在婚前、12.1%在婚后。自认进入社区原因76.7%为先天性、12.7%为好奇。不同进入社区时间其进入原因有差异(P<0.001),婚前进入者83.9%为先天性,婚后进入者56.3%因好奇。进入社区年龄较大(≥中位数)MSM其梅毒阳性率高于其进入社区年龄较小(<中位数)的MSM(P=0.04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已婚、干部职员、工人及其他、不知晓艾滋病知识、未接受预防服务、近1年未诊断过性病、近6个月无偶遇性伴、近6个月肛交行为无保护者更可能进入社区的年龄较大,寻找性伴方式主要是互联网者更可能进入社区的年龄较小(P<0.05)。结论 绵阳市MSM进入社区年龄较小,其进入社区年龄与人口学特征、预防服务及性行为等相关,进入社区不同年龄对艾滋病防治的正负影响并存,要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近1年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MSM人群定期检测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互联网招募MSM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获得MSM人群近1年HIV抗体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情况。结果共招募1 510人。调查中最近1年HIV检测比例为48.61%(734/1 51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38%(187/1 510),其中1年没有做过HIV检测者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14.56%)高于1年中做过检测者(1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艾滋病主动咨询行为(OR=3.89,95%CI:1.21~7.82)、接受过专业人员宣传干预(OR=0.10,95%CI:0.03~0.36)以及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OR=0.32,95%CI:0.11~0.74)是MSM定期检测的促进因素;自认为所生活的区域的MSM人群感染艾滋病的比率低(OR=0.69,95%CI:0.48~0.96)、近6个月与男性肛交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低(OR=0.67,95%CI:0.47~0.95)是MSM定期检测的阻碍因素。结论东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近1年HIV检测比例较低,而整体HIV感染率较高,且近1年未接受HIV检测的MSM具有更高的HIV感染风险。应继续深入加强以"同志"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感染风险教育,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高流行地区MSM人群定期主动HIV检测的比例,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北省艾滋病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婚姻影响因素及配偶检测情况。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3—2017年艾滋病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的病例,比较“已婚/离异”组和“未婚”组之间的差异,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有婚姻组配偶HIV检测情况。结果 湖北省2013—2017年累计报告 7 005例MSM感染者, 5 996例≥22岁法定结婚年龄,其中12例(0.20%)婚姻状况不详,2 772例(46.23%)有过婚姻(已婚、离异),3 212例(53.57%)未婚。有婚姻组与未婚组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病史和样本来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MSM人群大于40岁有婚姻的可能性增大(OR=91.348,95%CI:72.653~114.854);职业中政府/企事业单位(OR=1.571,95%CI:1.192~2.071)和农民/民工(OR=1.454,95%CI:1.158~1.825)有婚姻的可能性较大;初中文化程度有婚姻的可能性最大(OR=2.971,95%CI:2.425~3.639)。有婚姻组配偶HIV检测率为28.90%(801/ 2 772),阳性率18.73%(150/801)。结论 对于MSM人群的异性伴侣和妻子,也应纳入干预和关怀。建议加强针对MSM人群本身特点的干预内容,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进行反歧视教育,促进MSM人群的配偶告知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社区小组驻点式干预模式和联合干预模式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市东城区选取一家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聚集场所(A场所),实施为期1年的社区小组驻点式干预,同期另选一家MSM聚集场所(B场所),实施为期1年的联合干预。分别对比两种模式干预前、后调查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接受艾滋病服务和干预意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抗体检测及HIV感染者发现情况,评价干预效果。采用便利抽样原则,两种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均调查了100名男男性行为者。结果 实施1年的社区小组(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CBO)驻点式干预后,A场所的知识知晓率由(85.25±15.63)%上升到(95.50±6.77)%,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由74%上升到95%,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52%上升到79%,最近半年固定性伴数由(2.88±0.68)个减少至(1.54±0.67)个,愿意接受的安全套宣传和发放的比例由77%提升到95%,愿意接受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由66%提升到92%。实施1年的联合干预后,B场所的知识知晓率由(73.63±15.48)%上升到(91.38±13.73)%,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由46%上升到73%,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19%上升到52%,最近半年固定性伴数由(2.33±0.87)个减少至(1.78±0.80)个,愿意接受的安全套宣传和发放的比例由29%提升到92%,愿意接受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由21%提升到83%。上述指标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场所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同伴教育的比例由33%提升到91%,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场所此项指标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A场所调查对象最近1年HIV抗体检测率为86%,B场所为36%。两个场所最近1年HIV抗体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场所最近1年HIV感染者检出率4.65%,B场所为2.78%,两个场所HIV感染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O驻点式干预模式和联合干预模式都是有效的干预模式,但驻点式干预模式在提高同伴教育认可度、HIV感染者发现等方面要优于联合干预模式,值得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广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与落实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0-2010年艾滋病病例报告、血清学横断面调查、新发感染率队列研究和疫情估计等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广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MSM病例,至2010年共报告526例,其中2008-2010年报告数占92.2%。2010年血清学监测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为7.4%,较2006年的1.3%显著增加。2009-2010年MSM队列研究HIV发病密度为3.2/100人年。2009年疫情估计广州市MSM规模约34 810~61 616人,存活的MSM感染者约有1 666人。结论广州市2000-2010年MSM人群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发现比例较小,亟需加强该人群的动员检测工作力度,提高病例发现率,并加强病例管理,阻断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在MSM娱乐场所集中地区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模式。方法2008~2011年间,依靠政府的支持.通过场所员工组成的同伴宣传员队伍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区CDC在场所建立咨询检测受点提供便捷服务,同时与医疗机构及感染者关怀小组合作,积极开展针对MSM人群的各项工作。结果该人群具有HIV高感染率(9.5%。12.86%)、高知晓率(94.53%~94.82%)、行为高风险的特点。同时,建立了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同伴宣传员作用、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服务,医疗机构社会小组支持的干预模式。结论该干预模式在MSM场所早期发现病例、阻止艾滋病进一步扩散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本地居住时间现状,分析不同本地居住时间者的社会行为特征。方法 2018年2—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对四川省绵阳市MSM进行本地居住时间、社会行为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运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不同本地居住时间其社会行为特征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回收合格问卷1 132份,本地居住时间≤6个月占4.7%,>6个月占95.3%。在本地居住时间≤6个月者HIV阳性率为9.4%、>6个月为3.4%(P=0.059)。多因素分析,相对于本地居住时间≤6个月,本地居住时间>6个月的社区朋友≥5人(aOR=2.089)、参加社区活动(aOR=2.232)、中/高安全感(aOR=3.447)、互联网及其他方式寻找性伴(aOR=3.014)、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aOR=2.915)的可能大,近6个月有商业性行为(aOR=0.206)、肛交数≥2人(aOR=0.428)可能小。结论 当地MSM以本地长期居住者为主,不同本地居住时间其社会行为存在差异,居住时间短的HIV感染风险大,应针对性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in China remain at high risk for HIV infection,the proportion of reported HIV/AIDS cases that occurred among MSM rose greatly from 2005 to 2011.HIV testing a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四川、重庆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婚姻分布状况,分析婚姻对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健康服务接受情况,艾滋病高危行为及HIV和STD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招募重庆及四川地区1240名男男性接触者,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婚姻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健康服务接受情况,艾滋病相关高危性行为状况等。采用金标准快速诊断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年龄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婚组与非在婚组的年龄、户口类型、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和个人平均月收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在婚组及在婚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4和8±5(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组MSM仅有53.8%的人认为本地区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感染比率高,非在婚组58.0%的人认为本地区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感染比率高;在婚组中绝大部分认为艾滋病对自己及家人威胁很大,比例远高于非在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组MSM人群有40.5%没有做过艾滋病检测,未检测率远高于非在婚组中的34.3%(P<0.05)。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方面,统计学差异无意义。HIV检测方面,在婚组MSM感染率为30.9%,远高于非在婚组感染率的21.1%,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婚姻并不能降低MSM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频率,而在婚组MSM艾滋病感染率的过高,提示艾滋病由MSM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