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诸多论述反映了肝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肝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调和肝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治则。肝脾相关理论已在亚健康状态、脾胃疾病、高血压病、中风、乳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多系统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肛肠病的发生与肺、大肠、肝脾等脏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脾胃位居中焦 ,上连肺金 ,下通脏腑 ,是开降运动的枢纽。且脾主运化升清 ,乃后天之本 ,脾胃运化功能正常 ,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气血调和、阴阳和合 ,肛肠病则无从生起。若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则清阳之气不能撒布 ,后天之精不能归脏、饮食清气无法进入 ,浊气不能排出 ,外邪乘虚而入 ,发为肠风、脏毒等痔瘘疾病。笔者多年来在治疗上立足治脾 ,使俾土健运 ,气血调和 ,升清有常 ,痔病得以消散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补脾止血法脾胃为气血运化之源 ,对人体脏腑、四肢、…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22-2623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系统的精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是历代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功能旺盛,才可以保持人体正气强盛,防止疾病入侵。文章将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来论述针灸从脾论治"治未病"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肾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医疗费用成本高等特点,王耀献教授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肾脏疾病的整体认知基础上,发现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胃气,但并非单纯健胃,而是保护胃的正常功能,主张"实则消导,虚则补益"。治疗原则以重视正气及脾胃后天为根本。提出治疗肾脏疾病"肝脾同治",既可发挥补充气血的功效,又可鼓邪外出。坚持补正气与祛邪气相兼而治的原则治疗肾脏疾病,既切合其病机,又可指导治疗,同时又可以进行疾病预后判断,指导病人养生及病后调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 1 “治肝实脾”理论概述 “治肝实脾”理论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相似文献   

6.
脾为后天之本与中医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脾系统,下同)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同时,脾与肝、心、肺、肾四脏在生理病理上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邪无所伤,诸脏安和;脾胃虚衰则他脏俱衰,百病丛生。"治未病"理念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特色,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现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重点阐述了脾为后天之本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着重强调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应加强对脾胃的扶养与调护,以固正气,从而确保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敏  郑军  胡锦丽 《北京中医药》2017,36(4):376-378
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贯阴阳,统气血,居真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肝脾二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脾功能的协调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的关键所在。1小儿肝脾相关理论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共济,共同将饮食物消化、吸收,形成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而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人体正常的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二者同居于中焦,而功能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以阳气为主,胃以阴津为要.<伤寒论>设"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与"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两篇,分而论之、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9.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年老者先天之本已经衰竭,各器官养息失宜和脏腑失调,久之则引发七情不和、食欲不节等,易损伤脾胃,影响器官运化和受纳。治疗兼顾五行器官,脾主气血盈虚,脾亏气则水谷无传输源头,同时水谷精微亦可影响脾气,胃降脾升则功能失调;肝与胃关系紧密,肝有泻火疏导功能,调节情志和气机;后天气血日渐亏虚,难以滋养身体器官,易引发肾脾亏虚病症,脾胃病也能引发生化乏源和脾肾亏虚。基于此,提出用药补、温养、清热泻火、疏通等疗法治疗老年脾胃病,望可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共同提高老年脾胃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肝为刚脏,其性属木,主疏泄,肝之为病,易累及他脏;脾胃者,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的升降功能有赖于肝之疏泄。方晓华主任医师临床中重视肝郁脾胃的关系,抑木扶土,从肝治胃。该文介绍其抑木扶土法临床运用验案5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