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登革热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登革病毒早诊早筛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2-2016年间于本院就诊的疑似登革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标本共362例,通过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NS1-ELISA试验对登革热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和约登指数等统计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检测方法中,金标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64.64%),然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分别为87.80%和65.61%);NS1-ELISA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1.22%)、阴性预测值(87.50%)及约登指数(0.71)和较低的阴性似然比(10.94%);q PCR法则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5.99%)、阳性预测值(88.72%)和阳性似然比(598.51%)。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标法和q PCR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登革病毒NS1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测效能较优,在登革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为登革热的早诊早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中登革热病毒(DENV)的感染状况,评估登革热病毒对南宁市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 从南宁中心血站的不同采血点中随机选择1 712例经过健康征询合格及血液初筛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抽取5~6 mL静脉血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DENV NS1抗原、IgM抗体和IgG抗体.结果 DENV NS1抗原、IgM抗体、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1.1%(18/1 712)、0.2%(4/1 712)、7.1%(121/1 712),其中NS1抗原和IgM抗体及NS1抗原和IgG抗体的双重阳性率均是0.1%(1/1 712).IgM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男性IgM阳性率更高;IgG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30岁以上的人群IgG阳性率更高.结论 南宁市献血者中既有曾经受DENV感染者也有正在受感染者,应当重视DENV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适时调整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检测阴性病例对照研究处置洛阳市1起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9年洛阳市Y区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检测阴性病例对照研究,使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行危险因素;采集血液标本,使用快速免疫血清测试卡检测登革热病毒NS1抗原,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采用PCR检测核酸;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媒密度,评价综合防治效果。结果 本次疫情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8例,发病年龄以60~<70岁为主,占44.74%;男女比例为1.24∶1;职业主要为农民,占50.00%。病例对照研究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去过K老村(χ2=36.330,P<0.05)、是否去过K村卫生室(χ2=20.963,P<0.05)、在K村卫生室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开药”还是“输液”(χ2=9.770,P<0.05)、是否在老村有地(χ  相似文献   

4.
53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39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539例麻疹疑似病例中7岁前发病占61.0%,而20岁以后发病仍占25.0%。麻疹IgM阳性率为82.6%(445/53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1%(6/539),以麻疹为主。各年龄组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经2χ检验(2χ=2.895,P=0.576),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疹后第2天前(0~1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2.9%,从出疹后第3天至14天(2~14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4%,两者之间经2χ检验有统计学意义(2χ=21.08,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7岁前,而20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值得注意;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仍然有16.3%的疑似病例未经过实验室确诊,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建议采集双份血(即采集急性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对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阴性结果的病例,再进行双份血IgG测定,以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确诊性。  相似文献   

5.
孔庆芳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41-1542
目的比较3种方法检测红细胞血型IgG抗体,为确定选用检测该抗体的方法及确定检测该抗体的最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凝胺法、抗球蛋白法及蛋白酶法等3种方法,分别检测116人份预处理过的O型血清(其中不含IgM抗-A及IgM抗-B)中的IgG抗A及IgG抗B,分别检测1批IgG抗D及1批IgG抗E效价的积分。结果在116人份预处理过的O型血清中,聚凝胺法、抗球蛋白法及蛋白酶法分别检出74人份、71人份及73人份血清中有IgG抗A,检出率分别为63.79%、61.21%及62.9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2,P〉0.05),分别检出83人份、81人份及82人份血清中有IgG抗B,检出率分别为71.55%、69.83%及70.69%,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05);聚凝胺法、抗球蛋白法及蛋白酶法分别检出1批IgG抗D效价的积分为46、42、46,分别检出1批IgG抗E效价的积分为32、30、32。结论 3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红细胞血型IgG抗体,但采用单一方法检测该抗体,个别样本中的该抗体可被漏检,若采用3种方法联合应用来检测该抗体,则可防止个别样本中的该抗体被漏检,因此,采用3种方法联合应用来检测该抗体,是检测该抗体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1例境外误诊为登革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被误诊的可能关键环节,为制定登革热流行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COVID-19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感染来源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RT-PCR方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免疫层析法进行登革热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该COVID-19病例于病前14 d有武汉和柬埔寨居住史,2020年1月23日发病,在柬埔寨“某集团医院”门诊就诊1月30日检测登革热抗原NS1结果为可疑阳性,登革热抗体IgM、IgG结果均为阴性,该医院诊断为“可疑登革热”。1月31日凌晨,病例入境广州在某酒店隔离观察。经酒店驻点医务人员为病例采血送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排查登革热,结果登革病毒NS1抗原阴性,IgM、IgG抗体均为阴性,排除“登革热”。1月31日医院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网络直报,2月1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进行订正。COVID-19早期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在登革热流行期,做好登革热与COVID-19早期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早诊早治,是预防疫情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非标记、多指标的登革热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登革热疑似病例的血清样本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表面引发聚合反应技术构建基于寡聚乙二醇高分子的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表面,以抗登革热IgM、IgG和抗登革热NS1抗体分别作为捕获探针,建立登革热的多指标微阵列芯片。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技术的技术手段,在血清中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结果该技术方法对262份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9%(18/262),高于PCR 2.3%(6/262)和ELISA 5.3%(14/262),其中PCR阳性的6份血清样本均检测到NS1标记物,而14份ELISA阳性样本中,检测出其中12份,两者的检测符合率为85.7%。结论初步构建一种登革热综合性蛋白质芯片,结合SPR技术可并行检测多个项目,可为登革热的快速检测提供一个有力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Test,RBT)、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在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中的检测结果,客观评价3种方法在布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同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gG,IgM) 3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收集的1 000份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为:RBT阳性169份,SAT阳性143份,IgG阳性345份,IgM阳性361份。以SAT作为布病诊断的金标准对其他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SAT和RB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3,P 0.05);SAT和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9,P 0.05);SAT和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5,P 0.05)。RBT与SAT相比:灵敏度97.90%(140/143)、特异度96.62%(828/857)。IgG和SAT相比:灵敏度81.12%(116/143)、特异度73.28%(628/857)。IgM和SAT相比:灵敏度72.73%(104/143)、特异度70.01%(600/857)。结论RB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95%以上,IgG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也高于IgM。因此,RBT适合于布病的大面积筛查,再使用较稳定的SAT进行确诊,这对布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盆腔积液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盆腔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对58例已确诊为盆腔结核病人及58例盆腔肿瘤病人(对照组)的盆腔积液分别利用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分别为34.48%(20/58)、1.72%(1/58)和39.66%(23/58)。改良抗酸染色法与离心涂片法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抗酸染色法较高(配对χ~2=19.00,P0.001);改良抗酸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χ~2=3.00,P0.05);离心涂片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法较高(配对χ~2=22.00,P0.001)。3种方法特异度分别为100.00%、100.00%和9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χ~2=3.00,P0.05)。结论盆腔积液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灵敏度高,特异度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8-2016年湖南省登革热病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阐明近年湖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湖南省2008-2016年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析,对蚊媒监测中采集的蚊虫开展登革热等虫媒病毒分离和检测,对2 802例健康人群开展IgG抗体水平检测和分析,对实验室确诊病例开展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分型,对部分毒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2016年湖南省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56例,20~50岁占病例总数的71.37%,14个市州均有病例分布;327 600只白蚊伊蚊登革热等虫媒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未分离到登革热病毒;2 802例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6.71%,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P=0.001);36例输入性病例存在4个血清型,DENV-1占63.89%,系统发生树提示DENV-1病毒主要来源于广东。结论湖南省无本地登革热感染病例,输入性病例以DENV-1血清型为主,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存在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85-88+92
目的探讨TB-IGRA联合其他几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95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均行痰涂片、痰培养、PPD皮试、γ-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统计并分析痰涂片、痰菌培养、PPD试验、TB-IGRA、IgG/IgM的开展情况、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析TB-IGRA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TB-IGRA检测分别与PPD试验、IgG/IgM抗体并、串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痰菌培养、TB-IGRA检测的开展数量最多,PPD试验开展数量最少(P0.05),以临床判定结果为金标准,行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比较,痰菌阳性检出率最低,仅检出5例。痰涂片、痰菌培养的灵敏度低于PPD试验,但特异度高于PPD试验,TB-IGRA检测和IgG/IgM抗体检测的灵敏度高于PPD试验(P0.05),选择灰区范围在8.32~19.10之间的样本46例,统计分析得到TB-IGRA检测灰区范围内样本的灵敏度、特异性分为23.08%、54.55%。TB-IGRA分别与PPD试验或IgG/IgM抗体检测行并、串联分析,可显著提高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结论 TB-IGRA检测方法用于区域性结核筛查,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对于灰区样本,联合PPD试验、IgG/IgM抗体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对TORCH—IgM、IgG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评价免疫印迹法在临床上检测TORCH—IgM、IgG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和免疫印迹法(WB)对196份临床孕妇筛查样本进行TORCH—IgM、IgG抗体检测,分析各种方法的抗体检出率和总符合率。结果ELISA、MEIA和wB检测TORCH—IgG抗体符合率分别为抗HSVl/2IgG为90%,抗CMVIgG为91%,抗RvIgG为84%,抗ToxIgG为98%。检测TORCH—IgM抗体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IgM为87%,抗CMVIgM为89%,抗RvIgM为85%,抗ToxIgM为94%。结论WB检测临床标本TORCH—IgM、IgG抗体结果与ELISA、MEIA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灵敏度高、特异强为临床检测TORCH—IgM、IgG抗体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并确诊1例输入性登革热阳性病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检测结果使用BLAST进行比对;并采用间接ELISA法和捕获ELISA法分别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通过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出该病例呈登革热病毒核酸Ⅲ型阳性;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登革病毒III型同源性很好;ELISA法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IgM均为阴性。结论通过实验室确诊,该病例为登革热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预防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某医学院2009级入学466名新生进行弓形虫IgG、IgM抗体检测。结果: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男生为6.08%,女生为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IgM抗体阳性率男生为5.65%,女生为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来自农村和城镇的新生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4%、7.04%,有显著差异(χ2=5.81,P<0.05);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5%、6.57%,有显著差异(χ2=6.39,P<0.05)。结论: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学生弓形虫感染率不同,城镇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5.
SARS病人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抗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抗体水平,阐明SARS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并探讨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基因重组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N)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健康人和SAR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多点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抗体。以D450值=2.1×200例健康人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均值作为抗体阳性判断的临界值。结果IgM和IgG的阳性临界值分别为0.233 和0.239。以此对13例SARS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发病1周内,IgM和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发病第2周,IgM和IgG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6.7%;第3周均为100%;发病第2个月,IgM检出阳性率为61.5%,至第3个月,IgM检出阳性率为38.5%;IgG至第1个月时达到高峰,第3个月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机体产生针对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的抗体持续时间长,提示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在SARS冠状病毒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SARS的血清学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检测梅毒螺旋体IgM型抗体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90例,用RT-PCR方法进行TP-DNA检测,用IgG/RF吸收剂处理血清,然后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TP-IgM的检测. 结果:一期梅毒的 TP-IgM抗体阳性率75.9%,二期梅毒的阳性率100%,隐性梅毒的阳性率 77.8%. 总阳性率为81.1%(73/90). TP-IgM在不同时期梅毒组中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0, υ=2, P<0.05). TP-DNA的检测阳性率为78.9%(71/90). TP-DNA和TP-IgM的阳性检出率统计学上无统计学差异(χ2=0.5, υ=1, P>0.05). 结论: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IgM型抗体对于梅毒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可能因素。方法 对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九江地区进行的金标法(GICT)和化学发光法(CLIA)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 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假阳性结果的可能原因。结果 (1)胶体金法检测总抗体假阳性比例为0.03%(41/147 062),化学发光法检测IgG抗体、IgM抗体假阳性比例分别为0.08%(21/25 239)、0.06%(15/25 236);(2) CLIA法IgG抗体和IgM抗体假阳性标本复检阴性率(19.05%,13.33%)明显低于GICT法检复检阴性率48.78%(χ2=5.1746,P <0.05;χ2=5.7853,P <0.05);(3)临床诊断确定假阳性的标本检出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补体(CH50)、嗜异性抗体(forssman antibody,F. antibody)、溶菌酶(lysozyme)、甲胎蛋白(AFP)阳性标本分别为27例(58.70%)、7例(15.22%)、7例(15.22%)、3例(6.52%)、1例(2.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疑似登革热病例实验室IgM抗体检测结果,为有效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医生报告的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随机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ICT)或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ELISA)进行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统计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分析区域内登革热流行特征.结果 共检测样本723例,其中ICT法检测样本345例,检出阳性100例,阳性检出率为28.99%;Mac-ELISA法累计检测样本486例,阳性检出120例,阳性检出率24.69%,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1,P>0.05).全区18条街道均有阻性病例发生,发病高峰期为10月,20~49岁年龄段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1.12.结论 区域内登革热发病集中在人口密集及卫生环境相对较差的区域,阳性病例集中出现在8~11月,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应适时防控,严防暴发流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采样时间密切相关,ICT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登革热流行期间早期筛查,及时采集患者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抗原及抗体,探讨HSV-2抗原抗体对生殖器疱疹(GH)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性病门诊的280例现症GH患者采用ELISA方法进行HSV-2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有水疱现症GH患者HSV-2抗原检测阳性率为89.7%,而HSV-2IgG阳性率为66.4%,HSV-2IgM阳性率为14.5%。对初发患者:HSV-2抗原检测阳性率为89.3%(140/156);HSV-2IgG阳性率为39.7%(62/156);HSV-2IgM阳性率为25.6%(40/156)。对复发患者:HSV-2抗原检测阳性率为88.7%(110/124);HSV-2IgG阳性率为100%(124/124);HSV-2IgM阳性检出率为零。结论:有水疱的现症GH患者HSV-2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HSV-2IgM作为GH患者的诊断指标仍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4例登革病毒感染者的病毒血清型别分布及抗体产生特征,为研究登革热流行动态特征及临床诊治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集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及分型,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结果 共检测204例标本,其中179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DENV-1型、DENV-2型及DENV-3型分别占97.2% (174/179)、1.1%(2/174)及0.6%(1/174);DENV-1合并DENV-2型感染和DENV-1合并DENV-3型感染各1例.ELISA法结果显示IgM、IgG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93例和47例,且IgG抗体阳性者的IgM抗体同为阳性,表明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分别为146例(75.6%,146/193)和47例(24.4%,47/193).结论 广州存在多种血清型流行及二次感染患者,提示今后广东省重症登革热的发生几率可能会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