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吸虫病是地方性寄生虫病,由肺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儿童患病率高.为提高诊疗水平,现将从1983~1990年所收治的58例小儿肺吸虫病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 (1)发生在肺吸虫流行区;(2)有捕食生或半熟石蟹史;(3)主 相似文献
3.
4.
儿童肺吸虫病3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区是肺吸虫病的高发区。为提高临床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现将彭水县中医院、涪陵区中心医院及重医儿童医院从 1978~ 2 0 0 2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儿童肺吸虫病共 32 1例 ,治疗随访结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 1例儿童肺吸虫病均符合诊断标准。肺吸虫病临床常见类型诊断标准[1] :①有感染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②肺吸虫皮试阳性 ;③血、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本组32 1例中 ,男 2 5 0例 ,女 71例。年龄 1712 ~ 16岁。 2 76例有食生蟹史、半生蟹、喇蛄或饮生溪水史 ,4 4例病史不详。 19…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儿童肺吸虫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1998~ 2012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21例不同类型的儿童肺吸虫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结果 21例患儿中15例有明确生食、醉吃或烤吃溪蟹、淡水虾史,6例有常饮用生溪水或捕捉溪蟹史.11例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3例为肺吸虫脑病,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肺吸虫脑病.1例皮下结节,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皮下结节.21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升高(最高达72%),14例行血清总IgE检测患儿其数值明显高于正常.6例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11例肺吸虫血清抗体阳性,4例肺吸虫抗原皮试和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生活饮食习惯,结合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儿童肺吸虫病17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地区是四川肺吸虫的主要流行区。四川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78至1999年 2 2年间收治的儿童肺吸虫病 17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有疫区生活史并有食生蟹史。②有肺吸虫病临床表现。③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 ,周围血嗜酸性细胞增高。④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病理活检证实者。经抗肺吸虫治疗有效。1.2 一般资料 175例中农村 13 3例 (78 2 % ) ,城镇 42例 (2 1 8% )。男 12 2例 ,女 5 3例 ,男∶女 2 4∶1,年龄最小 2岁 ,平均 8.2岁。有食生蟹史 162例 (92 6% ) ,饮溪水 7例 ,6例…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肺吸虫病与血吸虫感染ELISA检测的交叉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索三峡库区肺吸虫病与血吸虫病免疫反应的交叉反应率。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标准条件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后,采用ELISA方法分别用肺吸虫成虫抗原检测血吸虫病人阳性血清,用血吸虫虫卵抗原检测肺吸虫病人阳性血清,观察二者间的交叉反应率。结果在质控条件下ELISA的检测结果显示,80例三峡库区肺吸虫患者血清经血吸虫虫卵ELISA检测阳性19例,交叉反应率为23.75%。30例血吸虫患者血清经肺吸虫成虫抗原检测阳性11例,交叉反应率为36.67%。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5,P>0.05)。结论三峡库区肺吸虫病与血吸虫病ELISA检测有较高的交叉反应率,需建立肺吸虫和血吸虫病的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减少交叉反应。对三峡库区上下游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传入库区的血吸虫病作出特异诊断、早期预防,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在库区流行、扩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江岸海拔160m和180m高度,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观察其生长繁殖1年的情况;用IHA抽样筛查来往于疫区流动人群中潜在的传染源,粪便检查血吸虫虫卵;了解耕牛等生畜引进情况;调查重庆市历史疫情报告和三峡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血吸虫病病例;调查影响钉螺输入的因素。结果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成活率仅少数月份在50%以下,多数月份在80%左右,各试验区发现钉螺交配数量较少,相对以3~6月为多,同时发现活幼螺;来往疫区流动人员血清抗体检查1075人,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77%,疫区返乡人员1030人,血清阳性率为1.07%;1989-2006年,发现有记载的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14例;血吸虫病区有大量造纸原料和花草树木进入库区。结论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病流行规律,制定科学防控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9年共报告肺结核2693例,年均患病率为103.66/10万,2003年后明显增高,定基比上升312.53%;卫Ⅹ比卫Ⅴ项目期间患病率上升2.97倍;低山河谷地区发病数占7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98:1;青状年(2060岁)发病占64.57%,其中男性占72.17%;4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70岁患病率高达564.22/10万;农民发病占70.01%;女性内分泌系统对结核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农村男性青状年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病流行规律,制定科学防控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9年共报告肺结核2693例,年均患病率为103.66/10万,2003年后明显增高,定基比上升312.53%;卫Ⅹ比卫Ⅴ项目期间患病率上升2.97倍;低山河谷地区发病数占7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98:1;青状年(20~60岁)发病占64.57%,其中男性占72.17%;4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70岁患病率高达564.22/10万;农民发病占70.01%;女性内分泌系统对结核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农村男性青状年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后钉螺孳生可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钉螺孳生的可能性,探讨钉螺在库区可能孳生的危险环境,并提出库区防止钉螺孳生的对策。方法湖北省宜昌市、重庆市万州区、江津市各选取一个生态观测点。模拟生态环境变化后库区淤积洲滩、移民点灌溉沟渠环境,开展钉螺生态学实验,并设立对照区。在实验室开展钉螺生存和繁殖实验,并收集库区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料。结果生态环境变化后,库区适宜钉螺孳生。万州、江津观测点比宜昌观测点更适宜钉螺生存(P均<0.05)。江津、万州观测点各实验区钉螺存活率仅少数月份在50%以下,多数月份在80%以上,宜昌观测点钉螺存活率相对较低,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土壤湿度与钉螺存活率存在相关性(r=0.3712,P=0.002),土壤pH值、有机质等指标都影响钉螺孳生。实验室结果表明库区土壤适宜钉螺生存,但比现场存活率低,且有幼螺孵出。结论模拟生态环境变化后库区条件,在灌溉沟渠、淤积洲滩环境下,钉螺可以生存繁殖,特别是万州、江津地区更适宜钉螺孳生。 相似文献
16.
WANG Duo Quan TANG Lin Hua GU Zhen Cheng ZHENG Xiang JIANG Wei K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13,26(1):54-62
Objective To define and evaluate the malaria transmission potential in the Yangtze River, follow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Methods Six villages, namely, Kaixian, Fengjie, Wanzhou, Fuling, Yubei, and Zigui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malaria transmission potential in the reservoir. Transmission potential was estimated by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local malaria situation.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transmission potential were analyzed using Poisson regression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Grey Systematic Theory (based on evaluation by the Delphi method). Results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data and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in the local popul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laria transmission potential calculated for the area. Multivariate Poisson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iparian zone and the man‐biting rate. Conclusion The risk of a malaria epidemic can be forecasted using the malaria transmission potential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here which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iparian zone.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模拟生态环境和人为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160 m和180 m水位高程,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观察其生长繁殖1年;用间接凝血试验(IHA)抽样筛查来往于疫区流动人群中潜在传染源,粪便检查血吸虫卵;了解耕牛等生畜引进情况;调查重庆市历史疫情报告和当地医院诊断的血吸虫病病例;调查影响钉螺输入的因素.结果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成活率仅少数月份在50%以下,多数月份在80%左右,各实验区发现钉螺交配数量较少,相对以3-6月为多,同时发现活幼螺;来往疫区流动人员血清抗体检查157人,未发现阳性,发现1例正在治疗的病例(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查阴性);1989-2003年,发现有记载的输入性血吸虫病例9例;血吸虫病区有大量造纸原料和花草树木进入库区.结论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性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坝建设和三期蓄水对并殖吸虫流行的影响,为三峡大坝完工后建立疾病预测系统,开展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坝区不同水位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密度及其种群构成,沉渣镜检溪蟹的并殖吸虫囊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血清并殖吸虫IgG抗体。结果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囊蚴感染率自三期蓄水前的6.53%下降到三期蓄水后的4.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并殖吸虫抗体IgG检测阳性率自2006年0.75%上升至2007年的2.2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坝区人群生食虾蟹者占1.00%,饮生水者占41.65%。并殖吸虫健康防病知识知晓率低于35.00%。结论在三峡大坝水位逐步升高过程中,坝区并殖吸虫病流行处于稳定状态,未受大坝建设和蓄水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返乡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流行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中段6个区县从血吸虫病疫区返乡的流动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作个案调查,采集2~3ml静脉血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调查1940人,人群血吸虫抗体几何平均数(OD均值)为0.0176。返乡人员的文化程度(t=3.7389,P<0.05)、流动原因(t=4.0945,P<0.05)、外出后打工省份(t=3.8219,P<0.05)、疫区省类型(t=3.1574,P<0.05)、离渝前职业(t=3.0071,P<0.05)、是否常返乡(t=11.6830,P<0.05)、返乡次数(t=4.5391,P<0.05)、接触江河水的原因(t=3.0332,P<0.05)、外出后血防知识的掌握(t=2.2364,P<0.05)以及人群调查年份(t=6.6892,P<0.05)等因素与人群血吸虫感染相关。结论三峡库区返乡人群存在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进一步健全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监测和干预,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