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病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Tregs的水平及应用PCR技术测定其HBVDNA载量。结果1.CSHB组Tregs的百分率较CHB组有明显差异(P0.05),比无症状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有显著差异(P均0.01);2.AHB组较健康对照组的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CHB组(P0.01);3.CHB组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症状携带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CSHB组外周血HBVDNA载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偏低(P均0.01);CHB组与无症状携带者组、AHB组相比,差异性不大(P均0.05);无症状携带者组与AHB组相比,差异性不大(P均0.05)。5.不同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Tregs的百分率与HBVDNA载量正相关。结论1.Tregs的水平与乙肝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它在HBV的持续感染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不同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的百分率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正常对照组);尸检正常肝组织10例(尸检组)。采集干扰素组和正常对照组6个月前后的抗凝外周血,收集干扰素组抗病毒前和尸检组的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频率(Treg/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干扰素组治疗前Treg的频率为(1.18±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5±0.13)%(P<0.01),Treg的频率与ALT、AST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69、0.72,均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06,P>0.05);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后Treg的频率为(0.74±0.19)%,明显低于治疗前。免疫组化和RT-PCR可以对该结果鉴定和印证。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频率升高,干扰素α1b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reg的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及治疗前CD4~+/CD8~+比值对治疗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对2006-2015年在顺德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比值及治疗前CD4~+/CD8~+比值与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变化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CD4~+/CD8~+比值表现为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但增幅在减小;初始治疗年龄以及性别不影响CD4~+/CD8~+比值的变化(P0.05);治疗前CD4~+/CD8~+比值0.2与≥0.3的艾滋病患者相比,其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增长更明显。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CD4~+/CD8~+比值,但需保证治疗依从性;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对于治疗前CD4~+/CD8~+比值0.2的艾滋病患者应积极动员其开始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及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成人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24、36、48周及停药后24周收集患者的外周血,比较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血清HBV-DNA载量以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以及无应答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ALT含量以及HBV-DNA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患者各时间段Tregs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及停药期间,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患者的Tregs比例一直在下降;治疗期间HBV-DNA转阴患者的Tregs比例逐步下降且显著低于未转阴的患者(P0.05);治疗期间血清学转换的患者Tregs比例逐步下降且显著低于未转换的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下降,且越早出现下降的患者其治疗后血清转阴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胸片肺部病变程度分为病变广泛组36例和不广泛组5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免疫芯片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比较三组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病变广泛组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病变不广泛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病变不广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不广泛组和病变广泛组的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可以反映肺结核患者的病变程度和细胞免疫水平,定期监测对评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不能控制肿瘤的生长和癌细胞扩散。大量证据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至少部分导致了免疫介导的肿瘤细胞清除的失败。方法:对25例肝细胞肝癌(H CC)患者进行研究。H CC的肝脏组织被分为肿瘤的边缘组织(肿瘤周边)和肿瘤远端的非癌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血中和肝脏内的CD4+CD25+T细胞进行定量,同时确定其对T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结果:在肿瘤的边缘组织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量均显著增加,但在非癌组织中未见增加(9.5%±4.5%vs4.5%±2.8%;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HAART发生高乳酸血症时CD4+水平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将接受HAART治疗中发生高乳酸血症68例患者分为男女两组测定CD4+水平,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发生高乳酸血症时CD4+细胞数男性为(396.00±113.17)个/μl,女性为(306.08±136.21)个/μl,t=2.10,发生高乳酸血症的男女两组CD4+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CD4+水平高于女性。结论艾滋病患者进行HAART治疗发生高乳酸血症时CD4+水平与性别有关,男性CD4+水平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患者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ICU病房的脓毒症患者为病例组(n=27),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n=40)。再将脓毒症患者根据28d预后分为死亡组(n=8)和存活组(n=19)。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Treg%、CD4/CD8。以硝酸银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核仁银染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结果脓毒症患者血中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5.61±1.60)%比(0.78±0.23)%,P0.01],CD4/CD8和IS%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8:(1.09±0.30)比(1.71±0.36);IS%:(5.19±1.07)%比(6.76±0.92%;P均0.01]。Treg%与CD4/CD8、IS%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4和-0.588,均P0.01)。死亡组血中Treg%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7.09±1.17)%比(5.00±1.33)%,P0.01],CD4/CD8、IS%明显低于存活组[CD4/CD8:(0.87±0.22)比(1.18±0.29);IS%:(3.97±0.42)%比(5.71±0.81)%;P均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中Treg%水平可以反映细胞免疫状态,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艾滋病的18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6±117.9)个/μL,治疗1年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9.8±145.2)个/μL,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在21-40和≥41岁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有差异性(P0.05),药物是否漏服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后,可以增加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的复制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重建,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市11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10例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婚姻状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患者、 漏服药物与未漏服药物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控制HIV复制,加快免疫功能重建,延缓病情发展,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前CD4~+T细胞量的测定分析主要应用于AIDS治疗疗效判断及患病后免疫功能判断,但近些年研究发现,其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如其分泌的TNF-a、IL-17以及CD4~+T细胞自身形态、功能、数量变化等。BMD的数值变化受以上因素影响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几年CD4~+T细胞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相关性研究进展,为后续进一步探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CD4+T细胞量的测定分析主要应用于AIDS治疗疗效判断及患病后免疫功能判断,但近些年研究发现其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如其分泌的TNF-a、IL-17以及CD4+T细胞自身形态,功能,数量变化等。BMD的数值变化受以上因素影响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几年CD4+T细胞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相关性研究进展,为后续进一步探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所有入选的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脓毒症休克组最高,严重脓毒症组次之,脓毒症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CD3+、CD4+和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较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患者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较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加,可能导致CD3+、CD4+、CD4+/CD8+水平降低,免疫抑制加强。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①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这群可以阻止损伤性免疫病理发生的T淋巴细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Treg细胞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效应,在体外增殖能力低,在免疫病理、移植物耐受、阻止自身免疫反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现在发现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有很多亚群,可根据它们的表面标记、细胞因子分泌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来分类。  相似文献   

16.
周迪  马永娟  王彬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31-134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1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HAART治疗后,150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存在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且治疗3、6、9及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无药物漏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有药物漏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BMI、治疗时机及服药依从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白癜风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在白癜风发病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接受NB-UVB治疗后的白癜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进展期白癜风患者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人,经NB-UVB治疗后的白癜风患者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较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胞内染色技术分别检测45例初发Graves病患者(GD组)和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T3、TT4和TSH。结果显示GD组TT3和TT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SH水平低于对照组。认为初发GD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人水平,在GD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D4~+T细胞计数极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CD4~+T细胞计数低于50个/μL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1例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适时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收集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免疫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及肺外结核和肺部多重感染,影像学表现广泛浸润9例、粟粒样浸润6例、纵膈淋巴结肿大11例。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率14.3%,结核病原学检查阳性8例。及时抗结核、抗病毒及防治其他机会性感染,19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例救治无效死亡。结论 CD4~+T细胞计数极低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CD4~+T细胞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调节性T细胞,参与自身免疫调节,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与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