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8年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死亡原因,为预防疟疾死亡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访谈接诊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患者病历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刘某,男,35岁,青岛市城阳区人,2018年3月19日到科特迪瓦务工,7月17日回国。25日患者到韩国办事,26日下午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浑身酸痛等症状,26—27日自服退烧药无好转,28日上午到韩国某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下午出现腹泻、呕吐症状,29日下午回国,14∶59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精神萎靡,经询问患者有非洲出国史可能患疟疾,16∶30将患者转诊至疟疾治疗定点医院,17∶50到达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时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医生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且该院正在改建无ICU病房,建议转至有抢救条件的综合医院抢救。19:40患者转入海慈医疗集团ICU病房,21∶00被确诊为恶性疟,因病情危重,患者于30日14∶15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输入性疟疾,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尽早使用抗疟药治疗,是避免出现死亡病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告2017年河北省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的调查情况,积累重症疟疾的救治经验,避免恶性疟死亡病例的再次发生。方法 收集患者就诊的各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诊治记录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该患者为非洲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曾在安哥拉务工100 d。自述在国外期间未曾患有疟疾。回国后当天即出现发热症状,发病后第4天到某社区卫生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无好转。再到定州市医院就诊,未查到具体病因。后经河北省胸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转诊,发病后第5天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确诊。该患者从初诊到确诊辗转了5家医疗机构,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第7天、确诊后第3天因病情凶险,持续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死于恶性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疟疾病例就诊意识偏低和医疗机构诊治能力不足可能是本死亡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做好前往疟疾流行区人员的健康教育,增强人群的疟疾求诊意识,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治能力,尤其是重症疟疾病例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2016年我国15例疟疾死亡病例的原因,为减少疟疾病例死亡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2月我国疟疾专报系统中报告的15例疟疾死亡病例数据和医疗机构病案资料,通过临床医疗和疾病控制专家会商,分析病例死亡的可能原因。结果 15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1例,以出国务工的青壮年为主,均为恶性疟感染,输入来源地均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死亡病例回国至出现发热症状的平均时间差为5.27 d(中位数4 d),初次发热至初次就诊平均时间差为3.07 d(中位数1 d),初次就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差为5.40 d(中位数3 d),确诊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差为2.00 d(中位数1 d),回国至死亡的平均时间差为15.73 d(中位数13 d)。结论 医疗机构诊治能力不足导致的确诊不及时和病例防疟意识较低导致的就医延迟可能是死亡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需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治能力和加强出国人员疟疾防治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武汉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2019年武汉市85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报告的85例疟疾病例全为境外输入病例,外籍患者3例,中国籍82例,恶性疟68例(80.00%),间日疟12例(14.12%),卵形疟4例(4.71%),三日疟1例(1.18%),混合感染0例。1—12月都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5月份出现明显集中趋势,1、8月份存在小高峰。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来源于非洲国家79例(92.94%),亚洲国家6例(7.06%)。患者一般在发病后4 d内就诊,63.53%患者既往有疟疾病史,均有发热症状,部分合并寒战、头痛及意识障碍。83.53%为轻症病例,重症病例中恶性疟占92.86%。不少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白蛋白降低,合并肝功能、肾功能等多器官损害。采用青蒿素及衍生物规范抗疟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武汉市面临的境外输入性疟疾压力持续存在,应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保持高效的疟疾监测体系;对于输入性病例采用规范的抗疟原虫及综合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淮安市二例疟疾病例死亡案例分析,为制定消除疟疾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淮安市疟疾死亡病例的诊治过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淮安市共报吿2例疟疾死亡病例,均为男性青壮年,有明确非洲高疟区生活史。病例1,在安哥拉生活2年,回国后12 d出现发热症状,发病后第3天到私人小诊所接受输液治疗,发病后第4天到市级医院就诊,未查到疟原虫,至发病后第5天才明确诊断;病例2,在坦桑尼亚生活2年,回国后第14天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第15天出现畏寒、发热症状,至所在地县级医院就诊,镜检未查见疟原虫,给予消炎抗菌治疗,发病后第4天到市级医院就诊,发病后第7天才明确诊断。2例疟疾病例均因病情凶险,持续恶化,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肺部感染、严重脑损伤和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 就诊不及时和诊治延误是导致疟疾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消除阶段后监测更需有针对性的对高疟区回国人员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早就诊意识和临床医生的疟疾诊治能力,提升镜检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重症病例,防止疟疾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武汉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2019年武汉市85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报告的85例疟疾病例全为境外输入病例,外籍患者3例,中国籍82例,恶性疟68例(80.00%),间日疟12例(14.12%),卵形疟4例(4.71%),三日疟1例(1.18%),混合感染0例。1—12月都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5月份出现明显集中趋势,1、8月份存在小高峰。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来源于非洲国家79例(92.94%),亚洲国家6例(7.06%)。患者一般在发病后4 d内就诊,63.53%患者既往有疟疾病史,均有发热症状,部分合并寒战、头痛及意识障碍。83.53%为轻症病例,重症病例中恶性疟占92.86%。不少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白蛋白降低,合并肝功能、肾功能等多器官损害。采用青蒿素及衍生物规范抗疟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武汉市面临的境外输入性疟疾压力持续存在,应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保持高效的疟疾监测体系;对于输入性病例采用规范的抗疟原虫及综合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江苏省11例输入性重症疟疾病例进行分析,总结重症疟疾的成因、评价诊治效果,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重症疟疾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江苏省11例重症疟疾病例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住院病历,对重症疟疾病例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1例重症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0例、卵形疟1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在境外生活时间最短22 d,最长1 070 d,在国外期间有4例曾患过疟疾。10例恶性疟重症病例均在回国后一个月内发病,其中有 3例在回国当天就发病。1例卵形疟重症病例在回国后134 d才开始发病。11例重症疟疾病例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为2.5 d,就诊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81 d。重症表现为昏迷或休克3例、重度贫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1例卵形疟由于出现自发性脾破裂引起重度贫血。除1例卵形疟病例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加服伯氨喹片治疗外,其余10例恶性疟重症病例均采用青蒿琥酯注射抗疟治疗, 接受抗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11例重症病例,住院天数最短9 d,最长40 d,平均22.64 d;住院费用最少9 270元,最多177 174元,平均81 520.76元。结论 应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疟疾专业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尽早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并及时治疗,防止因延误诊断造成的重症疟疾。  相似文献   

8.
输入性恶性疟的诊治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蒙中秋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33-1334
输入性恶性疟是当前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和口岸监测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近年来我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道的部分文献诊治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患者多因延误诊治而病情加重或死亡,既有病例个人重视不够,更多是医生临床误诊。因而,加强口岸防疟宣传、提高医务工作者恶性疟检测诊治水平是预防输入性恶性疟传入我国、降低恶性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治疗的普通疟疾患者中合并血小板减少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广西上林县外出非洲加纳等地务工返乡人员住院治疗的普通疟疾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全年在外出非洲务工流动人口中发现疟疾病例共1052例,并以恶性疟为主,6月~7月两个月的疟疾病例占全年总病例数的72.43%(762/1052),在国内实属罕见。住院治疗488例,其中有175例疟疾病例合并血小板减少,占总住院病例数的35.86%(175/488),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病例中均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出现,血小板值最低的病例为9×109/L(正常值100×109~300×109/L)。经有效抗疟药物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数在3 d~6 d恢复至正常值。结论对于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疟疾病例原则上应以采用高效、速效、低毒的青蒿琥酯药物尽快消除血内疟原虫为主,患者血小板数会逐渐恢复至正常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6年江阴市一起输入性疟疾疫情,为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6年江阴市一起输入性疟疾个案调查表及疫情处置工作资料。结果 2016年江阴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共发生疟疾病例2例,均为恶性疟。结论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与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以减少疟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我国在2021年由WHO认证为无疟疾国家,疟疾已成为一种罕见传染性疾病,防止输入性疟疾再传播和减少因输入性疟疾死亡是中国消除疟疾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分析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特征,为境外务工的民众和医务工作者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 收集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2016—2020年疟疾死亡病例分析研讨会上报告17例疟疾死亡病例的数据,分析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例资料。结果 17例疟疾死亡病例均为非洲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脑型),发病月份无明显规律,其中男性16例,5例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首诊机构为二级及以下医院10例。排除在救护车上呼吸心脏骤停的死亡病例外,16例初次发病至疟疾确诊的平均时间为6.8 d(中位数5.5 d),初次发病到服用抗疟药物治疗的平均时间为7.4 d(中位数6 d),初次发病到病例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0.3 d(中位数8.5 d)。排除国外发病和回国时间不明的病例,14例病例均于回国后30 d内发病。结论 死亡病例均为非洲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脑型),患者积极就诊意识薄弱,乡镇级及以下卫生机构诊治能力不足所导致就医延迟是死亡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深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为其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8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以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其特点;采用镜检法、Opti—MAL免疫层析法和PCR三种检测方法核实诊断并进行虫株鉴定。结果24例输入性病例,年龄介于21~55岁,男性23例,女性1例;其中3例为外国籍,其余为深圳外出从事商务回国人员;按输入来源地区:非洲21例,东南亚3例;输入病例主要集中在12月、1月和2月,合计13例.占总病例数的54%;镜检结果显示:16例为恶性疟,间日疟4例,未分型4例;以OptiMAL免疫层析法和PCR法核实鉴定,4例未分型者均为恶性疟,1例间日疟为恶性疟,1例间日疟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结论深圳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以深圳外出疟疾高发地区回国人员为主,且多为恶性疟;OptiMAL免疫层析法和PCR法对于疟疾病例的核实鉴定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泰州市2008—2016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适合本地区消除疟疾达标后的监测方案。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6年泰州市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例信息、发热病人血检、疟疾专报系统中个案调查表、临床医生对疟疾诊治知识掌握水平、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泰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95例,其中间日疟42例,恶性疟214例,三日疟6例,卵形疟32例,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295例疟疾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72例,临床诊断病例23例。从2011年起,除1例输血感染外,其余233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病例。泰州市2008—2016年共血检发热病人278 943人次,血检阳性数为272例,血检阳性率为0.098%。泰州市最后1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为2010年。疟疾知识平均分18.7分(15~20分),镜检平均分19.1分(12~20分)。结论 泰州市已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风险主要来自输入性病例,今后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和监测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淮安市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救治情况,评估医疗机构在输人性疟疾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直报系统和疟疾防治系统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中疟疾疫情、病例诊断和治疗等个案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的报告、确诊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86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恶性疟,输入来源地为非洲,病死率为0.70%.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分别报告病例207例(占72.38%)和79例(占27.62%).在201例输人性疟疾病例中,171例首诊为疟疾,诊断正确率为85.07% (171/201).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78.87%,112/142)明显低于疾控机构(100.00%,59/59) (P<0.05).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分别为4.12%(15/34)、95.24% (40/42)、87.69%(57/65)和0(0/1),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确诊的病例比例分别为65.67%(1 32/201)和34.43%(69/2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和地市级医疗机构的确诊比例分别为4.98%(10/201)、21.39%(43/201)和39.30% (79/201),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疾控机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间的首诊准确率和确诊率差异较明显,基层医疗单位的疟疾诊疗知识溃泛和镜检疟原虫的能力较差,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同级疾控机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63例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尽早识别重症疟疾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2018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63例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3例患者,其中重症组37例,非重症组126例;平均年龄(37.90 ± 10.17)岁,男性患者147例(90.2%),中国籍患者132例(81.0%),既往有基础疾病患者15例(9.2%);感染虫种以恶性疟原虫为主,144例(88.3%)。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的乳酸、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三酰甘油、尿素、肌酐和胱抑素C均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I均降低(P<0.05)。经积极治疗,重症组患者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以恶性疟原虫感染为主。恶性疟疾发展成重症比例高,死亡率高。疟疾患者的血常规、乳酸、降钙素原、血脂、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对重症疟疾有很好的预警作用,有助于尽早识别重症疟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97例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总结抗疟治疗及转归情况,为提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陕西省传染病院收治的疟疾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对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8年1月—2020年9月,陕西省传染病院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患者97例,其中93例为外出务工的中国籍工人,4例为非洲来西安工作或留学外籍人员; 92例来自非洲,5例来自亚洲。恶性疟疾78例,间日疟15例,卵型疟4例,其中重型疟疾占11例(均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全年散发,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畏寒、寒战、头痛、头晕、肌肉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型疟疾可发生严重肾功能异常或继发嗜血综合征;不同类型疟原虫感染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9例间日疟及卵型疟中,12例予口服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7例予以蒿甲醚注射液治疗。78例恶性疟中,42例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25例予蒿甲醚注射液治疗,11例重型疟疾有3例在使用青蒿琥酯注射液或蒿甲醚注射液后再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序贯治疗,所有患者疟原虫均转阴,但仍有1例间日疟复发, 3例恶性疟原虫再燃,对复发及再燃的病例予再次治疗后亦均治愈。结论 对有疟疾流行区居留史的发热患者,及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查找疟原虫有助早诊断。对确诊病例宜早采用合理、规范、足疗程抗疟药物,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1—2017年疟疾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广州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7年广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68例,其中1例为输血感染病例,余56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87.65%来源于非洲,11.46%来源于亚洲,其余分别来源于南美洲等其他地区。全部病例中恶性疟占80.81%,间日疟占13.56%,还发现了罕见的诺氏疟和巴西疟。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青壮年,患者最小年龄为11月,最大82岁。疟疾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26.76%)为主,境外务工人员、工人、农民、民工次之(23.06%)。每年10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全市12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广州市疟疾疫情2011—2014年较平稳,2014—2017年呈上升趋势,同时恶性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非洲输入性病例是最主要的防控对象。建议加强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对出国人员进行疟疾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避免因输入病例而引起本地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