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化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患者70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于术后6h采用强化功能锻炼和腹部按摩的方法,连续3~5d;对照组采用腹外科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食欲状态、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6.49、7.28、9.43,P均〈0.01);治疗组术后食欲状态、腹胀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率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22、64、7.38、15.63,P均〈0.01),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腹部按摩能有效地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早期功能锻炼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对于促进腹部手术患者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腹部手术后使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 结果 2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和腹胀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对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的腹部手术患者可有效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微创手术后口腔咀嚼(口香糖)配合穴位按摩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8月腹部微创手术患者128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予口香糖咀嚼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及口腔溃疡等不适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微创手术患者口腔咀嚼配合穴位按摩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循经穴位按摩结合吴茱萸粗盐热敷对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吴茱萸粗盐热敷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循经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术后腹胀及腹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8.87±4.56)h、肛门首次排便时间(28.87±7.12)h、肠鸣音恢复时间(30.23±7.43)h、住院时间(14.58±3.65)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8、4.627、3.766、2.734,P<0.05)。研究组术后腹胀及腹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循经穴位按摩结合吴茱萸粗盐热敷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腹胀、腹痛的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锻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胃肠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锻炼。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锻炼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穴位按摩对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实验组除每天供给膳食套餐外,加用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给予穴位按摩的产妇,腹胀便秘明显改善。结论:剖宫产术后进行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的腹胀便秘,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按摩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位联合足浴对全麻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骨科全麻术后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每组数量为30例的两组,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第一日起实施按摩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的护理,同时配合足浴,记录和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位按摩联合足浴能有效地促进全麻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剖宫产术产妇95例,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48h腹胀例数。[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腹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有助于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剖宫产术产妇95例,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48h腹胀例数。[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腹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有助于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汪志帼 《全科护理》2012,10(29):2694-269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艾灸对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用硝黄贴贴敷神阙穴,并且在术后第1天开始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艾灸能促进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