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先接种EHFV苏-163株于乳小鼠,再以柏禽刺螨若螨和成螨叮刺此感染性鼠,经10天,15天和25天将这些螨及其子代若螨分别叮刺健康乳鼠,然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除10天子代组阴性外,其余均获EHF特异性荧光颗粒,而对照乳鼠阴性。与呼肠孤病毒Ⅰ、Ⅱ型抗血清呈阴性,且EHF免疫血清可阻断特异性荧光反应。因此,我们首次证明柏禽刺螨不仅能经叮刺传播,而且能经期传递和经卵传递EHF。病毒在螨体内能生存和繁殖26天以上。
由于柏禽刺螨是家鼠和大、小白鼠寄生革螨的优势种,分布广、数量大、专性吸血、经常侵袭人群,其季节消长与发病季节相符。所以我们认为,此螨在城市型和实验动物型EHF的传播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EHF疫区鼠窝采集鼠颚毛厉螨和厩真厉螨,饥饿16天后叮咬健康乳小鼠,在传代乳鼠以IFAT检查,有特异性荧光颗粒,并对第四代鼠肺进行鉴定,证明厩真厉螨和首次证明鼠颚毛厉螨自然感染、叮刺传播EHFV。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小盾纤恙螨在传播流行性出血热(EHF)上的媒介意义,我们于1988年10~11月,在陕西EHF疫区捕鼠,取459份鼠肺用IFAT检测EHFV抗原,阳性26份,阳性率为5.7%,并从鼠体采集的小盾纤恙螨分离到EHFV6株。1989年10月,将捕自非疫区的黑线姬鼠28只置放于疫区草地上,所有的鼠均诱集到游离的小盾纤恙螨幼虫,并从鼠分离到EHFV3株。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能自然感染和叮刺传播EHFV,并提示有经卵传递EHFV的能力,表明小盾纤恙螨具有作为EHF传播媒介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1984~1985年,我们经实验研究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有EHFV的自然感染,可通过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EHFV。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对在野鼠间传播EHF和维持疫源地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还可能是鼠-人间EHF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革螨与流行性出血热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所对革螨与EHF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EHF的主要储存宿主)鼠窝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可通过鼠和人的正常皮肤叮刺吸血,有EHFV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V。且与从鼠和螨所分离EHFV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扶沟县1986年春季革螨大面积侵袭人群引起螨性皮炎,涉及全县15个乡镇,受害者达十万余人。经查证是由于当地褐家鼠密度高,当时气温反常,促成柏氏禽剌螨大量发生所致。同期发生了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调查证明:①EHF 病人大多有明显螨咬史,一般在螨咬一个月后发病。发病人数随着螨性皮炎的增加而增加,终止而终止。②该螨的季节消长与褐家鼠型 EHF 发病曲线相关。③当时鼠密度和带螨率高,可在病人身上、被褥、鼠体找到大量该螨。④褐家鼠带毒率高。⑤在螨咬后的正常人群中 EHF 隐性感染率高达31.58%。⑥排除了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杂的可能性,再结合苏州医学院已实验证实该螨能经刺吸、经期、经卵传播 EHFV。故认为柏氏禽刺螨在这次 EHF 流行中起着重要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须恙螨主要分布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区,其地理分布与疫区的病例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鼠体带螨指数为25.1;从鼠肺抗原阳性鼠体所采集的须恙螨幼虫和小黑板采集经叮刺吸食已感染本病病毒的小白鼠乳鼠体液后的游离螨幼虫,分别分离到1株病毒,证明须恙螨具备传播媒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用HTN病毒姬鼠型M基因型特异性引物,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RNA,nested RT-PCR检测鼠和肺和厩真厉螨体人76-118株病毒R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点印迹杂交证实。结果表明,姬鼠型76-118株病毒液和叮刺感染病毒乳鼠后第10天既真厉螨组织悬液接种乳鼠第9天鼠肺,叮刺后第10天和30天螨,均检出病毒RNA。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7种中草药注射剂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猪苓多糖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 EHFV 感染的发病率及 EHFV 感染率,提示其对 EHFV 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归注射液能降低感染乳鼠的发病率,对乳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它观察药物对感染乳鼠有较弱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HTN病毒姬鼠型M基因型特异性引物,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RNA,nestedRTPCR检测鼠肺和厩真厉螨体内76118株病毒R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点印迹杂交证实。结果表明,姬鼠型76118株病毒液和叮刺感染病毒乳鼠后第10天厩真厉螨组织悬液接种乳鼠第9天鼠肺、叮剌后第10天和30天螨,均检出病毒RNA。30只螨样本提取RNA也能扩增出病毒RNA。家鼠型UR株感染样本不能被扩增。该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单,结合原位分子杂交,可用于螨媒传播HFRSV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小盾纤恙螨在EHFV传播中的媒介意义,观察了在该螨中EHFV经期传播的直接证据和能否在螨体内增殖。方法是将螨幼虫、若虫分批进行EHFV分离,测定病毒的TCID(50)/ml滴度。结果在该螨幼虫期和若虫期均分离到EHFV,但在幼虫演变到若虫前40天左右,EHFV可在其体内消失,以后再度出现;病毒滴度在幼虫期逐渐下降,随后再度上升。结果证明EHFV可经期传播,并在螨体内有增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中药材薏苡仁是否存在柏氏禽刺螨污染,以及该螨在薏苡仁中的耐受力。  方法  取800 g储藏中药材薏苡仁过40目分样筛,筛取80 g薏苡仁碎屑。从薏苡仁碎屑中直接分离螨,制作玻片标本,参照文献对分离的螨类进行螨种鉴定。  结果  从80 g储藏中药材薏苡仁碎屑中共分离出螨449只,经鉴定,该螨为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  结论  首次在储藏中药材薏苡仁中发现柏氏禽刺螨,并且污染严重,应予以重视,谨防柏氏禽刺螨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告用气干法制备螨类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bocoti)的染色体组型为n=8,2n=16,4n=32,8n=64,16n=128;还就该螨的组型和染色体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横断山区柏氏禽刺螨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横断山区柏氏禽刺螨的地域及生境分布、优势宿主及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法选取云南省5个地理小区中的28个县(市)进行现场调查,每个小区按室内和室外两种生境诱捕小兽并采集体表革螨,70%乙醇固定,Hoyer液封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种类。用负二项分布吲直、聚块性指标m^*/m、Taylor幂法则和Iwao模型法综合分析柏氏禽刺螨的空间格局。结果在捕获的11560只小兽(隶属于3目4科8属15种)体表共采集到柏氏禽刺螨3339只,2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采集到该螨,主要分布于西南区(占90%以上),室内(2914只,占87.27%)明显高于室外(425只,占12.73%)。在15种宿主中,90%的柏氏禽刺螨寄生于褐家鼠和黄胸鼠体表,为该螨的优势宿主。经聚集强度指标测定和回归分析均判定该螨为聚集分布。结论柏氏禽刺螨是云南省境内的广布种,主要寄生于褐家鼠和黄胸鼠等家鼠体表,其在主要宿主动物之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汉坦病毒(HV)和恙虫病东方体(OT)可否在小盾纤恙螨体内双重自然感染及通过叮刺传播的状况.方法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恙虫病混合流行区,将采集的3459只鼠体恙螨和用小黑板诱集的3265只游离恙螨,按1、5、10只螨数分组,每组叮刺6只小白鼠.15 d后取小白鼠肺和脾脏制成悬液,经脑内途径接种小白鼠传6代,每代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Giemsa法检测HV和OT病原体;取不同恙螨数的螨制成无菌悬液接种Vero-E6细胞传代,分离检测HV和OT病原体.采用PCR法检测HV-RNA和OT-DNA.结果 经传代后HV和OT双重感染鼠的检测情况为,HV单纯阳性鼠体螨5、10只组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OT单纯阳性鼠体螨10只组在第6代检测到1只,HV、OT双重阳性鼠体螨1只组在第5、6代均检测到1只,HV、OT双重阳性鼠体螨5、10只组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1、5、10只游离螨组叮刺小白鼠后,在第6代各检测到1只.Veto-E6细胞在第4代时,HV、OT双重阳性的鼠体螨5、10只螨组.各有1份检测到HV和OT双重阳性的感染细胞.传至第6代时,HV、OT双重阳性的鼠体螨1只螨组和游离螨1、5、10只螨组均检测到HV和OT双重阳性的感染细胞.经PCR检测到HV-RNA、OT-DNA.结论 小盾纤恙螨体内可自然双重感染HV和OT病原体,并可经叮刺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