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通常可根据X线钡餐透视来诊断,由于本组2例患儿呕吐剧烈,服用钡剂检查效果不佳而采用超声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山西省儿童医院近一年来通过高频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8例。结果:18例均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后经临床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可明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外科疾病。男婴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婴。就诊时间多在1~2月问。我院近一年来应用高频超声诊断9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先天性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0.3%~1.0%,均为足月儿,本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治疗,预后良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以前主要有X-线钡餐检查,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及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可以被超声首先甚至单独作出诊断.本文总结2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及X-线钡餐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 H P 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怀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超声表现,观察胃潴留情况、胃内容物通过幽门管情况、幽门管形态,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直径、幽门管长度.结果:11例患儿均为足月儿,均为进行性呕吐加重,1例经内科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及价值。方法禁食后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胃内容物的量及幽门的形态、结构,分别测量幽门外径、长度、肌层的厚度和及幽门管腔内径。分析70例经手术证实患儿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70例中68例声像图呈特征性改变,幽门管长径(22.30±2.68)mm,幽门肌厚度(4.60±0.88)mm,幽门直径(14.50±1.86)mm。以幽门肌层厚度≥4 mm为诊断标准,敏感度为71.43%;以幽门肌层厚度>3 mm为诊断标准,敏感度为97.14%。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幽门肌层厚度>3 mm为诊断标准可以大幅提高敏感度,减少漏诊,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CHPS)作为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多发病,是新生儿器质性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随着高频探头的应用,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准确性已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4岁。因运动后气急来院。查体 :心界增大 ,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第一心音亢进 ,偶可闻及开放拍击音。心电图 :左房增大。X-线 :心脏中度增大、以左房为主 ,肺门及肺野血管呈轻度淤血表现。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 ATL - 35 0 0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 2~ 5 MHz。二维超声显示 :于左室长轴断面、四腔心断面及左室二腔断面均可见位于二尖瓣环附近连于前叶和后叶根部的膜样回声 (图 1) ,二尖显示二尖瓣瓣上膜样回声 (小箭头所指 )图 1 心尖四腔切面图 瓣开放受限 ,瓣尖无增厚粘连 ,左房明显增大 (2 8m m)。 M-型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用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评价其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1%(89/98)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占72%(64/89),皆为多发。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可作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45天.以喷射性呕吐进行性加重20余天为主诉入院.查体:精神差,神志清,心肺(一),腹软,无压痛,可见胃蠕动波,肠鸣音存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提示:幽门管不全梗阻,先天性幽门狭窄不除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声像诊断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用B超对88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检查。结果:肝外型75例;肝内型9例;混合型4例。其中以肝外型最多见。本病可伴胆囊和胆管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肝硬化等。根据超声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能作出诊断。B超不仅能反映囊肿的部位,范围、程度,内部结构情况,而且能发现并发症,因此B超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患儿的超声资料。结果 52例中,肠闭锁28例,肠狭窄24例。超声检出先天性肠闭锁25例,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89.29%(25/28);检出先天性肠狭窄22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1.67%(22/24)。结论 超声检查简便、安全、迅速,可作为小儿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腹股沟肿块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87例腹股沟肿块进行诊断,全部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腹股沟肿块分为囊性(Ⅰ型),囊实性(Ⅱ型)。实质性(Ⅲ型),含气性(Ⅳ型)。含气混合性(Ⅴ型)五型。结论:高频超声对腹股沟肿块的分型和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无痛苦,小儿易接受,可作为腹股沟肿块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 ,19d。哺乳后喷射状呕吐 5 d,渐重。呕吐物多为鲜奶 ,吐后进食欲望强。查体 :婴儿发育正常 ,营养不良 ,精神不振。腹部稍膨胀 ,可见胃形 ,叩鼓音。未扪及肿块。经 X-线钡透检查不确诊而行超声检查。超声高频探头检查所见 :婴儿肝、胆、胰、脾、肾无异常。胃腔明显扩张 ,液性内容物较多 ,胃窦前后径 35 mm。胃体、窦部胃壁正常。幽门壁明显增厚 ,长轴切面呈“空心橄榄”状中等回声团 ,边缘光滑(图 1)。长径 19mm,直径 15 mm,幽门管 2 mm。短轴切面呈“靶环”状。胃窦部可见蠕动及逆蠕动。超声诊断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后经手术证…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以反复脐周疼痛或急性腹痛而就诊,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超声的广泛应用,使肠系膜淋巴结能清晰显示.本文总结本院2007年4月~2008年12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6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晏丽  蒲世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11):838-838,F003
患者,女性,28岁。因生后紫绀至今,妊娠1月个来院就诊。查体:T37℃,P75次/分,BP100/60mmHg,R25次/分。查体:精神差,呼吸急促,口唇紫绀。胸廓对称,心界向左侧扩大,左胸骨旁Ⅲ~Ⅳ肋间及心尖区均可闻及Ⅲ~Ⅳ收缩期杂音,两肺呼吸音粗,腹部未见异常,神经系统反射正常。  相似文献   

17.
实时超声显像对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告28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超声诊断结果,经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结果表明,实时超声显像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病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尤其对碘过敏或行静脉上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而又难以接受逆行上尿路造影的患者,超声显像具有独特的优点。本文就输尿管狭窄的超声扫查方法、输尿管各段狭窄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二尖瓣狭窄3例南昌市第一医院温建中,周红,吴新坚,章,陈耀祖先天性二尖瓣狭窄与三房心、左房种瘤及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在临床上难以区别。但在超声心动图实时成像中,则各有其特征性的改变。切面超声能准确地确定左房梗阻的部位及性质,对选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对黄疸婴儿进行检查,评价其对胆道闭锁(BA)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3例黄疸患儿空腹4h后进行常规腹部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记录每例患儿的肝脏、胆囊、胆管、肝右动脉、门静脉及TC (triangular cord)征的情况等,并初步诊断是否为胆道闭锁.同时收集患儿的各项化验结果,MRI、CT等影像资料,手术所见和肝穿组织学及术后病理报告.结果 以肝穿组织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正确诊断18例BA中的17例,并且25例非BA均未被误诊.TC征阳性,肝右动脉增宽,胆囊异常(无胆囊、胆囊壁异常或(和)形态异常)三者对诊断胆道闭锁具都有很高的价值.以TC征阳性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9%、100%、95.3%;如以肝右动脉内径>0.16 cm为诊断BA的理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84%、88.4%;以胆囊异常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100%、97.7%.综合考虑以上三者,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100%、97.7%.结论 高频超声通过清晰地显示肝门部的形态结构,显著提高超声对婴儿胆道闭锁诊断的准确性,其准确率为97.7% (42/43).  相似文献   

20.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畸形 ,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及时的治疗 ,可出现头面部畸形并逐渐加重。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对肌性斜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为临床提供简单而可靠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客观依据。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的肌性斜颈患儿 2 0例 ,分为 2组 :肿块组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1~ 11岁 ,平均 3 .8岁 ;非肿块组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6.5岁。二、仪器和方法应用东软NAS 10 0 0型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 ,频率 7.5MHz。暴露颈部 ,涂以耦合剂 ,探头直接置于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