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内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宫腔内良性病变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检查有异常者127例,与临床及病理异常数一致,敏感性为100%。127例宫腔内良性病变中,106例与病理诊断符合(83.5%),21例与病理诊断不符合(16,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很高的敏感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具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部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获得病理确诊的胃部病变患者均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及增强CT/MRI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评估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68例胃部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95.6%vs17.6%,P〈0.001)。以病理为金标准,常规超声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13.2%,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88.2%,增强CT/MRI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89.7%。三种检查方法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两两比较,常规超声与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与增强CT/MR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能消除胃内气体、黏液的干扰,明显提高对胃部病变的显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无辐射,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在下段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下段胆管梗阻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共40例进行常规超声及采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并与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常规超声及采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能显示下段胆管梗阻分别为23例(57.5%)和37例(92.5%),后者较前者对下段胆管梗阻的显示率明显提高。②与ERCP或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对病因诊断准确性为52.5%,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病因诊断准确性为85.0%,后者较前者对下段胆管梗阻病因诊断准确性高。结论采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能明显改善对下段胆管梗阻病变的显示率,对梗阻病因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充盈检查对于胃溃疡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胃溃疡病患应用超声充盈检查,将其检查诊断结果与胃镜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例胃溃疡患者中,经由超声充盈检查定性诊断的有165例,其中胃体部溃疡10例,胃底部溃疡20例,胃大弯溃疡35例,胃小弯溃疡10例,胃角溃疡60例,胃窦部溃疡30例,检出率82.5%;35例经超声充盈检查未检出,漏诊率17.5%。结论超声充盈检查相较于传统检查具有无创性,高重复性,操作简便性等诸多优势,可以应用于胃溃疡疾病的初筛,以及辅助诊断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婷  王海燕  白竹  王娟  孙玉华 《吉林医学》2008,29(5):399-40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二维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11例,本文对11例患者的二维超声表现与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多位于胃体部,以腔外型多见。本组良性7例,病变直径〈5.0cm,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内部呈均匀回声,黏膜表面光滑。恶性4例,病变有如下特征:直径〉5.0cm;病变内部回声不均匀,并伴有多发小片状坏死;病变胃腔黏膜表面回声不规整,多伴有大而深的溃疡;病变内有散在分布的细小钙化点。远处转移或周围组织、器官浸润。结论:二维超声检查能较准确诊断胃间质瘤,并对其良恶性的判别有重要价值,对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超声定期复查,可监测其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40例胃占位病变的X线及超声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及其与X线结合在胃占位病变中的价值。结果提示,超声和X线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使用,可互相取长补短,对提高胃占位病变的诊断质量,帮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纪缘 《中外医疗》2014,(12):183-184
目的:探讨观察超声对于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最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将病理确诊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为88.57%,乳腺癌的准确率为80.00%,导管内癌的准确率为50.00%,乳腺恶性病变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48%,超声SR>2.57<3.26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SR〉3.26时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高,对于乳腺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及内窥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9例胃十二指肠肿瘤(52例胃癌和7例十二指肠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声像图表现,总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隆起型胃癌14例,超声2例误诊为胃息肉;溃疡型胃癌17例,超声3例误诊为胃溃疡及幽门梗阻;浸润型胃癌21例,超声2例误诊为急性胃炎,十二指肠水平部癌4例,超声1例误诊为结肠肿物局部浸润;十二指肠降部癌3例。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86.4%(51/59),误诊率13.5%(8/5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有回声型胃造影剂诊断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应用3.5-5MHz探头,在胃体表投影区多体位、多切面探查。结果32例(32个)胃间质瘤超声共同表现为胃壁肌层内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有包膜、边界清晰。其中8例超声表现为瘤体完整包膜破坏,黏膜层可见凹陷性强光斑,经病理诊断为并发溃疡;10例胃间质瘤最大长径〉50mm,有分叶,低回声内见细小光点,经病理诊断为6例交界性,4例低度恶性。结论有回声型胃造影剂对胃间质瘤的诊断率高,对临床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比较胃窗超声造影与X线消化道造影对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我院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胃窗超声造影,对照组选用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层次等情况,并加以记录。此后,行胃镜或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消化道溃疡,加以比较。结果:胃窗造影溃疡检出率达91.5%,其中胃溃疡的检出率达91.09%,十二指肠溃疡的检出率达91.92%,以胃窦及幽门管部以及十二指肠后壁及小弯侧漏诊率最高,其中胃小弯部4例,胃窦及幽门管部4例,十二指肠后壁3例,小弯部2例。经比较,胃窗溃疡病的检出率达91.50%,与X线钡餐造影的检出率(92.00%)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胃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检查率与X线钡餐检查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X线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相比,胃窗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且操作简单的消化道溃疡的诊断方法,能充分显示消化道肌层病变,降低消化道溃疡的误诊、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清中胃蛋白酶原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65例健康成人,95例胃癌及消化系统其它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SPG)含量,结果表明,胃癌患者SPG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底腺粘膜萎缩愈严重,SPG值降低愈显著。消化性溃疡患者SPG值含量升高,而贲门癌、食道癌患者SPG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SPG测定可以作为胃癌及胃癌高危人群的初步筛选指标,用于胃癌的普查,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100例慢性胃炎低张双对比造影片进行了X线测量分析,同对以20例正常胃低张双对比造影片作对照。提出了胃低张双对比造影诊断慢性胃炎的标准,并且对胃小区作了分型。重点探讨了胃小区显示与否在诊断慢性胃炎中的价值,认为:①正常胃由于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尤其是胃粘液屏障作用元胃小区显示。②胃小区的出现或(和)胃小区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胃小沟增宽、粗细不均,边缘模糊不清是诊断慢性胃炎的可靠依据。③胃粘膜纹增粗,且有局限横行不消失的粘膜皱壁是诊断慢性胃炎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吸入物过敏原过筛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Star过敏原检测仪进行混合吸入性过敏原(hx901)检测。结果 106例受检患者中,45例hx901阳性,其中41例属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占91.1%。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其他过敏性疾病hx901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1例患者进行了屋尘螨(d1)和(或)粉尘螨(d2)的检测,结果表明hx901和d1、d2的检测结果明显相关(r=0.757,P〈0.05)。结论吸入物过敏原过筛试验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明确致敏原和疾病防治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胃肠疾病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79例各型胃肠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GⅠ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GⅡ显著性上升(P〈0.05);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和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GⅠ水平显著下降(P〈0.05),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PGⅠ/PGⅡ比值下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和PGⅡ均显著性增高(P〈0.05);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GⅠ显著性下降(P〈0.01),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PGⅠ/PGⅡ比值降低。结论: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的改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不同胃肠疾病和胃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的探讨胃助显超声对胃部病变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胃部不适患者130例,首先行胃肠助显超声,然后将结果与胃镜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 结果本研究130例中,胃部疾病113例。胃助显超声诊断99例,阳性检测率为87.6%,与胃镜及病理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8.2%。胃助显超声诊断胃炎44例,胃癌13例、胃间质瘤7例、胃溃疡17例、胃息肉15例,食管裂孔疝3例。 结论胃助显超声无侵袭性,无辐射,容易被患者接受,对于胃部疾病有良好的诊断符合率,可以作为筛查胃肠道疾病首选方法,为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补充,为胃部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变化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 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10例、胃溃疡 2 3例以及胃癌 12例的血浆ET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胃病各组的血浆E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ET可能是各种胃病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 ,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应采用包括选用ET拮抗剂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2DFIESTA序列在胃肠道痛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疑诊胃肠道病变患者、先行FIESTA序列扫描,且部分患者行常规FSPGR/T1WI、压脂FRFSE/T2WI扫描,并结合患者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93例患者中,胃低分化腺癌47例,胃肠道间质瘤3例,十二指肠低分化晾癌9倒,中段空肠梗阻2例,中段空肠食物团1例,回盲部淋巴瘤3例,结肠高、低分化腺癌26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结论FIESTA序列时显示胃肠道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137例胃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胃炎、溃疡、浅表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浅表性胃炎伴肠腺化生、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和胃癌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与48例正常供血者血清LDH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部分病例进行LDH同工酶测定结果,胃癌等患者的LDH_5、LDH_4出现阳性结果。对124例上述患者抽取胃液中和后进行LDH测定,以浅表性胃炎胃液LDH平均值为对照,胃癌患者胃液LDH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疾患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本地区459例常见胃病胃镜象与舌象的观察所得资料,并结合高寒地区特点进行分析后提出:本地区常见胃病的舌苔以腻苔为特点。胃病炎症反应不能完全拘于黄苔之说,而似于红绛舌有关。剥苔在胃病方面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从瘀紫舌和异常舌脉看,四种胃病的血瘀程度由重到轻大致可分三级:即胃癌;溃疡病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说明血瘀是本地区常见胃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完成率,消化道各部分阳性检出率,以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54例,均发现阳性病灶,其中食管病变合并胃部疾病1例(1.8%),单纯胃部疾病15例(27.8%),胃部疾病合并小肠疾病38例(70.4%).其中1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小肠病变14例(73.7%);腹痛、腹泻等其余症状病例31例,检出小肠病变18例(58.1%);6例无症状患者检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浅表性胃炎1例、单纯浅表性胃炎5例.老年患者26例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腔,完成胶囊内镜25例;中青年患者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胃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顺应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