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45-45,82
目的介绍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后并发中枢性高热58例患者,随机分为物理降温护理组和药物降温护理组各29例,分别予物理降温护理与药物降温护理,对比降温效果。结果物理降温护理组短期降温效果优于药物降温护理组(P〈0.01),远期降温效果与药物降温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物理降温能够快速有效地发挥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先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55-3656
中枢性高热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而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利用传导及蒸发的散热原理,对高热患者给予局部及全身物理降温,是处理中枢性高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并总结了对ICU高热患者的护理启示,以指导护理人员正确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促进控制ICU中枢性高热患者体温,防止其并发症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中枢性高热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抢救及时,降温实施治疗越早,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因此,及时有效降温,控制高热是减轻脑损害、促进脑细胞功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后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实行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措施后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措施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高热常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等部位损伤(创伤或手术)的患者,其高热特点:(1)发生早,常在伤后或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高热;(2)体温上升快,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热型呈稽留热,无寒颤;(3)四肢末梢体温不高,头部及躯干部体温极高;(4)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现将我科对自1992年~1998年128例出现中枢性高热患者所采取的降温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降温措施  (1)冰帽:将碎冰块置入冰帽中,戴于患者头部。应注意及时更换或添加冰块,以确保有效的降温效果。有条件的可用电子…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意外病人一般都有可能出现高热、偏瘫、吞咽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针对所出现的症状要求采取对症处理。现就对高热病人护理谈点个人看法:中枢性的高热是脑出血引发下丘脑综合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物理降温能取到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是当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之一 ,病死率高。脑血管意外病人 ,特别是脑出血 ,由于出血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使体温调节中枢失控 ,且易合并感染 ,体温往往升高。我科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选择急性脑血管意外高热病人 4 6例 ,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 ,给予  相似文献   

9.
冰水持续灌肠对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冰水灌肠对严重脑挫裂伤和脑血管意外并发中枢性高热降温的效果。方法:用4℃无菌蒸馏水持续灌肠降温,采用SIEMZNS961型监护系统连续监测体温变化。结果:灌肠后30min体温开始下降,5 ̄6h可降至35℃左右(P〈0.01),同时观察到心率和呼吸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持续冰水灌肠,适当控制滴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颅脑外伤引起的中枢性高热是脑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损伤脑干或下丘脑,直接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紊乱,或是由于脑外伤导致脑出血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其发热特点主要有:(1)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呈稽留热,可持续数天无寒战。(2)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温度不高,而头部、颈部及躯干体温极高。(3)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4)单纯使用药物降温效果不理想,物理降温有一定疗效。(5)体温易随外界温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治疗护理。方法:依据体温高低采取适宜的降温方法,对症支持。回顾性分析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59例进行降温综合治疗护理。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结果:34例患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后出院,11例患者自动出院,14例患者分别死于各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应采取综合降温措施,同时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3.
由于前穿质、丘脑下部、脑于各部位及上脊髓损害,以及第ⅢⅣ脑室内及其周围肿瘤破裂出血术后,重型脑挫裂伤术后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既为中枢性高热,临床上多表现为稽留热,有时出现过高热(体温超过41℃),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术后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危及病人生命,笔者通过临床15例中枢性高热病人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玉荣  王风改 《中原医刊》2004,31(16):41-41
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体温在发病早期可骤然升高至39℃以上,多呈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四肢低而头及躯干高,双侧不对称,干燥无汗。药物降温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则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降温及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急性脑血管...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以来,我们对85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控温毯降温,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胡忠荣  许冬梅  朱晓娟 《吉林医学》2011,32(28):6016-6017
目的:探讨中枢性高温的降温方法。方法:对30例在接受物理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液温0~10℃,40~60滴/m in进行降温。结果:降温有效率达100%,降温前后体温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适应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确定液温、液量,适时对症护理。  相似文献   

18.
19.
20.
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Hyperte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简称为HIH以下同)并中枢性高热病人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并对其中18例采用不同的降温措施如传统的降温、头部冰帽、医用控温毯等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后,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将措施效果作一对比分析,并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