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用Nd:YAG激光治疗鼻腔血管瘤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6个月~57岁.患者均有反复鼻出血或涕中带血的症状,每次出血量>200ml 10例,余者为几滴或涕中带血,病程2个月~10年.5例伴有头痛、头晕,25例有轻、重度鼻塞症状.鼻中隔血管瘤17例,鼻甲血管瘤10例,鼻前庭血管瘤3例;左侧22 例,右侧28例,均为单侧发病.瘤体最大约1.5cm×1cm×1cm,最小约0.5cm×0.5cm×0.5cm.采用湖北孝感激光设备厂产的JLG-100型Nd: YAG激光光纤手术器治疗.激光波长1.06μm,功率0~100W,光束直径0.6mm,连续可调.用1%丁卡因及1 ‰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患侧鼻腔黏膜及瘤体,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瘤体,采用间断激光,每次照射0.5~1s,间断0.5s,非接触性直接照在瘤体表面,点间相距0.5cm,每次照射3~4个点,以瘤体表面变白为度,随即可见瘤体萎缩,切勿击穿瘤体,以防大出血.每次治疗相隔3d.以瘤体完全消失,黏膜平整光滑色泽正常为治愈.本组病例治疗最少3次,最多6次,激光术后2周至1个月瘤体组织坏死、脱落,瘤体组织的血管和静脉窦被栓子填塞,无1例并发出血或感染,随访1.5~2年, 1例较大者治疗6次后仍有部分残存瘤体,如绿豆粒样大,继续用激光照射3次,观察2年无复发,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至1999年10月我们使用南京长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12~70岁,平均42岁.病程1~12年,均有鼻塞、流清水涕、鼻痒、打喷嚏、嗅觉减退等症状,经局部及全身反复用药治疗,疗效欠佳.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用1%丁卡因和1%麻黄素双鼻腔表面麻醉和收缩鼻腔黏膜,麻醉生效后,将微波输出功率调为25~30W,在前鼻镜窥视下将双针式辐射器探头插入下鼻甲后端黏膜,启动开关,辐射时间为5s,一侧下鼻甲从后向前热凝3个微波辐射点.以见到点射处黏膜发白为度.治疗后交替滴用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及复方薄荷油每日各3次,术后无疼痛、无出血,不使用抗生素,10~14d复查.病情轻者治疗1次,重者2周后重复治疗1次.治疗3d患者鼻塞、流清水涕、打喷嚏等症状不减轻,甚至加重.从第4天起症状逐渐缓解,6~8d症状明显好转,至3~4周症状消失.临床治愈57例,占75%;好转17例,占22.4%;无效2例,占2.6%.总有效率为97.4%. 讨论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患者多为特异性体质,当吸入或接触某种食物,或因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鼻部感染,鼻腔结构异常都可诱发本病.用脱敏药物、冷冻、激光、切断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封闭下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理疗等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但远期复发率高.微波治疗主要是通过热凝产生治疗作用,其机制为微波直接作用于患者的下鼻甲局部高效反应区病变黏膜,电凝后,封闭了黏膜下的小血管、淋巴管,使下鼻甲腺体缩小萎缩,破坏下鼻甲黏膜的胆碱能神经,减少了乙酰胆碱的释放,降低了对致病原因刺激的敏感性,减轻血管扩张和降低腺体分泌,从而改善了症状.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糜烂、溃疡83例,男47例,女36例,12~60岁,平均33.8岁,其中单侧糜烂、溃疡54例,双侧糜烂、溃疡29例.病史3个月~2年,以鼻干、鼻痒及反复鼻出血为主要症状,其中每周鼻出血4次以上35例,2~4次48例,鼻出血均发生在鼻中隔前端且难以止血,经常规治疗3周以上,症状无改善.双鼻中隔前端尤其是利特尔区黏膜糜烂、溃疡,并可见少量干痂附着.治疗方法:清洁鼻腔分泌物,在鼻镜明视下,用枪状镊取浸润10%维生素C液的棉片,蘸云南白药粉贴于鼻中隔糜烂、溃疡处,每日1次,连用5~7d.血止后间隔12h,再予以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经此方法治疗,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治愈72例,占86%;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期复发,但常规治疗均可控制症状,好转9例,占10%;症状无明显减轻或有减轻,但随访期复发且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症状2例,占2%;平均治愈时间4.3d.  相似文献   

4.
自体肋软骨植入鼻腔黏骨膜下治疗萎缩性鼻炎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 ,其特征为鼻腔黏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病情较重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用自体肋软骨植入鼻腔黏骨膜下治疗萎缩性鼻炎 1 6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6例均为原发性萎缩性鼻炎患者 ,男 1例 ,女1 5例 ;年龄 1 8~ 62岁 ,平均 35 .5岁。病程 3~ 1 5年 ,平均 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 :鼻腔干燥、结痂 ,鼻塞 ,鼻出血 ;嗅觉减退或消失 ,呼气有臭味 ,伴头痛。药物治疗无效。用糖精法〔1〕测试鼻黏膜纤…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至11月我院利用低温消融射频技术治疗少年儿童慢性肥厚性鼻炎30例,男21例,女9例,8~16岁,平均13.4岁.病程2~5年,平均3年.患者均持续性鼻塞,头昏,嗅觉减退,时有脓涕.体检示双下鼻甲黏膜肥厚,鼻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状,色暗红,触之有硬实感,不出现凹陷,1%麻黄素棉片收敛效果欠佳.治疗时患者取坐位,用1%麻黄素加1%丁卡因棉片收敛麻醉双侧鼻腔(包括中鼻道、下鼻甲、下鼻道及中隔面),重复麻醉2~3次,麻醉成功后,使用美国ENTec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将连接在射频发生器上的专用手术刀头,在鼻内窥镜直视下,从下鼻甲后端、中端、前端3处分别插入.每个位置插入下鼻甲内后踩住切割踏板持续激活射频电极10s,迅速使黏膜组织消融、缩小、发白,然后将专用手术刀从组织内抽出.射频专用手术刀头插入下鼻甲前需将刀头前端沾上生理盐水,以形成刀头前端的电离效应,以利于刀头插入下鼻甲黏膜.若术中射频消融点出血,踩止血踏板凝血.术后口服抗生素,鼻腔滴1%氯麻液,3次/d.术后3d伪膜开始脱落,7d鼻阻塞减轻,14d伪膜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30例患者除2例行2次射频治疗外,余均1次治愈,鼻塞、头昏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P物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P物质神经阻滞疗法(CAP)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CAP在双侧鼻腔黏膜表面涂布,每日1次,连续15日为一疗程.结果100例在治疗后平均记分均明显降低,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显效73例(73%),有效19例(19%),无效8例(8%),总有效率92%.无1例毒副反应.结论CAP疗法治疗方便、效果好、无副作用,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患者鼻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经鼻内镜、鼻窦CT检查明确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并经临床确诊的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鼻内黏膜接触性头痛患者鼻腔解剖异常主要位于鼻腔中部,以鼻中隔高位偏曲多见,窦口鼻道复合体异常次之。鼻内镜手术矫正鼻腔解剖异常,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8个月。痊愈3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5例伴有焦虑症的患者术后5 d焦虑症减轻,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1个月症状消失。5例伴有颈背部肌紧张感的患者在术后7 d内颈背部不适减轻,经理疗后症状消失。结论鼻腔中部解剖异常为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的病因之一,鼻内镜手术矫正鼻腔解剖异常可使大部分头痛患者获得缓解,合并精神症状及颈部肌肉异常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改良及其疗效,就改良手术方法和目的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1例(35眼)。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9~70岁,平均31岁。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随访6~20个月。结果31例(35眼)慢性泪囊炎,双眼患者4例;2例(2眼)为鼻内镜手术损伤致泪囊炎。前期泪囊鼻腔激光手术病史4例(5眼),鼻外径路手术2例(2眼)。28例(91.4%,32/35眼)治愈,症状消失,鼻腔造孔通畅。1例术后1周取出膨胀海绵时发生鼻腔黏膜瓣位置移位;2例术后6个月造孔瘢痕闭锁,其中1例再手术后治愈。总有效率97.1%(34/35眼)。结论保留鼻腔黏膜瓣并以此修复裸露骨质,可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骨质和瘢痕增生,有助于提高和取得满意的临床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慢性肥厚性鼻炎38例中,男22例,女16例,16~47岁,平均28岁;病程0.5~20年,平均5年.术前5例曾经微波治疗,3例曾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余均为长期门诊药物治疗者,鼻阻症状未见改善.术时患者取半卧位,麻醉成功后,在下鼻甲游离缘作一长2.5~3.0cm切口,深达下鼻甲骨面.自切口由前向后在黏骨膜下剥离出下鼻甲骨的内、外侧黏骨膜瓣,剪除下鼻甲骨前中下1/3与下鼻甲后端.然后将剥离的下鼻甲黏骨膜内侧瓣向下外方压紧,包裹下鼻甲骨创面,并修剪部分下鼻甲黏骨膜外侧瓣,使下鼻甲与鼻中隔间的鼻道宽度达0.5~0.6cm,术毕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4~48h后抽出.患者均无明显出血,术后平均3.7d出院.38例术后随访3月~2.5年,平均1.5年,鼻通气完全正常36例,约占95%,睡觉时偶有鼻阻2例,约占5%.均无鼻出血、鼻干、中隔下甲黏膜黏连等并发症. 讨论我们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采取下鼻甲前端黏骨膜剥离后再行手术,其优点是:(1)术中视野清楚,能较好地把握切除组织的大小,后端不易残留;(2)将分离出的内侧黏骨膜瓣包裹剪下的手术创面,使下鼻甲骨不外露;(3)抽纱条时出血少,反应轻;(4)因创面完全被黏骨膜瓣覆盖,故不易产生鼻腔痂皮、鼻干等症状,亦无中隔下鼻甲黏膜黏连之虞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鼻甲切除术中应用微波热凝创缘法治疗120例,男96例,女24例,9~56岁,平均26岁;经收缩检查均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其中单纯鼻甲黏膜肥厚32例,鼻甲骨质肥大62例,鼻甲息肉样变14例,中隔偏曲、一侧代偿肥大12例.治疗方法是术前将微波设置为脚踏开关,功率为20W,时间为3s.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含少量麻黄素的1%丁卡因棉片收缩、麻醉鼻腔黏膜3遍,将含少量副肾素的1%利多卡因沿鼻甲黏膜下由前向后注入,用鼻甲剪常规切除下鼻甲.在额镜光照直视下将微波辐射探头沿鼻甲切缘插入,依次热凝,至颜色变白为止,填入棉片隔离鼻腔,术中用1%麻黄素液点鼻3d.120例术后鼻腔均无出血,全部脱痂愈合,创缘光滑,鼻腔畅通,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罕见无症状性鼻石症2例,男性,分别为24岁、28岁.平时无自觉症状,追忆均无异物进入鼻腔史,鼻腔检查示2例右侧鼻腔均被质硬如石、灰白色物填塞,前端几乎近鼻内孔鼻阔处, 不能窥见鼻腔顶及下鼻甲,鼻石前端周围黏膜无红肿及糜烂,无渗出无黏脓血性分泌物.用枪状镊钳取,鼻石略有微动,在局麻下(点入少许1%丁卡因),用咬骨钳逐步钳碎后取出结石.两侧结石约1cm×3cm×5cm大,患者鼻腔较为宽大,下鼻甲及鼻腔前半部黏膜苍白、萎缩,中隔部黏膜轻度糜烂.用呋麻液和复方薄荷油交替点鼻1周后复查,黏膜基本恢复正常,鼻腔仍较宽大.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以来,我们用泪道探通加碘必殊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射,治疗成人泪道阻塞52例,经随访远期疗效满意.52例、52眼中,男10例、10眼,女42例、42眼,40~70岁,平均51.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1.5年.治疗方法是于结膜囊内每隔5min滴1次1%丁卡因眼水,共滴3次,20min后常规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泪道.用泪道探针探通,再用圆钝头的9号腰穿针探入鼻泪管之下段,留置探针10~15min,抽出针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以证实探针确在鼻腔内,换接有碘必殊眼膏的注射器,边注射药膏边抽出针头,使整个泪道充满药膏,最后拔出全部针头.术后用碘必殊眼水滴患眼.嘱患者勿按压患眼泪囊部皮肤,3d后再冲洗和注射药膏1次.本组治愈40例、40眼,治愈率76.92%;好转5例、5眼,占9.61%;无效7例、7眼,占13.47%.其中,单纯鼻泪管阻塞41例、41眼,治愈37眼,好转4眼;鼻泪管重度狭窄6眼,治愈2眼,好转1眼,未愈3眼;慢性泪囊炎5眼,治愈1眼,未愈4眼.  相似文献   

13.
向鼻腔内喷雾或涂布血管收缩药 ,吸引分泌物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处置。目前 ,有关各种疾患处置后的效果尚无客观的评价资料。该文对声学鼻腔仪检查鼻腔处置后的效果和自觉症状进行了研究。常年性室尘鼻变态反应患者 30例 57侧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14~ 6 5岁 ,平均 2 9岁。根据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RAST)记分 ,将鼻变态反应患者分为轻度 (记分 1~ 3,18例 )和重度 (记分 4~ 6 ,12例 )两组。于鼻处置前 ,先用 RHINO2 0 0 0型声学鼻腔仪行鼻腔面积测定。然后 0 .1%盐酸萘胺唑啉 0 .1ml,行下鼻甲和两侧固有鼻腔全体喷雾 ,再用 0 .1%肾…  相似文献   

14.
电离子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我们于1994年3~9月,以电离子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56例,经术后观察和1年以上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男50例,女6例;年龄10~36岁,平均20岁.病程1~10年.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6~11次.检查:扁桃体大小如表1.56例均作免疫球蛋白测定.1.2 治疗方法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产),功率100W,配有脚踏开关和长短火输出,输出电压5~15V.患者取坐位.以1%利多卡因10ml,两侧扁桃体周围粘膜下浸润麻醉;或1%地卡因粘膜表面麻醉(每隔5min喷1次,共3次).输出电压调至10~14V,短火,用直径0.03~0.05cm电离绝缘探针分别插入扁桃体隐窝及扁桃体组织内约0.5~0.8cm,根据扁桃体大小每侧约5~10点,同时启动脚踏开关,时间1.0s,使扁桃体电离.术后进半流质饮食,以1: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1周.  相似文献   

15.
声带疾病42例中男20例,女22例;16~64岁,平均40岁.声带小结12例,声带息肉14例,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声带炎16例;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27例;病程1个月~5年.患者取仰卧位,用1%丁卡因麻醉鼻腔、喉腔黏膜后,使用南京华杰集团公司生产微波治疗仪与日产Olympus ENFT YPE T3型纤维喉镜协同手术.左手持纤维喉镜自鼻腔插入喉部,看清喉部病变,吸净分泌物,右手把微波软轴治疗头自纤维喉镜活检孔插入,使头部接触病变部位,脚踏开关启动微波,功率设置30W、时间为3~5s,以病变变呈白色为度,勿超过声带边缘,对>5mm的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可在纤维喉镜下摘除小部分或大部分再用微波凝固残留部分.术后半月禁声,雾化吸入5~7d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术后患者反应轻微,咽喉部轻度干疼,无呼吸困难,治疗后局部形成白膜,7~10d白膜开始脱落,14d后脱落干净露出充血发红的创面,约21d充血消退,色泽恢复正常,1月后评定疗效.42例均经1次微波治疗,经2~6个月随访.12例声带小结治愈10例,占83.3%;有效2例,占l6.7%;14例声带息肉治愈11例,占78.6%,有效3例,占21.4%;16例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声带炎治愈13例,占81.3%,有效3例,占18.7%,总有效率为100%,无1例并发症. 讨论纤维喉镜与微波相结合治疗息肉疾病的优点是:(1)视野清晰,病变暴露良好,治疗方便迅速,多在3~5min内完成;(2)微波治疗中不出血,无气化,局部形成白膜,对创面有保护作用,不易感染;(3)对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声带炎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用微波对肥厚部位直接凝固,让它坏死脱落、修复,达到了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鼻腔注射辅助中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30例萎缩性鼻炎患者,抽取自体腹部脂肪,进行适当处理后,分别注射于鼻腔底部、鼻中隔黏膜下及两侧下鼻甲黏膜内等处。每次每侧鼻腔约注射1.5~3ml。手术前后口服鼻康片,术后用科亿鼻咽清洗剂雾化喷鼻。另外20例患者行鼻腔硅胶填充、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或胎儿头盖骨移植作为对照。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5~3.5年。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5.O%),P<0.05。同时,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鼻腔腔隙缩小,黏膜红润。结论自体脂肪鼻腔注射辅以中药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明显,且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治疗鼻咽囊肿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已不仅仅局限鼻腔手术,现已经扩展到垂体肿瘤切除、视神经减压术等。我科自2000年以来,在鼻内镜下切除鼻咽囊肿6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4~35岁,平均21.5岁。主要症状为鼻涕后流,枕部持续性钝痛。常在清晨感到有黏液流入口腔,回吸后可吸出痂皮样或豆腐渣样物,有臭味,易感冒。1例患者伴有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及CT扫描诊断为鼻咽囊肿。1.2手术方法用1∶1000肾上腺素的1%丁卡因棉片黏膜表面麻醉鼻腔3次,扁桃体针头在鼻内镜直视下,在囊肿周围用1%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8.
1998~2000年,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37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7例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在20~46岁;病程1~10年不等.患者均以鼻塞为主诉,并且经反复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专科检查: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暗红色或灰白色,用1%麻黄素收缩效果欠佳,鼻腔内有黏液性分泌物,中鼻甲黏膜和钩突黏膜水肿,鼻中隔无明显偏曲.  相似文献   

19.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血管发育异常为特征,以毛细血管扩张和同一部位反复出血为临床表现.北京同仁医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先证者,女,71岁,以双侧鼻腔、舌反复出血20余年,加重2年入院.20余年前,患者出现双侧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量约1 ml~5 ml不等,以春秋季显著.1 989年出现舌体出血症状,量较大不能自止,于当地医院行舌体激光止血术,术后,无大量出血.近2年来,双侧鼻腔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量较大,每次均需行鼻腔填塞、输血后好转,每年发生2~3次.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双侧鼻中隔,中、下甲黏膜可见数个散在的、扩张成岛状的毛细血管网,直径约2 mm~3 mm,略突出于黏膜表面(图1);舌体表面同样有数个扩张的毛细血管网,略高于舌面,直径约1 mm~2 mm(图2),加压后岛状物消失.凝血功能正常.于当地医院多次行便潜血检查,均阴性.  相似文献   

20.
鼻腔粘膜糜烂可引起鼻出血.有时需用凡士林纱条或气囊填塞方可止血.但取出填塞物时由于鼻腔糜烂面未愈,有时甚至创面扩大,可发生再出血,需再次填塞.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从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采用云南白药、碘仿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界出血20例,既达到了止血目的,又能使粘膜糜烂面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8例,女2例;年龄12~72岁,平均58岁.鼻腔出血18例,后鼻孔出血2例;已行两次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者8例,3次者8例,3次以上者4例.2.方法;用2%麻黄素和1%的卡因混合液浸湿之棉片收缩麻醉鼻腔粘膜,尽量看清出血灶,如出血量较大且部位明确者,可局部注射硬化剂或以双极电凝止血,然后再用长约7cm之云南白药碘仿凡士林纱条(碘仿、云南白药各1/2)依次从下鼻道向上叠加压迫,如为后鼻孔出血则在凡士林油纱球上涂上云南白药、碘仿混合粉,以常规方法填塞,4~5天后取出填塞物.结果与体会14例取出纱条后未再出血,粘膜糜烂大部分愈合;5例取出纱条后粘膜面大部分愈合,未愈合处仍有少许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