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调理体质防治老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彦 《江苏中医药》2007,39(3):46-48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老年常见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老年痛防治研究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目前老年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科学生活方式、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心理调适、服用保健药物等。考虑到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从而形成了老年人特殊的体质特征,这是老年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能针对老年人的特殊体质进行相应调理,也可达到防治老年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治疗老年病经验琐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唐明礼1立足脾肾治疗老年病根据老年人体质特点如老年疾病多兼脾肾虚的病机,老年人多虚损之证,无论生理性的衰退,还是病理性的致虚,总以精血亏耗,脏阴之损害为先,是导致老年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3.
1075例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075例60岁以上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系的调查分析,发现肥胖体型者阳虚、痰湿、淤滞体质最多;瘦削体型以阴虚、阴阳两虚休质为多;壮实体型多属阴虚体质(阴虚内热):虚弱体型多属阳虚(气虚为主)及阴阳两虚体质。说明体型与体质及与老年病的密切关系。这对老年病的临床辩证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病理特点,从理论上学习了理虚化瘀法在老年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老年病防治的临证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子和擅用汗吐下三法,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反对滥用补药,主张食补。老年人体质多虚,张氏在治疗老年病时寓补于攻,攻补结合,多取良效,这对于现代治疗老年病有指导意义。笔者对张氏攻补结合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在老年病的治疗工作中,注意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重视护养正气。试述如下。1 扶正固本补而勿滞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五脏皆虚”。表现为抗病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易于发病,易于传变,脏腑精气易损而难复。因此,对于老年病的治疗重视护养正气,遵“老衰久病,补虚为先”、“宜延年之药以全其真”之训,以补虚固本为治疗大法,从而使脏腑机能振奋,体质增强,正气存内,达到祛邪治病,益寿延年之功。老年病以本虚为主。一般来说,治疗老年病宜多用补药,少用泻药。在施补时必须结合老年人的体质、针对病因、审因论补,切忌滥补。老年人脾胃不足,运化力弱,故宜缓缓调补,长期渐进,药量宜轻。老年人根本虚衰,最易招致邪侵,且脏腑功能减退,气化不力,血行不畅,邪易聚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群作为社会人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质特点在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基础上又有着特异性的方面,研究其体质特点对于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以及老年病的防治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叶天士在诊疗过程中十分重视患者体质特点,明确提出“平素体质不可不辨”,其对于老年人群的体质特点也有着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相关的老年病医案进行分析总结,将叶天士老年体质学术思想归纳为“阳明脉衰”“肾精亏耗”及“上实下虚”,并对老年体质特点不同方面相应的易发病证进行探讨,总结叶天士方药特点。发现叶天士对于老年病的辨治多从通补阳明与培补肝肾出发,针对老年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调整攻补关系,体现“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对现代临床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验案为例,结合老年病的特点,选取三则典型病例,介绍生脉散在中医老年病中的应用。老年病有多病并存、多证相兼、虚实夹杂、缠绵难愈特点,老年人生理特点及久病多虚决定老年病以虚为主,生脉散加减对老年性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性肺癌、不稳定型心绞痛都能改善其症状,但在临床治疗中要注意整体调理、辩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体质特点及用药规律考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晓峰 《中医药学刊》2001,19(3):238-239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液皆虚;淤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已成趋势[1],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医学问题,促进了老年病研究的不断深入[2],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老年病成为目前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人至老年,五脏六腑出现气血阴阳各方面不同程度的虚损,导致老年人生理上的五脏皆虚,正虚于内,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内伤,痰饮、瘀血内生,形成老年人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3],而老年人这种生理病理特点与肾气渐衰、精血亏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决定了老年病多系慢性、难治之痼疾.导师项颗教授从事老年病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技术精良,对老年疾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用药发扬古义、巧用创新;通常达变、审因论治,形成了独特丰富的学术思想.笔者随诊师侧,聆听教悟,受益颇深,现整理导师老年病临证用药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