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卫生部门调查统计,有38%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有一半的老年妇女罹患此症。在老年人的骨折病例中,67%是因为骨质疏松所致。国人每日平均摄取钙量400毫克左右,不及国际标准的70%。骨质疏松症已成了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病——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老年人中每年约有30%的人因骨质疏松发生脊柱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是老年人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因内固定手术风险大,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不能耐受,多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佩戴腰部支具等,但是长期卧床不仅加重了骨质疏松,而且容易引发肺栓塞和深静脉栓塞等致命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骨量低,骨组织细微结构的破坏,伴有骨脆性增加和骨折易患性增加的骨骼疾病,即骨质疏松症。属祖国医学一骨痹”,“骨痿”范畴,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是发生骨折。它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许多人因此而长期遭受肉体上的痛苦,甚至伤残,早逝。以美国为例,每年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病人约有120万人,其治疗费用高达70~120亿美元,占美国用于治疗全部骨折费用的85%,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000~8000万人,据上海调查资料统计老年骨质疏松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74%,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1.3亿之多。骨质…  相似文献   

4.
唐旭丽 《河北中医》2014,(3):457-458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痹、腰痛范畴,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点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常发生于老年和绝经期后妇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和病理性骨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中国患者已超过9000万,即每14人中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骨质疏松,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50%~60%.  相似文献   

5.
黄柏鑫 《光明中医》2008,23(2):249-25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本病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常见病,我国现有老年人口约1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亿1千多万,其中25%-70%将患骨质疏松。作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相对而言,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年龄比女性晚,发病率低,其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前者。到目前为止,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材料很丰富,但关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研究的材料不很完整,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治疗上也没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高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我国此类骨折的发生率已显著提高。根据Ohldin等的报道在老年髋部骨折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比例较高,可达69%,因其固有的特点,近几年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特别关注。1骨质疏松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骨质疏松越来越被更多人重视,特别是老年人,而骨质疏松造成的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被广大骨科医生所关注。骨质疏松之所以危害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健康,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并发的骨折。骨质疏松骨折,多发于挠骨远端,脊柱和髋部,而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入院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远较其他部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高。故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评价骨折危险性,经济简便、有效地筛选高危人群,减少骨折的发生,意义重大,能及时正确有效地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就能更好地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及其与骨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伴有脆性增加 ,容易发生骨折。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它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一样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轻者产生腰背疼痛 ,重者在轻微的外力下引起骨折。目前 ,仅美国每年即有 50万人发生椎体骨折 ,2 5万人发生股骨近端骨折。绝经期妇女每3~ 4人中即有 1人至少有一节椎骨畸形。而老年性髋部骨折病例中 88%与骨质疏松有关。引起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很多学说 ,它与骨折的关系也很复杂。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原发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其发病趋势日益增多,目前报道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且均有一定疗效。我科自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椎体扩张球囊成形术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于缓解患者疼痛及预防骨折再发生具有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髋部骨折病人的发病因素,了解髋部骨折的发病趋势,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对榆林市府谷县中医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所有住院的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病历进行核实、整理,从中筛选出77例进行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对77例髋部骨折病人髋部的骨密度进行测量。结果:50岁以上的患者髋部骨折时均有相应部位BMD下降最明显(P〈0.01)。而且以女性为主。说明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很大关系,髋部BMD的测量对骨质疏松骨折的早期预测最具有价值。50岁以后,因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占67%,而50岁以前,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仅为8%左右。结论:髋部骨折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的老年人,其骨生理老化加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双双  蔡艳丽  黄艳军 《河北中医》2014,(10):1573-1574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伴随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升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在中国患者数已达9000万人,发病率已跃居第7位,并有年轻化的趋势。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是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内的骨折,为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4%[1],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老年、青壮年、儿童均可发生,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女性多见。根据受伤姿势和骨折移位的不同可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本科2010年共收治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中彝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针对骨质疏松所导致的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4.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多有骨质疏松,以往对这类患者多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忽略了对骨质疏松的治疗。2002~2006年,我院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应用小夹板固定配合治疗骨质疏松药物,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国焕 《养生月刊》2012,33(8):700-704
人到老年,会出现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密变差,常表现为颈椎和脊椎变形、腰酸背疼、上下肢关节活动不灵,走路自感肢体无力,骨结构脆弱、承受力差,一遇意外,最易骨折。65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58%以上,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罹患率超过70%。全国骨质疏松患者,据不完全的统计,已逾八千万人。近年发现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疼、骨折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现就我院诊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实际上这个部位的骨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病理性骨折。另外,老年人步态异常,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平衡功能失调、视力衰退等跌倒因素也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1)。此部位骨折针对于老年人有很高的病死率,年龄较大的患者,30%死于骨折一年以内(2)。这就需要我们选择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尽早提供活动支持的治疗方案。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们采用PFNA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原因,为减少骨折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因素、合并疾病等特点。结果老年髋部骨折女性较男性多见,主要高危因素为骨质疏松及跌倒等低能量损伤,合并疾病的存在也加大了骨折的风险。结论老年人应重视骨质疏松、跌倒等高危因素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大结节基底部以上部位的骨折,其中包括外科颈骨折,以中老年人多见,约占全部骨折的4%~5%[1],占肱骨骨折的50%,而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发生率达到10%,其中15%为不稳定骨折[2],加之骨质疏松,保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到老年,会出现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密度差,常表现为颈椎和脊椎变形、腰酸背疼、上下肢关节活动不灵,走路自感肢体无力,骨结构脆弱、承受力差,一遇意外,最易骨折。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58%以上,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罹患率超过70%。全国骨质疏松患者,据不完全的统讹已逾/\千万^,近年发现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骨质疏松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早期完全能够康复,中晚期亦能得到缓解和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