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我院ICU成立一年来治疗过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2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采用机械通气、持续性血液滤过、俯卧位通气及药物山莨菪碱联合治疗ARDS,疗效优于单用一种方法。结论:采用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的缩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程,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随着对ARDS病理改变认识加深和现代医学工程的进步,近年来对ARDS的机械通气技术、概念发生很大改变。1 ARDS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以往认为,发生ARDS时,双肺存在着分布较为均一的肺损伤,双侧肺泡广泛水肿、萎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降低,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胸片上为双肺弥漫对称性浸润影[1],故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是推荐使用超生理的大潮气量(VT:10~15mL/kg)低PEEP,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复张,采用流量控制,容积切换的辅助/控制通气模式,I/E<1,P… 相似文献
3.
4.
5.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王辰翁心植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对ARDS病理生理学认识的加深和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在机械通气方面产生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概念,可能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治疗晚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治疗晚期ARDS患者20例,均采用PB-7200型定容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选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 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方式,机械通气参数:呼吸频率:16-24次/分,潮气量:8-10mg/Kg,FiO2:0.40,PEEP:0.490-0.981Kpa,PSV:0.784-1.176kPa,辅助以监护和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1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及压力支持通气(PSV)在早期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按6-8ml/kg体重敢量机械通气,适当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选用2PSV方式撤机,结果 早期ARDS按上述方法行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肺换气功能,提高动脉血分压,减慢呼吸频率,撤机安全,可靠。结论该模式可靠,有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认识和研究已近40a,ARDS的呼吸支持仍然是呼吸治疗的难点和热点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危重病医学领域内对ARDS的呼吸支持策略引入了新的概念和技术。本文就ARDS的机械通气的新策略和一些新近出现的呼吸支持的辅助手段作一综述。机械通气是ARDS最重要的支持手段。近年来,对ARDS病生理认识和呼吸力学的进展,尤其认识到机械通气带来的肺损伤,促使了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近年来危重病医学发展最快的热点之一。作为ARDS研究领域的权威 ,JohnMarini医生通过对下列病例的分析 ,很好地将ARDS的基本概念、诊断标准、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进展融合起来 ,在为临床实际问题提供解答的同时 ,也介绍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 ,编者将此内容翻译成中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多种肺内外疾病引起的以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呼吸频数和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肺叶切除术后6例,食管贲门癌术后10例,胸部严重外伤6例。救治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给予呼吸支持及循环支持等。结果:抢救成功18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结论:ARDS确诊后,应尽早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包括使用呼气未正压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例ARDS患者,总结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结果:治愈14例,死亡1例,其中2例因连枷胸反常呼吸,行气管切开.结论:严重肺部创伤患者应早期进行诊断,并及时处理可能存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胸部创伤首选CT、胸片、血气分析,并以胸片、血气分析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早期的呼吸支持是治疗、阻止ARDS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患者心理安慰及必要的心理支持是疾病康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行机械通气治疗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对 2 7例ARDS患者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 (SIMV +PSV) ,应用较低潮气量 ( 6~ 10ml/kg) ,吸入氧浓度 (FiO2 ) <5 0 % ,PEEP≤15cmH2 O。结果 2 3例存活 (占 85 .19% ) ,4例死亡 (占 14 .81% )。结论 造成AR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早期控制原发病是ARDS治疗的关键 ,而机械通气是ARDS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续)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陈文彬临床表现起病为渐进性,多在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危重疾病抢救过程中或数小时甚至数天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数与心动过速,常为浅而速的通气过度,部分病人可出现鼻翼扇动、喘鸣,吸气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92例肝癌术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膜急性弥漫性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间质肺泡水肿的综合征,其特点为心源性肺水肿,低氧血症和弥漫I生肺实质实变。我科自2004年以来经呼吸机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治疗ARDS3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于1967年由Ashbaugh首次报道。近10年对ARDS病生理认识和呼吸力学的迅速进展,促进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院近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04~2009年我院ARDS患者的原发病、逐年发病情况、病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年我院共收治危重病患者1714例,其中60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占3.5%。肺内疾病致ARDS共16例,(占26.7%),死亡10例,病死率62.5%。肺外疾病致ARDS 44例(占73.3%),死亡21例,病死率47.1%。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x2=13.261,P〈0.01)。原发病为脓毒症13例(占21.7%)及肺炎10例(占16.7%),其他为大手术、重症胰腺炎(5%)、多发性创伤(25%)等。60例ARDS患者中死亡3 l例,其中肺内疾病死亡10例(占32.3%),肺外疾病死亡21例(占67.7%)。ARDS总病死率为51.67%。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6年间ARDS平均发病率为3.5%,呈缓慢上升趋势;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