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针对空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特征的研究已经成为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的关键和难点问题之一.暴露-反应关系特征是指暴露-反应关系曲线的形状及是否存在阈值浓度.该文对国内外空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特征研究进行了综述,空气颗粒物暴露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尚未发现阈值浓度的存在,暴露-反应关系曲线的形状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开展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研究正面临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的经济损失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控制变量的选择 在确定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损害的定量关系时,很关键的一步是确定健康损害归因于空气污染的比重[6]。影响人群健康因素的复杂性使确定这个归因比重是相当困难的。有许多因素可以解释总体(或个体)间发病率(或发病)和死亡率(或死亡)的不同,有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甚至大于空气污染。当忽略或不适当地测定这些变量时,结果  相似文献   

3.
警惕肺癌     
由于空气污染、环境劣化、吸烟人群的持续上升等因素,近数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男性患者一直遥遥领先,稳居第一。女性中,虽然乳腺癌位居第一,但肺癌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现已上升至第二、第三的位置。肺癌的死亡率则不论男女都已占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与老年人群健康关系的认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地回顾国内外气候变化对老年人产生的健康效应。分析气候变化下极端温度、极端气候、空气污染和气候敏感性传染病对老年人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健康影响,并根据老年人死因排序,重点围绕极端温度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致病机理及对不同地区老年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程度进行探讨。为推动健康老龄化,促进老年人群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积极支持气候变化纳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提高老年人对气候变化影响健康的认知;三是加大研究支持力度,尤其是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肺癌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排在第一位,每年死于肺癌的患约占所有死于恶性肿瘤患的1/3。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大城市也已上升至首位,随着吸烟人群的增加和空气污染的加重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阶段肺癌是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肺癌经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只有15%,早期肺癌经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60%~70%,而晚期肺癌经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不到5%。造成肺癌5年生存率很低的主要原因是确诊时大多已属于中晚期。降低肺癌的发病率主要靠控烟和减少空气污染,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6-2016年中国室外空气污染的归因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室外空气污染对我国人群造成的死亡情况。方法 所有数据来自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6)。GBD2016采用空气质量数据集成模型来估计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PM2.5)暴露水平,在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的基础上,计算归因于室外空气污染的死亡数,采用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计算年龄标化率,并在不同性别、疾病和省份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中国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107.5万例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1%,其中57.6%为冠心病和脑卒中,男性的归因死亡数是女性的1.7倍;与2006年相比,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下降了6.8%,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下降了26.5%,各疾病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冠心病的下降幅度最小(-5.3%),下降幅度较大的是下呼吸道感染(-37.6%)和COPD(-42.1%),男、女性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均下降,女性下降幅度(-34.8%)高于男性(-20.4%);分省来看,2016年室外空气污染造成的PAF,天津最高(13.9%),西藏最低(6.1%),京津冀地区、山东、河南、东北三省等地相对较高,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福建、海南等地相对较低;新疆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最高(120.1/10万),香港地区最低(30.9/10万),除此之外,青海、贵州、河南等地相对较高,澳门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相对较低;与2006年相比,17个省份的PAF下降,下降幅度从-4.1%到-16.8%,吉林、黑龙江的PAF值略有增加(5.0%、8.1%)。其余14个省份没有明显变化;各省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均下降,下降幅度从-11.9%(黑龙江)到-43.2%(福建),广东、浙江、贵州等地下降幅度相对较高,东北三省、湖北、河北等地下降幅度相对较低。结论 2016年中国由于PM2.5导致的疾病负担巨大,但与2006年相比有所下降,其影响存在性别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空气污染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2013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出版了《空气污染与癌症》报告。本文介绍了该报告的缘起、编撰过程和主要内容,阐述空气污染与癌症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科研人员进一步阅读提供线索,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初步探讨了上海市不同空气污染条件下8个社区的中风死亡率(1978~1987)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室内外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风死亡率与大气污染水平无明显关系,但发现在相同大气污染条件下,燃煤社区的中风死亡率明显高于燃气社区,提示燃煤型室内空气污染可能是中风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空气颗粒物与呼吸及心脑血管疾病每日住院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每日住院率暴露反应关系模型,为颗粒物空气污染健康影响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鉴定暴露反应关系形状,分段线性拟合进行污染物危险度评估.结果 年龄分组分析: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所有年龄组每日住院率均呈正相关,且为非线性.可吸入颗粒物每增加10 ìg/m3,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上升百分比为0.716%~2.145%,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上升百分比为0.65%.病因分组分析: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所有疾病每日住院率均呈正相关,且为非线性.影响显著的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颗粒物每升高10ìg/m3,相应的住院率上升百分比分别为2.94%、1.94%.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分别分析,非采暖期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影响大于采暖期影响.结论 与有关死亡率研究结果比较,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上升百分比大于死亡率上升百分比(0.25%),表明颗粒物空气污染对住院率的影响大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早期诊断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在COPD的症状出现前即可能有明显和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吸烟、空气污染、α1-抗胰蛋白酶、高气道反应、肺部感染、相关职业、社会经济状况较差、饮食和营养不良、肺发育不良以及性别等都是COPD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目前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戒烟,使用肺量计筛选和监测高危人群,控制肺部感染以及对易感人群的营养支持等。笔者对目前COPD的早期诊断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空气污染引起的急性健康效应已经通过死亡率、入院率、急诊室门诊量及医院门诊量得到证实.有关空气污染与急诊室门诊量及住院病人数相关的报道很多[1].但是,有关空气污染和日门诊量相关的报道,特别是与儿童日门诊量相关的报道很少.太原市是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为研究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空气污染与医院日死亡构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大原市100所医院1994-1998年的死亡病例资料、同期大原市的wH0全球大气监测点的空气监测资料及同期山西省气象资料,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wHo模型,结合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空气污染与医院日死亡构成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太原市TSP和SO2浓度均值高于WHO推荐标准,空气污染在采暖期与非采暖期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死因每日死亡均数两期有显著性差异;TSP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日死亡构成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SO2在非采暖期与恶性肿瘤日死亡构成比呈显著相关,在采暖期TSP和SO2的协同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恶性肿瘤日死亡构成比呈显著相关。[结论]太原市的空气污染已引起人群死亡量的增加,TSP是影响人群健康最危险的污染物。SO2的影响表现在非采暖期及与TSP的协同作用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方城市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我们对哈尔滨、鹤岗和大庆3种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城市的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3个城市空气中飘尘提取物致突变试验结果与空气污染程度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相互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短期影响的风险更高.在死亡率时间序列研究中,以证实当空气污染增加时以上观察及那些同时有其他健康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是否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在一项分析中,将糖尿病日死亡数(为根本死因)与每日颗粒浓度、气体污染物浓度进行联系.在另一项研究中,进行了分组,组内对象是死亡前1年被诊断为有糖尿病和其他重大健康疾病的人群.使用经长期时间趋势和每日天气状况调整后的对数-线性泊松模型做分析.研究发现,糖尿病日死亡率、死亡前1年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亚组都与大部分空气污染物之间成正相关.后一组中,尤其是那些既有糖尿病,同时也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对象,在暖季往往呈现更明显的效应.而在仅患糖尿病的人群中(即不同时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下呼吸道疾病者)没有发现相关联的证据.研究数据显示,既有糖尿病同时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对空气污染的短期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环境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境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院(广州510089)宋宏余德新*(综述)陈成章(审校)空气污染是由来已久的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监测手段的发展与完善,人们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应的人群健康效应亦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不少学...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设机构首次将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认定为一类致癌物,同时将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单独认定为致癌物。宣布空气污染为一类致癌物,意味着研究显示空气污染致癌的风险已经提高到了非常高的级别。据统计,肺癌患者的增长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但近几年,增长率最快的是3到50岁的人群。华东地区肺癌最小的患者仅8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天津市、石家庄市两城市公众空气污染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识别空气污染风险感知与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日均暴露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对天津市、石家庄市两座城市的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使用t检验比较不同城市的风险感知水平,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空气污染风险感知水平和应对空气污染所采取的防护措施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3 902份有效问卷。天津市公众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空气污染的熟悉度更高,而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年收入水平高的年轻女性,对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健康影响更加敏感。PM2.5日均暴露量与公众风险感知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地域差异。天津市的公众,对于政府越信任,对空气污染风险越熟悉,年龄越小的人群,他们面对空气污染愿意采取措施的可能性越高。石家庄市的公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年龄越小的人群,采取应对措施的意愿越强烈。  结论  公众的空气污染风险感知水平在一定程度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水平的影响,且与采取的空气污染应对措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天津市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与PM2.5的日均暴露量和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区空气污染与居民死因基本特征,为预防疾病、控制污染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收集2013—201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及辛集市死因监测资料,获取同期空气质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及辛集市死亡人口主要集中于≥65岁人群,且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经过标准化后,石家庄市死亡率2017年最低(3.81‰),2014年最高(5.65‰);辛集市死亡率2014年最高(6.08‰),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2015—2017年张家口市死亡率均较低,2017年粗死亡率虽高达6.15‰,但标化后仍为2.94‰,与前两年基本一致。2013—2017年轻污染地区以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而重污染地区石家庄、辛集市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为首要死亡原因,农村不同于城市,高血压性心脏病及继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2013—2017年重污染城市石家庄市、农村地区辛集市均以可吸入颗粒(PM10)、细颗粒物(PM2.5)超标较为严重,轻污染地区张家口市各污染物超标天数均较少,O3污染相对较重,且超标情况逐年加重。石家庄市PM10、PM2.5与急性心肌梗死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辛集市PM10与急性心肌梗死呈显著正相关(r=0.046,P0.05),张家口市O3与支气管肺恶性肿瘤呈显著正相关(r=0.078,P0.05)。结论河北省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及居民死因存在明显地域性差异,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施小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10):1117-1119,1225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健康问题,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加凸显。本期重点展示大气污染控制、大气污染健康风险和气温预警阈值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研究提供最新研究证据。同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健康》2008,(8):7-7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及其他死亡率相关。 因为户外活动减少、空气污染和全球光照下降、以及伴随年龄增长而来的表皮维生素D合成量下降。约有50%~60%的人维生素D水平不足。已有研究证实,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不但会引起骨矿密度下降、骨折,还与肿瘤和免疫异常有关。而本次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