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在应用普通电极导线无法植入时应用Select Secure系统包括3830电极导线和特殊递送装置行心室起搏。3例患者分别为:(1)永存左上腔静脉,右上腔静脉闭锁;(2)起搏器囊袋感染多次植入致上腔静脉闭塞;(3)起搏器心室电极故障并植入血管狭窄。结果:3830电极全部成功植入,术后7天及1个月随访阈值和感知与术中无差异,阻抗降低。3例患者随访无并发症。结论:在特殊情况下3830导线在Select Secure辅助下行心脏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46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3830组(n=23)和5076组(n=23),3830组心室使用3830导线,5076组心室使用5076导线。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1、3个月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3830组手术时间略长于5076组[(64.6±3.5)min vs(58.3±4.2)min,P〈0.05],但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与5076组相比,3830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参数无差异。结论 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位置。记录术中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心电图和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RVSP组起搏前后的QRS波形态有稳定的特征性变化,可结合X线用于指导导线定位。RVSP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8.19±22.30 msvs 120.80±24.14 ms,P<0.01),术中两组的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均存在明显差异(0.76±0.30 V vs0.39±0.10 V,0.98±0.52 mA vs 0.36±0.19 mA,690.67±141.64Ωvs 867.16±201.23Ω,P<0.01)。在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和阻抗较稳定。结论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该部位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永久希氏束起搏(HBP)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17例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或长期依赖右心室起搏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4.1F螺旋导线进行永久HBP,门诊随访3~l2个月.结果 成功HBP 9例(52.9%),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感知、阈值分别为(3.5±1.4) mV、(1.2±0.7)V和(3.4±3.3)mV、(1.7±1.3)V,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中有2例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心房颤动、宽QRS波,其中1例依赖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半年,HBP后QRS时限由术前的150、200 ms变为120、160 ms,心功能由术前的Ⅲ级(NYHA分级)变为Ⅰ、Ⅱ级.17例中1例术后出现中等量心包积液,未予处理,随访1年心包积液明显减少.结论 永久HBP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并预期心室起搏依赖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或长期依赖右心室起搏后出现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永久HBP可能是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希氏束(HB)起搏(HBP)在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窄QRS波群患者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HBP手术的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窄QRS波群患者,统计HBP手术的成功率,随访观察HBP阈值、起搏百分比及起搏导线稳定性。结果 63例患者,心率[46.9±6.7(31~73)]次/分,QRS波时限为[89.6±10.4(70~118)]ms,心房颤动(AF)伴缓慢心室率2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AVB)39例。HBP手术成功率为79.4%(50/63),其中AF伴缓慢心室率患者的成功率为91.7%(22/24),完全AVB患者的成功率为71.8%(28/39)。单一术者前30例HBP手术学习阶段成功率为70.0%(21/30);后33例成功率为87.9%(29/33)。成功HBP手术的X射线曝光时间为(6.2±3.6)min。25例植入了右室起搏备份导线。术后不同时期随访,HBP百分比平均大于99%(85%~100%)。术后6个月随访,仅1例患者HBP阈值升高到2.5V/0.5ms。随访期内所有患者无起搏导线移位,无HBP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在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窄QRS波群患者中进行HBP可行性好且术后起搏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接房间隔起搏的方法学.方法 将患者分为电生理检查引导组和直接植入组,前者根据电生理的标测结果进行房间隔起搏导线的植入,后者直接应用可控钢丝或者预塑形钢丝进行房间隔起搏导线的植入,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导线的阈值、感知和阻抗,以及导线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电生理检查组15例患者中完成了13例导线植入,急性期脱位2例,慢性脱位1例,直接植入组14例患者均完成起搏导线植入,无导线脱位等并发症,随访中两组之间导线的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永久性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直接房间隔起搏也有同样高安全性和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王莹惠  李述峰 《心脏杂志》2017,29(2):176-179
目的 观察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2012年在我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225例,包括3830主动固定电极组134例和5076主动固定电极组91例。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和3年的起搏参数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心房起搏参数比较,3830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和阻抗在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均高于5076主动固定电极组(P<0.05,P<0.01),感知参数无明显差异。心室电极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起搏参数比较,感知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起搏阈值在术中及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830组心房电极在心房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年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His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用于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和除颤治疗(CRT或CRT-D)更好的起搏和感知配置,从而改善HBP用于CRT-D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16例成功植入His束起搏导线的CRT-D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即刻、1个月随访时通过改变起搏及感知配置,测量组合双极[HBP tip(Left Ventricular-tip,LVtip)—RV-coil(Right Ventricular-coil)]与传统双极[HBPtip(LV-tip)-—HBP-ring(LV-ring)]时的R波感知振幅、阈值及阻抗并通过公式计算HBP消除CLBBB阈值输出时(脉宽为0.5 ms)的输出能量、导线电流和导线电流密度。结果在术中和术后即刻、1个月随访时,组合双极的感知幅度高于传统双极(P0.05),阻抗、阈值均低于传统双极(P0.05);组合双极在术中输出能量低于传统双极;术后即刻和1个月时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种配置的阈值与术中比较保持稳定(P0.05)。结论当HBP应用在CRT-D治疗时,通过改变不同的HBP(LV)起搏/感知配置发现组合双极比传统双极表现出更高的R波感知振幅,更低的起搏阈值和阻抗,并且不增加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主动固定起搏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主动固定导线组(n=20)和普通导线组(n=20),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心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主动固定导线组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且X线曝光时间[(10.8±4.4) min对(7.3±2.8)min,P<0.01]明显延长.与普通导线组相比,主动固定导线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起搏阈值[(0.52±0.23)V对(0.60±0.17)V,(0.51±0.07)V对(0.50±0.04)V,(0.52±0.13)V对(0.54±0.18)V]、阻抗[(785±152)Ω对(797± 153)Ω,(542±.100)Ω对(560±110)Ω,(510±113)Ω对(558±107) Ω];R波振幅[(11.24±4.9)mV对(10.52±4.3)mV,(11.16±2.34) mV对(11.31±1.86) mV,(11.31±2.26)mV对(11.72±1.68) 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830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可行的,但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0.
永久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参数变化,并探讨其应用的稳定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放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患者124例(共心房电极1根,心室电极124根),其中男67例,平均年龄为(69±9)岁。植入部位:右心耳1例,室间隔93例,心尖部31例。测试手术后即刻及术后1、3、6、12个月的参数变化。结果参数变化:起搏阈值:手术即刻增高,术后1个月下降,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术后3、6、12个月起搏阈值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感知:手术即刻与术后多次随访均无明显变化。阻抗:手术即刻增高,术后随访各个月的阻抗均较手术即刻的阻抗低,与术中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阈值升高。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固定较牢固,脱位率低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术后阈值升高发生率较低(1.6%),长期观察参数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在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应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水火起搏器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20±12.61岁;心功能正常2例,NYHA Ⅰ级3例,Ⅱ级3例,Ⅳ级2例,因慢性心房颤动所有患者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术中首先将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RVA),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然后将螺旋电极移开右室心尖部,在X光影像学和心电图提示下,将螺旋电极最终固定于右室间隔部(RVS),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结果 术中10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进行了RVS的固定,未发生螺旋电极导线的移位、脱位或其它并发症。右室间隔部起搏阈值电压为0.73±0.36V,电流1.14±0.44mA,阻抗646.20±130.52Ω,R波振幅12.14±3.41mV。结论 对于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H间歇或缓慢心室率患者,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简捷、实用、安全的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起搏的导线定位方法。方法入选1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0例采用间隔部心室起搏导线的双弯塑形钢丝定位法,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单弯J形钢丝辅助定位法。观察两组患者起搏导线参数(感知、阈值、阻抗)、间隔部起搏导线定位成功率、心室起搏导线植入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导线脱位情况。结果两种导线定位方法对起搏导线参数无明显影响。两组起搏导线一次定位成功率(70.0%、50.7%)、累计成功率(96.0%、89.0%)、X线曝光时间[(13.5±5.9)min、(20.3±9.6)min]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月,均未见起搏导线脱位及起搏参数异常改变。结论采用双弯塑形钢丝方法可明显提高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定位成功率,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双极导线于起搏器置入术中及术后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对2005-07-2008-04间所有置入双极导线可程控极性起搏器的患者共208例(男101例,女107例,平均年龄63岁)随访1年,分别在置入时、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测试单、双极起搏阈值、阻抗以及P/R振幅,比较同一时间不同极性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同一极性不同时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无论心房还是心室导线,术中双极起搏能量及电压阈值均显著低于单极(P<0.01).术后1周以及长期随访时二者能量阈值无显著性差异,单极起搏电压阈值低于双极(P<0.01).从术后1周开始,心房和心室双极电压及能量阈值均有升高趋势,心室单极电压及能量阈值有升高趋势.心房单极电压及能量阈值自术后1周开始下降,术后12个月仍低于术中水平.无论心房还是心室导线,双极阻抗于术中及术后任何时间均高于单极(P<0.01),双极P/R振幅于术中及术后任何时间均高于单极(P<0.01).结论:无论心房还是心室导线,术中以及术后起搏压阈值、阻抗以及P/R振幅在单、双极状态下均明显不同,而起搏能量阈值在术中单极高于双极,术后二者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临床实践中,对于宽QRS波、双心室电机械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双心室起搏(BiVP)实现双心室电机械同步化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目前已被多个国际心力衰竭和起搏指南推荐。BiVP-CRT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再入院、逆转左心室重构、降低死亡风险。然而,BiVP-CRT手术仍面临着冠状窦插管失败、无理想靶静脉、膈神经刺激、左心室电极起搏阈值高、电极脱位等技术难点。另外,多年来研究发现约30%~40%患者BiVP-CRT术后心功能无显著改善,即CRT无反应。希浦系统起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HBP是目前最生理性的起搏技术,但由于希氏束解剖位置特点以及起搏电极和工具的限制,HBP的临床应用很难普及。LBBAP是国内原创的生理性起搏新术式,能够克服HBP的临床应用限制,获得HBP相似的生理性起搏效果。LBBAP根据有无左束支夺获进一步分为左束支起搏(LBBP)和左室间隔部起搏(LVSP),2种起搏术式均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缩窄QRS波。LBBAP起搏参数稳定可靠,远期失夺获风险小,展现了...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1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心房、心室电极导线参数测试满意后与起搏器连接,心电监护示:心房率78次/分,心室率38次/分,未见心室起搏心律。术中探查,用程控仪测心室电极阻抗9999Ω,心房电极阻抗正常;然后将心房、心室电极导线互换分别插入起搏器心室、心房电极插入孔,测试示:心室电极导线阻抗9999Ω,心房电极导线阻抗正常。提示:心室电极导线与起搏器不匹配,更换心室电极导线,起搏器呈VDD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使用主动电极导线151根,其中心室电极导线88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80根,右室流入道间隔部5根,右室中间隔3根);心房电极63根(右心耳37根,低位房间隔10根,高位房间隔10根,心房侧壁6根)。起搏参数在电极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值。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无电极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置入时比较没有差异。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起搏器植入术中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的参数。方法共入选117例患者,术中共植入78根心房双极导线和117根心室双极导线,以Medtronic 5318起搏分析仪测试起搏参数,固定脉宽为0.42 ms。结果术中双极导线单极模式与双极模式的起搏阈值无差异(P均>0.05);双极模式的P/R波振幅高于单极模式(P均<0.01);心房、心室双极模式的阻抗均大于单极模式(P均<0.05)。术后随访无1例有阈值异常增高,导线脱位或断裂发生。结论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的起搏阈值无差异;双极模式的感知优于单极模式,而阻抗较单极模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入选了2009~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患者9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47±25)岁。分析患者基线特征、导线类型、导线植入成功率、术中起搏参数等。术后3个月和6个月常规随访,以后每6~12个月随访。测试起搏阈值、感知及导线阻抗等参数,并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患者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为双上腔静脉,其中1例患者因右侧锁骨下静脉闭塞,被迫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另1例患者因右锁骨下静脉留置深静脉管,选择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术中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室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房单腔起搏器;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室单腔起搏器。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2周发现心室导线脱位,选择经右侧重新植入,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随访中位时间1.8(1.1,4.3)年,随访期间心房、心室导线参数稳定。结论: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房、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均存在一定难度,短期内存在导线脱位风险,但远期导线参数稳定。双上腔静脉患者应避免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导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间隔部起搏导线的置入和长期随访资料,观察长期起搏电极性能状况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36例间隔部主动电极置人患者和39例心尖部被动电极置入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在置入时和随访时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心尖部组比较,间隔部组在置人时的起搏阈值较高,起搏QRS波群宽度较小.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导线阻抗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心尖部位相比,间隔部长期放置导线性能稳定,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可作为起搏首选置人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