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髓粉”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腰腿痛等骨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将66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两组,S组(三髓粉组):36例每人每天食用三髓粉2袋(钙含量为900mg),C组(钙尔奇D组):30例每日服用钙尔奇D1.5片(钙含量900mg),均连续服用6个月。所有参加者试验前后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髋部骨密度(BMD),并对骨症状变化进行记录。S组试验前后加测尿羟脯氨酸(U—HYP)、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结果试验后S组大粗隆、Ward’s三角区及股骨近端平均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股骨近端平均骨密度增加1.61%,增加者占75%;骨症状中腰背痛、关节痛、手足抽搐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后C组骨密度及症状也有所改善,但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前后S组U-HYP、血压、血脂、血糖等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三髓粉”可作为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辅助食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福善美治疗绝经后妇女腰椎骨折及预防骨折再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服用福善美及单纯钙剂,进行疗效对照研究,用药1年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及再骨折率。结果 用福善美治疗1年后,腰椎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分别增加(5.0±2.5)%,(1.8±2.2)%。单纯钙剂分别为:(0 2±3.8)%,(-1.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再骨折率为4%(1:25),对照组为27%(5:19)(P相似文献   

3.
Li XX  Wang SM  Lai YH  Li S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16-1518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乳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乳腺髓样癌占同期治疗女性乳腺癌616例的4.2%,年龄31~66(45.8±10.6)岁,肿瘤大小1~5 CM,腋淋巴结阳性率23.1%,腋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乳腺肿瘤的大小无关,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ER)、孕激素(PR)和HER-2/NEU的阳性率分别为26.3%、21.1%和5.3%。全组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5例服用三苯氧胺,3例进行放射性治疗。随访时间5~9年,平均7.5年,总的5年生存率为88.4%。结论乳腺髓样癌的预后较好,手术加辅助性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分子生物学指标在乳腺髓样癌预后中的作用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KP治疗OVCF的133例(174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椎体新发骨折,分为再骨折组与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为(15.48±2.28)个月,统计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椎骨密度、受伤椎体个数、骨水泥用量、手术入路、骨水泥是否渗透至椎间盘、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以及Cobb角恢复率等因素.结果 术后28例(21.05%,28/133)病人再发骨折,再骨折组的平均年龄为(76.32±7.59)岁,5例发生骨水泥渗透至椎间盘(17.86%,5/28),腰椎骨密度T值为(-3.60±0.79)SD,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为(50.39±1.87)%,Cobb角恢复率为(53.07±3.91)%,以上指标与未再发骨折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以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骨密度与再骨折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31).结论 骨密度、年龄、骨水泥向椎间盘渗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恢复率是PKP术后出现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但术前骨密度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9-06—2013-07在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术(微骨折术组)和关节清理术(关节清理组)治疗96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比较2组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均获平均8(6~10)个月随访。微骨折术组术后Tegner和HSS评分均高于关节清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骨折术组术后疼痛症状消失率和肿胀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关节清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骨折术组术后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关节清理组的72.7%。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可有效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横向研究探讨绝经后医务人员骨密度与椎体骨折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单中心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216名绝经后女性,通过双能X线吸光测定仪检测其骨密度,运用Genant半定量法评估椎体骨折,分析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折的畸形程度以及EQ-5D评分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医务人员椎体骨密度的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占27%、35%、38%;随着骨密度T值的降低,正常组(T≥-1. 0)、骨量减少组(-2. 5T-1. 0)和骨质疏松组(T≤-2. 5)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明显升高(P0. 05),分别为28%、42%和53%;椎体骨折组(无论有/无临床症状)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无骨折组(P0. 01);椎体骨折畸形程度越重,其骨密度越低(P0. 01),躯体伸展程度、日常活动、疼痛或舒适度的EQ-5D评分亦越低(P0. 05)。结论绝经后医务人员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增加,生活质量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髓内钉结合锁定板行髓内外联合固定在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髓内钉结合锁定板行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51岁,平均(37.5±9.3)岁;右侧下肢7例,左侧下肢5例;车祸伤8例,高空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2例;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33C1型4例,33C2型5例,33C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6 d,平均(9.5±3.4)d。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骨折愈合情况,依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20个月,平均(15.0±5.5)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32周,平均(20.0±7.5)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HS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1.67%。结论髓内钉结合锁定板行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固定简便可靠、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肢体功能恢复好,可有效治疗此类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于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坚持服用药物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小于1年),B组(1-3年),C组(大于3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的VSA评分、ODI指数、Cobb角变化、椎体丢失高度、骨密度及再发骨折例数。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C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B组的改善程度优于A组。结论 PKP是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手段,长期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全身骨痛情况,增加骨密度,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对城市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67例经骨密度检测患骨质疏松症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并根据随访服药情况分为未服药组、钙片组、服用福善美或服用福善美加钙片或注射密固达组(由于干预结果类似,统一归为福善美组),在干预1年后再次进行骨密度检测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67例干预前L1~4最低骨密度为(-3.22±0.58)g/cm2,L1~4平均骨密度为(-2.67±0.61)g/cm2;干预后L1~4最低骨密度为(-2.87±0.69)g/cm2,L1~4平均骨密度为(-2.30±0.71)g/cm2。未服药组(t=2.795,P=0.010)、钙片组(t=3.219,P=0.006)、福善美组(t=7.238,P0.001)干预后L1~4平均骨密度较干预前明显增加,且福善美组增值明显高于未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L1~4最低骨密度增值、平均骨密度增值与BMI呈正相关。未服药组2型糖尿病患者L1~4最低骨密度值、平均骨密度值在干预前、干预后及增值都高于无糖尿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市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或服用钙片不能有效控制骨质疏松,需要进行福善美等特定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防旋螺钉固定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3月采用DHS结合防旋螺钉固定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6.4(50~78)岁。根据骨折移位程度(Garden)分型:Ⅱ型23例,Ⅲ型36例,Ⅳ型9例;根据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8例,经颈型36例,基底型14例;根据骨折两端的关系(Pauwels)分型:Ⅰ型14例,Ⅱ型7例,Ⅲ型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29例,骨量减少30例,骨密度正常9例。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骨折后DHS固定,同时于DHS头钉近侧植入1枚防旋螺钉。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行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本组闭合复位56例,切开复位12例;平均手术时间44(30~100)min,平均失血量85(60~200)ml。术后3 d时复查X线示骨折复位满意64例(94.1%);内固定位置满意62例(91.2%)。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3(4~20)d。骨折愈合65例(95.6%),愈合时间平均5(4~6)个月。本组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13.2%),其中3例为骨折复位不满意者,7例为PauwelsⅢ型骨折,占本组PauwelsⅢ型骨折患者14.9%(7/47):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骨折不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伴AVN 1例,AVN 4例,骨折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后股骨头塌陷2例。62例获得随访,平均26(12~60)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40例,良12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83.9%。结论 DHS结合防旋螺钉固定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吕召民 《骨科》2016,7(6):408-411
目的 探讨椎板切除术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并应用椎板切除术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为51.3岁.记录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记录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估颈髓损伤情况.患者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2±1.0)分,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5例、D级4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为100~150 min,平均为120.1 min;失血量为140~700 ml,平均为3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平均为10.4个月.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为(1.2±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AIS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4例、E级5例,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椎板切除术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切,为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骨密度和骨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骨化三醇和碳酸钙D3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使用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年,3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均0. 05);治疗三年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P0. 05),试验组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均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 0. 05);经过三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 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 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新发骨折出现,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例出现左侧股骨颈骨折;试验组患者在静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有5例出现轻微的头疼、乏力、发热、感冒等症状,在服用塞来昔布洛索洛芬后症状缓解。结论对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采取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骨痛VAS评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中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PKP治疗的163例OVCFs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伤椎Cobb角变化、伤椎椎体平均高度变化、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变化,统计其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估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术后神经根、脊髓损伤及相邻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随访2~4年,平均3年。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PKP治疗,无神经根损伤并发症,骨水泥渗漏5例,渗漏率2.60%。无骨水泥渗漏引起的临床症状。术前均采用GE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8.42±0.73)mm,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25.01±1.34)mm,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为(24.23±1.09)mm,术后2年椎体前缘高度为(22.12±0.65)mm;术前伤椎Cobb角平均(25.65±1.74)°,术后1周伤椎Cobb角平均(17.49±1.58)°,术后1年伤椎Cobb角平均(17.90±1.18)°,术后2年伤椎Cobb角平均(18.70±1.12)°。术前VAS评分平均为(8.12±0.30)分,术后1周VAS评分平均为(2.54±0.21)分,术后1年VAS评分平均为(2.31±0.19)分,术后2年VAS评分平均(3.02±0.54)分。术前患者ODI平均(48.16±9.50)%,术后1周ODI平均(22.48±4.87)%,术后1年ODI平均(22.73±4.68)%,术后2年ODI平均(23.65±3.49)%。术前分别于与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分别与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的Cobb角、椎体高度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术后1年后出现非相邻节段椎体骨折8例,3年后出现相邻节段椎体骨折13例,相邻节段骨折发生率占7.98%。结论 PKP治疗OVCFs有效恢复压缩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局部后凸畸形,迅速减轻或缓解患者疼痛,快速恢复患者下地活动能力,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及渗漏率低,中期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库欣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D分为正常骨量(n=10)、骨量减少(n=32)和骨质疏松(n=28)共三组,进行临床特点比较,并分析影响BMD的相关因素;根据是否合并脆性骨折比较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1)70例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44.7岁),男女比例为1∶2.89,病程2个月~30年(平均4.83年),骨质疏松比例40.0%,脆性骨折比例25.7%,骨折部位腰椎最常见(50.0%)。(2)25-OHD水平正常骨量组高于骨质疏松组(P=0.015)及骨量减少组(P=0.014);骨钙素(osteocalcin,OC)正常骨量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01)及骨质疏松组(P0.001)。(3)25-OHD水平非骨折组高于骨折组(P=0.001);校正性别、年龄、病程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BMD骨折组均低于非骨折组(P值分别为0.009、0.006和0.002)。(4)血皮质醇是影响腰椎骨密度独立危险因素(t值=-2.379,P=0.020)。结论库欣综合征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其造成脆性骨折发生率高,腰椎部位骨折最常见;库欣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25-OHD和OC水平更低,骨形成明显受抑;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相比,25-OHD水平更低,骨密度更低;血皮质醇是影响腰椎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斜槽外支架治疗老年人EvansⅠ1、Ⅰ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观察1990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斜槽外支架治疗老年人EvansⅠ1、Ⅰ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262例,经3~6个月(平均5个月)的随访,比较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平均坐起时间1·25周;下地时间3·5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4个月。术后关节功能评定(Sanders标准)优良率为98·09%(P<0·05)。结论闭合复位斜槽外支架是治疗老年人EvansⅠ1、Ⅰ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具有固定确切、手术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仑膦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COPD患者38例,经骨密度检查,并根据WHO诊断标准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连续服用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于治疗6个月后复测患者骨密度、肺功能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和晨尿游离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在服药期间每月在门诊随诊1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骨痛症状改善,FEV1及FEV1%有显著提高,腰椎正、侧位、左股骨颈、左股骨近端及Ward’s三角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治疗前FEV1、治疗后FEV1变化值/XFEV1与腰椎正、侧位骨密度变化值△APL1-4及△LatL2-4间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钙、BGP水平升高;血清磷、ALP水平及晨尿Dpd/Cr值均下降。无严重的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结论 阿仑膦酸钠是治疗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提高患者骨密度,也有利于肺通气功能的改善,特别适合于病情较重或有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老年人骨折愈合及骨折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 70岁以上老年人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骨折病防治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 1)老年人骨折后仔细了解骨折前疾病史并积极预防和治疗 ,对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由专科协同治疗 ;( 2 )早期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3 )鼓励早期肢体运动 ;( 4 )预防骨质疏松、关节退变、肌肉萎缩等骨折病。结果 :本组随访 2 5 8例 ,随访时间 1~ 5年 ,平均随访时间 3 .8年。死亡 8例 ( 3 .10 % ) ,恢复自主生活能力199例 ( 77.13 % ) ,部分恢复生活能力 3 2例 ( 12 .40 % ) ,失去生活能力 19例 ( 7.3 6% )。骨折愈合情况 :除死亡 8例外 ,2 5 0例进行定期随访 ,8~ 10个月骨折愈合 2 2 5例 ,10个月以上骨折愈合 2 5例 (其中包括慢性感染影响骨折愈合3例 ) ,内固定松动 6例 ,内固定断裂 4例。结论 :对老年人骨折在内科疾病的有效管理监护下 ,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减少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 ,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能有效的提高骨折愈合和老年人日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髓核成形术治疗腰腿痛患者的选择(附45例临床初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髓核成形术治疗腰腿痛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应用髓核成形术治疗45例腰腿痛患者,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2岁(18~46岁),病程平均2年(5个月~4年),其中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40例。手术前先进行椎间盘造影,然后行髓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症状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2个月。优良率为80%(36例);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者有效率为85%;椎间盘造影阳性者有效率为92%。无效8例,术后加重1例。结论:在下列情况下应用髓核成形术治疗腰腿痛患者将提高临床的有效率:(1)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症状的患者;(2)影像学上表现为侧方小的椎间盘突出,以神经根刺激症状为主要症状者;(3)椎间盘造影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强骨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行PKP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每日服用碳酸钙D3片每日1次,每次1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加服强骨饮颗粒冲剂,每日2次,每次1袋,均服用12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值、血清骨转换指标(PINP、S-CTX)、VAS评分、ODI评分及1年内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腰椎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血清PINP和S-CTX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PINP和S-CTX的含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VAS和ODI评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11例患者发生椎体再次骨折,再骨折率为12.9%,其中治疗组2例(4.8%),对照组9例(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可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转换速率,改善腰背部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降低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因股骨颈骨折接受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治疗组服用碳酸钙、骨化三醇、阿仑磷酸钠,对照组只服用碳酸钙、骨化三醇。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6个月和12个月行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测量,并观察术后血钙、磷值的变化、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60例患者57例获得12个月完整随访,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钙、血磷、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ROI 1区和ROI 7区骨密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ROI 1区、ROI 2区、ROI 6区和ROI 7区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使用阿仑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能有效增加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从而提高假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