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协议家庭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方便抽样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协议家庭干预,随访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家庭支持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协议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会性支持及家庭功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会性支持及家庭功能干预,2组患者干预前后均采取WHOQOL-BREF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予以比较。结果干预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及总体感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社会性支持及家庭功能,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饮食营养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对提高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2月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212例,按病例号单、双号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营养干预和家庭支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和自编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营养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对于提高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4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成立家庭护理团队、制订完整的家庭护理计划、定时开展疾病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共同参与。结果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较对照组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利于患者康复和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并对乳腺癌患者家属进行家庭支持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将94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按家庭支持量表评分高低分为高家庭支持组40例和低家庭支持组54例,并将低家庭支持组分对照组27例和干预组27例,对干预组的家属定期进行家庭支持干预。采用自设不维持术后辅助治疗原因调查表,对94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术后不遵医行为原因;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患者自觉按时来院治疗的情况。结果 (1)94例家庭支持情况,得分高有:我的家庭给予我所需要的精神上的支持,我在感情上依赖家庭的支持,我的家庭成员善于帮助我解决问题;得分低有:其他大部分人与他们家庭的关系要比我密切,我希望我的家庭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我与其中的一个家庭成员趣味相投。(2)患者不维持术后辅助治疗主要原因:高家庭支持组主要有,对生活失去信心(35%)、经济原因(25%)、治疗不良反应(25%);低家庭支持组主要有,对生活失去信心(59%)、家庭成员支持不够(56%)、治疗不良反应(52%)和无价值感(52%)。(3)对低家庭支持组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觉按时做术后辅助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00 1)。结论家庭成员支持不够是乳腺癌患者术后不遵医嘱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必要对其家属进行干预;对家属进行干预后能有效增强患者术后遵医行为,促使患者自觉维持术后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支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治愈出院后均维持药物治疗,并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观察1a。于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家庭支持功能,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居家宫颈癌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6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信息跟踪收集,未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研究组出院后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全面护理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性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等措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支持状况和生活质量。效果评价指标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支持量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结果研究组6个月后家庭支持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诊断为开放性肺结核的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专科医护人员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由本科室专职责任护士和关爱门诊的专职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1个月后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定患者对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功能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家庭支持干预使患者及时转化角色,获得更多归属感及社会认同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和社会功能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得到较多的家庭支持,从而执行较多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家庭支持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36,P<0.01)。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于家庭功能开发与应用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试验组接受基于家庭功能开发与应用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家庭功能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观察病例干预后的家庭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施以基于家庭功能开发与应用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家庭功能、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采用出院随访的方式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62例患者家属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入院时就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对观察组进行为期9个月的家庭随访,而对照组则常规门诊随访。在出院前和出院后9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家属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62例患者家属家庭功能的总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出院前两组的FAD、(GQOLI-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9个月后观察组FAD、GQOLI-74(除外物质生活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与患者接受同步健康教育.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健康知识测评表评定两组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评定两组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依从性调查问卷表评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后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P<0.05或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 同步健康教育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和监护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增强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出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常规于出院指导后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以定期家庭访视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30~60min,持续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提供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系统化家庭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04例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并对其家属实施为期3个月的系统化家庭教育;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出院健康指导.两组均随访1年,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比对照组好(P<0.01),物质生活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心身健康多个方面,系统化家庭教育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52例早、中期A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及照顾者进行AD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宣教、心理护理、家居安全、康复训练等遵医行为的家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于预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为(15.86±3.81)分,SF-36综合评分为(578.3±142.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MSE得分为(16.12±2.84)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继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及综合评分上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调适能力,延缓了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家属的知识水平、健康行为、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预防慢性乙肝家庭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将10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疾病的关系、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疾病、饮食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动等)。试验开始及结束后采用乙肝相关知识测试表(SAS、SDS、SF-36评分表)对2组患者家属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家属干预6个月后慢性乙肝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试验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家属对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连续健康教育是促进家属肝功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5月在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且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的家属,采用自制问卷对其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较好,对出院指导的认知最差。患者家属性别影响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女性家属优于男性家属(P<0.05);患者家属文化程度和照顾次数与认知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重视对冠心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因人而异的认知教育方式,以提高其对患者的照护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