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呕吐一症,可见于临床各科及多种疾病。病因不一,治法各异,倘能结合选用治呕药对,可望增强疗效。今略举数对,以示梗概。一、生姜、紫苏解风寒犯胃生姜“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紫苏疏肌表以通泄腠理,开胸隔而舒醒脾胃,合治风寒犯胃,和降失常而呕吐、  相似文献   

2.
咳嗽一证,为呼吸系统常见病证,其发病原因多样,治疗的方药也种类繁多,为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今笔者将常用治咳药对作一阐述,以供同道参考。1 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医湿痰半夏体滑性燥,能走能散;陈皮辛散苦降,燥而不烈。二者均入脾经,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相互促进,用治脾失健运,湿邪  相似文献   

3.
疼痛一症,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病因病机不同,疼痛部位、性质各异,所以治法组方有别。在辨证论治来立法用药时,如能合理运用对药,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今略举几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药为方剂学中之精华,以选择两味药物的最佳配伍,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作用。外科临症用好对药,适当配以他药,以执简驭繁,进一步提高疗效。笔者所选常用外科对药,大多为历代名方之主药,药物配伍精炼,便于临症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治痹琐谈     
<正> 痹者,闭也。乃因正气不足,腠理不固,风、寒、湿三邪乘虚而入,导致经络不通,气血受阻而运行不畅之故。偏于风气胜,谓行痹;偏于寒气胜,谓痛痹,偏于湿气胜,谓着痹。若三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使素有蕴热的阴亏病体复受外邪,势必郁而化热,痹阻脉络,酿致热痹。临床常见风湿病日久,迁延不愈,或关节僵直畸形;或侵入心脏(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炎等);或侵入大脑(风湿性脑脉管炎)此即“心痹者脉不通”,“脑痹者痛生风”。痹症临床多见。现代医学所谓风湿热、风  相似文献   

6.
治呕琐谈     
李华 《中医研究》1995,8(4):32-33
治呕琐谈黑龙江150400宾县人民医院李华主题词呕吐/中医药疗法治呕宜方小药精方大药杂,冀乎网络广野以求多多取效。此法于其它病症或为可取,但通过多年临床观察,笔者以为呕吐的治疗应以方小药精为宜,方大药杂反而疗效不佳。考历代治呕名方,如张仲景之大小半夏...  相似文献   

7.
治喘琐谈     
治喘琐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临床班(100091)雷正科,张修成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周淑玲,雷洪涛关键词喘症,治法喘证为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缠绵难愈,颇为棘手,历代许多医家多为此探求妙方寻求良药。然医圣张仲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对治...  相似文献   

8.
治痉琐谈     
痉者,强也,乃筋病。以颈项强急、口噤背反、瘛疭为主证。仲景论痉有三种:刚痉、柔痉、实热痉。无汗曰刚,有汗为柔,实热痉以“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为特征,乃阳明实热伤阴灼筋而致。仲景所论痉病,多由外邪化燥、伤筋动风所致,病在太阳、阳明,与后世所论  相似文献   

9.
治痹琐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悦 《江苏中医药》2003,24(12):1-3
痹证的病因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病邪既可从外而入,亦可从内而生。病机为邪气痹阻经络,但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必须坚持辨证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要注意辨别寒热的类别、证候的虚实、病邪的偏盛。治疗以祛邪通络为原则,在急性发作阶段,重在祛邪通络止痛。邪在肌表,还可用解肌发汗的方法。病久虚实夹杂,治当攻补兼施,肿胀变形者,则应投以化痰祛瘀之品。痹病多寒,用药每投温散走窜,但清热之法亦不可勿视。痹离不开湿,化湿之品亦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收效良好,现粗略浅谈体会,敬祈先辈同道斧正。 消渴病自古以三消分治,实则上中下三消密切相关,证异终同。热燥伤津是标,肺脾肾阴伤虚损为本;日久则夹血淤。肺气肺阴亏耗,布津治节无权,水液直趋州都,溲多渴饮;胃腑燥热,耗损津液,灼伤脾阴,烦渴消谷善饥;统运散精失司,谷精下泄,溲糖消瘦乏困。《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宅阴阳,职司封藏,阴阳失平,溲频挟糖。上则气阴不足,失散精津,下漏精微,久则正气损伤,邪气易凑,多患并发症。治标清热泻火,滋阴止渴,除热燥;治本健脾补肺肾,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佐以活血,兼者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1.
程康明  程雯 《江苏中医药》2011,43(10):36-37
耳鸣或独为一病,或见于各类疾病之中。《素问·经脉别论》云:“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灵枢·决气篇》载:“脑髓消,胫疫,耳数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精辟地阐述了耳呜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治疗大法。我们在临证中不断感悟经文,并藉以指导临床.从治风、治髓、治心三方面辨证治疗耳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建康 《北京中医》1998,17(1):28-29
肾郁证是以肾脏气机郁滞为病机,以肾脏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病证之总称,诸如腰痛、尿频、尿闭、水肿、阳萎、不孕、不育、不射精等,皆属早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称之的“水郁”,《医旨绪余·论五郁》释曰:“水郁者,肾郁也”。《伤寒论》用四逆散治“少...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祖国医籍中虽无此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妇科多种疾病相似。如盆腔炎患者表现为经期腹痛明显者,日痛经,带下大量者,日带下病;经水适来而见往来寒热者,日热入血室等等。追本溯源,  相似文献   

14.
皮肤病辨治琐谈刘爱民河南省中医院(450002)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与内科病相较,有其特别之处,相当一部分的皮损辨证与整体辨证并非完全符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外查内,或取或舍或合,真正抓住疾病本质。兹就几则病案加以说明。1皮损在外,而本质在内,宜治...  相似文献   

15.
玉女煎是张景岳为治疗阳明气火有余,少阴阴津不足之方,首载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寒阵》篇中,“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痛,失血等证如神”。笔者见王自  相似文献   

16.
便秘主要病理变化在肠,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宫,变化出焉。”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则致便秘,故常从肠胃论治。然临证属肺致病者也并非鲜见。1 肺气亏虚: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津液不布,故糟粕滞留肠道,停留既久,终必成结,难于排出。证见虽数日大便一次,腹部却少有所苦,但全身不适,临厕努挣,便时汗出气短作喘,便后疲乏无力。方用补肺汤加减,以黄芪、党参、当归、紫菀、桑皮、杏仁、火麻仁等补益肺气,传送腑  相似文献   

17.
施玫香 《陕西中医》2001,22(9):575-576
泄泻主要指大便性状的改变 ,次数的增多。古语云 :“泄者 ,如水之泄者 ,事犹舒缓 ;泻者 ,势似直下 ,微有不同 ,而其病则一 ,故总名之曰泄泻。”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其病往往迁延反复日久难愈 ,笔者在临床中以参苓白术散治疗该证 ,略有心得 ,不揣浅陋 ,表述如下。关于泄泻的病机 ,前贤有专论 :“泄泻之本 ,无不由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 ,使脾健胃和 ,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 ,以行营卫 ;若饮食失节 ,起居不时 ,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  相似文献   

18.
崔红生 《新中医》2006,38(12):72-73
干咳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病情顽固,迁延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根据其发病时间特点以及证候学特征,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中、西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仅就干咳常见因理证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咳嗽,可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发病急,病程短,除咳嗽外,伴有表证;内伤咳嗽多继发于外感咳嗽之后,反复发作,咳久则气阴俱伤,继而出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症状.无论感寒伤于肺,或饮冷伤于脾胃,均可波及于肺.肺为娇脏,小儿尤甚,阿胶为补肺要药,治疗久咳确有效验.金@张元素《珍珠囊药性赋》说“阿胶补肺”.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说:“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  相似文献   

20.
顽痹证治琐谈广东省普宁市中医院(515300)王有达顽痹指的是那些不能用一般痹证的辨治方法治愈的严重痹证,其证候特点是病程久,症状重或起病急剧,疼痛剧烈的一类痹证。一、病案举隅李×男46岁1991年6月7日初诊。患者于五天前载货六百多斤往外地,回家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