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对髁突颈部骨折愈合进程中髁突表面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临 床上髁突颈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分析模 拟髁突颈部骨折微型钛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进程中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 从骨折初期到骨折完全愈 合,微型钛板的固定有助于恢复髁突局部的生物力学环境,但经过12周的固定仍然与正常值有一定的差别。结论  钛板内固定至骨折完全愈合后对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可能是临床上髁突颈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颞下颌 关节紊乱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陈旧性髁状突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 2 1例保守治疗失败、6例延误治疗的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采取耳前切口切开复位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的 2 7例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创口均甲级愈合 ,张口度恢复 ,咬合关系改善 ,钛板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 ,无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结论 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髁状突骨折的可靠方法 ,对髁状突明显移位或脱位的骨折宜及早实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髁突多发性骨折后,微型钛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8例11侧髁突多发性骨折病例,术中将多发性骨折的髁突1.0cm以上的骨折片复位,微型钛板固定,基本恢复解剖形态。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张口度基本正常,前伸运动、侧向运动无障碍,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可有效的治疗髁突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微型侧壁螺丝刀在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侧壁螺丝刀,经口内微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对面部外形满意。19例恢复正常咬合关系,2例轻微错(牙合),张口度均达到3cm以上。复查曲面断层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下颌骨骨折对位良好。结论采用微型侧壁螺丝刀经口腔内固定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完全避免了颌面部皮肤切口,尤其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型钛夹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耳屏前或颌下切口行髁状突复位后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31例.结果 28例牙合关系恢复良好,29例开口度大于3.0 cm,无下颌偏斜,1例出现颞下颌关节弹响,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颞支、颧支功能障碍.X线片显示下颌骨髁状突形态良好,无移位及破坏吸收现象.结论 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稳定可靠,有利于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髁状突骨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方法:选择25例低位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及钛板内固定。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经观察3~6个月骨折端对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各种手术入路均有其优缺点,解剖面神经入路,尤其对斜线型低位骨折效果更佳,小型钛板内固定效果优于微型钛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对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髁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殆关系紊乱情况,手术前后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殆状况。结果:髁突骨折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4.9%,张口受限3例,错殆1例,钛板断裂1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8例。结论:成人髁突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方法 对 32例 (47侧 )高位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行髁状突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 ,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临床评价优良率为 75 % ,无张口受限、关节症状及面神经损伤 ,影像学检查髁状突异常主要有骨折片移位、成角畸形及骨质吸收 ,再移位仅见于单板固定的病例。结论 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 ,以达到三维稳固。  相似文献   

9.
髁突骨折2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髁突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18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10例选择自后下颌下切口,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26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张口度3月复查28~30mm,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微钛板坚强内固定能精确复位,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51925 椎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20051926 钛板骨内固定系统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20051927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20051928 髁状突纵形骨折及殆夹板治疗时对翼外肌影响的光镜和电镜观察;20051929 158例髁突骨折回顾分析;20051930 6种咬合负载情况下下颌体骨折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3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56例(64侧),根据骨折位置不同分别采用耳屏前入路(19侧)、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23侧)和颌后颌下入路(22侧)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种手术入路治疗髁状突骨折总体临床效果满意,但部分病例合并面神经损伤、张口受限、咬合错乱、髁状突吸收、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 髁头骨折可采用耳屏前入路;髁颈部骨折可采用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髁颈下骨折可采用颌后颌下入路。髁头骨折一般采用1 ~ 2枚侧向拉力螺钉固定;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可采用1 ~ 2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但有1枚钛板必须沿张力带放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3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56例(64侧),根据骨折位置不同分别采用耳屏前入路(19侧)、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23侧)和颌后颌下入路(22侧)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种手术入路治疗髁状突骨折总体临床效果满意,但部分病例合并面神经损伤、张口受限、咬合错乱、髁状突吸收、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髁头骨折可采用耳屏前入路;髁颈部骨折可采用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髁颈下骨折可采用颌后颌下入路。髁头骨折一般采用1—2枚侧向拉力螺钉固定;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可采用1~2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但有1枚钛板必须沿张力带放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髁突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髁突骨折采用耳前或下颌下切口,以微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随访观察6~36个月。结果:23例张口度均大于30mm,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型满意,无下颌偏斜,关节区疼痛和弹响3例。结论:微型钛板性能稳定、改建成形容易,钛板内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治疗可免除颌间牵引或缩短颌间牵引时间,是治疗髁突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进行钛板内固定手术及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手术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患者,手术前后复查对比下颌骨全景片、下颌骨平扫CT、下颌骨矢状CT及颅颌三维CT重建。依据下颌骨骨折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基部骨折3组,对3组骨折术后患者的咬合状况、开口度、面神经功能等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随访病例中,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30例;螺钉松动57枚,钛板断裂0例,面神经颧支损伤15例,面神经颞支损伤30例,张口受限伴下颌运动曲线患侧偏斜35例。结论:解剖手术能力或者面神经的个体变异;创口感染;不适当的应力集中、钛板和螺钉的位置、数量及固定部位,颌间牵引,关节周围相关软组织复位状况等为影响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微型接肌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中低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耳前或颌下切口复位髁状突后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低位髁状突骨折12例。结果 He关系良好,开口度大于30cm12 例,无下颌偏斜畸形现象出现,颞下颌关节弹响1例。X线摄片显示下颌骨髁状突形态良好,无移位及破坏吸收现象。3例要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颞支颧支功能部分障碍。结论 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中低位骨折的良好方法,固定稳定可靠,可免除颌间牵引或缩短颌间牵引的时间,有利于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髁突颈部是下颌骨最薄弱的部位 ,髁状突骨折大多发生于此。对髁状突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一直以来均存在争论。一般来说 ,对于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髁状骨折采用保守治疗 ,大多能获得满意效果。但保守治疗有 1 5%~ 30 %的患者治疗后会出现张口受限 ,开口型偏斜 ,关节区疼痛 ,咬关系不好等症状 ,故近年来对髁状突骨折提倡精确的解剖复位 ,同时恢复关节窝、关节盘、关节小头相互关系 ,以求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切开复位内固定 ,分为钢丝结扎内固定 ,小钢板内固定 ,微型钛板内固定 ,克氏针内固定 ,拉力螺钉内固定 ,所有…  相似文献   

17.
对成人髁突骨折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随着各种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技术的成熟应用,许多学者主张对成人双侧髁突颈部以下脱位性骨折,双侧髁突矢状外脱位性骨折,单侧髁突颈部以下脱位性、移位性骨折行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对髁突骨折患者行外科手术、坚强内固定治疗,可以保证骨折固定具备坚固性和稳定性,并尽早行使功能。本文对髁突骨折外科手术治疗的固定方式、手术入路(耳前入路、下颌下入路、颌后入路、除皱手术入路和近年来报道增多的内窥镜辅助下口内入路)的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袁冶  张栋华  王东苗  袁华 《口腔医学》2008,28(11):571-573
目的评估3种不同形状小型钛板固定髁状突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1块小型钛板治疗22例29侧髁状突颈骨折患者,其中用I形钛板固定10侧,L形钛板固定8侧,X形钛板固定11侧。结果在应用I板或L形板固定的病例中,2侧出现螺钉松动,5侧出现骨折段移位。而在应用X形板固定的病例中,未出现螺钉松动和骨折段的移位。结论应用1块X形钛板行髁状突颈骨折内固定,不仅具有双板的固定效果,而且有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相对减少,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可吸收钉板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探讨其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适应证、操作难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创伤与颞下颌关节外科应用可吸收钉板固定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82例(共106侧),其中髁突高位矢状骨折46侧,中位髁颈骨折26侧,低位髁颈下骨折34侧。髁头及髁颈骨折复位术均经耳屏前径路;髁颈下骨折复位术中,多数经耳屏前径路及颌下径路。髁突高位矢状骨折复位后以1~2枚可吸收长螺钉固定,髁颈及髁颈下骨折以2块可吸收板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未诉明显不适,面型基本对称,面部肌肉运动正常,咬合对位良好,开口度恢复,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可吸收钉板可应用于髁突高位矢状骨折、中位髁颈骨折、低位髁颈下骨折的开放复位内固定。应用可吸收钉板固定髁突骨较钛板钛钉复杂,需熟练掌握合适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髓内及髓外双重内固定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术治疗18例24侧髁突矢状骨折,固定方法:单一螺钉或克氏针行髓内固定,配合一块钛板行髓外固定,伴发他处骨折者同期行精确复位固定。术后通过拍摄CT和全景X线片评价钛板固定情况、骨折段复位精准度及稳固性,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结果术后X线全景片或CT检查显示,24侧髁突矢状骨折段均未发现术后旋转移位,对位良好;钛板和螺钉无扭曲、折断和松脱。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恢复良好。结论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具有抗骨折段旋转作用,髓内螺钉和髓外钛板在空间上互不干扰,是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固定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