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便血的中医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特殊症状,指大便带血,或全血便,如出血时间较长(超过8小时),也可呈黑便。中医的。肠风”、“脏毒”、“结肠”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阻络。  相似文献   

2.
便血是消化道疾病的一个症状,不论在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统称便血。因便血的前,后不同,又有近血和远血之分。《金匮要略》云:“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医宗金鉴》云:“便血二证肠风、脏毒,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属于“脏毒便血”、“肠覃”等范畴。本病除大便形态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外,便血又是一主要症状。有资料显示,在直肠癌患者中,便血者占80%~90%,约有1/3的病人以便血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初起少,为鲜血或脓血,附于粪便表...  相似文献   

4.
王旭高(1798-1862),江苏无锡人,著有《西溪书屋夜话录》、《环溪草堂医案》、《外科证治秘要》等.王氏习医先以疡科行,尽传其舅父高锦庭之学,其论治肠风脏毒,可谓要言不烦,便于师法. 1 病因病机 肠风脏毒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痔疮、痔漏、结肠炎乃至直肠癌等具有大便下血属风热或湿热邪毒,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者.肠风脏毒的病因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相似文献   

5.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这是祖国医学关于结阴证的病名证候,首在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所作的概要论述。继此之后,刘河问宣明方、把结阴证列主便血,孙东宿赤水玄珠、释结阴者便血也等;这则更明确的说明了结阴证的主征病候,乃即是大便下血这一类的疾患。但便血证候按照中医内科杂病的分类来说;是尚有其它如:肠风、脏毒、肠等的不同病变证候的。本篇对于肠风等便血方面,在此不拟广作讨论;只就结阴证的病机治则,及其临床的诊疗实践部分,试为探索和归纳先贤对此所作的论点,并结合个人的点滴体会,扼要的综合讨论谈谈。  相似文献   

6.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腹痛、脓血便为主证,属“痢疾”、“泻泄”、“肠风”、“便血”、“脏毒”等病范畴。它以感受暑热、湿热、疫毒之气侵入胃肠为外因,以饮食不节、误食不洁之物,或多用肥甘厚味酿生湿热、下注大肠、伤害肠络为内因,其分型和治则颇多。笔者采取“宣通气血”、  相似文献   

7.
对直肠癌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肠癌属中医便血、脏毒、肠覃、下痢、翻花疮、锁肛痔等范畴,早期常被误诊为痔疮、痢疾。其临床症状为:①粘液血便,以便血最多见,占80%~90%,1/3患者以便血为初发症状,实际上癌瘤侵犯粘膜下层血管始出血,故便血已非早期症状。②大便习惯改变。50%患者...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体会张兴国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453003)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内科分属“泄泻”、“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范畴。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起病缓慢、病程绵长、反复发作、证情复杂为特点。常见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肠黏膜糜烂、溃疡,反复发作为特征,以腹痛、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的炎症性肠病。分属中医“泄泻”、“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范畴。迄今为止,本病治疗尚无较好的方法。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副作用大,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坏死性肠炎是以突发性腹痛、腹泻、便血和毒血症等为临床特征的急症。属祖国医学中“脏毒”、“肠风”、“血证”的范畴。由于本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易在短期内出现中毒性休克,故死亡率较高。笔者于1978~  相似文献   

11.
黄蒲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福建省蒲田县医院(351100)刘文奇主题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灌肠法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炎症性疾病。本病主要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便血”、“肠风”、“脏毒”、“肠?..  相似文献   

12.
改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等,属中医“肠风”、“脏毒”、“泄泻”、“痢疾”、“便血”、“肠癖”等范畴。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肠风下血”之证,中医医家称谓“近血”。表现为:先血后便(或无便),去肛门近,其血凝聚於大肠(约在乙状结肠直肠部位)。“近血”有两种证治,一为“脏毒下血”,一为“肠风下血”。脏毒下血与痔漏相似,用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获得满意疗效,而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中医将本病归属为“泄泻”“痢疾”“便血”“肠风”“脏毒”范畴,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忧思恼怒伤脾胃,湿热内生,蕴结于肠腑,实属本虚标实之证,必须标本同治,才能治愈,减少复发。本病发作期标实为主,兼有本虚,治疗以祛邪为主;缓解期本虚为主,余邪未除,往往兼有瘀血,以扶正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药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惠昌  张青 《北京中医药》2010,29(8):638-640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古典医籍中无大肠癌的确切称谓,但相关论述散在于多种病证范畴内.依据大肠癌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属"肠风""脏毒""便血""肠澼""肠积""锁肛痔""积聚""下痢"等病症范畴[1].  相似文献   

16.
古医案赏读     
《新中医》2011,(5):11+24+37+57+69+74+88+131+147
《续名医类案》肿胀案:黄锦芳曰:水肿之症,至为繁杂,有风有水,风湿、风痰、风热、风毒,与夫水湿、水气、湿热、食积,诸虚夹杂等症,然总不越以水为害。大约阳脏多热,热则多实;阴脏多寒,寒则多虚。先滞于内而后及于外者多实,先肿于表而后及于里者多虚。小便红赤,大便闭结者多实;小便清利,大便稀溏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中医研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中医文献中无大肠癌的病名,但有不少"积聚""肠覃""肠风""脏毒"等类似肠道肿瘤的记载.中医治疗可参考肠中积聚、肠癖、肠风、锁肛痔、脏毒及痢疾等病辨证施治.因此对大肠癌的中医理论理解及临床体会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周云祥  周玉中 《河北中医》2007,29(3):217-218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属中医学泄泻、下痢、便血、肠风、脏毒等范畴。2002-06—2006-06,我们采用利多卡因、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并与利多卡因合SASP溶液保留灌肠治疗4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从毒论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文浩 《河北中医》2000,22(5):365-366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70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约为2:1。直肠癌属于祖国医学瘕、积聚、脏毒、肠覃等范畴。《灵枢·五变篇》说:“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证治准绳·诸血门》说:“脏毒腹内略疼,浊血兼花红脓井下,或肛门肿胀,或大肠头突出,大便难通。”《外科正宗》云:“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其患痛连小腹,肛门坠重,二便乖违,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作渴之甚,凡犯此未得见其有生。”《血证论》说:“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血。”丹波元简云…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是对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比较积极的治疗方法。有时,疗效尚能满意,缺点在于放疗的反应较大,特别是对直肠的后期反应,常使患者便血不止,进而引起贫血、虚弱、精神萎靡,以致丧失工作能力。而中医的辨证施治,往往能缓解病情,恢复健康。我们在门诊很少遇到早期直肠反应患者,多数为直肠后期反应,即便血。便血一症,在《金匮》中即有远血、近血之分。治法有清热凉血(赤小豆当归散)或健脾固本(黄土汤)。后世医家又以血之清浊,有肠风、脏毒等不同病名。古人对便血的治法,又给后代医家以启迪,并有所发展。如《血证论》中清热凉血的槐角散,健肠清湿的脏连丸以及《医宗金鉴》中的槐花散和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